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放戰爭那些事兒——曙光

解放戰爭那些事兒——曙光

第二十五章曙光

1949年10月1日。星期六。農曆乙丑年八月初十。

北京。微風。陰間多雲轉晴。

這一天,一個舊政權在哀嘆里覆滅;這一天,一個新中國在歡呼中誕生。迎著東方黎明的曙光,中華民族獲得新生——

讓我們以全景式構圖來俯瞰這一天中國大地發生的一切吧——

晨曦輕拂,中南海內一片寂靜。

菊香書屋內,56歲的毛澤東還在案頭緊張地工作……

前一天閉幕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576位有選舉權的代表以四萬萬七千五百萬人民的名義,選舉產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獲得575票,當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作為中國革命和建設眾望所歸的掌舵者,此時的毛澤東沒有太多可以高興的時間。千頭萬緒的問題,需要他思考、回答、決策……

遠在南國的廣州,此刻卻是一片蕭瑟——

通貨膨脹如脫韁之馬,一支普通毛筆售價萬元。無處棲身的人隨處可見,國民政府的許多機關已發不出薪金……

東山梅花村,一幢舊式公館裡。

62歲的蔣介石深深陷入失敗和沮喪的情緒中。儘管早已獲悉新中國即將成立,但當這一天真正到來,他還是感到難以面對。

毛澤東和蔣介石是以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迎來1949年的——

1949年元旦前兩天,毛澤東通過新華社發表《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獻詞,充滿自信地宣告:「中國人民將要在偉大的解放戰爭中獲得最後勝利,這一點,現在甚至我們的敵人也不懷疑了。」

兩天後,蔣介石在元旦文告中無奈地承認:「個人領導無方,措施失當,有負國民付託之重,實不勝慚惶悚栗……」

步入1949年的第21天,迫於內外強大壓力,蔣介石不得不宣告「下野」。

薄霧如紗。巍巍矗立的北京天安門城樓上掛起了8個大紅燈籠,8面巨大的紅旗在晨風中獵獵飄揚。護城河邊,貴賓席已圍上紅色布簾。城樓的重檐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的會標,宣示著一個神聖的時刻即將到來。

天安門城樓,準備就緒。

為新中國的誕生,準備就緒——

從黨的七屆二中全會集中討論工作重心戰略轉移,到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闡明新中國的性質;從新政治協商會議開始籌備,到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共同綱領》、選舉產生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隨著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籌備新中國的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順利推進。

北京東廠胡同,一座普通的四合院里。

輾轉反側、一夜無眠的張瀾,起身將所有的衣服一溜擺開,想挑選一件最得體的,出席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新中國開國大典。經過一番篩選,77歲的老人最後挑了件補丁少一些的中式長衫和一頂瓜皮帽。

為救國救民,張瀾奮鬥了一生。當國民黨特務用手槍逼著他上船去台灣時,得到的只是這樣的厲斥:「可以用槍打死我,但我絕不離開這裡!」

從1948年秋到1949年春,李濟深、沈鈞儒、章伯鈞、馬敘倫、翦伯贊、柳亞子……一位位民主人士冒著生命危險,衝破重重封鎖,經過漫長的海上航行,分3批從香港抵達解放區。在冰天雪地的東北,他們一下船收到的,是中國共產黨準備好的皮帽、棉衣;在政協會上,他們的意見受到高度重視,張元濟老先生提出的一條建議未被吸納,周恩來專門派人向他解釋……

而在國統區,他們受到的卻是無休止的恐嚇、逮捕、監禁和暗殺。李公朴、聞一多等愛國人士的鮮血,「校場口事件」、「七君子事件」等一個個慘案,讓他們看清了國民黨政權的面目和本質。國學大師梁漱溟曾仰天悲嘆:「一覺醒來,發現和平已經死了!」

5個月前的4月25日,浙江奉化溪口鎮,鳳凰山下蔣家祖墳前。

精神頹唐的蔣介石帶著蔣經國,到這裡向先人辭別。兩人一步一回望,黯然神傷。蔣經國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極目四望,溪山無語,雖未流淚,但悲痛之情,難以言宣。」「天氣陰沉,益增傷痛。大好河山,幾至無立錐之地!……沉痛之心情,更非筆墨所能形容千萬一。」

無可奈何花落去。潰敗,是以加速度進行的——

東北全失,47萬餘人被殲;淮海一戰,精銳師團喪失殆盡;平津角力,52萬餘人或被殲、或改編。苦心經營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一夜之間被解放軍突破。曾經的南京總統府,留給人民解放軍女戰士張永春這樣的第一印象:「相片、文件、書報等雜物扔得滿地都是,有的衛生間水龍頭還開著,水流了一地……」

土崩瓦解的,還有搖搖欲墜的經濟。通貨膨脹、苛捐雜稅、物價飛漲、掠奪性的幣制改革……澳大利亞漢學家菲茨傑拉爾德1949年初看到這樣的北平:王府井下水溝和馬路上到處可見亂扔的「金圓券」,儘管面額百萬,人們卻把它們踩在腳下……

遠東第一大城市——上海。細雨霏霏。

24層的最高建築國際飯店大樓上,高高飄揚著五星紅旗。霞飛路、南京路、河南路……滿眼都是國旗、彩旗、橫幅;黃浦江外灘、蘇州河畔……處處張燈結綵、鑼鼓喧天,遊行的行列川流不息。

33歲的榮毅仁這一天也激動不已。

幾個月前,解放軍開進上海,也是這樣一個細雨紛飛的早晨。這樣的場景讓這位民族資本家終生難忘:為了不打擾上海市民的平靜生活,濛濛細雨中,疲憊至極的戰士和衣抱槍,睡卧在車水馬龍的馬路兩側。

時隔一周,上海市長陳毅在外灘中國銀行四樓會見了榮毅仁。這位穿著洗得發白的布軍裝和布襪、草鞋的共產黨高官,平易近人地闡述了共產黨的經濟政策。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榮毅仁回到公司,對經理只說了4個字:「明天開工!」

4個多月過去了,榮毅仁越來越覺得留在祖國、跟共產黨走,是此生作出的最正確選擇。

黑夜即將驅散,光明正在到來。

國民黨控制下的成都,在平靜和壓抑中迎來新中國的開國之日。國民政府要求,這一天每家每戶都掛起白紙燈籠、寫上反共標語。12歲的張秀瓊起床後發現,媽媽在燈籠上寫下的是4個大字——

天下太平。

北京,丁字形的天安門廣場。匯成海洋的人流,此刻正為天下太平而歡呼。

凌晨3點就從郊區出發的22歲小學教師張繼亮,置身五顏六色的旗海、載歌載舞的人潮,不禁心潮澎湃。

3個月前,天安門廣場還是坑坑窪窪,雜草叢生,到處是垃圾和糞便。現在,經過解放軍和北京市民爭先恐後的義務勞動,這裡已經成為人民歡聚的舞台。

大喇叭里傳來一首首振奮人心的歌曲,翻起人們心中一陣又一陣的激動與感慨,30萬人一同起舞、一同高呼、一同歌唱……

宋慶齡:「這果實顯得這樣美麗」

宋美齡:「沒有人對我們感興趣」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

——15時整,北京,天安門城樓。毛澤東健步走到麥克風前,用濃重的湘音和激昂的語調,向全世界莊嚴宣告。

廣場沸騰了!震天的歡呼直衝雲霄,帽子、圍巾甚至報紙在空中飛舞……

身著深色旗袍的宋慶齡站在城樓上,看著眼前涌動的人潮,看著廣場上矗立的孫中山畫像,不禁熱淚盈眶。

北京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的地方。在毛澤東、周恩來的真誠邀請下,她再次來到這個曾經的傷心之地,以高漲的熱情參與新中國的籌建。8天後,她這樣向世人講述在天安門城樓的那一刻--

「回憶像潮水般在我心裡湧起來,我想起許多同志們犧牲自己的生命換得了今日的光榮。連年的偉大奮鬥和艱苦的事迹,又在我眼前出現。但是另一個念頭抓住我的心,我知道,這一次不會再回頭了,不會再倒退了。這一次,孫中山的努力終於結了果實,而且這果實顯得這樣美麗……」

就在宋慶齡為中國人民的勝利激動得流淚的這一刻,比她小4歲的妹妹宋美齡正在萬里之遙的美國,為挽救國民黨政權沒落的命運四處奔走。與她幾年前在美國受到的歡迎形成巨大的反差,宋美齡的這次美國之行充滿了冷遇和失落。

在發給蔣介石的第一封電報上,宋美齡無奈地寫道——「沒有人對我們感興趣」。

此時,遠在廣州的蔣介石住處,收音機也調到了北京新華廣播電台的頻率……

計窮力竭的國民黨代總統李宗仁還在通過《紐約時報》記者之口,向美國政府求救:「我們需要緊急援助」「我們在財政和軍事供給方面的處境都已面臨危機」「提供用於保證廣東新貨幣自由兌換的銀子也已越來越困難」……

奏國歌,升國旗……天安門廣場上,開國大典的各項儀式有條不紊地進行——

離旗杆幾十米遠的人群中,36歲的北京美術供應社女工趙文瑞,看著五星紅旗緩緩升起,淚水模糊了雙眼。4天前,政協會議通過新中國國旗為五星紅旗。製作第一批五星紅旗的任務,落到了這位舊社會靠給人縫補漿洗度日的普通女工身上。趙文瑞廢寢忘食,精心選料,反覆琢磨,一針一線地縫,夜以繼日地忙,把自己綿長的思緒和無比的感動,縫進這面偉大的旗幟……

五星紅旗,寄託著多少人的夢想和渴望。

此時的重慶,黑暗如磐。

歌樂山下的白公館和渣滓洞,關押著25歲的郭德賢等大批共產黨人。新中國成立的消息,直到10月3日才悄悄傳進牢房。按照自己的想像,革命者自己做了一面五星紅旗:中央綉著大星,四角分列小星。放風或上廁間隙,郭德賢和戰友們都會偷偷說上一句「新中國成立了」,大家在心中反覆默念:「等到重慶解放時,我們打著它,去迎接我們的黨!」

郭德賢幸運地活了下來,看到了飄揚在天安門前的五星紅旗。潰退前的國民黨發起瘋狂大屠殺。她的許多戰友獻身時,距離重慶解放僅剩3天。

「迅速肅清國民黨反動軍隊的殘餘,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國土!」

——盛大的閱兵式開始了。檢閱部隊後,朱德總司令宣讀人民解放軍總部命令。

熬了不知多少通宵的閱兵總指揮聶榮臻,這一刻神情莊重,目光堅毅。

在蘭州,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兼一野司令員彭德懷,正通過收音機收聽大典盛況。一野位於酒泉的一個指揮所里,擠在一起聽廣播的指戰員們激動得哭了。熱烈的歡呼聲中,一份份「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決心書、挑戰書送了上來……

在湖北,在江西,在解放戰爭的最前線,林彪、徐向前、葉劍英等將軍也通過收音機,分享著勝利的喜悅。

在廣州,蔣介石發出無奈的長嘆。此時的人民解放軍早已越五嶺過梅關、直指廣州。儘管兩天前的《中央日報》還在虛張聲勢地叫嚷:「我大規模反攻為期不遠」,僅僅13天後,人民解放軍就解放了廣州。

天安門城樓上,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曾經讓敵人聞名喪膽的將軍們,帶著微笑與自豪,檢閱人民的軍隊。

一身戎裝的鄧小平和他們並肩站在一起,臉上也露出了輕鬆的笑容。這是45歲的鄧小平第一次來北京。看到全國解放在即,他的心情十分愉快,閑暇之餘還帶著孩子去了頤和園,在秋水瀲灧的昆明湖上泛舟暢遊。

20天後,鄧小平和他的戰友們風塵僕僕地重回前線。隨之,人民解放軍在各個戰場橫掃殘敵、勢如破竹——

11月,貴陽、重慶解放。

12月,南寧、成都解放。

第二年3月,西昌解放;4月,海南解放……

鐵流滾滾,蔣介石無法改變覆滅的命運。中國的新生,從這一刻開始——

東郊民巷,何魯麗家中。她的父親何思源凝神諦聽著窗外衝天的聲浪。在國民黨特務用定時炸彈炸死幼女、炸傷妻子和兩個兒子之際,這位前北平市長把受傷的家人送進醫院,用繃帶包紮好自己的傷臂,毅然決然繼續出城為北平和平解放奔波。現在,人民共和國成立了,自己為之奮鬥的理想終成現實,何思源的內心欣慰而自豪。

北京女一中。女學生何魯麗和她的同學在廣播傳來的歡呼中,激動地不停鼓掌。和這一天的許多中國人一樣,何魯麗在忘情的鼓掌中,把手掌都拍紅了……

夜色悄悄降臨,天安門廣場華燈齊放,30萬人參加的提燈遊行開始。

萬千紅燈,萬千火炬,蔽天的紅旗下是波濤般的人流。「中國共產黨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中央人民政府萬歲!」……發自肺腑的聲聲吶喊,撼天動地,經久不息。

廣州城內,已是一片黑暗。心情抑鬱的蔣介石久久不能入睡。收音機里傳來的歡慶之聲,如根根尖針讓他心痛不已。

「痛心極矣」——當天的日記中,蔣介石重重地寫下這4個字。儘管這一天宋美齡從美國打來電話,告訴他美國政府決定繼續承認蔣介石政權。但他清楚,這種承認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就在不到兩個月前,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落寞地離開中國。幾天後,美國政府發表白皮書,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批評國民黨「軍隊喪失鬥志、不為人民支持」。

對於這樣的批評,蔣介石深感氣憤,卻又在內心不能不暗暗認同。

台灣省。台北市。

國民黨將領王楚英在收音機前已呆坐半天,仍在痛苦地咀嚼失敗的滋味。

幾個月前的上海戰鬥,讓王楚英刻骨銘心。蔣介石傾力打造的「東方馬其諾防線」竟然在十幾天里全線崩潰。當殘兵敗將向台灣撤退時,碼頭上一片逃命要緊的混亂,有人被擠得掉進江里,有人乾脆跳下江游泳上船,而他自己則是被兩個衛士抬起來,從攢動的人頭上倉皇地擠上船。

同一時刻,遠在大陸的各個解放區,到處是歡樂的人流——

1.5萬人提著燈籠穿行在瀋陽的大街小巷;「賀民主新中國誕生」的斗大金字,映亮了武漢的江漢關大樓;南京街頭鞭炮與鑼鼓聲齊鳴,《新華日報》、《新民報》趕印的號外被一搶而空;福州城的遊行隊伍連綿數里,儘管來自台灣的國民黨飛機幾乎每天都在沿海地區上空盤旋……

夜色越來越濃。天安門廣場上,聯歡接近了尾聲。

毛澤東把身子向廣場深深一探,他對身邊人、又像自言自語地說:「我們用了28年辦了一件大事,把『三座大山』搬掉了,也就是頭上的問題解決了。解決腳下的問題任務還很重,建設我們這樣大的國家要花更大的氣力。」

分崩離析的國民黨政權,給新中國留下一個百孔千瘡的爛攤子。

國民黨當局叫囂,共產黨政權維持不了三個月。

上海的資本家說,共產黨軍事打100分,經濟是0分。

美國一些政客斷言:人民的吃飯問題是每個中國政府必將碰到的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共產黨政權也解決不了。

打擊黑市投機、加快物資調運、逐步統一貨幣……重拳之下,全國物價開始回落。開國大典前後的各大報上,這類消息屢見不鮮:「陳粳價格下挫三千元」「花紗布價格普遍下跌」「捲煙肥皂價格續跌」「徐州工業生產飛躍進步」「蚌埠麵粉廠產量激增」……

而在解放區廣闊的農村,土地改革正在熱火朝天地全面推進。翻身當主人、握了「刀把子」的農民爆發出空前的生產熱情。喜獲豐收的宣化市沙嶺子農民,在新中國誕生這天給毛澤東寫信,告訴這位人民的領袖:「我們一定要把地種好,多打糧食,建設咱們的新中國。」

深夜時分,張繼亮和同伴們回到宿舍,興奮地交流起毛澤東呼喊的「人民萬歲」是什麼意思?經過一番爭論,大家得出一個結論:「人民萬歲」是指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將代代傳下去,當家作主的我們要好好建設自己的國家。

北京長安街上。人群中閃過幾輛飛快穿梭的自行車。這是新中國派出的第一批外交使者,他們正趕往在北京的各國舊駐華機構,遞交政務院總理兼外長周恩來剛剛簽署的新中國第一份外交公函:凡願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本政府均願與之建立外交關係。

開國大典兩小時後,蘇聯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照會就發到了中南海。

3個多月後,英國外交大臣貝文致電周恩來,表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大洋彼岸,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正在攻讀動力及燃料專業博士學位的王希季,在當天的報紙上看到了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喜不自禁的他,作出一個改變一生的決定:中止學業,回國報效!

幾經艱苦輾轉,29歲的王希季在第二年年初回到祖國懷抱。

幾乎同一時間、同一決定,被視為「抵得上兩個美軍師」的美國最年輕終身教授錢學森,也開始了回歸之旅,儘管他和夫人為此被美國政府扣留5年之久,直到1955年才回到祖國。到1956年,僑居海外的5000多位科學家、留學生中,已有近3000人衝破重重阻力,回國參加建設。

夜已很深,中南海菊香書屋,燈光依然——

毫無睡意的毛澤東對著衛士連說兩遍:「勝利來之不易!」

6個多月前,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時,毛澤東曾意味深長地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趕考』去。我們決不當李自成!」

現在,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正式走進了「考場」,全世界都在關注他們將給出怎樣的答案。

東方曙色初顯,屋內寂靜無聲。在繁忙的工作和深遠的思考中,毛澤東迎來新中國開國後的第一個黎明……

前文回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雉水論壇 的精彩文章:

解放戰爭那些事兒——淮海大戰 卧底 策反

TAG:雉水論壇 |

您可能感興趣

解放戰爭老照片曝光,向那些的戰場上不懼生死的英雄戰士致敬!
我軍解放戰爭竟湧現「花木蘭」,身份揭曉那一刻戰友們肅然起敬
解放軍戰爭:決定解放戰爭勝負的三次「軍事冒險」
為什麼大家都愛說朝鮮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對越戰爭卻很少提呢
解放戰爭中的太原為什麼那麼難打?
解放戰爭最慘烈戰役,華野精銳全出卻遭敵軍圍困,因為這事才險勝
孫權是個軍事菜鳥?看解放軍戰術專家怎麼說
解放戰爭期間,林彪打戰離不開的兩樣東西,少了它們很難打勝仗
解放戰爭中,最慘烈的戰役是哪場?
揭秘:解放戰爭中最著名「三大阻擊戰」你知道有哪些嗎?
你知道解放戰爭第一槍在哪打響嗎?
為什麼解放戰爭戰略決戰序幕是濟南戰役?
解放戰爭期間,林彪打戰離不開的兩樣東西,少了它們很難打勝仗!
這場戰鬥是解放戰爭規模最大的突圍戰役,解放戰爭由此全面爆發!
抗日戰爭彭德懷錶現突出,解放戰爭就屬粟裕,紅軍時期誰最厲害?
中越戰爭一個小知識:解放軍的甲乙種步兵師是怎麼回事?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延誤我軍解放台灣,這是真的嗎?
解放戰爭最後一戰,敵軍官太太跪下,對解放軍說:求您帶上我吧!
老兵講述戰爭故事,戰場上解放軍在脖子上掛上手榴彈,原因令人淚奔
解放戰爭時期,杜聿明的機場被解放軍佔領,周文江:一頓飯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