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家姓之呂姓,呂氏起源,尋根溯源!

百家姓之呂姓,呂氏起源,尋根溯源!

簡介

呂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呂姓為中國人口最多的五十個姓之一。呂姓在國內分布以安徽、河南、山西、山東、浙江、福建為最多,其中河南、山東兩省人口占漢族呂姓人口的 3l%,其次為河北、陝西、甘肅、廣西、江西、台灣等省。隨著歷史的發展,本是漢姓的呂姓。少數民族也有呂姓存在:蒙古、朝鮮、瑤、土家、黎、仫佬、納西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呂姓分布。

呂氏起源

01

源於姜姓,出自帝舜晚年賜伯夷呂氏,屬於以帝王賜氏、部族名、國名、居邑名為氏。其始祖為伯夷。相傳上古部族首領神農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為姓,稱姜姓。帝舜時,姜姓後裔伯夷為掌管禮儀的秩宗,幫助舜治理部落聯盟,很有政績。禹代行天子時,伯夷盡心輔弼,成為禹之心腹,組成了一個彊域不過七十里地的侯爵國,伯夷是呂國第一代呂侯,為呂氏始祖。在夏商周時,呂國都是諸侯國。商末,伯夷後三十七世苗裔太公望呂尚輔助文王武王建立周朝,因功勛首封太公呂尚於營丘,曰齊國。後太公之子丁公呂及即位,春秋戰國時代,古呂國和齊國並存了三百餘年,到呂尚的第12世孫齊桓公呂小白時,楚文王發兵北上(公元前679年),借道南陽鄧國,攻打南陽古申國。申國被楚國滅掉之後,位居申國以西的呂國人,懼怕楚國發兵來攻,一大部人東遷新蔡,建立了新的呂國,史稱東呂國。

02

出自姬姓魏氏。春秋時晉國公子重耳外逃,追隨人員中有個叫魏犨的人,又稱魏武子。重耳回晉國當上國君後,便封魏犨為大夫、魏犨的兒子魏錡在呂、廚兩地有封地,大家就叫他為呂錡。呂錡的子孫就以封地為氏,稱呂氏。

03

出自少數民族改姓。南北朝時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漢化,原鮮卑族之代北複姓叱呂氏、叱丘氏改為漢字單姓呂氏。五代後周時又改代北三字姓俟呂陵氏為漢字單姓呂氏。

04

源於其他各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呂氏。在今黎族、仫佬族、土族、蒙古族、土家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呂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呂氏,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呂姓始祖為伯夷的裔孫,為姜姓,是四岳的始祖。他因助夏禹治水有功,被封為呂侯,建立姜姓諸侯國呂國(國都在今河南南陽)。春秋時,呂國被楚國所並,其後裔子孫以國為氏,稱呂氏,史稱呂姓正宗。尊伯夷為開國始祖。

伯夷。相傳上古華夏部落首領炎帝神農氏,因居姜水流域,故以姜為姓。後向東發展到中原地區,與黃帝部族雜處,分為四支胞族(即四岳),伯夷曾佐堯帝掌管四岳,後又助大禹治水有功,為大禹「心呂之臣(心腹重臣)」,故封之為呂侯,,商、周兩代均為諸侯國,春秋初年(公元前680年),呂國被楚國所滅,其後,子孫以國為氏,散居於韓、魏、齊、魯之地,史稱呂姓正宗,伯夷則被列為呂姓始祖。

呂氏圖騰

呂是炎帝族支發明宮室型會堂的氏族的族稱,呂由兩個「口」組成,代表宮殿基址的平面圖,上面的鳳鳥代表炎帝氏大陽火鳥圖騰。始祖伯夷父裔太岳分支。

遷徙分布

呂姓播遷頻繁,分布比較廣泛。南陽呂國滅亡後,部分遺民被遷至今湖北蘄春。新蔡呂國亡國後,遺民主要分布於今河南南部及安徽北部。齊國呂氏在康公失國前已散居韓、魏、齊、魯之間,其後子孫有在陝西、甘肅發展繁衍的。兩漢時期,呂氏還分布於今河北、山西、內蒙古的一些地方。東漢末年,西陽人呂范,避亂移居壽春(今安徽壽縣),三國時,蜀漢不韋人呂凱、魏任城人呂虔均有後裔徙居河東(今山西永濟縣西南)。南北朝時,今浙江、江蘇的不少地方均有呂姓居民。北宋初,呂氏有一支徙居福建,分布於泉、漳二州,後有部分移居廣東。自清代康熙年間開始,閩、粵呂氏有多支移居台灣,進而又有一些人遠徙海外,分布於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泰國、汶萊、越南、美國、加拿大等國家。

呂是台灣的第二十九個大姓。福建漳州分衍至泉州和廣東的這支。呂姓,始於清康熙煌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呂阿四和呂阿南兩兄弟。鶯歌鎮,阿四坑和阿南坑。福建和廣東遷台開墾的呂氏源源不斷。以台北縣為最多,次為嘉義縣。

郡望堂號

1、 郡望

河東郡:秦置河東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轄晉西南地區。東晉在蒲坂(今山西省永濟蒲州鎮,按即劉裕滅後秦時)。隋唐為蒲州河東郡。隋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明並河東縣入蒲州。

淮南郡:漢曾置淮南國,治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北),後遷壽春(今壽縣)。魏亦曾置淮南國,後為淮南郡,轄境均在今安徽省淮河以南地區。隋亦以壽州為淮南郡(唐為壽州壽春郡)。

東平郡:漢有東平國,南朝為郡,治無鹽(今山東省東平東)。隋唐曾以鄆州為東平郡,治須昌,在今東平西北。宋宣和時以鄆州為東平府,治須城,即今東平。明清為州。民國改縣。

金華郡:元末,朱元璋取婺州路,改為寧越府,旋改金華府,治金華(今屬浙江省)。民國廢府。

晉江郡:唐·開元六年(718年)析南安縣東南地置晉江縣縣。泉州州治與晉江縣縣治同地。此時泉州領晉江、南安、 莆田、龍溪、清源(今仙游縣)五縣。治所在今福建省東南沿海,晉江下游。

2、堂號

"渭濱堂":商朝末年,呂尚(姜子牙)在渭水濱釣魚隱居。周文王訪賢聘他為宰相。他幫助周文王、周武王打下了周朝八百多年基業的基礎。

"東萊堂":南宋呂祖謙,官著作郎兼國史館編修,著《東萊博議》,對春秋三傳有獨到的見解。

呂姓堂號有:「河東堂」、「渭濱堂」、「東萊堂」、「錦上堂」、「明煙堂」、「敬和堂」、「三相堂」、「著存堂」等。

宗族特徵

1、呂姓作為中國一大姓氏,名人輩出,各行各業均有呂姓鋒芒畢露者。三國人物呂蒙、呂布更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傑出人物。

2、呂姓字行輩份亦盡顯其家族特徵。如清代呂國泰所纂《呂氏族譜》中載有山東呂姓一支字行為:「鞏豐仕賢,樹桂詒玖,懷國安邦。」

呂氏名人

1、呂尚:(生卒年待考),字子牙,東海人,又名姜尚,是商末姜族的首領,周初齊國的始祖。周武王伐商時為軍師,立了戰功,被封在齊國。他尊重當地風俗習慣,簡化政治制度,發展農業和漁業生產,使齊國成為西周的重要封國。民間稱為姜太公。

2、呂不韋:(公元?~前135年),戰國末期秦國丞相。春秋戰國時期,秦王贏政封呂不韋為相國、文信侯,稱之為「仲父」。呂不韋做了相國後,招攬門客三千多人,讓他們博採眾家之長著書立說,然後把他們著的書彙集起來,起名為《呂氏春秋》。這本書共分為八覽、六論、十二紀,洋洋洒洒二十多萬字,包括了古今中外之事,天地萬物之化。書剛一寫成,呂不韋就把它懸掛在咸陽城門,請當時的諸侯、游士、賓客修改,並且在城門上掛著一千兩金子,如果有人看後能增加或減少字的話,就把這一千兩金子賞給他。結果十幾天過去了,沒有一個人能增減一個字。其實,並不是這本書簡練和完美到不能增減一字的地步,而是當時的人們害怕呂不韋的權勢,根本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罷了。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一字千金」,用為形容文章寫得非常好,具有極高的價值。

3、呂公:(生卒年待考),齊國始祖呂尚後裔,單父人(今山東東單)。漢高祖劉邦岳父。呂公當時與沛縣(今江蘇沛縣)縣令關係很好,為躲避仇家糾纏,舉家自單父遷居沛縣。呂公有相人之術,其長女名呂雉,他常對人說「此女有大富大貴之相」。沛縣縣令曾為其子求婚,但遭到呂公婉言謝絕。在一次沛令舉行的酒宴上,呂公與時任泗水亭長的劉邦相遇。呂公見劉邦氣度非凡,因而特別敬重他。呂公又見劉邦相貌稀奇,在客人都散去之後,對劉邦說:「我從年少的時候,就好給人相面。我相過的人太多了,但是沒有一位像你的相貌這樣高貴的,願你多多自愛!」不久,由呂公作主,將女兒呂雉嫁與劉邦,她就是後來的呂后。呂公之妻呂媼對呂公將女兒嫁與劉邦之事非常生氣,怒沖沖地說:「你平素總是說我這個女兒不尋常,應該嫁與貴人。而今為何這麼輕易地就把女兒打發了?」呂公一笑:「婦道人家懂得什麼?」呂雉嫁給劉邦後生有一子一女。傳說有一次,她帶兩個孩子在田中勞作,一個過路老人向她求些水喝,呂雉見老人餓了,就又給他做了些吃的,老人非常感激,就給她相面:「夫人的相貌是天下的貴人。」又給其一子一女相面說:「夫人所以能夠大貴,是因為這個男孩子的緣故。此女也是大福大貴之相。」呂公後來被劉邦封為臨泗侯,呂雉的哥哥呂澤和呂釋之也跟隨劉邦參加了楚漢戰爭,因功分別受封為周呂侯和建成侯。

4、呂雉:(公元前291~前180年),女,名雉,字娥妁,呂皇后(呂后),漢高祖劉邦之妻,今山東省單縣南)人。著名西漢初期女政治家。曾輔佐劉邦平定天下,公元前195年劉邦死後代理朝政,專政達十六年之久,為歷史上第一位有記載的女執政者。早年,其父呂公為避仇遷居沛縣,在一次宴會上欣賞劉邦非凡的氣度,把女兒許配給他。公元前205年劉邦為項羽所敗,呂雉和劉邦的父母被俘,做了兩年的人質。公元前203年秋呂雉歸漢後,留守關中。劉邦稱帝後,呂雉被立為皇后,子劉盈為太子。呂后為人有謀略,漢朝初,呂后助劉邦殺韓信、彭越等異姓王,消滅分裂勢力,鞏固了統一的局面。公元前195年劉邦死,漢惠帝劉盈立,尊呂后為皇太后。漢惠帝仁弱,實際由呂后掌政。公元前188年漢惠帝崩,立少帝,呂后臨朝稱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為呂后所殺,有怨言,呂后逐殺少帝,立常山王劉義為帝。「號令一出太后。」呂后先後掌控漢朝政權長達十六年,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女性統治者(呂雉,武則天,慈禧)的第一個。呂后當政內,創自劉邦的休養生息的黃老(道家)政治進一步得到推行。劉邦臨終前,呂后詳問劉邦身後的人事安排。她問蕭何相國後誰可繼任,劉邦囑曹參可繼任;曹參後有王陵、陳平,但不能獨任;周勃忠誠老實,文化不高,劉家天下如有危機,安劉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呂后雖實際掌握大權,但她是遵守劉邦臨終前所作的重要人士安排遺囑的,相繼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而這些大臣們都以無為而治,從民之欲,從不勞民。在經濟上,實行輕賦稅。對工商實行自由政策。在呂后統治時期,不論政治,法制,經濟和思想文化各個領域,均全面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呂后有政治家的風度,匈奴冒頓單于乘劉邦之死,曾下書羞辱呂后說:「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呂后採納季布的主張,壓住怒火,平心靜氣復書說:「我已年老棄衰,發齒也墮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後贈與車馬,婉言謝絕,匈奴自愧失禮,遣使向漢朝認錯,終於化干戈為玉帛。呂后晚年因沒有子孫,怕漢高祖的子孫欺凌呂氏,故大封外戚諸呂為侯。公元前180年呂后逝世,終年六十二歲,與漢高祖合葬長陵。後諸呂欲為亂,被周勃、陳平等誅平。中國古代的史學家們對歷史的評價都逃不出儒家思想的框套,所以兩千年來,儒家思想成為評價歷史功過的一把鐵尺,因而對呂雉的評價毀多於譽。實際上應該從歷史人物對當時和以後的社會影響來評論,所謂「民為天,社稷次之、君輕之。」

5、呂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陽),著名三國時期東吳將領。是個文武雙全的人物,以致魯肅見他時,曾稱讚其「學識淵博,非復吳下阿蒙」。先在赤壁之戰中與周瑜等大破曹軍,後大敗關羽,奪回荊州,在東吳堪稱戰功赫赫。後被封南郡太守、孱陵侯。少年時即隨姊夫鄧當渡江。呂蒙的姊夫鄧當為孫策部將,呂蒙年僅十五六歲即隨軍出征。鄧當逝世後,呂蒙代領其眾,隨孫權征戰各地。與劉表部將黃祖作戰時,呂蒙為先鋒,陣斬陳就,受任橫野中郎將,賜錢千萬,在赤壁之戰中,呂蒙與周瑜、程普擊敗曹軍,圍曹仁於南郡,曹仁敗走,進據南郡,晉位偏將軍,任潯陽縣令。呂蒙初不習文,孫權開導他和另一個勇將蔣欽說:「你們如今都身居要職,掌管國事,應當多讀書,使自己不斷進步。」呂蒙推託說:「在軍營中常常苦於事務繁多,恐怕不容許再讀書了。」孫權耐心指出:「我難道要你們去鑽研經書做博士嗎?只不過叫你們多瀏覽些書,了解歷史往事,增加見識罷了。你們說誰的事務能有我這樣多呢?我年輕時就讀過《詩經》、《尚書》、《禮記》、《左傳》、《國語》,只是不讀《周易》。自我執政以來,又仔細研究了『三史』及各家的兵法,自己覺得大有收益。像你們二人,思想氣質穎悟,學習一定會有收益,怎麼可以不讀書呢?應該先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以及『三史』。孫子曾經說過:『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空想,沒有好處,還不如去學習。』東漢光武帝擔任著指揮戰爭的重擔,仍是手不釋卷。曹操也說自己老而好學。你們為什麼偏偏不能勉勵自己呢?」呂蒙從此開始學習,專心嘞奮,他所看過的書籍,連那些老儒生也趕不上。魯肅繼周瑜掌管吳軍後,上任途中路過呂蒙駐地,呂蒙擺酒款待他。魯肅還以老眼光看人,覺得呂蒙有勇無謀,但在酒宴上兩人縱論天下事時,呂蒙不乏真知灼見,使魯肅很受震驚。酒宴過後,魯肅感嘆道:「我一向認為老弟只有武略,時至今日,老弟學識出眾,確非吳下阿蒙了。」呂蒙道:「士別三日,但更刮目相看。老兄今日既繼任統帥,才識不如周公瑾(周瑜),又與關羽為鄰,確實很難。關羽其人雖已年老,卻好學不倦,讀《左傳》朗朗上口,性格耿直有英雄之氣,但卻頗為自負,老兄既與之相鄰,應當有好的計策對付他。」他為魯肅籌划了三個方案,魯肅非常感激地接受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句成語便出於此處。

6、呂布:(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今內蒙古包頭)。著名東漢末年武將。呂布善弓馬,武藝高強,有「飛將」之稱。起初在并州(今山西太原南)刺史丁原手下任主簿,後殺丁原投靠董卓,升為騎都尉,又遷至中郎將,封都亭侯。後來,他曾以小故被董卓擲戟責打,便心懷怨恨。當時,司徒王允擬誅董卓,便與呂布密商,答應為內應。漢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王允乘群臣大會未央殿之機,派呂布等在北掖門誅殺董卓。呂布以功授為奮威將軍,封溫侯。董卓部將李傕、郭汜進犯長安,呂布戰敗出走。先後投奔袁術、袁紹等割據諸侯。曾助袁紹擊敗張燕。後因懼袁紹,被陳留(今河南開封)太守張邈收留,命為兗州牧,屯駐濮陽。不久,曹操率軍攻呂。呂布戰敗,投奔割據徐州的劉備。當時劉備與袁術對峙。在袁術的鼓動下,呂布襲取下邳(今江蘇睢寧),擊敗了劉備,自號徐州牧,並許劉備駐紮小沛(今安徽濉溪)。袁術曾派大軍進攻劉備,劉備向呂布求救,呂布出面調停,使雙方罷兵。漢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呂布擊敗劉備,攻破小沛。曹操親率軍征討,呂布不敵,被困於下邳,遣人求救於袁術,未果。此時其部將侯成謀叛,擒住呂布及陳宮、高順等人出降。呂布乞降未成,被曹操所殺。

7、呂忱:(生卒年待考),晉文字學家。字伯雍。從典籍中搜求異字,《韻集》作者呂靜之兄。作《字林》一書,以增補《說文解字》所未備。著名西晉文字學家。他所作的《字林》,收漢字一萬三千個,增補了《說文解字》的疏漏,與唐朝以前的《說文解字》並重。

8、呂禮裕:(生卒年待考),著名國民革命軍空軍少將,台灣省空軍總部計劃署副署長。

9、呂靜:(生卒年待考),《字林》作者呂忱之弟。著名西晉音韻學家。曾仿李登《聲類》,編,《韻集》五卷。書已不傳。

10、呂洞賓:(798-?),唐末道士。名喦或岩,以字行,號純陽子,相傳為京兆(治今陝西西安)人。又一說河中(治今山西永濟)人。道教全真道尊他為北五祖之一,又傳為道教八仙之一。呂洞賓在唐朝會昌年間兩舉進士不第,便浪遊長安。後來遇到鍾離權得到丹訣,修道於終南山,有劍術,後遊歷各地,自稱回道人。主張以慈悲度世為成道途徑,改丹鉛與黃白之術為內功,改劍術為斷除貪嗔、愛欲和煩惱的智慧。傳說他曾在岳陽弄鶴,江淮斬蛟,客店醉酒,百餘歲而童顏。元朝時封為「純陽演政警化孕佑帝君」,通稱「呂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家譜網 的精彩文章:

百家姓之程姓,程氏起源,尋根溯源!
百家姓之蘇姓,了解蘇氏起源,尋根溯源!
百家姓之杜姓,了解杜氏起源,尋根溯源!
百家姓之于姓大全,了解于氏起源,尋根溯源!

TAG:愛家譜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百家姓之呂姓,呂姓起源的秘密
【姓氏】呂姓起源
你了解你的姓氏么?知道因何而來么?百家姓之姓氏起源
【姓氏】張姓起源
《百家姓》之朱姓起源,知識點來了!
【姓氏】蔡姓起源
中華姓氏起源一覽表:你的家族姓氏起源於哪裡?到底是誰的子孫?
百家姓:趙姓起源的傳奇故事,趙姓為何排第一?趙家人快看看
《百家姓》之「尤姓」起源——南方姓氏
胡姓的起源
從姓氏看你的家族起源,追朔到源頭都很厲害!
玉皇大帝也姓張,張氏起源大起底,看看你家祖先是什麼宗?
河洛與姓氏起源
一起來為你的姓氏打call!孫姓,起源春秋,以先祖為氏
姓氏尋宗「姓氏起源大揭秘」
你知道自己的家族起源嗎?趕緊到中國姓氏大辭典里,尋找祖先吧
盧氏祠堂的起源與發展!盧家人速看!
《百家姓》的起源
《百家姓》之許姓起源——九百萬人口的大姓!
姓趙的名人 趙姓起源 趙姓家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