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資本的泡沫與共享單車的原罪

資本的泡沫與共享單車的原罪

當大衛的迷之微笑隔著玻璃艙浮現在女主角眼前的時候,雷德利斯考特在《異形·契約》中又繼續了「原罪」的接力,被人類所造的生化人大衛,不僅消滅了人類的造物主,更成為異形的「工程師」。

儼然,「造物的慾望」已經成為《普羅米修斯》中一再重複的原罪。

《聖經·舊約》中,原罪的定義可以理解為是對「理所當然」秩序的侵犯和破壞,這有些類似於孔子談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如果說舊約和孔子憤怒有些過於形而上,那麼共享單車的「原罪」卻真實存在於我們眼前。

在資本的裹挾和鼓吹下,共享單車被打扮成「共享經濟」的一個樣板,正在聲勢浩大的改變人類的出行方式。

可一旦撕開資本的泡沫,我們便會發現洞見這樣一個可怕的事實——共享單車是反市場的,也是反規律的!

1

我們都知道,共享單車有兩種身份。從性質上講,共享單車平台是私營企業;從功能上講,共享單車平台又是公共出行服務的提供者。

這意味著,當利潤率不高、盈利周期漫長公共服務屬性與逐利天性存在於同一個位面的時候,就會產生這樣一個矛盾——既想要做好公共出行服務,又想要實現利潤最大化。

當然,兩者之間並非是對立的、不可調和的,其實只需要提高共享單車的使用價格,就可以實現兩者的合理化訴求。

這使得摩拜或者ofo正在成為另一個滴滴或者Uber,當他們通過幾十億的補貼,幹掉了計程車,幹掉了競爭對手,成為新的壟斷者的時候,滴滴們做的就是果斷放棄補貼,果斷提高價格。

作為後來者,相信摩拜或者ofo的創始人和股東們,也堅信共享單車是怎樣的前程遠大。

問題是滴滴可以肆無忌憚的提高價格,畢竟他們的參考坐標是計程車,而共享單車的參考坐標則是公交和地鐵,這個讓共享單車價格上漲的空間微乎其微。

歷史告訴我們,當你同時肩負著盈利和公共服務兩種屬性的時候,不僅盈利異常困難,甚至存活都異常艱難,這也是為什麼像公交、地鐵、火車、圖書館這樣的公共服務會由國家承擔。

或許,把ofo和摩拜打造成獨角獸的,不是資本,也不是技術,甚至不是用戶,而是公交公司和地鐵公司的「漲價通知書」。

2

哈丁在《公地的悲劇》中設置了一個場景: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塊公共草場畜牧,牧民為增加個人收益多養一隻羊,草地超過承受能力,陸續遭到破壞,但牧民都從私利出發,都想著後果大家一起承擔,最終則是草場退化,無法牧羊,牧民破產。

「公地悲劇」最簡單的理解就是,「公共草坪為什麼更容易被羊群啃禿?」無疑,共享單車在催生另一個版本的「公地悲劇」。

由於本身帶有公共屬性,並且使用成本極低,所以我們可以把共享單車看作公地草坪,用戶們就像是這塊公地上的群羊。

就像草坪和羊群之間的矛盾,實際上共享單車和平台、用戶的關係也好不到哪去。

一方面共享單車缺少平台方的「物權關懷」,共享單車的使用頻率和自然耗損遠高於普通單車,有限的服務保養團隊在龐大的共享單車體量面前,註定是捉襟見肘的。

二是用戶層面缺少「物權關懷」。Uber、滴滴的模式沒有問題,是因為每一台跑上大街的汽車都有明確的「物權關懷」,這些車輛會被它的所有者,合理停放、按時養護。

而共享單車只需要你交付一塊錢,就可以獲得使用權,並且提車和交車兩大環節都缺少監管,這就使得單車的侵佔成本很低。

當牧民想要提高自己的收益時,會不顧草場是否枯竭,大肆牧羊,而人們在面對共享單車的時候,抱有的是同樣的心理,自然用戶對單車的佔用和破壞是無法從根本上扼制的。

一旦從經濟學的視角來看,那麼對共享單車的毀壞便在「理解之中」,甚至不關乎素質和道德。

3

看到這裡,也許你會問,公地悲劇是草坪越來越少,那麼共享單車為什麼一直沒有大規模爆發公地矛盾呢?

「公地悲劇」的解決方案不外乎三種,一是擴大供給,二是減少需求,三是明晰產權。之所以共享單車沒有爆發公地矛盾,很重要的原因它是一直在擴大供給的。

在資本的盲目樂觀的驅使下,剛剛進入「寡頭時代」的共享單車依然處在「擴張」階段,這就像不斷擴大的公地,牧民們可以無所顧忌的放養牲口。

當資本的助推作用降低,共享單車這片「公地」的擴張速度將迎來邊際遞減,這時共享單車的公地矛盾就會凸顯,並且這是一條鏈式傳導。

一旦共享單車倘若遇上「公地矛盾」,用戶將尋求公交車、地鐵、計程車、專車來解決自己的出行需求,就有些類似於我們打不到易道,會選擇計程車一樣,反過來這會進一步惡化共享單車平台的財務狀況。

換句話說,共享單車就好比是一塊海綿,它要維持自己的重量,就不斷的需要補充水分,而且水分的補充必須大於自然蒸發和被捏出去的,要維持共享單車的繁榮,這是一個需要維持永動的過程。

顯然,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資本也總有一天會退燒,共享單車也總有一天會進入存量時代,維護力度也難以為繼、跟不上節奏的時候,公地矛盾的爆發只會更加的猛烈,那停留在路邊的共享單車也只會逐漸淪落為有物權的垃圾。

這催生出另一個課題,市政部門、物品回收業者,因為無法處理有物權的垃圾,即便它銹跡斑斑,成為一個黃色或者紅色框架,它依然是停在那裡。

也許一兩年,也許三兩年,共享單車平台將面臨嚴峻的回收課題。

或許這篇文章沒有寫的必要,因為資本們擊鼓傳花的遊戲才剛剛開始,人們也才剛剛被天方夜譚的故事所吸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Myautotime 的精彩文章:

日系與韓系SUV的較量,日產逍客對比現代ix35
要是岳不群也打算買車,他會選什麼牌子?

TAG:Myautotime |

您可能感興趣

共享經濟泛濫,都是資本惹的禍
共享單車的出海與退潮
共享經濟是如何盈利的?以共享單車為例 原來是靠資金沉澱
比原鏈運營總監馬千里:比原鏈的願景是打造一個豐富的、共享共益的資產生態
共享經濟的死亡驅動?平台資本主義及其不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太原:共享電單車違規投放已難覓蹤影
六部門: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運營企業原則上不得收取用戶押金
海外酒店資產遭遇冰火兩重,共享房車領域再獲資本青睞
滴滴共享單車自有品牌上線
共享電單車的崛起,需要精細化運營
共享單車追債記
單車,不止共享
中國的共享單車涼了,美國的共享滑板還好嗎?
「共享電單車」涼了?扯淡
共享經濟:從「資本風口」到商業本質
處於生死存亡之秋的共享單車,真的會消失嗎?
共享單車泡沫破滅只花了兩年,但自行車產業鏈的每個環節都被波及
共享經濟:共享之後,誰買單
共享電動踏板車試水美國:資本嗅到價值用戶追捧
有了投資單車經驗的螞蟻,這回瞄準了共享數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