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鐵血戰士歷史探秘

鐵血戰士歷史探秘

導語:之前有朋友問我對《鐵血戰士》系列感覺如何。對這個系列,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前兩部,其中首作雖精彩,卻因看的時候年紀太小而留下很大陰影,續作是上大學後看的,所以反而更喜歡後者。鐵血戰士確實是斯坦·溫斯頓和工作室諸位牛人創作設計的巔峰之作,這是他們的故事。

救火隊員

從1986年底到1987年初的這個冬天,斯坦和他的同事們過得特別忙。期間SWS不僅要忙著《怪物小分隊》的怪物設計與特效塑型化妝,斯坦的導演處女作《恐怖南瓜頭》也已進入了前制階段。而此時一位朋友的懇求又給他們平添了一筆工作量:製片人喬?西爾弗找上門來,請斯坦趕緊去給自己手裡已經開拍的一部新電影救火,這就是約翰?麥克蒂爾南執導的《鐵血戰士》。

這部集動作、科幻和恐怖要素於一身的影片講述了達奇?沙弗爾少校(由阿諾?施瓦辛格飾演)率領的一支搜救小隊在南美叢林中遭遇的滅頂之災,他們原本是要去營救被俘的戰友,卻在執行任務時撞上了一個外星捕獵者。這位來自外太空的不速之客乃是狩獵高手,他擁有的高科技裝備可以提供一種精巧的偽裝系統,能讓自己隱形。

Boss工作室設計的鐵血戰士戲服初版參考模型。

《鐵血戰士》片方簽下特效巨擘理查德?艾德倫德主導的Boss電影工作室,由後者為影片提供特效支持。但由於片方對劇中外星生物的特效需求並不明確,在實際執行中便很快出了問題。當影片開機後,Boss按照合同完成了鐵血戰士戲服並將其送到了墨西哥的外景地。劇組很快發現它完全不合用,Boss提供的戲服更像是一套載人的活動傀儡,其足部末端有巨大的腳爪,穿上之後走起路來晃晃悠悠。扮演鐵血戰士的尚格?雲頓被套進戲服後有時還必須被固定在一套挽具內,通過威亞懸掛在一支架空吊臂上進行表演。在環境艱苦的墨西哥叢林中很難頻繁實施這樣費時費力的準備工作,而且這也會大大增加動作戲份的表演難度。因此接近片尾時,鐵血戰士解除偽裝完全現身的鏡頭無法順利拍攝,攝製進度卡殼,導演和製片人急得團團轉。雪上加霜的是,尚格?雲頓甩手走人了。

Boss工作室為尚格·雲頓打造的鐵血戰士修訂版戲服參考模型。

施瓦辛格在回憶錄中記述過劇組當時的窘境:「和所有的動作片一樣,《鐵血戰士》攝製過程給我留下的艱辛回憶遠遠大於樂趣。在叢林中能遇到的問題我們全都撞上了:螞蝗、淤泥、毒蛇,整個地方潮濕酷熱,簡直令人窒息。麥克蒂爾南選的外景地實在是爛得可以,連一寸能插腳的平地都沒有!但最讓人頭疼的還是鐵血戰士本身。在大多數時候他都會保持隱形,但我們希望:一旦他的偽裝解除,銀幕上就將出現一個能把壯漢都嚇哭的恐怖外星怪物。但我們的鐵血戰士根本不合用。這完全是片廠想省錢造成的:曾經製作過《終結者》的SWS報給我們的怪物製作預算是150萬美元,而另一家工作室開出的價碼只有SWS的一半,結果他們拿到了合同。可做出來的怪物一點兒不嚇人,反而相當滑稽,看上去就像是一隻長著鴨子腦袋的大蜥蜴。

開機試拍後我們就開始擔心。結果呢,只不過寥寥幾個鏡頭,我們的擔憂就變成了現實。這頭怪物根本就不行,它看上去假得可以。而且扮演鐵血戰士的尚格?雲頓抱怨起來也是毫不留情。我們努力想要補救,但等到外景拍完回國之後,劇組發現外星怪物的所有鏡頭都沒法用。」

對此,SWS的夏恩?馬涵評論道:「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他們是在叢林里出外景,沒有可控的片場環境和布景。而且他們需要的還是一頭能夠應付各類叢林地貌的怪物,他必須能攀爬、涉水和打鬥。而最初的那套戲服卻恰恰不能滿足這些動作戲的需求。」不僅如此,Boss提供的戲服是為身高1.73米的尚格?雲頓度身打造的,他離開劇組後,鐵血戰士改由凱文?彼得?豪爾扮演,此人身高足足有2.23米,穿不下那身戲服。因此儘快製作新的戲服成了劇組的當務之急。

尚格·雲頓身穿鐵血戰士戲服,在外景地進行測試。

施瓦辛格曾在《終結者》一片中和SWS有過良好的合作經歷,因此他推薦自己的老友斯坦?溫斯頓來設計一位全新的鐵血戰士,幾位製片人趕緊抓住了這根救命稻草。

「我去見了約翰?麥克蒂爾南和喬?西爾弗,並且就鐵血戰士的問題和他們進行了一番討論。」斯坦回憶道,「讀過劇本之後,我認為鐵血戰士不僅僅是某種生物,他應該是一位真實的角色,而且必須具備極為濃烈的個性——後來我們就按這個思路走了下去。」然而斯坦和他的人馬必須在相當短的時間內完成新鐵血戰士的設計和製作。「在執行過程中我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因為整個劇組都在等著新的鐵血戰士,否則無法開機拍攝。」斯坦解釋道,「而且已經有人搞砸了一次,我們可不想重蹈他們的覆轍,這也給設計工作平添了一份壓力。不僅如此,若不是阿諾舉薦,工作室也得不到這份合同——咱可不能讓自己的鐵哥們臉上無光啊。」

當然,在整個工作室滿負荷運轉的狀況下,斯坦接下的這份救火合同也引來了不少同事的質疑。「我還記得斯坦走進來向我們宣布他的《鐵血戰士》計劃時的情形。」時為SWS職員、後來主導混合動力工作室的埃里克?吉利斯回憶道,「他這樣說道『壞消息是,我們只有六個禮拜的時間』。我們都驚呆了,為此對他有些抵觸情緒。『咱們幹嗎要接這活兒,斯坦?這會把我們累死的!』我們提醒他,另一家工作室剛剛接到了類似的活兒,交貨之前卻有足足一年時間,『我們為啥不能接接這樣的活兒呢?』於是斯坦說道:『哥幾個聽好了。像這種交貨期限有一年的活計我是絕對不會去接的。這對劇組不公平,這些人希望把電影拍出來,可手裡的時間就那麼點。所以我也要儘可能地去適應他們的要求,我們得更加靈活些才行!』於是我們答道:『好吧,但為什麼非要拍這個?為什麼非要接《鐵血戰士》?』他的回答是:『因為它將是一部偉大的電影。』他之所以會接這單生意,部分原因當然是阿諾的面子,然而他的直覺也告訴他,《鐵血戰士》必將名垂影史。他卓越的判斷力由此可見一斑。」

鐵血戰士

在SWS,並非每個人都認同斯坦對《鐵血戰士》一片的高度評價。

「當時沒幾個人在忙《鐵血戰士》。」霍華德?博格如是說,「大部分人都撲在《怪物小分隊》上。在工作室中瀰漫著這樣一股氣氛:我們只是跑龍套的,而《怪物小分隊》的特效組才是真正唱大戲的角兒。那時候我們簡直就是後娘養的孩子。可是,嘿!《怪物小分隊》出來之後還有人記得它么?它拍過續集么?像《異形大戰怪物小分隊》這樣的?《怪物小分隊》是一部攝人心魄的作品,這一點毋庸置疑——然而它沒能延續傳奇,《鐵血戰士》卻成為了一部續作頗豐的非凡傑作。」

斯坦?溫斯頓繪製鐵血戰士頭部設計第二稿。

斯坦?溫斯頓繪製鐵血戰士頭部設計第四稿,已經很接近最後被採納的定稿。

喬?西爾弗大概沒想到,新鐵血戰士的靈感之源就隱藏在他咫尺之遙。當斯坦?溫斯頓造訪西爾弗的辦公室時,注意到了一幅用作裝飾的塔法里教派戰士畫像(注1)。「一看到它,我便曉得:這就是鐵血戰士造型的起點。」斯坦回憶道,「我開始設計並繪製這位外星角色的草圖,他的頭部長有羽管,從側面看很像是造型駭人的長髮辮。差不多與此同時,我和吉姆?卡梅隆一起飛赴日本去參加在那裡舉行的《異形2》宣傳活動。在飛機上我和吉姆排排坐定,然後就開始畫鐵血戰士的草圖和線稿。吉姆立馬就開腔了:『知道不?我一直特想看看一頭長著大嘴巴的怪物是啥模樣。』於是我就按他所說的畫了出來——鐵血戰士那張著名的血盆大口就是這麼來的。因此,所謂『斯坦?溫斯頓的鐵血戰士』實際上來自喬?西爾弗辦公室裝飾畫上的塔法里戰士和吉姆?卡梅隆的大嘴巴點子。儘管創作者的名頭全都歸了我,但顯然我自己完全是坐享其成嘛!」

這張由史蒂夫?王繪製的初期設計稿展示了鐵血戰士隨身裝備的攜帶型炮座,及其與肩甲的接駁細節。

在最終的設計稿中,鐵血戰士的頭部具有昆蟲的特徵,且顎部獠牙暴突;然而整體的生理結構仍是人形的,演員可以穿著這身戲服自由表演而不需藉助威亞和挽具裝置。雖說只是一套科技含量很低的戲服,但在當時那種狀況下卻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你常能聽到電影工作者們這樣說『讓我們搞些新花樣出來,別讓他看起來像個套在戲服里的人!』」斯坦評論道,「實際上我自己也說過這樣的話——『讓我們來弄些高科技的把戲,別再套著戲服演了!』但是,如果你能夠恰到好處地把握住這位外星人身上籠罩的神話光環,那麼直接套戲服表演反倒是最佳選擇。『套在戲服里的人』只不過是對攝製手段的一種稱謂,我們的目的是讓觀眾覺得角色看起來並不像是穿著戲服的演員,至於『該』用何種手段來達到這一目的,其實並不重要。」

SWS的格蘭特?安特、埃里克?吉利斯和沙儂?希亞正用石膏為凱文全身翻模。從凱文的表情來看,這滋味可絕不好受。

雕制完成的鐵血戰士戲服原型。

史蒂夫?王正在為一套戲服噴繪細節。

SWS的職員們加班加點,放棄了所有的周末時間為劇組趕製了數套鐵血戰士的戲服,還製作了數個內置電子機械裝置的頭部道具,其顎部和羽管都是可動的,整個面部都可由電子裝置操控活動。

1987年2月,新戲服送抵位於墨西哥南部的帕倫克,《鐵血戰士》劇組也回到這裡準備重新拍攝片尾達奇少校和鐵血戰士一對一決戰的高潮戲。SWS的馬涵和理查德?蘭頓也在外景地提供技術支持。「所有的一切都棒極了!」馬涵回憶道,「但我也有些緊張,畢竟我們是半路插進來的,而整部片子當時已經開拍好幾個月了。我們到那兒以後原本計劃花上兩個半星期完成重拍的鏡頭,結果他們拍了又拍,足足花了快三個月才弄完!」

在墨西哥的外景拍攝常令戲服損壞,因此史蒂夫?王必須在拍攝間隙將戲服掛在拖車裡進行修理

兩個鐵血戰士頭部道具的完成品,其中一個戴著面罩。

SWS為凱文測試頭部道具時拍攝的定妝照,此時羽管還沒有安裝。

飾演鐵血戰士的凱文穿上全套戲服後的身高差不多達到了2.6米,但由於戲服十分沉重而且頭重腳輕,因此動起來還是很辛苦。更要命的是,他套在戲服里的時候視野極差,所以每場戲必須先摘掉頭部道具把戲過一遍,記住該往哪兒走、做些什麼動作,然後套上道具在盲目的狀況下重演。總體來說這套土辦法效果不錯,不過有一回還是出了差錯,導致阿諾的臉上被鐵血戰士的手爪狠狠撓了幾道。

施瓦辛格的戲也輕鬆不到哪兒去,2月的帕倫克氣溫很低,夜間拍攝環境較為寒冷,而在這場戲中阿諾要脫掉衣服僅以潮濕的泥巴塗抹全身。拍攝時化妝師使用的並非真的泥土,而是可塑型的粘土。這種粘土會降低體表溫度,因此阿諾冷得一直在打哆嗦。他曾嘗試靠加熱燈和杜松子酒保暖,但都收效不佳——前者會把粘土烤乾,後者則讓他醉得沒法出鏡。最後阿諾在拍攝時只好緊緊抓著鏡頭裡看不到的東西來分散注意力,才勉強止住了哆嗦。

起初,SWS設計的鐵血戰士面罩在外觀上比較緊貼面部,能夠更直觀地反映出面罩下的面部輪廓。不過斯坦覺得不應該過早地在影片中暴露他的真實面目,因此放棄了這個設計,並製作了一種更具「部族武士」風格的新面罩。

最終完成的鐵血戰士全套戲服道具。

外景拍攝自然還面臨著其他問題:帕倫克靠近瓜地馬拉邊境,該國當時正陷入曠日持久的血腥內戰。劇組在夜間拍攝時常可清晰聽到瓜地馬拉叛軍的槍聲,毒蛇是劇組駐地的常客,為了進度還得日夜高強度拍攝。

SWS的年輕人們用惡作劇來排解壓力,最為有名的要數「蛤蟆事件」,理查德?蘭頓回憶起當時的情形說:「我們在墨西哥住的旅店就在密林邊上,草坪上遍地都是從林子里蹦出來的青蛙——可大了,差不多有半個麵包那麼大。我們中的某些人就出去抓了一群,把它們放進了斯坦的浴室。然後我們就躲起來想聽聽會發生啥事兒。斯坦回房過後沒幾分鐘我們就聽到他在尖叫:『蛤蟆!蛤蟆!我屋裡有蛤蟆!誰把蛤蟆放我屋裡了?』於是我們探頭進去,一臉無辜地問道:『斯坦,出啥事兒啦?』他就說:『有人把蛤蟆放我屋裡了——而且我知道是誰幹的好事!是阿諾!』阿諾?施瓦辛格和斯坦之間經常開這種玩笑,所以他就成了斯坦眼中的頭號嫌疑犯。斯坦就讓我們把青蛙都捉出來,然後全都放進阿諾房裡去。沒想到阿諾的太太瑪麗亞?施瑞弗爾正好在那個周末來訪。結果阿諾沒發現那些青蛙,反倒都給瑪麗亞撞到了,弄得她很不高興。」

多年之後,斯坦在阿瑟尼奧?豪爾的深夜秀中講了這個故事,結果第二天阿諾在同一個節目中對著全國好幾百萬電視觀眾連連喊冤,這才真相大白。

SWS的布萊恩?辛普森與劇組當地僱員正在給凱文說戲,他們馬上要拍攝一組鐵血戰士從水中現身的鏡頭。

凱文?彼得?豪爾穿著鐵血戰士戲服在拍攝間隙留影。

結束了在墨西哥的拍攝之後,劇組又在洛杉磯的攝影棚綠幕前忙了好幾個星期,以便在可控的攝製環境中補拍一些在叢林里難以實現的高難度動作鏡頭,再將這些素材與外景地拍得的鏡頭合成。霍華德?博格在這裡還肩負一項特別任務,每天的綠幕拍攝結束後,他必須把鐵血戰士的幾套戲服和頭部道具都帶回自己家裡去晾乾。「我們每晚都得從凱文身上把戲服剝下來。」博格描述道,「然後我就把它們扔進貨車後備箱里開回家。每回我都邊開邊想:『我正和鐵血戰士一起開車兜風吶!嗨,有人想看看我車子後邊載著什麼嗎?』我還記得自己每晚都要把它們掛在我那間小小公寓的浴室里,然後在邊上放一個小型除濕器,好讓這些被汗水和體臭弄得令人作嘔的戲服快點干透。」

雖說是一單為朋友臨時救急的活計,但鐵血戰士還是成為了最令斯坦?溫斯頓自豪的作品之一:「鐵血戰士是個很有意思的角色,他在科幻影史上的地位毋庸置疑,也廣受喜愛。而從本質上來說,他仍是一個『套著戲服的人』。我想我們工作室創造的這些之所以會給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原因就在於它們本身與技術毫不相干。如有必要,我們會使用技術含量較高的方法去塑造角色,但卻不會為了炫技而在技術手段上鑽牛角尖。鐵血戰士便是這一理念的絕佳例證。我們可以用技術含量較低的手法來完成這個角色,因此我們當然也就這麼去做了。請注意,我並不是在說鐵血戰士身上就完全沒有高科技的成分,我們只是綜合了技術含量高低搭配的多種特別手法,從而活生生地塑造出了鐵血戰士這位角色。」

這些「特別手法」還包括一些用於表現鐵血戰士隱形效果的光學特效技術,這項工作是由視覺效果負責人喬?海涅克和格林堡兄弟公司的特效小組完成的,為拍攝這些特效鏡頭,SWS特別為視效人員打造了一套專用的全紅色鐵血戰士戲服。

這些技術上的合作卻給負責奧斯卡獎評審的電影藝術暨技術學院出了個難題,後者在準備《鐵血戰士》一片的提名獎項時不知該把它歸入哪一類別。由於鐵血戰士出色的頭部道具設計,它該被提名最佳化妝;但考慮到片中對鐵血戰士隱形特效的生動表現,它又應被提名最佳視覺效果。最後斯坦?溫斯頓因《鐵血戰士》一片而獲得最佳視覺效果提名(和當年《異形2》時一樣),不過這一獎項最終由《驚異大奇航》的視效小組折桂。而最佳化妝獎頒給了《大腳哈利》的特效化妝師里克?貝克,片中和善的大腳怪哈利這個角色和鐵血戰士一樣也是由演員身穿戲服和電子機械裝置控制的頭部道具來表演的。有意思的是,扮演哈利的演員正是「鐵血戰士」凱文?彼得?豪爾。

斯坦認為評審委員會在兩個獎項提名上的困惑也正體現了特效工作的某些特點:「雖說里克獲得的是最佳化妝獎提名,而我被提名最佳視覺效果獎,但兩位角色的創作概念實際上並無二致。我認為這也恰恰證明了一點,那就是:我們的工作是很難被如此簡單分類的。多年來我們創造角色的技術手段一直在不斷地改變,並沒有一個定式可循。看,這是什麼?是化妝效果?是特殊效果?還是視覺效果?有時三者兼而有之。哪種技術最為有助於塑造角色,我們就採用哪種技術。在動手開工之前我們總是先自問:『這個角色究竟是何許人也?』當我們確定了這一點之後便會使用一切最佳技術手段——化妝、發聲機動裝置甚至電腦技術去塑造它,有時候我們還會將這些技術綜合起來。總之,要運用一切可行的手段來為角色服務。」

SWS的《鐵血戰士》特效相關人員與凱文合影。前排右二為斯坦?溫斯頓。

注1:即「Rastafari」,1930年代在牙買加興起的非裔宗教思想運動,部分信奉者將頭髮編成造型極為誇張的長髮辮。鐵血戰士頭部的蓬亂羽管便是以這種髮辮為藍本設計出來的。

續作

《鐵血戰士》是1987年的美國本土首周票房亞軍電影(僅次於《貝弗利山莊警探2》),這部製作成本1500萬美元的影片創下超過9800萬美元的優異票房成績,續集的製作也很快被提上議事日程。製片廠希望續集的成本不要超過首部作品,但這並不實際:導演麥克蒂爾南在《鐵血戰士》之後又執導了商業成績同樣出色的《虎膽龍威》,因此其酬勞在1980年代末也已升至200萬美元。所以《鐵血戰士2》的製片方為了節省成本而改為僱用曾執導過《榆樹街噩夢5》的史蒂芬?霍普金斯擔任導演。

阿諾?施瓦辛格對此卻不看好,他回憶道:「喬?西爾弗希望仍由我來演《鐵血戰士2》,但我告訴他,這部片子肯定火不起來。他們不但選錯了導演,劇本也寫得一團糟,舞台被放在了洛杉磯。我對他說,沒人會樂意看到鐵血戰士在洛杉磯鬧市區躥來躥去的。那兒不是早就有『鐵血戰士』在了嗎?每天都有人死在黑幫手裡,根本就不用外星人來推波助瀾,這兒已經夠危險的了!我認為單單雇我出演是毫無意義的,他們必須多花些錢請更好的導演並且換一個更出色的劇本。他不肯妥協,於是我們一拍兩散。」

影片改由丹尼?格洛弗主演,而鐵血戰士一角仍由凱文?彼得?豪爾飾演,劇組還需要對他的造型進行拓展,重任自然又落在了SWS諸位藝術家的肩上。

《鐵血戰士2》的劇情發生在近未來的洛杉磯市區,這次SWS有足夠的時間來仔細琢磨該如何進一步深化這位業已家喻戶曉的角色了,馬涵回憶道:「當你著手做一件事的時候,你總會感到『下次如果再干,一定要換個花樣』。而在《鐵血戰士2》中我們便得到了這樣的機會。」

SWS對第二位鐵血戰士進行了一些改動,這樣既能將他與前作的那位同類區分開來,也更契合導演對角色的定位:一位適於都市地區行動的,也更為嘻哈的鐵血戰士。

《鐵血戰士2》的怪物概念畫是綽號「衝撞」的概念藝術家馬克?麥奎利在SWS的第一份活計。麥奎利當時剛從帕薩迪納的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畢業不久,原本想當個搖滾樂手。在音樂夢想被現實擊碎之後,他重拾畫筆準備以此謀生,用的方法卻可謂不同尋常。

「我不想按學校教的那樣當個規規矩矩的畫手。」麥奎利後來回憶道,「我想吃電影這碗飯。我特別愛看科幻片和恐怖片,因此就在那些心儀的影片演職員表中仔細尋覓,我看了《鐵血戰士》、《終結者》和《異形2》,而斯坦的名字反覆出現在我眼前。於是我便決定去斯坦的公司幹活,不成的話就去做其他行當。我當時的想法就是,要麼去頂尖的地方干,要麼乾脆就不做這行。」

麥奎利為《鐵血戰士2》繪製的概念圖,為鐵血戰士加入了諸多新的要素:多角的眉脊、下顎新增的多對獠牙以及更細緻的部族羽管飾品。

好一番雄心壯志!特別要指出的是,麥奎利和SWS的其他員工不同,他完全沒有怪物特效方面的經驗,也從未接受過相關的培訓:「在這方面我的經驗根本就是零蛋,我對這個行業也是一無所知。我不知道該去學什麼,也不知道該去做些什麼,更不知道干這行必須得會雕塑,我簡直是兩眼一抹黑。我只是帶了一疊原創的怪物設計稿,還有一些經我個人理解後重新繪製過的神話生物畫稿,這些就是我的履歷。然後我就掛電話給問訊台要了工作室的地址,直接去敲他們的門。我那時也沒預約過,只是敲開了門然後請他們看看我的作品!我認為我最好直接用作品說話。」

SWS的老員工約翰?羅森格蘭特和馬涵看了他的「履歷」之後,便到斯坦的辦公室建議他下樓去見見這個踢館的小子。斯坦看了畫作之後也對麥奎利的藝術功底讚不絕口,但卻吃不準該讓這位愣頭青來幹些什麼。麥奎利回想起當時的情形時說:「馬涵很有見地,他向斯坦指出了幾個要點——『如果你雇了這位老兄,該讓他在公司做些什麼?他既不懂得如何雕刻,也不會化妝。』但斯坦決心在我身上賭一把。就這樣,我成了他的僱員。他指定我為『概念藝術家』,但這個職務似乎是他為了我而特別設置的。在那個年代,很少會有人專職干這個,雖然現在這種職務已經很常見,但在當時可是很稀奇的。進公司後我就參加了《鐵血戰士2》,這也是我職業生涯的開端。」

羅森格蘭特正在雕制鐵血戰士的頭部道具,馬涵和斯坦·溫斯頓則在討論道具眉脊的細節設計。

麥奎利為《鐵血戰士2》設計的伸縮式長矛。

麥奎利的另一份武器設計稿:鐵血作戰飛盤。

除了要負責為鐵血戰士設計新式武器外,麥奎利還需要重新審視他自己百看不厭的原版鐵血戰士,以便為新角色的設計提供幫助。除麥奎利外,SWS當時還有兩位概念藝術家參與《鐵血戰士2》:倫?博格和伊安?史蒂文森。他們仨擠在公司的過道里,一頭是斯坦的辦公室,另一頭則是工作間。每天同事們不知要從他們身旁擠過多少次,而在這道奔流不息的交通要道上耗費里程數最多的人,其實還是斯坦自己。

麥奎利在SWS很快學到了重要的一點:畫一幅單純的畫作和為立體的電影角色創作設計原稿,根本就是兩回事:「雖說我是繪畫科班出身的,但斯坦卻教會了我如何建立戲劇式的思維方式,如何去在畫稿中構築一種戲劇化的張力。他總是小心地審視原畫,並在腦中想像著畫中的人物和道具在布景中實際演出時的情景。對於我這隻新晉菜鳥來說,能這樣近距離地觀看斯坦的工作方式簡直是大開眼界!他的設計為何在布景中那麼炫酷?我們又該如何讓自己的設計成品在片場表現得更加出色?並非只是『畫一幅好畫』這麼簡單,你得明白自己設計的作品穿在演員身上將會有怎樣的表現,而在不同的布光條件下又能達到怎樣的效果。而在此之前,我從沒有考慮過這些要素。斯坦讓我們這三個新人明白了一個道理:你的畫作決不能止步於『藝術完成品』的階段,它們必須成為某件真實道具的基石,它們不會僅僅停留在紙面上,而是會被推到燈下並被拍成電影的一部分。」

用於《鐵血戰士2》的頭部道具完成品,由羅森格蘭特製作並塗裝。

《鐵血戰士2》的演出道具包括供演員穿戴的戲服和頭部道具,每套戲服這次還多準備了一個完全由電子機械控制、能夠發聲的新式頭部道具,它可完成更為精巧細緻的口部動作,因為在這部續集中將出現鐵血戰士講話的鏡頭(前作中的鐵血戰士並無類似設計);此外還有備用的電子機械下肢與局部假身。這些全新的肢體道具不能直接穿戴,只用於一些特殊場景。

根據劇情需要,主角在片尾會登上一艘外星飛船並被多名鐵血戰士團團圍住,SWS為此製作了多套塗裝各不相同的戲服和頭部道具。其中一位「鐵血長老」沿用了前作中的鐵血戰士戲服,SWS只是用泡沫乳膠材料對它進行了簡單的修改,對此馬涵回憶道:「我們略微改動了一下他的外觀和構造,為了讓他看起來老邁一些,我們還折斷了一顆獠牙。能夠再次把這位老朋友請出來捯飭捯飭,真是件有趣的事兒。」

理查德?蘭頓和馬涵在調整為《鐵血戰士2》準備的電子機械下肢。

羅森格蘭特正在塗裝一位鐵血戰士的頭部道具,它將被用於拍攝片尾大批鐵血戰士出場的鏡頭。

SWS製作的鐵血戰士局部假身道具,包括整個頭部在內都是由電子機械控制的,用於拍攝鐵血戰士瀕死時的鏡頭。

《鐵血戰士》當年選擇遙遠偏僻的墨西哥叢林作為外景地,而《鐵血戰士2》的外景大多數是在洛杉磯市區拍攝的。但SWS的跟拍人員很快便發現這座大都市的環境比蠻荒叢林更為惡劣。「我跟過不少劇組,最恐怖的外景地就是洛杉磯鬧市區的那些街道了。」馬涵心有餘悸地評論道:「而《鐵血戰士2》的很多鏡頭就是在那些令人作嘔的街區拍攝的。那裡骯髒、壓抑而且粗俗不堪,牆上滿是人們便溺的污跡。遍地老鼠橫行,簡直令人毛骨悚然。」

羅森格蘭特補充道:「在攝影棚里拍怪物總是更容易些,畢竟那是個可控的封閉環境。而出外景則無異於一次探險。我還記得在拍《鐵血戰士2》的時候,自己有一天和凱文?彼得?豪爾以及他的替身演員一起,在一棟十三層樓房的樓頂的邊緣掛了好長好長時間,就為了那麼幾個鏡頭。這種事兒嘛,乾的時候當然沒什麼樂趣可言,然而現在回首再看,倒也真是一次有意義的經歷。」

不過正如施瓦辛格所預言的那樣,《鐵血戰士2》沒能延續前作的成功。本片成本約3500萬美元,全球票房收入5700萬美元,只能說是成績平平。但SWS對片中怪物的進一步挖掘賦予了整個系列故事以更佳的可拓展性。為了與黑馬同時推出的漫畫《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相呼應,羅森格蘭特和馬涵決定在片中鐵血戰士飛船的戰利品收藏室里放上一個異形武士的頭骨(沿用《異形2》中頭脊帶肋條的造型)。在影片中出現的頭骨道具是由凱文?赫斯頓雕制的。這些內容提醒著觀眾:鐵血戰士也許確實是個怪物,然而他首先是一位支持著劇情和故事世界觀的鮮活角色。

不要成為一個怪物製造機,而是要創造角色」——這正是斯坦?溫斯頓工作室的一大原則。

英年早逝

凱文·彼得·豪爾(1955-1991)

遺憾的是,當年銀幕上英姿颯爽的「鐵血戰士」已不在人間。

凱文·彼得·豪爾1955年5月生於美國賓州匹茲堡,他的父親身高1.96米,母親身高1.88米。凱文有六個兄弟,全都比父親高,而他本人是全家最高的。

上高中時,凱文是籃球好手,後來去特區上了喬治·華盛頓大學,並在1979年公映的恐怖片《預言》中初登大銀幕。由於身高優勢,他常在影視作品中出演特型角色,鐵血戰士和大腳哈利是他演員生涯中的兩大亮點。

凱文在《星際迷航:下一代》中飾演的Leyor一角。

《鐵血戰士》公映後,凱文還參加過電視劇集《星際迷航:下一代》試鏡,嘗試過仿生人Data和新進取號輪機長的角色,卻未能如願。只是在第三季中飾演了一位卡多尼亞人外交官。

1990年,凱文在拍攝《大腳哈利》電視劇集期間向外界宣布,自己因輸血血源污染而罹患艾滋病。

1991年4月10日,年僅三十五歲的凱文·彼得·豪爾因肺炎去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核 的精彩文章:

聊聊《風起雲湧2:越南》成就背面的那些梗
《MHXX》2017狩獵大會決賽視頻公開
余灰、不死人、活屍和英雄——我們到底是誰
職場日常動畫第二季《NEW GAME!》7月播出
《蒼翼默示錄》劇情向掃盲:世界起源篇

TAG:機核 |

您可能感興趣

鐵血戰士大起底 揭秘鐵血戰士社會的核心
真·鐵血戰士鐵藝
《鐵血戰士》中文預告 鐵血戰士VS鐵血戰士場面震撼
新《鐵血戰士》曝新圖,鋼鐵俠般鐵血戰甲曝光
新《鐵血戰士》曝新圖,鐵血鋼鐵戰甲、獵犬、飛船造型全面曝光
新《鐵血戰士》曝新概念圖,巨化鐵血防彈皮膚、鐵血飛船設計
新《鐵血戰士》即將上映穿丁字褲的鐵血戰士?
電影《鐵血戰士》講述鐵血戰士移師到洛杉磯加入警局與黑幫的火拚
20世紀福克斯鐵血戰士版聖誕節短片 鐵血戰士大戰馴鹿
《鐵血戰士》鐵血狗造型曝光 板栗仔與克朗的雜交體!
《鐵血戰士》劇照 鐵血壁咚「狼3」大反派唐納德
新《鐵血戰士》曝新料,女性鐵血戰士登場?異形彩蛋被確認
《鐵血戰士4》曝新照,來看看鐵血戰士的全新戰甲
新《鐵血戰士》中文版預告 鐵血戰士發怒血洗人類
《鐵血戰士》曝新海報,鐵血戰士來「踢館」叫板中國四大戰神
《鐵血戰士》曝新海報 終極鐵血外星獵手起內訌
泰國「鐵血戰士」背後的故事
國畫家創造古風《鐵血戰士》 宇宙最強獵手神魔難辨
新《鐵血戰士》曝新宣傳圖,鐵血獵犬真身亮相,巨化鐵血真是高大
人類鐵血正面剛!《鐵血戰士》新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