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拓荒牛」黃小抗:建設深港奇蹟

「拓荒牛」黃小抗:建設深港奇蹟

來源丨一財網

【導語】他祖籍香港,生長於內地,他是深圳特區第一代建設者,在他的手中赤灣從荒僻海灘成為現代化港口。他是「亞洲糖王」郭鶴年旗下嘉里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嘉里建設有限公司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近日,黃小抗先生接受第一財經專訪,講述了他與深港兩座城市密不可分的人生軌跡,對兩地未來,他亦是有更多期許。

「小平你好」 一個香港人的改革開放故事

「我的老家位於香港九龍的沙頭角,抗日戰爭期間,由於我父母參加抗日,參加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後又參與了解放戰爭。所以,我就在內地出生,在內地學習和長大。」黃小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而生活在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黃小抗,親歷了深圳的整個發展歷程。五六十年代,國家為了換外匯,在沒有更多工業品的情況下,全國各地的農副產品都運到深圳,再由深圳運至香港和東南亞,那時,深圳只是一個農副產品的出口基地。到了七十年代改革開放,深圳便成了引進外資的絕佳門戶。

1979年,黃小抗作為深圳第一任市委書記張勳甫的秘書,展開特區建設的初期工作。「研究特區的性質、特區的範圍、特區的特殊政策。」黃小抗跟隨市委書記參加了多次出境考察,第一個學習的對象就是香港。香港企業的運營方式給黃小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完全是以市場經濟為中心,所有的運作是圍繞這個中心來開展。」

按市場方式辦事!赤灣第一桶金

1982年,黃小抗受深圳招商局董事長袁庚的邀請,到蛇口開發赤灣。黃小抗向第一財經記者回憶起赤灣的建設,仍難掩激動和驕傲。1984年,挪威電化廠計劃在赤灣做肥料灌包,價格談判經過三四個月仍然僵持不下,就在對方要放棄的時候,黃小抗頂著壓力決定降價,「市場經濟的行為就是說只有雙方都能夠接受,這個價格才是真實價格。」拿下挪威電化廠項目,不僅為赤灣挖到第一桶金,還帶來了赤灣幾十年的長期收入。如今的赤灣已經從荒僻海灘成為集深水港區、石油後勤基地的現代化港口。

而這一年,對黃小抗來說意義還不止於此,在蛇口,作為領導層之一,他還參加接待了鄧小平。「那時候他跟我握手,我就說小平同志你好你好,他說你好你好」,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黃小抗說,他看到小平同志對年輕人的厚望和愛護,也看到了未來的無限可能。

結緣糖王 發展內地市場

「我覺得人總是要嘗試,因為我已經在這個國企已經幹了9年了,我希望能夠換一個地方再去嘗試一下。」即使在赤灣取得了成功,黃小抗樂於挑戰的幹勁讓他重返香港,而也正是他在赤灣的成績,讓他與郭鶴年結緣,並建立起了如今的信任關係。當黃小抗1991年回到香港之時,郭先生就馬上邀請他來參與發展嘉里集團在內地的房地產項目,而這項目首先進入的就是深圳。

1996年,嘉里建設上市,香港回歸之後,嘉里更是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通道。「拿97年前後相比,無論從量上還是質的方面,我們都有一個大的飛躍。」黃小抗說,從量上,嘉里建設從兩三百億發展到一千多億,而在質上,黃小抗表示,97年以前,嘉里建設在大陸基本上是沒有多少物業的,而現在內地物業的收入,特別是租金的收入已經超過香港,因而外國的一些公司也已把嘉里建設從成熟市場的企業變成新興市場的企業。黃小抗說,回歸以後,香港的公司大力進軍內地,在內地爭取了很多機會,而內地這20年的大跨度發展大大帶動了香港的經濟,也帶動了香港的房地產市場。

很多人說香港的地產業太強大了,以致扼殺了其他行業的生存空間,也導致了香港經濟單一化的問題。黃小抗說,由於歷史的問題,香港的經濟發展比較偏重房地產,土地價格的昂貴,發展費用的高企的確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壓力和負擔,但香港的房地產還是一定要繼續向前的。黃小抗說未來香港的房地產發展,不僅要在香港現有的土地空間去找機會,更要把香港放在大灣區里,實現粵港澳三地的聯動和相融。

深港未來:融合與大同

黃小抗的人生軌跡離不開香港和深圳,正如這兩個水陸相連的城市離不開彼此一樣。黃小抗說起深圳和香港,他更是覺得如今兩地的成就和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我經常講,深圳之所以成功,我們中國的改革開放之所以成功,香港是功不可沒的。因為有一個成功的市場經濟的典型,給我們學習、借鑒、使用。為什麼內地的發展這麼快,而在發展裡邊,深圳又走在前邊,因為深圳靠著一個強大的香港,香港的作用是無窮的。」而這種作用,黃小抗認為,國家的改革開放越往後走就越是如此。「從內地來講,今後還是要強化市場經濟,要把市場經濟完整地建立起來,市場經濟只能夠推進,不能夠停止,不能夠中斷」。在黃小抗看來,香港市場經濟的核心價值,其完善的法律制度都是香港內核的重中之重,「資本的心很大,有錢賺,資本就會衝過去,但是資本的膽子也很小,看到有人要損害他的利益的時候,他馬上就會停止,所以必須要有完善的法律環境來保證經濟的發展。」

祖籍香港,成長於內地,親歷改革開放,見證著香港回歸後的點滴變化,黃小抗向第一財經記者講述對兩地未來的期待。「首先我們考慮問題的角度,都不要孤立地去看。在經濟上,大家應該沒有一個很大的分界線,應該把這個分界線應該慢慢地縮小。」黃小抗說,未來,香港要發揮制度優勢,人才優勢,這種強大的內核發揮需要空間,而內地正是有這樣廣闊的空間,同時也正需香港的人才輸入、制度借鑒。

他認為,隨著互相之間鴻溝進一步地減少,兩地甚至在今後能夠達到大同——一個發達的經濟社會,健康的民生社會。中華民族要實現復興,要壯大,這樣融合的大同社會將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俱樂部 的精彩文章:

KEDGE MBA項目說明會暨開放課堂

TAG:第一財經俱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