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解放軍152醫院病理科主任李從洋提醒:肺癌患者應定期進行基因檢測

解放軍152醫院病理科主任李從洋提醒:肺癌患者應定期進行基因檢測

在6月19日「健康視界」B3版的醫療專題中,本報簡單介紹了癌症的基本常識、基因檢測的意義、乳腺癌/卵巢癌的基因檢測知識。解放軍152醫院病理科主任李從洋介紹說,在我國,肺癌是所有癌症中最致命的殺手。根據資料統計,肺癌是我國目前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每年預期新發肺癌患者約70萬,預期因肺癌死亡的患者約60萬。本期,他將結合病理基本知識和個人閱讀的文獻資料,給市民重點介紹肺癌防治和基因檢測方面的知識。

肺是人體內部「相對的單行道」

李從洋說,肺是人體的「國門」之一。在這裡,大氣中氧氣與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進行交換,為我們進行有氧代謝提供保障。一方面,含有高濃度氧氣的大氣進入肺內,然後進入血液中。另一方面,機體排出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到達肺後通過呼氣排到大氣中。這就決定了肺這個特殊的人體器官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大,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機會多。另外,機體排出的一些毒物進入血液後也可能會擴散進入肺,因此肺受體內、體外雙重因素的影響。

有的人會問,我們能呼吸,就不能將進入肺的病毒、細菌、大氣污染物排出去嗎?肺當然可以將這些排出去,這也就是為什麼流行性感冒、禽流感會季節性爆發的原因。但是,我們排出去的只是一部分而已,一是我們呼吸的動力有限,比如像家裡的空調,即使長期運轉也會布滿灰塵,肺的動力和空調的動力比差遠了;另一方面,肺的環境比較濕潤、適合微生物生長繁殖、大氣顆粒黏附上去。因此,在這條「相對的」單行道上,大氣中的污染物相當於汽車,只能前進,不能後退;而氣體相當於自行車、行人,可以往返;而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則是相當於拖拉機和個別不遵守規則的汽車逆向行駛。

有人提出了洗肺的想法,和洗胃相比,洗肺難度非常大。首先,肺是氣體交換場所,而不是水等液體交換場所。我們偶爾嗆點水都要咳半天,更別說是用大量水去沖洗了;其次,進入肺內大氣中的污染物長時間堆積後不是簡單的沖洗就能洗掉。平時我們染上的墨汁長時間不洗,再去洗的時候用肥皂水要使勁洗才能洗乾淨,而肺交換的地方是一層非常薄的類似海綿的組織,使勁沖洗更不可能。

從以上分析中不難理解,吸煙的人肺是黑色的,肺內沉積的雜質更多,而發生基因突變、進一步發生癌變、浸潤轉移的可能性更高。因此,我們建議不吸煙的人永遠不要吸煙。而對於戒煙,要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根據病理科統計情況分析,長期吸煙(超過20 年)、每天煙量大(一包以上)的人突然戒煙,可能更容易患上肺癌。原因之一可能是長期吸煙後,肺已經適應了這種煙霧繚繞的環境,突然戒煙打破了這種平衡,對於這部分人群,戒煙的目標可能是以減少每天的吸煙量為主;而有一部分人吸煙不到10年,吸煙量每天 10-20 支,趁著年輕、免疫調節能力好的時候及時斷掉。

肺癌具有高度異質性 診治任重道遠

所謂異質性,簡而言之就成分雜、純度不高。它體現在,同一個患者體內可能同時存在不同類型的癌;即使是同一類型的癌,其癌組織的形態(病理上稱為分化程度)亦不一樣;若是表現在基因水平上,不同區域的癌細胞可能就千差萬別。

「在診斷方面,目前大眾的健康體檢意識不強,很多人都認為癌症是在 40歲後才會發生的,醫學界以前也是這麼認為的。」李從洋說,這種觀點應該改變。統計學是大樣本,40歲以前發生癌的概率很低,這是對整個人群而言的,但是對於每個人來說,你發生癌症的概率要麼是零,要麼是100%。在他從事病理診斷的12年中,診斷過19歲至25歲的肺癌患者至少有 6個,相比而言是較低,但是對於這些個體而言太不幸了,對於這個家庭而言也是太痛苦了。另外,我們身邊有很多人都是40歲以上,大家發現他們都有肺癌了嗎?沒有,所以統計學是統計學,我們的生命是脆弱的,不一定按照統計學去發展。

而作為健康體檢的單位,尤其是肺的檢查,每個地區、每個醫院、每個體檢單位甚至一個醫院內部或者體檢單位內部的每個醫生之間水平參差不齊。這就導致了有些早期癌症患者被漏診,有的甚至是到了晚期還沒有被發現。

病理診斷是所有肺癌確診的「金標準」。因此,在早期發現有可疑病灶的時候,應積極地做支氣管鏡活檢或者進行肺臟穿刺後做病理檢查,以確定是炎症還是腫瘤,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

不光是肺的病變要做病理檢查。任何離體的組織均應該送到病理科做檢查,即使是正常分娩的胎盤組織,裡面可能暗藏很多「殺機」,因此在這點上,不管是臨床醫生還是普通老百姓,均應該提高認識,因為在所有的診斷中,病理診斷準確率是最高的。

治療方面,不管是方法、手段還是預後方面都千差萬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們所有的治療方法只能前進不能後退,但任何方法在應用之前是不能完全準確評估其療效的。

比如,解放軍 152 醫院呼吸內科開展的CT引導下的放射性碘125離子植入技術的確拯救了一些病人。在和呼吸內科主任劉建剛討論中,他也說這個技術很好,對於很多晚期病人不能手術了,這是很好的選擇,有幾例病人做了放射性治療後原發灶完全消失了。但從整體來看,其也有局限性,比如發生了轉移,不能出現一個病灶就去進行放射性碘治療,這樣有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味道,沒有治本。

化療的毒副作用大,療效也有限。在上期這方面已經做了簡單的描述。肺癌化療效果更差,原因就在於肺癌的異質性太大,我們的化療藥物基因檢測結果提示約85%以上的腫瘤細胞對現行的化療藥物不敏感,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化療治療無疑是在給機體注射慢性毒藥。

靶向藥物治療很火,但是療效也不盡如人意。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現確實有 50%左右的人群適合口服靶向藥物,比如特羅凱、易瑞沙等,但癌細胞不是傻子,它很聰明,它會改變自己的基因結構產生耐藥性,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病人口服靶向藥物有效後,一兩年或者更長時間後會出現耐葯。因此,靶向藥物雖然是基本沒有毒性的麵包,但我們卻不能當飯吃。

肺癌的早期篩查是關鍵

李從洋說,所有部位的腫瘤都一樣,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唯一經濟又安全的方法。和發生肺癌後的治療費用相比,早期篩查的費用要低得多,而且減少了患者的痛苦,給家庭減少了負擔。

在目前早期肺癌篩查中,CT無疑是必選的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加上基因檢測,聯合CT進行篩查,「雙劍合璧」發現早期肺癌是目前較為保險的方法。

很多人對基因檢測就能發現肺癌持懷疑態度。其實肺癌早期或癌前病變時即已發生多種基因異常,這些異常改變往往先於臨床癥狀的出現,並在一定程度上成為早期肺癌的分子標誌物,故相關基因檢測對肺癌高發人群,特別是有家族傾向或重度吸煙伴氣道阻塞者的篩檢具有實用價值。而且這些癌前病變或輕度不典型增生的部分基因異常具有可逆性,早期診斷並指導癌前病變患者脫離致癌物或進行化學干預,可能逆轉癌前病變進一步發展。而這項基因檢測技術就是現在比較流行的液態活檢技術:抽一管血做基因檢查來判斷機體內是否有患癌的可能性。

肺癌化療前進行基因檢測勢在必行。李從洋說,癌細胞就像高智商的「谷歌圍棋程序 AlphaGo」,一旦我們有了新的藥物,癌細胞就會發生基因變異,正如木馬病毒一樣,殺毒軟體似乎永遠趕不上變異的木馬病毒。何況我們現行的化療藥物即使出現了二代、三代產品,仍然是一部「老爺車」。

因此,肺癌患者在進行化療前是需要進行基因檢測的。通俗地講,就是要評估它對化療藥物的敏感性。正如病毒感染,你用抗細菌藥物不能完全控制病情一樣,更何況化療藥物的毒性比抗菌藥物強千百倍。在化療後腫瘤基因也會發生突變,可能對有的藥物失去了先前的療效,而對無效的化療藥物可能再次出現敏感性。而如何發現這種敏感性以及何時發現,只能依靠定期地進行基因檢測,切不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態度,這是在「以身試毒」。

肺癌基因檢測不是萬能的

「人無完人,技術是由人發明的,因此也沒有十全十美的技術。」李從洋說,他們前段時間碰到一個肺腺癌的例子,很有意思。

3年前基因檢測結果提示沒有基因突變,也就是吃靶向藥物無效,但病人不放心,就吃了,令人意外的是腫物慢慢縮小,但吃了3 年後無效了,臨床醫生和患者要求再次進行基因檢測,而這次檢測出來的結果居然是有基因突變,但臨床檢查就是沒有見到腫物減小,甚至有增長的趨勢。

這個個例不能推翻現在的靶向治療的成果,但說明機體內癌細胞的基因世界太複雜了。我們現在所發現的基因突變只是冰山一角,一個腫瘤可能存在好幾種甚至上百種、千種基因突變都有可能,而這些突變的基因就像網路一樣,相互交織、相互影響,因此還待更多的科研去發掘。

李從洋最後特別總結、提醒以下幾個方面:

預防是重點:抽煙和肺癌有密切的關聯。沒有抽煙的人群盡量遠離尼古丁;煙齡較短、每天煙量不超過10根的人群及時戒煙;煙齡超過20年的人群要適度控制煙量。

健康體檢是關鍵:抽血做肺癌早期篩查的基因檢測應成為廣大老百姓定期體檢的項目,看似費錢,實則省錢。

定期進行化療、靶向藥物基因檢測是常規手段:不管是有毒的化療藥物,還是相對沒有毒性的靶向藥物,由於癌細胞的基因突變隨時都可能發生,因此在治療前和治療中進行藥物敏感性方面的基因檢測,既是提供治療方案,也是節約資源,同時把藥物對機體的毒性降到最低。

文章來源:平頂山晚報健康視界

作者:魏應欽

編輯:微健康

平頂山晚報微健康

匯聚多家醫院專家資源

為您解決求醫問葯的煩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肺癌 的精彩文章:

戒煙也有「最佳時間」,戒煙快20年之後查出肺癌,早知道能救命!
安倍被爆已肺癌晚期!日本震動 國人大喜
安倍肺癌末期命不久矣?日媒這樣來查證
《自然》子刊:驚喜!科學家發現特殊免疫細胞讓肺癌患者10年死亡率最高降低60%
詳談-肺癌的靶向治療

TAG:肺癌 |

您可能感興趣

七類肝病患者要警惕肝纖維化 滄州市傳染病醫院肝病一科主任張鳳朝:肝纖維化檢查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崔慧娟談:中醫對肺癌放化療期患者的治療輔助
基因檢測:讓乳腺癌患者避免過度治療
丙肝患者被治癒,如何繼續進行護理監測?
肺纖維化中醫病理解釋和患者自我診斷依據
肺癌患者治療前為什麼要進行基線檢查?
免疫耐受期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療延長生存期
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如何處理與主治醫生的關係
育齡期炎症性腸病患者的管理與治療
癌症腫瘤患者何時去醫院複查
關於肝病患者定期檢查那些事!
長航總醫院康復科球囊擴張術治療吞咽障礙患者案例分享
住院心臟病患者康復計劃
患者報告結局在肺癌患者監測中獲益
肝炎患者除了定期檢查治療還需要注意什麼?
癲癇患者系統診治的「精準醫療時代」來臨——走進抗癲癇類藥物基因檢測
肺癌晚期患者如何護理?
為什麼皮膚科醫生推薦患者做組織病理活檢手術?
頸椎病患者的家庭理療——康復治療師必備
腦癱患者生活自理的關鍵:早期科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