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助力實現中國夢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助力實現中國夢

觀點提示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表達了中國方案,為建立全球新秩序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主張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是愛國主義的擴展和深化,是新形勢下愛國主義的增量發展。

在當前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期,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更加多樣,我國的國際環境更加複雜,全球和國家治理難度都在增大。習近平總書記「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正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形成與發展的,它是習近賓士國理政思想的重要內容,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價值取向。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複雜變化中的世界經濟提供新型經濟全球化的中國方案,破解當前「逆全球化」困局

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我國並沒有消極地「被全球化」,而是主動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遵循經濟規律和國際經濟秩序,積极參与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難得發展機遇,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用市場吸引外資,以彌補我國經濟發展資金不足的難題;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管理制度,以彌補技術設備和管理經驗落後的短板;發揮人力成本優勢,以開拓國際市場。同時,又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保持清醒認識,堅持獨立自主原則。正是巧借經濟全球化之勢,我國完成了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經濟全球化的實際進程,並沒有按照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國的預設軌道運行,發達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獲取的利益也沒能滿足他們的胃口,而中國借經濟全球化之勢發展的進程和結果,是西方國家始料未及的。於是,西方有的政客和學者便將中國經濟騰飛和西方優勢式微歸結於經濟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便被認為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良方」,逆(經濟)全球化思潮也應勢抬頭。

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兩者之間,中國不可能置身事外,繼續堅持經濟全球化立場更符合我國利益。只是,中國所堅持的全球化已非昔日發達國家所主導的全球化,而是中國方案的全球化,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指導下的符合全球經濟發展規律的全球化。這種新型經濟全球化,正是我們所期盼和追求的,是保障中國利益並與世界各國共享共贏的。習近平總書記「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正是中國方案的全球化之理論利器。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為建立全球新秩序提供了理論依據,為合作共贏新秩序的建立貢獻了中國智慧

從2013年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演講中第一次對外闡釋「命運共同體」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國際場合談及「人類命運共同體」達70多次。2017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系統地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針對「逆全球化」思潮,中國旗幟鮮明地亮出了自己的態度,「經濟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確的」,並批評「搞貿易保護主義、畫地為牢,損人不利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推動建設一個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著力解決公平公正問題」,並號召各國特別是主要經濟體「要加強宏觀政策協調,維護世界貿易組織規則,支持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性的多邊貿易體制,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之所以能夠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認同,首先最直接的效果是有利於世界經濟全球化繼續沿著既定的軌道運行,從而抵禦「逆全球化」思潮的影響,降低貿易保護主義帶來的損失,引導全球經濟健康發展,促使經濟全球化按照公平公正的方向前行。其次,這一思想不局限於經濟利益層面,而是從人類命運的層面,從夥伴關係、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多維角度,表達了中國方案,為建立全球新秩序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創新,是應對複雜國際局勢的指導思想。雖然經濟全球化是「雙刃劍」,但由於我國在適應全球化和積极參与國際競爭合作中風險管控得當,總體上取得了揚長避短的效果。而「逆全球化」的貿易保護主義、地域壁壘、民粹主義思潮,對中國經濟發展只有負面影響。中國經濟要持續發展離不開國際舞台,在以特朗普為代表的「逆全球化」思潮起步初顯階段,用「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利器遏制其發展蔓延勢頭,對於我國今後一段時期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讓中國理論重新站立世界道義制高點,為我國發展營造有利的國際環境

近代以來,西方國家發展的歷史,是一部對其他不發達國家無情掠奪、殘酷剝削的血淚史,本無正義可言。他們需要擴張,就強推「全球化」;他們感到利益縮水了,就修「美墨牆」,施「禁穆令」,建貿易壁壘,搞「逆全球化」。同時,西方發達國家利用其科技文化的優勢獲得話語霸權,把西方的價值觀打扮成普世價值,用所謂「平等、自由、公平、正義」美麗辭藻欺騙世界,揮舞著「人權」「憲政」的大棒,力圖打壓中國和第三世界國家,運用「至高道義」的形象掩蓋他們損人利己的實質。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真正站在全人類整體的、共同的利益角度,既與馬克思「無產階級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後解放自己」的著名論斷一脈相承,又針對現實世界的不公正不平等的種種弊端,是「中國方案」解決世界難題的重要理論依據,必將越來越贏得世界各族人民的衷心擁護。

由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是建立在弱肉強食的「森林法則」基礎上的,新興國家是少數幸運者,中國的發展不是西方的恩賜,而是得益於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得益於黨的正確領導,得益於秉承勤勞勇敢中國傳統的億萬人民的艱苦奮鬥。西方製造「中國威脅論」,目的是為了轉移國際視線和對富人俱樂部的不滿情緒,把矛盾引向中國。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向世界宣告了中國發展富裕後對待不發達國家的態度,打消了因西方媒體歪曲引導而在某些國家所形成的對中國的不信任心結。「一帶一路」戰略和成立「亞投行」的決策,是實踐上對這一思想的佐證,對於中國樹立正面形象,爭取更多國際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拓展了愛國主義理論視野,豐富了愛國主義理論內容,引導民眾正確處理各種思想困惑,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理解「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時,需要正確認識「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與愛國主義的關係,糾正社會上存在的將兩者割裂甚至對立起來的認識偏差。

維護國家全局、長遠和根本的利益,是愛國主義理論的主旨和核心。從國際維度看,「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主張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化爭奪為共贏,可以更好地維護國家利益,它是中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扭轉「國強必霸」邏輯的世界觀表達,更是愛國主義的擴展和深化,是新形勢下愛國主義的增量發展。從國家維度看,「命運共同體」思想可以克服地域、民族和個體的狹隘性,促進共同體成員同心同德振興國家,與愛國主義在內容、目標和價值取向上具有一致性。

在國際經濟、政治、文化、科技高度關聯的今天,閉關鎖國必然落後,最終將被淘汰出局。將愛國主義理論置於「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視域去創新,愛國主義理論才能更好地解決全球化時代的諸多難題,更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和解釋力。將國家發展放到人類命運大局中去思考、去籌劃、去布局,才能獲得儘可能多的資源、科技、人才、市場,才能有更大的發展,才能保持國家的長久繁榮昌盛。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引導國家既超越傳統「帝國」的局限,又突破「國族」建構的狹隘,有力地回擊了嚴重影響愛國主義的兩大思潮:全球主義和民粹主義。全球主義是西方強勢國家製造的、試圖控制全球化發展方向而為其牟利的新殖民主義意識形態,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論堅持多邊主義,奉行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堅決摒棄「我贏你輸、贏者通吃」的舊思維。民粹主義雖建立在本民族文化、傳統、利益等認同基礎上,但其極端化的、意識形態化的民族情感,具有封閉性和排他性甚至暴力性。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追求的是合作共贏、「美美與共」的大同理想和多元文化認同下的共同價值,具有開放性、包容性、和諧性。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拓展了愛國主義理論,體現了時代特徵,回應了時代需求。將愛國主義的視野,從國家民族拓展到人類視野;將愛國主義的利益觀,從狹隘的國家民族利益拓展到在尋求人類共同利益中保障國家民族利益;將愛國主義的價值觀,從國家民族價值觀拓展到人類共同價值觀與國家民族特有價值觀的結合;將愛國主義的國家利益實現方式,從自力更生拓展到共建共享、合作共贏;將愛國主義的國際治理形態,從以鬥爭為主拓展到推動世界向對話協商、開放包容、權責共擔的方向發展;將愛國主義的國家權力觀,從通過戰爭進行國家權力分配,拓展到通過經濟紐帶確立並維繫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國際秩序;將愛國主義的發展觀,拓展到從維護人類共同利益和我國長遠利益的基礎上發展。

更為重要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不僅繼承弘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又為全世界所有人開啟了更適合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更大的空間和更好的環境,而「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也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發展的最高理想,是中國人民最深沉的信仰和信念,具有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十分有利於愛國主義及其精神弘揚。

綜上所述,在經濟、政治、外交、思想等各個領域,無論是國際維度還是國內維度,「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國際社會的共享共贏、和平發展,提供了先進的思想根據。(作者:盧黎歌、隋牧蓉,單位: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盧黎歌系該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教育報》2017年06月29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處境不利兒童教育補償策略
成果導向教育下教師教學能力如何培養
創建貫穿學校教育全程的大美育體系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

您可能感興趣

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現實意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思想力量
羅歡欣: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創新
18國智庫專家貢獻思想盛宴,獻策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世界哲學大會:借鑒東方傳統哲學思想,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
熊十力「大同」思想的現代意義
伊通社社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將影響亞洲和世界
我是如何被「中國人抱團」思想荼毒的
抗戰思想的異同:共產黨強調群眾 國民黨盼外援
「讀心術」或成現實 科研團隊訓練AI讀懂人類思想
人生的圓融智慧——六種中觀思想
海德格爾質疑西方現代理性主義,「親近」中國傳統思想求變創新
道家「身國同治」的養生思想
對中國優秀傳統思想文化,為什麼有人總是自卑而無法自信?
大國悲劇:思想文化領域的潰敗才是蘇聯解體的真正原因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四大核心思想
佛教思想為什麼沒有改變中國人
中國思想與「軸心時代」觀念的形成
對話中信里昂中國資本市場主管李坤龍:變革性思想如何轉變為商業實質?
深入挖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思想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