摹緙繪畫:「絲綢之路」說絲緙
宋緙絲富貴長春
明 緙絲花卉冊之茶花水仙
在早期工藝美術分科概念中,除雕刻(玉雕、牙雕、黃楊木雕等)之外,織綉(染織、刺繡、絨綉)也是一個大端。古代人衣食住行,「衣」為大端,於是織綉便成了工藝美術中地道的主打項目。在70年代末的浙江美術學院,就專設工藝美術系,其中有陶瓷、染織、廣告設計三大類;而後來設立的"染織系"就演化成為今天的服裝設計系。我過去的印象中,美院油畫系多猛男,而染織系多美女,每逢周末學校開派對,這兩個系常常是互通有無,成就了不少戀愛佳話。
早期絲織發展簡史
織綉關乎今天最熱門的「絲綢之路」。中國古來就有絲國之稱。養蠶、繅絲、織綢、刺繡,那在上古文明中,鐵定是中國的專利。伸延為編織工藝,又為緙絲工藝。據說在舊石器時代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遺址,距今近兩萬年之久,但已經發現有骨針一枚,推測應該已經有簡單的鏠制手藝,但當時尚未有絲綢,材料應該是獸皮、草木之類,或為棚頂牆籬,或為簡單的圍裙衣物。吾浙良渚文化遺址距今5000年,又河南滎陽青台村遺址距今5500年,其中都發現了大批早期的絲麻織物。有殘絹片、麻布片、麻纖維織物和平紋紗或絞輕紗或者葛布纖維殘織片。據專家們認為,葛布生產盛於春秋戰國,其後因為葛的種植對土壤氣候要求甚高又產量低加工難,才逐漸為大麻、苧麻替代;其後又在隋唐時期被更細膩爽挺涼快的棉布取代,延至今日。西漢時期絲織技術已十分成熟。可以作為佐證的,是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紡織品或衣物,就有200多件。絹、縑、紗;還有絞經組織的素羅、花羅,還有斜紋如綺、綿等。「綢」在西漢被稱為「帛」,是用絲紡或平紋絲編織成形者。
「絲」、「綢」並稱,自漢代始。張騫出使西域,自長安到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阿拉伯地區、再到地中海諸國,號為「絲綢之路」,正足為這樣豐厚的歷史積累和蠶絲織造技藝飛速發展的寫照。
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諸物中,最著名的是「帛書」。它也是中國古代書法史上最早期的存世墨跡作品之一。此外,一號墓出土的「素紗禪」,是現存最早、最輕薄的單衣,薄如蟬翼,輕如煙霧。漢代絲織水平之高,於此足見一斑。而在新疆尉犁縣羅布卓爾孔雀河北古墓中出土有西漢方形綢帕,證明在西漢時期,絲綢織品已成為上層社會的奢侈而華貴的用品。
「摹緙繪畫」的高峰
唐宋時代,絲綢技藝大發展,當時絲織品作為賞賜、稅收、外貿等的主要物品,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了主要的作用。宋代朝廷六部中工部有一「少府監」,設有文綉院、內染院、裁造院、綾錦院,負責織錦、刺繡、緙絲的宮廷工藝技術研究和發展。除了傳統的實用衣裳之外,還開始出現了觀賞性絲織。它的特徵是,以書畫為底本,模仿書畫原作的筆墨造型與色彩;又借鑒文人畫的軸、卷、冊形式,所謂「以針代筆」、「以線作墨」。據文獻記載,在北宋崇寧年間(1102一1106)曾設綉畫局,集綉工300人之多,從事書畫絲織刺繡,形成宋代院體畫的山水、花鳥、人物、樓閣等題材,並創造出套針、摟針、戧針、纏針、滾針、接針、鋪針等各種基礎針法;和釘線、網綉、打籽、平金、戳紗等等特異針法。除此之外,北宋緙絲更有長足進展。緙絲是一種費時費力的珍貴工藝,在少量緙絲衣衾之外,還有以織錦作書畫捲軸包首。民國朱啟鈐有云:「宋人緙絲所取為粉本者,皆當時極負時名之品。其中有唐之范長壽,宋之崔白、趙昌、黃居宷諸作」,都是中國花鳥畫大家。宋代緙絲代表作有《月季鵪鶉圖軸》《梅竹鸚鵡圖》,多取工筆細膩的院畫風格,號為「摹緙繪畫」,堪稱極品。
緙絲的普及
其後元代緙絲,就不及宋人,明代高濂曾著《燕閑清賞箋》稱「(元人)以其用線粗肥,落針不密,且人物花鳥用墨描眉目,不若宋人以絨綉眉,瞻眺生動」。站在明代文人講求風雅生活品位立場上看宋元兩代不同的緙絲風格,自然會生出這樣的感嘆來。但我們更注意到高濂談及的「用墨描眉目」的做法,這應該是「以絨綉眉」技巧的簡易版吧?相比之下,當然是綉貴重而畫簡便,故高氏重綉不重畫。
明代文獻中又有緙絲「南匠北來效技呈能,製作之精不亞宣和」之論。至清代,先有蘇州、杭州、南京三大絲織工藝中心;又有蘇州宋錦、南京雲錦、四川蜀錦以及蘇綉、粵綉、湘繡、蜀綉四大名綉;更有乾隆時代大量用緙絲錦繡製作御制詩文、書畫、梵經佛像、官服錦袍乃至屏風椅背等室內陳設品。更重要的是,清代皇帝龍袍、親王服和明清兩代官服中「補子」中,大量以絲、綿為之,用途十分廣泛。如文官官服中品級為九:1鶴、2錦雞、3孔雀、4鴛鴦、5白鷳、6鷺鷥、7?鶒、8鵪鶉、9練雀。武官序列則以九級八類為序:1麒麟、2獅、3豹、4虎、5熊羆、6彪、7犀牛、8犀牛、9海馬。皆為緙絲綉成。又國勢衰頹而國門洞開,竟有清末近代沈壽以刺繡「耶穌像」獲得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為中國刺繡在國際上贏得了無上聲譽,這樣的皇皇業績,也是不可不提的。
談到緙絲織錦作為古文物的收藏史,故宮博物院中專門從事內府收藏緙絲織品古文物的頭號鑒定專家,當推朱家溍。他是故宮最大的雜項專家,舉凡書畫碑帖、琺琅彩瓷器、漆、木、圖書、古硯、古建築,皆能立辨真偽,一言九鼎。而他對緙絲織品的研究,因為酷嗜戲曲兼及戲服,論眼光之准,無人能出其後。目下書肆有朱家溍著《故宮退食錄》等著述,其中就有大篇幅談緙絲織品的文章,讀者可以參看。因朱家溍為吾浙蕭山大族,誠屬浙江文化驕傲所在,故特為點出之。
※從關山月和他的時代看20世紀中國山水畫變革之路
※梵高向米勒致敬作品《收割者》以2.12億元成交
※畢加索《寫信的女人》以3.04億元成交
※信息時代的藝術感知
※跨界達人 香港回歸與她的收藏緣
TAG:雅昌藝術網 |
※絲綢之路上的繪畫範式演變
※《我的繪畫之路》
※李欣瑤的繪畫之路
※波蘭繪畫:塗色之刀
※波蘭繪畫:絢麗之夢
※伊朗繪畫:色彩斑斕的靜物與花卉
※俄羅斯繪畫:色彩之女
※墨西哥繪畫:漂亮的彩色鉛筆畫輯
※劉麗莎:從「寶琴立雪」看《紅樓夢》與繪畫
※俄羅斯繪畫:艷麗色彩的披肩 絢爛 舒展
※罕見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繪畫再版
※俄羅斯繪畫:美麗的肖像插畫
※烏克蘭繪畫:他們在車站偶遇 開始了浪漫的繪畫之旅
※繪畫:靜謐與遐想
※俄羅斯繪畫展:晶瑩之露 絢爛之身
※國外繪畫:絲綢般的光線輕輕照在身上
※勾線沉穩,用色清新,繆谷瑛繪畫花卉
※美國繪畫:一枝神奇的彩色鉛筆
※瑞士繪畫:紫色的蝴蝶 打開了翅膀
※俄羅斯繪畫十人展:繪畫吧 為你身邊的女人和景緻繪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