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報告:中國2022年將有超百枚彈頭能威脅美

美報告:中國2022年將有超百枚彈頭能威脅美

美國彭博社26日報道稱,美國國防部情報局彈道導彈分析委員會和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情報中心聯合撰寫的一份報告即將公布。報告認為,從朝鮮、伊朗到俄羅斯和中國,來自全世界的導彈威脅正在激增,許多國家都在提高彈道和巡航導彈技術,「即便不攜帶核彈頭,也對美國構成與日俱增的潛在威脅」。

報告稱,如今許多彈道導彈「能部署在發射井內、潛艇、水面艦隻、公路和鐵路機動發射裝置上」,這些機動導彈「能(為自身)提供更大程度的發射前生存能力」。彭博社稱,報告還特別提到,中俄兩國正在發展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HGV)是其中的新技術。「HGV是以高超音速(5倍音速以上)飛行,且大部分飛行高度遠低於普通彈道導彈」,「高速音速、機動性和相對較低的飛行高度的聯合作用,使之成為導彈防禦系統極具挑戰性的目標。」

報告還稱,預計到2022年,中國將把裝載在能威脅美國的洲際彈道導彈(ICBM)上的彈頭數量大幅增至100枚以上。

中國核彈頭真不及美俄零頭?一系統扭轉大局

中國的核武器的發展一直廣受外界的關注。在2017年3月,美軍著名的智庫,蘭德公司發布了《中國核威懾觀的演變》報告中,對中國的核武器的現代化進程進行了比較新的分析,有別於外界的普遍認為,美方這次有了一些新的觀點。

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的2016年的數據,美國和俄羅斯各自擁有7000多枚的核彈頭,而中國只有260枚左右,根本趕不上美俄的零頭。但是這樣就會影響中國的核武器在世界的水平嗎?蘭德公司首先認為「數量≠威懾力」,雖然美俄都在倡導要提升自己的核武器,可都不是繼續造核彈頭而是升級核武器庫。相反,中國在以每年最多10枚的速度新增製造核彈彈頭,所以中國現在的核彈頭數量應該300枚左右,但是也無法趕得上美俄龐大的基數,因此中國一直致力於提升核武器的威懾力。

蘭德公司認為中國目前的核武器發展是全面瞄準美國。但是也在追求全球打擊能力和核力量的現代化進程。並且,由於印度已經成為了實質上的核武器擁有國,並且美國正在計劃部署核武器到韓國,這使得亞太區域內的核武庫處於快速並且複雜化的態勢。因此,中國除了繼續增加自己常規軍事實力以外,也要讓自己的核力量具備攻防兼備的打擊能力。從常規軍事實力來看,中國軍隊的現役人數在230萬人,總兵力位居全球第一;2017年軍費預算大約為1470億美元,摺合人民幣1.01萬億人民幣,這也是位居全球第二。但是核武器數量再增加也不會超過300枚,這就迫使中國必須要想方設法的增強自己的核武器的有效威懾力。

根據蘭德公司的分析,中國除了表面看到的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的加速服役,以及海基巨浪-2潛射導彈伴隨094型核潛艇大洋戰備巡航以外,還在著力打造以關鍵系統可在關鍵時刻扭轉大局,那就是陸天一體的導彈防禦系統。這套系統的核心就是位於地面上遠程預警雷達和天基紅外衛星。根據日本共同社的報道稱,中國已經建立了至少3座大型陸基X波段雷達,這樣可以在4000公里的距離上準確是敵方的洲際導彈。同時,中國還在發射預警衛星系統,核心就是天基紅外衛星-」前哨「系列紅外預警衛星。這種大型衛星可以在軌掃描固定區域內的紅外信號,當洲際導彈發射時,在第一時間發現尾焰同時並識別類型和發射軌跡並及時對地面發出告警,提供足夠的攔截周期。而這一天基探測能力,只有美國才擁有,俄羅斯一直都在調試但從未投入運行中。

發現敵方彈道導彈僅僅是第一步,隨後還有對敵方導彈進行攔截。一般來說,導彈防禦系統要攔截敵方導彈,分為三個部分「上升段」、大氣層外「終端」以及再入大氣層的」末端「,由於中國尚沒有能力推進到最前沿地區部署」上升段「攔截系統,所以只能在」中段「」末端「進行攔截。其中就是」紅旗-19「和」紅旗-26「導彈就行中段攔截,」紅旗-9B「和」紅旗-29「進行末端攔截。從這個角度來看,全世界具備這樣能力的也就只有美、俄、中三個國家。當被人都在積極發展攻擊導彈時,攔截手段也就應運而生。在敵方導彈發射前,就構建出足夠的潛在威懾能力,讓對方質疑自己的導彈能力是否能夠穿透這些攔截網,就是導彈防禦在現在最核心的應用。而從美國部署THAAD一舉來看,確實有一招破局的效果。所以,中國也在極力發展這種能力,就是為了能夠在未來可以扭轉大局。

「矛」和「盾」並舉,是中國核力量發展策略的最新動態,這也是美國蘭德公司在這篇報告中提到的核心內容。在報告的最後,蘭德公司認為隨著中、美的導彈偵測體系逐步建立,雙方又將回到平衡點上,而未來如何避免可能潛在的核大戰,中美之間的下一步動作才是更引人關注的。(作者署名:無名高地)

中國核彈頭真實數目曝光 世界格局遭大洗牌

一個國家掌握的核武器數量和它的運載工具有關

中國在1964年成功試驗了核武器,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掌握核能爆炸的國家,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研究所專家費德南德指出,中國的核武器至今仍然是個迷,我們無法得知中國核彈頭的確切數目,目前的評估只能根據中國戰略威懾的目標進行估算,認為中國維持300件核武器是比較合理的。

但這個數字在2008年前卻不是這樣,美國中情局在1990年代至21世紀期初很長時間都錯誤判斷中國的核彈頭數量,認為中國不可能擁有超過30件核武器。

一個國家掌握的核武器數量和它的運載工具有關,核彈頭數量絕不可能遠大於其彈道導彈的投射能力。瑞典軍事專家認為中國的核彈頭主要用於東風5型洲際彈道導彈,很長時間都是如此。

DF5的射程為1.2萬公里,能夠直接打到美國本土,只有這樣的戰略威懾才有意義,不然打沖繩美軍基地用核彈其實是效費比很低的做法。沖繩軍事基地只有常規彈頭密集齊射就能構成嚴重的破壞,降低沖繩基地的戰略地位。

DF5洲際彈道導彈可攜帶一枚300萬噸級的熱核彈頭,或者4至5枚小型化的核彈頭。隨著中國火箭軍遠程彈道導彈的型號增多,核彈頭的數量也相對應增加,比如東風31系列的問世就可以增加核彈頭的配置。

如今東風41也出現了,一枚東風41可攜帶10枚小型化的分導多彈頭,如果一個旅配置10枚,那麼理論上可把100件熱核彈頭摧毀100座美國城市。但是沒有哪個國家會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面,把熱核彈頭分散配置就獲得最大化的戰略威懾。

目前中國火箭軍利用東風5改進型、東風31和41洲際彈道導彈,重新獲得了戰略威懾地位。2010年,當時還是二炮編製的解放軍少將接受主流媒體採訪時指出,中國核武器的數量夠用就行。

這就意味著中情局之前推測中國擁有30件核武器是錯誤的,這個數字至少要擴大10倍,這樣才能摧毀美國本土的目標外,再對北約重要基地進行核武器打擊。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研究所修正了中國核武器的數量

這也導致了中情局相關機構進行了重新洗牌,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研究所修正了中國核武器的數量,大約在300件左右。那麼這個數字是否是正確的?

至今仍然是個推測,所謂兵者詭道也,諸葛亮就用了空城計逼退敵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只有200年歷史的國家所能比擬的。

在今年的瑞典斯德哥爾摩研究所的《全球核彈頭統計報告》當中,統計了全球核武器數量,美俄都超過了7000枚核彈,而中國只有260枚核彈。那麼,美國專家是什麼看法?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常年關注核武器和國際安全問題,他們計算過,中國需要多少枚核彈,才能摧毀美國。首先是美國為什麼在冷戰時期,造了上萬枚核彈?那是因為,美軍認為。

如果是蘇軍首先發動全面核打擊,那麼美軍雖然有 1萬枚核彈,但是可以生存下來的就只有最多1000枚核彈。也就是說,美軍的反擊力量就是1000枚核彈。因此,美軍拚命製造更多的核彈和發展核潛艇。

核戰必須保證互相摧毀原則,因此,美蘇都會計算在對方第一個核打擊情況下,生存多少核彈才能摧毀對方。最後的結果是美俄談判,現役核彈各自限制在1550枚。根據二戰戰略空襲的經驗!

美國兩家智庫出版的《中國核力量與美國核戰計劃》認為,中國發射20枚400萬噸級核洲際導彈就可以造成美國4000萬人死亡,而且周圍地區都會遭遇火災和放射塵埃。

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的看法是,中國現在在20座秘密發射井裡有100枚東風5B洲際導彈,還有4艘094級戰略核潛艇搭載的最多72枚巨浪2核導彈。在加上大約50枚東風31型洲際導彈。

中國第一輪可以發射230枚核導彈,至少造成1-2億噸爆炸量的核爆

那麼,中國第一輪可以發射230枚核導彈,至少造成1-2億噸爆炸量的核爆。但是這個數量級不足以覆蓋美國全部國土,甚至只能打擊美軍洲際導彈發射井和戰略核轟炸機,以及極少數城市的。

因此,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認為800枚核彈,是可以覆蓋美國的最低標準。但是如果部署800枚核彈和載具,在資金上將是數字。而且,只要打擊主要大型目標就足夠了,確實沒有必要全覆蓋。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發布的最新年度國防支出報告稱,中國2016年的國防支出為1917億美元,並預測到2020年時達到2330億美元,比2010 年增加一倍,將超過所有西歐國家國防支出的總和。

該報告還預測,中國國防預算到2025年將超過除美國之外所有亞太國家總和。

2016年美國的國防支出為6220億美元,英國以538億美元排第三,印度位列第四,為507億美元。此外,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分別以487億美元和484億美元排在第五和第六位。日本今年國防支出是417億美元,排名第八。

西方國家對中國國防預算的評估往往高於中國公布的數字,中國2016年官方公布的9540億元人民幣,合1460億美元。對於西方誇大中國國防預算數字,北京通常很不高興,將這歸入西方輿論宣揚「中國威脅論」的表現。

中國的國防預算和有效國防實力都未讓美國感受到真正的「威脅

不過客觀說來,中國的國防預算和有效國防實力都未讓美國感受到真正的「威脅」。從特朗普近期幾次戳「一個中國」政策的表現看,美方對中國仍充滿戰略傲慢,而這種傲慢的來源最大的一部分來自美國對華軍事優勢。

中國軍費數量在往上走,但是我們的軍備存量太少了。日本的軍費雖然已比中國差了一個級別,但是中國軍力對日形成絕對優勢尚需時日。加上有美日同盟做依靠,東京在東海方向的對華軍事挑釁頻頻發生,東海發生擦槍走火的風險已經相當現實。

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被美國「盯上了」,視為最大潛在戰略對手。美國正在將大部分軍備調往亞太方向,通過壓力脅迫中國讓步,這種思維已在華盛頓的對華政策中打下深刻烙印。

美對華施壓的底牌是軍事實力,它不斷通過在南海宣示航行自由等行動向中國炫耀肌肉。特朗普想要中國在經貿上對美讓步割肉,卻一竿子打向「一個中國」政策,實際上還是恫嚇中國,話沒說卻握著軍事牌要來「摳底」。

如今中國已經被迫卷進大國博弈的風暴眼

中美這樣的大國輕易不能打仗,一方形成戰略決心後,都要試圖「不戰而屈人」。威懾力往往具有決定性作用。

中國正在成長為地緣政治巨人,但當我們站起來時,尤其是當我們面對敲詐和威脅時,軍力仍是一塊短板。補足這塊短板毫無疑問是未來一段時間幾項最緊迫的工作之一。

要夯實威懾力,轉化率最高的是增加戰略核力量。中國的核武庫是安理會五常中相對小的,這已經嚴重不適應我們所處的「世界第二」這一特殊位置了。中國的傳統思維是核武器「夠用」就行了,但什麼叫「夠用」?隨著中國戰略風險的增加,這個概念也是變化的。

冷戰時期,中國不是頂級大國博弈的主角,當時有核無核對中國就不一樣。比如現在的英法,它們有一點核武器的確「就夠了」。而如今中國已經被迫卷進大國博弈的風暴眼,這時中國光有「最低限度」的核反擊力就遠遠不夠了。

任何對中美衝突的推演都會把兩國的核底牌最終納入進去,中國是積極防禦的國家,我們沒想當世界霸主,不會去另一個半球與美國較量,因此我們的海空軍規模的確沒必要「與美國比」。

但是在核力量上,中國必須「同美國比」,當然不是比絕對的核彈頭數量,但一定要比質量,比有效的戰略核威懾力。

換句話說,中國需要逐漸做到我們的核威懾力與美國「同樣強大」,美方針對中國的核威懾優勢應當降為零。只要美國對華有一定比例的核優勢,還不需說壓倒性的核優勢,我們就會時不時聽到某位美國當選總統或者鷹派精英對中國說沒有規矩的放肆語言,美國軍艦就會自信地來中國周邊挑釁。

核優勢對美方「底氣」的支持肯定起了作用,它們有時是潛移默化的

儘管這些言行未必每一次都會與美國的核優勢有意識地掛上鉤,但核優勢對美方「底氣」的支持肯定起了作用,它們有時是潛移默化的。

中國戰略界千萬不可犯幼稚病,不可認為中國的核彈頭不算少,現階段夠用了,這方面我們真的差得很遠。我們敢肯定,假如現在中國核彈頭數量是上千級別的,剛剛勝選的特朗普決不會把美國有何必要被「一個中國」政策束縛這樣的奇怪念頭隨便拋向世界輿論。

我們熱愛和平,反對戰爭,尤其反對核戰爭。但是中國核力量與我們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不匹配的情況恰恰可能是國際戰略失衡發作的誘因。

所以,中國一定要加快東風-41的列裝,最終實現戰略核潛艇的長期戰備值班。這一切將夯實中國社會安心經濟發展的基礎,並且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中國戰略核力量到底多強?令美不敢輕舉妄動

日前,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報》援引美國國防界消息人士消息報道稱中國發射了一枚攜帶10個分導式彈頭的東風-5C洲際彈道導彈。

中國國防部書面回復媒體記者相關問詢時指出,我們在境內按計劃進行科研試驗是正常的,這些試驗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目標。

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里?卡申針對此事評論稱,東風-5新型導彈成功試驗的消息表明中國戰略核力量穩步逼近俄美水平,使人們能夠重新評估中國核力量的發展前景。

卡申認為,東風-5的優勢很明顯,這種強大的液體導彈發射重量為183噸。它的能量如此之大,可以以之為基礎建造一個系列的空間運載火箭。東風-5攜帶10個強大的分導彈頭和突破反導系統的設施,可以抵達美國。

這一消息也使人們能夠重新審視中國核儲備的增長前景。此前人們猜測,東風-41將取代東風-5,並增加這些導彈的數量。現在看來,東風-41將作為現有東風-5核武庫的補充。

卡申指出,中國早期的東風-5不是移動式導彈,而是部署在隧道或筒倉中,發射準備時間長——一些型號需要30-60分鐘,另一些型號需要多達2個小時。

東風-5為數不多的發射裝置或被敵方第一擊摧毀。部署其上的分導彈頭只會挑起敵方在危機情況下先行打擊。而提高東風-5生存能力的措施,比如建立眾多虛假髮射裝置、在隧道部署部分導彈等都不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情況發生了改變。首先,東風-5不再是中國唯一可以抵達美國領土的核武器,移動式東風-31和東風-41也能構成這樣的威脅;

其二,中國正在自主建造導彈襲擊預警系統和戰略反導系統。可以預見,進行大量改造後,東風-5新改型的啟動時間將實質性縮減。

卡申還強調,隨著導彈襲擊預警系統和反導系統的部署,中國將完全有可能用這些導彈發起先發制人的打擊。考慮到東風-5的結構與長征-2系列火箭共同之處,中國或對該導彈進行量產,可能每年部署10至15枚此級別新導彈。

這些導彈比固體燃料導彈造價更便宜,服役期更長。其數量受限或成為發展核武配套系統和建設基礎設施的契機。因此,越來越有理由期待中國未來幾年有可能實現逼近美俄戰略核力量的跨越式突破,這將導致亞太地區遊戲規則發生根本性改變。

俄羅斯專家的觀點在國內媒體亦有反映。1月下旬,在特朗普就職美國總統、美韓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敏感時期,中國內地社交網站微博上傳出解放軍王牌洲際飛彈「東風-41」現身黑龍江省大慶市街道的影片和照片。

中國《環球時報》發表題為《「東風-41」被傳列裝,中國將獲更多尊重》的社論稱,「東風-41」是陸基機動洲際彈道導彈,可打擊世界任何目標,被廣泛認為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洲際彈道導彈之一。

由於特朗普與其團隊在上任前確實對中國表現出強硬態度,因此「東風-41」作為戰略威懾工具受到北京的特別重視是「合乎邏輯」的。「中國的核力量必須強大到足以讓任何國家都輕易不敢動與中國軍事攤牌的念頭。」

《環球時報》還特別提到,目前美國對中國的軍事尊重還不夠,「美軍太平洋司令部的高官們不時露出願意秀一秀肌肉的傲慢,特朗普團隊在候任期間也針對中國核心利益有過一些輕率表態」。

「東風-41」加入解放軍戰略導彈部隊無法讓平衡中美核武庫數量上的差距,但它將使中國二次核打擊能力變得空前可信,從而促進中美之間戰略上的相互尊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亮劍網 的精彩文章:

千年以後的人類,巨型建築時代的艱難生存
對比外蒙與內蒙現狀:差距令人觸目驚心
造艦狂潮下中國海軍多強?俄稱差距令人絕望
撞臉大軍又來了,最後一張直辣眼睛!
遼寧艦或7月訪港 台軍:若繞台就是「挑釁」

TAG:亮劍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報告:2022年中國玩家超7.68億 遊戲營收達420億美元
美報告:中國擁有100枚洲際導彈 可再造880枚核彈頭
美報告:2018年底前,中國科研支出將超過美國
美報告:2018年底前中國科研支出將超過美國
報告稱2020年我國智能家居規模將達1.12萬億
全球3D列印金屬市場走勢報告,2024年將達23.21億美元
報告:2018年中國遊戲收入超兩千億元
報告稱2022年中國VR頭顯市值將達58億美元,前景可期
美報告:中國人一年花2000億元在美買房 近6成為全款
瑞典發布報告,稱中國一年購俄10億美元武器,印度為12億
3D列印行業分析報告 2018年中國市場將達22.5億美元
報告:2022年全球區塊鏈支出預測將達117億美元
華為報告:全球數字經濟規模2025年將達23萬億美元
全球中風報告:中國2016年有551萬人發病,佔全球40%,但死亡率明顯下降
2017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當年底全國現有吸毒人員255.3萬名
中興發布2018年度報告:營收超855億元
2017年中國愛情報告
2018最新赴美留學報告解讀,36萬中國學子貢獻了超138億美元!
智庫報告:2017年美國軍火銷量佔全球57% 是俄羅斯的6倍
2018年上半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收入達105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