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號稱世界第一強國,為何連西域都沒收回來?

明朝號稱世界第一強國,為何連西域都沒收回來?

文/寂寞的紅酒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強盛、最輝煌的王朝之一。明朝初年,大明帝國統一華夏,威震海內外,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大明朝聲威赫赫,五征大漠,打的蒙元抱頭鼠竄;南下西洋,萬國來朝;平朝鮮、滅越南,把周邊所有不服的都打服了,是歷史上少有的盛世。但如此一個盛世,卻有一個遺憾,那就是大明竟然沒有收復故土西域。明朝只是在西域設置了一個鬆散的「關西七衛」,而且不久就廢掉了,勢力退回了嘉峪關,從此再也沒有插足西域。那麼明朝那麼強大,為何沒有像漢唐一樣把西域納入版圖?

第一,西域經濟價值減弱。明朝時期中國經濟重心從關中和中原轉移到了江南,加上海上絲綢之路已經完全取代了陸上絲綢之路,西北的經濟地位非常尷尬,連雞肋都算不上。漢唐經營西北的最重要原因是因為絲綢之路,但明朝時期陸上絲綢之路已經基本廢棄,大明朝根本沒有必要耗費國力去打通西北的商道,也沒有必要耗費巨大的國力和精力經營西域。西域地瘠民貧,不僅收不到多少稅,每年還得倒貼錢,對於實用主義的明朝來說,西域就是個累贅,因此明朝對西域並沒有什麼興趣。事實上,清朝不是因為準噶爾的威脅也不一定會佔領新疆,清朝佔領新疆後每年要倒貼進去幾百萬兩銀子,搞得國庫不堪重負,所以李鴻章一度主張要放棄新疆。

第二,西域戰略價值下降。明朝時期大明朝已經控制了河西走廊和河套,既控制了西北的戰略屏障又掌握著西北的產馬地。對於保守的農耕王朝大明來說,這些已經足夠了,大明佔據了東亞最富庶的中原和江南,對不長莊稼的西北沒有什麼興趣,這也算是農耕民族的時代局限性。

第三,西北的形勢錯綜複雜。明朝時期,大明朝的威脅主要來自北方草原上的北元,西域大部分地區屬於蒙古察合台和窩闊台後裔諸王的領地。由於明朝一直無法徹底解決北元,所以不願過多樹敵。盤踞在中亞和西亞的帖木兒帝國強勢崛起後,一度要攻打明朝,幸虧帖木兒死於東征的路上,否則真的勝負難料。一個北元都收拾不了,大明沒有精力再出兵西北。大明沒有征服西域,其實還是國力不夠。

第四,大明在西域沒有根基。由於新疆從宋朝時期就與中原隔絕,加上西域伊斯蘭化嚴重,當地幾乎沒有漢人基礎,加上西域地廣人稀、土地貧瘠,明朝很難有效的控制西域。且不說能不能守得住,就是高昂的佔領費明朝也受不了。清朝新疆的幾次叛亂掏空了大清的國庫,以致於阿古柏在新疆盤踞了十幾年不能驅逐。

第五, 沒有必要征西域。西域周邊強國林立,巴布爾、莫卧爾帝、瓦剌等勢力環伺,全都虎視眈眈,大明王朝樂於讓西域充當和強鄰之間的緩衝地。況且當時的西域已經主動臣服,西域的亦力把里又是朱元璋定的十五不征之國,所以大明更傾向於讓他們作大明的藩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寂寞的紅酒 的精彩文章:

陳宮和曹操是過命的交情,為何二人卻反目成仇?
光緒和慈禧花錢花到手軟,北洋艦隊買船一分沒有
中國人口是日本的好幾倍,為何抗戰時兵力卻沒日本多?
蘇聯被德國打的奄奄一息,日本為何還是不敢打蘇聯?
明治天皇一天只吃一頓飯,慈禧倒掉的剩菜夠他吃一年

TAG:寂寞的紅酒 |

您可能感興趣

為何西域一強盛帝國,竟然派使者前來朝貢中國亂世中的一小國
西域小國隔三差五送給明朝一頭獅子,知道原因後明朝皇帝大怒
西域一妖僧,七十九歲來洛陽,卻精準地預言了中國北方的歷史走向
明朝為何不收復西域?
此國比鬼吹燈的精絕國還強盛,曾是西域附屬國,漢公主連嫁三次
這是哪兒?曾為西域36國 「車師前國」的都城,如今是世界遺產!
前秦最牛的將軍,統一西域各個小國,凱旋歸來時卻當了皇帝!
叫囂唐朝的後果:這個西域小國被李世民收拾慘了
一西域小國跟唐朝叫板,聽說唐軍近在眼前,國王自己嚇死了
唐朝十幾個公主嫁到西域和親,宋朝堅決不搞這一套,誰更高明
西域小國隔三差五就進貢一頭獅子,知道原因後,明孝宗大怒不已!
西域小國獻給明朝一頭猛獸,一年吃七百多隻羊,大臣:不如餓死它
悲壯的交河:這裡曾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車師國的國都
帕米爾高原,漢朝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清朝曾是我們領土
西域三十六古國是哪些,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被譽為明朝西域第一名將,宋晟有哪些突出的軍事功績?
唐僧並沒和李世民結拜,而是這一小國國王,因此去西域順暢了很多
明朝建立之後,為何沒有像唐朝一樣,控制整個西域地區?
西漢一將領兩招輕鬆搞定西域叛國,秘訣說出來大家頓悟:原來如此
西域一個小國,大膽借著漢朝旗幟稱霸,匈奴橫插一腳卻將其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