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代巾子雖然隨意 某些巾子卻不可亂戴

明代巾子雖然隨意 某些巾子卻不可亂戴

本文作者黃強

巾、帽是與服飾配套的一個類別。雖然沒有官服的補子、配飾那麼嚴格,完全按照官職大小,穿戴不同。但是並非沒有官職的限制,同樣是按照階層來佩戴的。各種巾子的佩戴因身份不同而有所區別,即不同階層、人群戴不同的巾子,有些巾子所戴者範圍較廣,有些巾子是專屬的,他人不能穿戴。如烏紗折角向上巾是皇帝的常服,專屬皇帝戴的巾子。皇帝的專用巾子,誰敢亂用?亂用就是僭越,會治罪。為戴一個巾,身陷囹圄,沒人那麼傻。關鍵是那時人們對於等級制度刻骨銘心,都知道規範穿著。

巾的服務對象,具體劃分為官員、士人(士大夫、儒生、舉子)、庶民、內臣、優伶、僧道等階層。

官吏有他們的巾子平頂巾。武將戴將巾,官吏戴的吏巾,皂隸戴的圓頂巾。道士、僧人則戴的四周巾。

烏紗折角向上巾,其實是冠。明俞汝楫《禮部志稿》卷十八:「洪武三年定(皇帝)常服:烏紗折角向上巾,盤領窄袖袍,束帶間用金、琥珀、透犀。」

【圖175,將巾】

將巾,明代武士日常所系裹的頭巾,巾上有折成細襇的片帛垂下。《三才圖會·衣服一》:「將巾,以尺帛裹之,又綴片帛於後,其末下垂,俗又謂之扎巾、結巾,制頗相類。」

吏巾,明代典官吏所戴的軟帽,以漆紗為之,平頂軟胎,左右各綴以翅。與圓頂巾形制類似。《三才圖會·衣服一》:「吏巾,制類老人巾,惟多兩翅,六功曹所服也,故名吏巾。」

【圖176,吏巾】

圓頂巾,圓頂軟帽,明代為皂隸公人所戴,頒佈於洪武三年(1368),翌年即為平定巾所代替。《明史·輿服志三》:「皂隸公人冠服,洪武三年定,皂隸,圓頂巾,皂衣。」

皂隸巾,又稱平頂巾。明代為皂隸所戴頭巾。取式於元代卿大夫之冠。洪武三年(1368)始為圓頂,翌年改成平頂,前高低不一,正中有折,兩側綴以黑色流蘇,或插鳥羽。典型特徵為不覆額,有「無顏之冠」之稱。諸衙門皂奴隸、公使掾史、令史、書官吏等均可戴此。

【圖177,皂隸巾】

明代官員有專屬巾子,內臣即宮內內侍、太監所戴的巾子則是另一體系,與官員不同。儘管內臣也有官職,所戴巾與官員的不同。平巾,明代內臣的一種平頂帽,《酌中志》卷十九:「凡請大轎長隨及都知監戴平巾,以竹絲作胎,真青羅蒙之,長隨內使小伙者戴之。制如官帽而無後山,然有羅一幅垂於後,長尺余,俗所謂紗鍋片。」明代官吏被遣歸所戴的平頂帽。《萬曆野獲編》「頃今上甲申,刑部尚書潘季馴為民辭朝,頭戴平巾,亦布袍絲絛,其巾如吏之制,而無展翅。」

明代男子的巾帽,還有烏紗帽、襆頭、瓦楞帽、翼善冠、忠靖冠、遮陽帽、瓦楞帽、邊鼓帽、軟帽、大帽、方頂斗笠、氈笠等等,非常豐富。明代以降,男性的頭巾反而減少了,遠不如明代。

說明:本文系企鵝號簽約作者黃強原創作品,未經作者同意,不得轉載。授權微信njhuangqiang。

黃強,字不息。服飾史學家、金學家。研究涉及中國服飾史、置業經濟史、民國史、南京地方史、明清小說等方面研究,均有著作出版。已出版《南京歷代服飾》《消失的南京舊景》《趣民國》《金瓶梅風物誌》等著作15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強服飾史 的精彩文章:

小小的帽子有了高大上的名稱
編導哥哥錯了吧 皇帝豈能隨意戴網巾
明代服飾變化主要在哪裡?你大概沒想到
明朝南京很特別 南都官服又怎樣
小小烏紗帽是權力象徵也是責任所在

TAG:黃強服飾史 |

您可能感興趣

隱士巾子戴在陶淵明頭上 他是真隱士嗎
陶淵明的巾子彰顯他的自由個性
花襲人&蔣玉菡:兩條汗巾子引出的一段姻緣
賈寶玉的一條汗巾子,揭露了誰是賈府政治陣營里的兩面派!
寶玉和蔣玉菡「私情」暴露,一塊紅汗巾子牽連了三個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