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史之亂中冤死的三大名將!兩京可復,西域不再!

安史之亂中冤死的三大名將!兩京可復,西域不再!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向唐朝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也促使唐代開始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由於發起反唐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隨著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間屢次開疆拓土,先後平定遼東、東、西突厥、吐谷渾等地區,使唐朝成為一個國境極為遼闊的國家。同時,為了加強中央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唐玄宗於開元十年便於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

開元十四年時,京師守衛改由彍騎負責。而天寶年間,邊鎮兵力達50萬。而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兵力又於諸鎮之中最強,擁兵20萬,實力強大。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8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漸漸形成地方反過來威脅中央的危機。

即使中央軍兵力不敵安史,但是中央可以調集各地軍隊勤王,而且安史所擁有的名將也遠遠不如中央軍,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每一個名字都是赫赫有名,如雷貫耳。如果沒有安史之亂,他們本可以都能一世英名終老無憾的,可惜歷史沒有如果,這三位當世名將無一例外的在安史之亂中折戟沉沙兵敗身死,令人感嘆不已。

高仙芝(?—756年1月24日),唐朝中期名將,高句麗人。姿容俊美,善於騎射,驍勇果敢。幼時隨父入唐。20歲時被授予將軍。官至安西副都護、四鎮都知兵馬使等職,封密雲郡公。

吐蕃佔領小勃律,唐王朝三次出兵不捷,遂於天寶六年(747年)命他為行營節度使。率軍出擊,智取小勃律,升安西節度使。高仙芝被吐蕃和大食譽為山地之王,威望達到頂峰。天寶九載進攻石國(今烏茲別克塔什干一帶),先約和,後突襲,生俘其國王和部眾。次年,石國引大食來攻,他出擊大食敗歸。高仙芝回來後厲兵秣馬,安西兵力恢復正要找大食復仇的時候,安史之亂爆發了。

高仙芝被調回關東戰場平叛,駐軍陝郡,後聽戰敗的封常清之言退守潼關,敗退途中被叛軍追擊大敗。這些唐軍都是臨時招募的烏合之眾,根本不敵如狼似虎的叛軍,所以說高仙芝當時的選擇沒有問題。可是後來,老邁昏庸的玄宗竟然聽信宦官邊令誠讒言,下旨以剋扣軍餉等罪名斬殺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可憐高仙芝和封常清臨刑前,全軍齊為兩人喊冤,喊聲震天!後入朝,授開府儀同三司,任右羽林大將軍。

胡秋原:

「數目不少的軍隊,行經帕米爾和興都庫什,在歷史上以此為第一次,高山插天,又缺乏給養,不知道當時如何維持軍隊的供應?即令現代的參謀本部,亦將束手無策。」「中國這一位勇敢的將軍,行軍所經,驚險困難,比起歐洲名將,從漢尼拔,到拿破崙,到蘇沃洛夫,他們之越阿爾卑斯山,真不知超過若干倍。」

封常清(690年—756年1月24日),蒲州猗氏(今山西省猗氏縣)人,唐朝名將。自幼家中清貧但受祖父影響喜愛讀書。曾兩次入朝為官。父母早亡,外祖父犯罪,隨外祖父流放安西。

封常清的形象卻非常差,不但身材細瘦,而且還斜眼、腳短跛足。高仙芝見到封常清後,嫌他相貌醜陋,不願接受。第一天失敗後,封常清沒有灰心,於第二天再次投書。高仙芝道歉說:「侍從已錄取夠了,哪裡用得著又來呢?」封常清發怒說:「我仰慕您的高義,願意侍奉您,所以沒人介紹自己來了,您為什麼一定要拒絕呢?看容貌錄用人,會把子羽看錯,您還是考慮一下吧。」高仙芝還是沒接受他,他就每天到門口來等候,高仙芝沒辦法,就把他錄取到侍從中。

初在高仙芝部任判官,天寶六年(747年)隨高仙芝擊敗小勃律國(在今克什米爾西北部)。天寶十一年(752年)唐玄宗任命封常清為安西副都護,第二年,封常清率軍攻破大勃律國(今克什米爾巴勒提斯坦)。

哥舒翰(?-757年),突騎施(西突厥別部)首領哥舒部落人 ,唐朝名將。是個標準的官二代加富二代。在四十歲之前,哥舒翰一直是一個遊手好閒濫飲狂賭的富家公子哥。直到四十歲那年,他父親去世,失去經濟來源和政治靠山的哥舒翰,因為受到別人冷落一夜之間洗心革面奮發圖強。他報名從軍,被玄宗初年名將王忠嗣慧眼識英雄,受到重用。在對抗吐蕃的戰場上,哥舒翰多次取得重大勝利。唐詩《哥舒歌》贊曰「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天寶八年(749年),哥舒翰發動石堡城之戰,率隴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軍,以死傷數萬人的代價,攻佔石堡城,哥舒翰受封西平郡王。李白有詩諷此事,「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杜甫的批判更露骨,他在《兵車行》中寫道「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高仙芝和封常清戰敗被殺後,玄宗想起哥舒翰,可是哥舒翰這時卻因為常年聲色犬馬身體落下殘疾無法行走,哥舒翰力辭不成只得走上了平叛這條不歸路。

當時的形勢是,安祿山雖然佔領洛陽稱帝,但是顏真卿在河北的敵後戰場已成氣候,郭子儀和李光弼的朔方軍也形成了切斷叛軍後路之勢,叛軍往南方的進攻也因為張巡在睢陽的固守而受阻,所以哥舒翰只要堅守潼關再多些時間,安祿山必然會逃回范陽。可惜老糊塗的玄宗竟然聽信楊國忠挑撥,逼迫哥舒翰出潼關主動求戰,後果可想而知唐軍慘敗哥舒翰被俘。

至德二年(757年),唐軍克複兩京,安慶緒逃往鄴城。臨行前,將哥舒翰殺害。後贈太尉,謚號「武愍」。

陳弘謀:

「唐自中葉以後,方鎮皆選列校以掌牙兵。是時四方豪傑,不能以科舉自達者,皆爭為之。往往積功以取旄鉞。雖老奸巨盜,或出其中。而名卿賢將,如高仙芝、封常清、李光弼、來瑱、李抱玉、段秀實之流,所得亦已多矣。」

唐玄宗自毀長城,本應快速結束的安史之亂卻在晚年李隆基的攪合下,形勢慘不忍睹。其後被逼退位,所愛楊貴妃被自縊而死,這難道不是應得的嗎?

公元762年,李隆基、肅宗先後去世,太子李豫即位,稱唐代宗,李隆基最終還是沒有等到天下回歸太平的那一天,直到當年的十月,歷時七年零兩個月的安史之亂才終於結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史之亂 的精彩文章:

華夏史上最大的八個遺憾,你最痛恨哪一個?
誰才是安史之亂真正的幕後推手?
唐朝安史之亂後,吐蕃侵佔河西走廊,為何西域仍在大唐手裡?
歷史假設:唐朝不重用胡人安史之亂是否可免?
今日亮點:安史之亂時唐軍究竟都去哪裡了,為何會讓安祿山兵臨城下?

TAG:安史之亂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上匈奴最懼怕的五大名將,最後一位威震西域,兩千年僅此一位
東漢班超出使西域,大勝不可一世的貴霜帝國,一戰影響中亞格局
打下唐朝西域最大疆域,把突厥趕到歐洲的名將,卻被文人黑成奸賊
東漢名將威震八方,打的匈奴毫無還手之力,四年征服西域
古代三兄妹,大哥比肩司馬遷,二哥平定西域五十國!三妹逼他們都厲害!
唐朝安史之亂後馬上失去了西域嗎,中後期唐朝有沒有收復西域?
西域小國獻給明朝一頭猛獸,一年吃七百多隻羊,大臣:不如餓死它
狐妖小紅娘:西西域狐皇深藏不露,看到被他打敗的怪獸,月初傻了
安史之亂後的西域、河西之地
史上最牛外交官,三次出使印度,一人滅一國,唐朝從此威震西域!
又一條大魚上鉤!西域土豪悄然領跑休賽期,山東只剩下一個選擇了
西域之法,無君臣父子,以三途六道,蒙誘愚蠢,追既往之罪,窺將來之福
被罵了千年的隋煬帝,卻是史上唯一去過西域的帝王,功績比肩秦皇
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一包東西,西漢立刻稱霸,漢軍打仗從此戰無不勝
他是唐朝的大將,令西域諸國聞風喪膽,武則天卻為這一理由殺了他
西域小國隔三差五就進貢一頭獅子,知道原因後,明孝宗大怒不已!
他僅是一個侍從,出使西域險些喪命,卻打通了「絲綢之路」
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一包東西,西漢立刻稱霸,再造出刀來世界無敵
唐朝最悲壯的一戰,孤軍死守西域四十載,大漢男兒壯哉
西漢最牛將領,兩招輕鬆搞定西域叛國,皇帝和大臣豎大拇指: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