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鎖在北宋「脖子」上一條鐵鏈,燕雲十六州
燕雲十六州,"燕雲"一名最早見於《宋史·地理志》,包括幽州(今北京)、順州(今北京順義)、儒州(今北京延慶)、檀州(今北京密雲)、薊州(今天津薊縣)、涿州(今河北涿州)、瀛州(今河北河間)、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新州(今河北涿鹿)、媯州(今河北懷來)、武州(今河北宣化)、蔚州(今河北蔚縣)、應州(今山西應縣)、寰州(今山西朔州東)、朔州(今山西朔州)、雲州(今山西大同),共十六州(屬於戰國時燕國、趙國)。失嶺北則必禍燕雲,丟燕雲則必禍中原,可見燕雲之地對中原的重要。燕雲地區易守難攻,居高臨下。越過燕雲十六州後,華北平原一馬平川。
戰國七雄
華夏民族興起於中原的黃河流域,歷代中原王朝的主要威脅不是在南方,而是在北方。春秋戰國時代的燕國開國君主召公奭是西周宗室大臣,與周武王(約前1087年―前1043年)同輩,周武王十三年,召公奭跟隨周武王在牧野之戰中擊敗商軍,商紂王自焚而死,周武王之弟周公旦手持大鉞,召公奭手持小鉞,左右夾輔周武王舉行祭社大禮,商朝滅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後,將召公奭封在薊地(薊國,中國商代到春秋中期存在1000多年的諸侯國,位於今天的北京市區北,或系黃帝部落之後裔所建),建立了臣屬西周的諸侯國燕國。公元前7世紀,燕國向冀北、遼西一帶擴張,吞併薊國後,建都薊(今北京市)。戰國時趙國的趙武靈王(約公元前340年—前295年),推行「胡服騎射」政策,趙國日益強大,在北邊新開闢的地區設置了雲中(今呼和浩特托克托縣)、雁門(今山西忻州市代縣)、代(今河北蔚縣)三郡。
燕雲十六州
可以說無論薊國到後來的燕國、趙國,基本牢牢地控制了燕雲之地,燕雲之地自古就為中原王朝所有。戰國時期,無論中原各諸侯國打的多厲害,邊地的胡人卻始終打不進中原,應當說燕國、趙國、加上西邊的秦國,對中原的各諸侯國起到了有效的屏障作用。在此之後,無論秦漢,還是三國時的魏國以及後來的西晉都牢牢地控制著燕雲之地。唐朝滅亡(公元907年滅亡)以後,進入五代十國時期,五代是指位於中原地區依次更替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923年,沙陀人李存勖建立後唐,並滅掉後梁。到後唐末帝李從珂繼位時,對河東節度使大將石敬瑭起疑,石敬瑭也暗中謀自保。 公元936年,石敬瑭起兵造反,後唐軍兵圍太原,石敬瑭向契丹求援,割讓幽雲十六州,並甘做「兒皇帝」。隨後在契丹援助下,石敬瑭稱帝滅後唐,定都汴梁,改國號為「晉」,史稱後晉。
五代十國
燕雲十六州被割讓給契丹(遼朝)以後,中原失去了與北方游牧民族之間的天然和人工防線。後周皇帝柴榮深知燕雲十六州的戰略重要性,下決心北征,一舉收復部分失地(瀛州、莫州),柴榮中途因病退兵,收復大計只能作罷。後周大將趙匡胤建立北宋後,時刻不忘收復燕雲十六州,趙匡胤在位期間,採取「先南後北」的戰略逐步走向統一,對於遼朝所控制的燕雲十六州,趙匡胤甚至還打算用金錢贖回,宋朝還在河北南部興建「北京」大名府和遼國對峙。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親自統兵包圍了太原城,迫使北漢投降,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宣告結束。同年五月,趙光義不顧眾臣反對,趁伐取北漢之勢,移師幽州進攻燕京,試圖一舉收復燕雲地區,宋遼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展開激戰,宋軍大敗,宋太宗中箭,乘驢車逃走。之後北宋與遼進行了長期的戰爭,北宋一直未能奪得此地。
靖康之恥
太宗兒子宋真宗時,遼朝(中國,無論西夏、遼、金都屬於中國朝代)騎兵又深入中原腹地直逼東京汴梁,在宰相寇準的力勸下,宋真宗至澶州督戰。後來雙方達成「澶淵之盟」後,北宋與遼開啟了長期和平時期,但是隱患猶在。宋徽宗為了光復燕雲之地,不惜背棄與遼的盟約,與金國聯合滅遼後,在公元1123年,金朝開國皇帝阿骨打把太行山以南已成空城的燕京、涿州、易州、檀州、順州、景州、薊州(金兵將燕京的工匠和財寶等擄掠一空)如約歸還。1125年,在阿骨打死後,金兵又重新佔領燕京地區。1126年,金國大舉南下,俘虜了徽欽二帝,北宋王公貴戚及大批宮女和民間女子被掠往金國,金朝佔據了中原地區,史稱「靖康之恥」,北宋滅亡。
北宋
北宋的經濟總量約佔當時世界的四分之一,然而在軍事上卻屢屢面臨威脅,這不能不說與燕雲十六州有莫大的關係。無論是遼還是後來控制燕雲十六州的金,面對北宋時基本沒有天然屏障,遼金的騎兵的機動性和靈活性在北方平原得到了充分發揮。古代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甚至能打到歐洲,蒙古高原往西到歐洲就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並無天然阻隔。所以北宋建立後,不得不在都城汴京以北廣植樹木,但是效果也不大。由於沒有控制燕雲地區,終北宋一朝,都活在巨大的安全隱患下。這就與和宋朝面積相似的秦朝形成了對比,秦朝的面積是340萬平方公里,秦朝控制著燕雲之地,包括後來的兩漢都是亡於內亂,而宋朝面積280萬平方公里,亡於外患。
秦疆域
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後來明成祖朱棣遷都於北京,固然是燕王朱棣興起於北京,對北京有感情,這恐怕不是成祖皇帝遷都的主要因素。燕雲之地,北拒胡虜,南控中原,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遷都北京,對當時的蒙古各部和東北形成了有效的震懾。中國所謂的四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和洛陽,所謂的四京,東京洛陽、南京、西京長安、北京)中,西安可以說最接近中國的地理中心,但是從戰略位置上,處於燕雲核心的北京無疑是具有更大的優勢,燕雲之地,外倚關東,內控華北,西望晉陝,東連渤海。在歷代中原王朝中(偏安的不算),沒有燕雲之地的北宋無疑是悲劇的,兩宋是沒有亡於內亂的王朝,皆因外患而滅亡。西晉是因為八王之亂後才有後來的五胡亂華,至於明朝就更複雜了,基本是天災(鼠疫、小冰河乾旱)、農民起義、滿清等多重因素導致。燕雲十六州就是鎖在北宋「脖子」的一條鐵鏈,隨時可能就被勒死,終北宋一朝,北宋君臣(包括熱愛花鳥和琴棋書畫的宋徽宗)都極力想收復燕雲之地,古人並不傻。燕雲之地,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失去之後再想從南面奪取著實費勁,石敬瑭,北宋罪人也。
※它是鎖在北宋「脖子」上一條鐵鏈,戰略位置很重要
※此省曾分出兩個特別市,後來一個回來繼續當老大,一個再也沒回來
※他征戰30年建立沙特,死後讓兒子們兄終弟及,堪稱好父親
※他百戰建國,死後讓兒子們兄終弟及,他才是沙特的絕世好爸爸
※擒韓信,造「人彘」,殺親孫,呂后的狠毒由此人一手造成
TAG:十三叔看歷史 |
※百丈懸崖上的中國古村落,僅靠一條鐵鏈上下山
※北京有口鎖龍井,傳說井下鎖著一條龍,日軍曾被井邊的鐵鏈給嚇跑
※偶然在路上撿到一隻二哈,脖子上還拴著鐵鏈,網友:這尼瑪是狼!
※世界上真的有龍嗎?北京北新橋鎖龍井裡面有什麼東西?一拉鐵鏈洪水就會淹沒北京
※黑龍江某地「鎖龍湖」往事:拉不完的鐵鏈,知青被嚇跑!
※清朝末年上海老照片;眉目清秀的青樓女子,戴鐵鏈枷鎖的群犯!
※國內最「危險」懸崖村莊:一根鐵鏈連接外界,上下山前須大聲吆喝
※大媽把鐵鏈綁魚網上,撒河裡捕魚,撈上來時樂壞了,鐵鏈幫了大忙
※哈市部分小區有人私佔停車位 地鎖一排挨一排 石墩輪胎鐵鏈子連成「串」
※在二戰期間,德國這個兵種脖子上要掛一條鐵鏈
※張藝興穿黑白斑馬裝,帥氣迷人!搭配一條銀色鐵鏈很上鏡!
※母親含淚用鐵鏈鎖住兒子,端飯送水照顧十四年,鐵鏈從來不敢鬆開!
※廣東神秘龍宮,差點將潛水者嚇死,水底鐵鏈鎖著十幾具女屍
※野馬的臉上黏著鐵鏈子,男子深感好奇,走近一看更是一驚
※龍真的存在嗎?北京鎖龍井大鐵鏈鎖的是什麼,專家給出這樣解釋
※金毛被養成看家狗,用大鐵鏈子拴在樹上,每天只吃兩頓飯……
※廣東一深潭底下鐵鏈鎖著的女屍,老奶奶道出心酸歷史
※鎖龍井中真的存在過龍?為何人們一拉鐵鏈,就會聞到一股血腥味?
※北京的鎖龍井裡難道真的有龍嗎?深不見底的黑鐵鏈一拉就冒黑水
※海賊王:明哥被神秘人強行喂下一顆藍波球,瞬間撐碎所有鐵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