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子道德經憨山注》解讀05

《老子道德經憨山注》解讀05

《老子道德經憨山注》解讀05

【憨山大師生平及其著作】

逸塵

大師開悟後,因無人印證,便自讀《楞嚴經》來印證。過去,大師未聞講過此經,便以現量境界去觀照經文,心識微起便立即覺了,不容思量,不起分別。這樣讀了八個月,對全經意旨,完全悟解。初祖以楞伽四卷印心,憨山大師以全卷楞嚴印心,所走的路是一致的。這年,大師三十一歲。

塔院寺主大方因遭盜木者的誣陷被捕,憨山大師親往平陽太守胡順庵處解救。太守曾進山拜訪大師,相談甚歡,見大師親來說明情況,便釋放了大方和尚,並發布了保護五台山林木的命令。住在太守家,多次為太守開示,太守將其開示記錄成文,大師命名為《佛法緒言》。這是大師的第一部著作。

有人來求詩,大師初不允,後勉強為之,忽然詩機頓發,文思如泉,一口氣寫了三十多首,還止不住。大師知是禪病,於是以安睡對治,擁衲端坐,強使入睡,久之,進入坐忘狀態,有人敲門也不應。後胡公命人破窗入,呼之不醒,推之不動。胡公用一法器在耳邊敲擊,才醒過來。已經過了五天。

三十二歲春,為報父母恩,發願刺血泥金寫《華嚴經》一部,由皇太后賜寫書經紙,遂能順利開展寫經工作,至次年三十三歲時始完成。大師寫經時,每落一筆,念一句佛號。居士來訪,一邊接談,一邊書寫,從不出錯,每日如此,毫無一毫動靜之相。妙峰師讚歎他說,大師念佛三昧已純熟,故可一心多用。憨山大師書法,效法二王,行楷雙妙,寫出的《華嚴經》,既是佛寶亦是墨寶。

憨山大師在五台山一直住到三十七歲,其間,協調修建塔院寺、建無遮會、為皇室祈子嗣種種佛事,大師均全力投入,指揮妥當,上千人的飲食起居,竟毫無差錯,如有神助。特別是1582年春,他開講華嚴懸談,每日聽眾不下萬人,而且持續百日之久,食宿安排,絲毫不亂,秩序井然,皆由大師一人指揮。百日大法會結束,查庫內所余錢糧,約有萬兩之多。大師封存好錢糧,交付與寺主。他和妙峰禪師便飄然離去了。

1583年,大師三十八歲。因感虛名之累,將澄印之號改為憨山,並且離開五台山,前往東海,去探尋《華嚴經》上所說的「那羅延窟」,這是從昔以來,諸菩薩止住之處。那羅延是梵語,漢語稱為牢山,據說,在登萊境內,其窟尚存。大師心生羨慕,決意造訪。到了牢山,果然找到了古窟,但不能住人。大師在山南找到一處背負眾山面臨大海之地,原有一觀音庵,已成廢址,地基猶在。沒有房屋,大師用一席於樹下,作為棲居之所。大師在露天住了七個月之後,張大心居士為他蓋了茅屋,這才真正定居下來。1584年,三十九歲,皇太后為感謝祈嗣之功,派人尋訪,並賜三千金,大師不受,讓內官將銀兩用來賑濟災民及貧困百姓。四十歲這年,大師弘揚佛法,使這片土地上的眾生知道了佛法,出現了不少信徒。四十一歲時,朝廷刻《大藏經》完成,皇太后特賜一部給牢山,經到時因無處放置,只能先供奉在撫台衙門。大師赴京謝恩,太后命宮內眷屬為牢山建寺安放大藏經布施捐獻,後寺建成,命名為海印寺。一夕靜坐,夜起至室外,忽見海天空澄明凈,如一大光明藏,了無一物,立即作一偈:

海湛空澄雪月光,

此中凡聖絕行藏。

金剛眼突空花落,

大地都歸寂滅藏。

回到室內見案頭《楞嚴經》忽然展開,看到「汝心汝身,咸是妙明真心中物。」頓然有感,立即命筆疾書,半枝燭時間,便寫成《楞嚴懸鏡》一卷。這是憨山大師寫的第二部著作。詞筆雙妙,是讀之可悟道的上上之作。

鳴謝

本文作者:逸塵老師

校對編輯:凈元、凈妍

封圖拍攝:凈鴻

總編輯:默塵

阿彌陀佛大心咒編輯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阿彌陀佛大心咒 的精彩文章:

TAG:阿彌陀佛大心咒 |

您可能感興趣

《老子道德經憨山注》解讀90
《老子道德經憨山注》解讀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