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中最忠勇之一人,被冤枉成漢奸內心苦悶,倒在血泊日軍集體致敬

抗戰中最忠勇之一人,被冤枉成漢奸內心苦悶,倒在血泊日軍集體致敬

文|馮傑

20世紀30年代,華北可謂中國的多事之地,失意政客、軍閥餘孽雲集北平、天津兩市,局勢不是一般地錯綜複雜。盧溝橋事變發生,張自忠其實是傾向局部妥協,繼續維持冀察地方半獨立空間,幸能及時看清形勢重返抗日陣營,最終以死表明心跡。

張自忠的老家是山東臨清。張家經濟條件優裕,張自忠高等小學堂畢業,先是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學堂,後轉濟南法政專門學校。「我對於學習軍事,比學習法律更有興趣」,「自己覺得,要想革命救國,還是到軍隊里去」。1914年夏,張自忠不顧家人反對,赴奉天省新民縣北洋陸軍第20鎮補為副兵,開啟了全新的軍人生涯。那些年戰爭頻繁,第20鎮兵敗湖南,張自忠灰頭土臉返回故里,但他從軍之志並不氣餒,經人介紹改投到馮玉祥的部隊。

抗戰中最忠勇之一人,被冤枉成漢奸內心苦悶,倒在血泊日軍集體致敬

1930年中原大戰,西北軍潰敗,張自忠率領5000餘人退入晉南,實力相對完整。兩相比較,僅帶出千餘人的宋哲元地位尷尬,想把殘部交給劉汝明後遠走天津。好友蕭振瀛聞訊趕來,「何談解甲歸田,今天應該反思昨日之非,決定明日之計」。張自忠對擁戴宋哲元存在異議,畢竟自己擁兵數千。蕭說:「都是患難弟兄,皆為兄弟之義,你與馮治安分率部隊,趙登禹等依次,劉汝明若能來,另作安置。」畢竟還是一家人,張自忠倒也能夠轉過彎來:「只要大哥領導來作,我必服從到底。」

1931年6月,這支西北軍殘部有了正式番號第29軍,宋哲元任軍長,秦德純任副軍長,蕭振瀛任總參議,馮治安任第37師師長,張自忠任第38師師長。此後部隊擴編,趙登禹任第132師師長,劉汝明任第143師師長,逐漸發展成為擁有河北、察哈爾兩省及北平、天津特別市的冀察地方集團。

1936年6月,蕭振瀛離開平津,張自忠接任天津市市長。應該說,宋哲元還是有考慮的,師長之中,暫且不論資歷,張自忠處事穩健,持重而有度,是其中較有政治頭腦的一位。天津租界林立,商賈雲集,又住有很多失意軍人、政客,一般人勢必難以應付。老部下張宗衡現身說法,「天津漢奸活動猖獗,情況確實複雜,張自忠將軍在這種情況下,既不唯唯諾諾屈服於帝國主義,又不意氣魯莽從事,而是不亢不卑、有理有度、從容不迫,維護國家尊嚴」。外界對於冀察當局與日本人交往頗有看法,張自忠總是提醒自己「顧全大局,忍受恥辱」,「好在是蓋棺定論,成功成仁,將來一定有好機會的」。

抗戰中最忠勇之一人,被冤枉成漢奸內心苦悶,倒在血泊日軍集體致敬

1937年春,日方邀請宋哲元訪日,宋擔心自己作為冀察地方最高領導人,一旦日方提出無理要求,答應不是,拒絕不是,沒有迴旋餘地,點名由張自忠率團前往。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戈定遠則提供了另一種說法,張不甘心久居宋下,墜入漢奸的奸計,應日本的邀請組織赴日參觀團,當時天津親日空氣濃厚,張成為日本人心目中的親日人物。不管怎麼說,張自忠的日本之旅言行謹慎,並未留下任何有損中國主權的東西,據隨行的何基灃旅長透露:「日本陸軍大臣杉山元談到華北經濟提攜問題,張市長就說明中央與地方的意見,並且一再說明中日經濟提攜的前提是消除政治障礙,而消除政治障礙首先要消除冀東偽組織。杉山元就說只要華北當局將日本應該做的事做到了,取消冀東是不成問題的。」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宋哲元試圖通過談判解決衝突,張自忠、張允榮出面與日方代表松井等人草簽了《盧溝橋事件現地協定》。蔣介石認為冀察地方與中央步伐不一致,也無權簽訂任何妥協條款,多次去電詢問、制止。及至大戰難免,宋哲元撤離平津,南下保定坐鎮指揮,「所有北平軍政事宜,統由張師長自忠負責處理」。臨別之際,張自忠含淚對秦德純說:「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漢奸了。」秦德純只好勸勉:「這是戰爭的開端,來日方長,必須蓋棺才能論定,只要你誓死救國,必有全國諒解的一日,請你好自為之。」8月初,張自忠認識到對日交涉實屬與虎謀皮,在國共合作全國抗戰的形勢下,無論怎樣虛與委蛇,冀察地方都不可能恢復戰前的模糊空間,毅然登報辭去所有職務。後在外籍友人幫助之下,秘密離開平津是非之地。

世人觀察張自忠留平多不見諒,南京街頭甚至有張貼標語罵張為漢奸,張內心苦悶,他對歐洲考察歸來的蕭振瀛說:「此心可對天日,現在是百口莫辯。只求蔣委員長能容許我死在戰場,有以自白。」經眾人保薦,張自忠以軍政部中將部附暫代第59軍軍長,該軍是由第38師為基礎擴編而來,面對舊部,張痛哭失聲:「今日回軍,除共同殺敵報國外,乃與大家共尋死所。」第59軍此後長期劃歸第五戰區戰鬥序列,從齊魯大地到長江流域幾乎無役不從,張自忠因此累功升任第27軍團軍團長、第33集團軍總司令。

抗戰中最忠勇之一人,被冤枉成漢奸內心苦悶,倒在血泊日軍集體致敬

1940年5月,日軍集結重兵大舉進犯湖北棗陽,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任命張自忠為右集團軍總司令,統一指揮第29集團軍和第33集團軍固守襄河兩岸陣地。日軍第13師團十分兇狠,激戰至5月6日,張自忠決定親自過河督戰,為此親筆致函集團軍副總司令馮治安:「到河東後,如能與38師、179師取得聯絡,即率該兩部與74師不顧一切向北進之敵死拼;設若取不上聯絡,即帶三個團,奔著我們最終之目標(死)往北邁進。無論作好作壞,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16日,張自忠及總部特務營、第74師一部被困南瓜店,勤雜人員全部加入戰鬥,漸漸傷亡殆盡。15時,身上多處負傷的張自忠被日軍刺刀刺中要害,高大的軀體向後傾倒在血泊之中。

噩耗傳來,蔣介石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張自忠陣亡已實,誠失我良將矣。此將實為抗戰中最忠勇之一人也。悲傷之至。余更愛其戰前與倭寇周旋,忍辱不避毀謗,含辱納後之功為尤大也。」1940年7月7日,國民政府發布褒揚令,並追晉張自忠為陸軍上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熱河抗戰還未開始即告失敗,張學良逃脫嚴懲,引咎辭職
囂張!強硬派將日引向全面侵華,除東條英機還應記住此人
人類軍事史上最壯觀坦克戰,希特勒一念之差毀掉東線所有
宋美齡的高品質生活:只有臉孔是東方的

TAG:國家人文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抗戰中最振奮人心的一戰,國軍王牌一雪前恥,集體活埋日軍戰俘
死神:血戰篇集體領便當的角色,他最委屈,最後一位讓人心疼
烏克蘭軍火庫又被炸,士兵集體睡夢中陣亡,烏軍反應讓人哭笑不得
二戰期間數十萬戰俘集體被槍決,為何竟無人反抗,老兵道出其中緣由!
二戰戰俘被集體槍決為何沒人敢反抗?倖存的老兵說無非這三個原因
中越戰爭,為何越軍集體向我軍戰士敬禮?原因令人無比感動!
十多萬軍民被日軍集體掃殺於江邊卻無人反抗,其中緣由讓人氣憤
戰機被敵軍擊中,9人集體跳傘,只有他僥倖存活,後成一國之首
令日軍戰後集體鳴槍致敬的中國軍人,打到日寇懷疑人生,打出中國軍魂
冷歷史:從古至今戰俘為何不集體反抗?背後的原因發人深省
抗戰這些俄國人加入日軍,在中國耀武揚威,戰後被蘇聯集體處死
二戰幾十萬戰俘被集體槍決為何無一人反抗?老兵:有兩個關鍵原因
落單母獅慘遭鬣狗集體圍攻,千鈞一髮之際,母獅的舉動亮了
吳昕宅在家中痛哭,袁姍姍和錢楓相親,一場大型集體焦慮你中槍了么?
二戰時戰俘集體槍決為何不敢反抗,回來的老兵說出三個原因
烏克蘭邊境部隊集體抗令,戰鬥英雄帶頭鬧事,背後原因令人心酸
患難見真情!楊冪深陷輿論,旗下藝人集體力挺,他的發聲最感人!
中日韓女星集體大撞衫,王麗坤帶頭碾壓,真心疼關曉彤被秒成渣!
戰俘遭集體屠殺,為何不拚死反抗,其實原因很簡單
落單雄獅被鬣狗集體圍攻,在危急關頭,接下來一幕讓人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