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用4.5萬根廉價的柴火棍造了間書屋,即使荒郊野外,來看書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他用4.5萬根廉價的柴火棍造了間書屋,即使荒郊野外,來看書的人依然絡繹不絕










北京市郊,交界河村,


是一個約有村民300餘人的村落,


這裡山清水秀,風景如畫,


盛產核桃、栗子、梨......





每到周末,


你會發現在小路兩旁,


都會停滿來自於城市的車輛,


伴隨著絡繹不斷的人群。





你可能會好奇,這樣一個自然清凈的山谷之中,怎麼會如此熱鬧?!




從遠處看,會發現這裡有著唯一的人造建築——籬苑書屋, 其實他絕大多數人都是為此而來。



建築面前的水面、水邊棧道、卵石平展的鋪排以及籬笆圍合的空間,讓書屋本身與自然環境形成渾然一體。




如今,很多人將這裡看做是京郊最富人文氣息的景點,以及避世靜修的一塊居心地之一。







我們可以發掘自己的語言,比如說『天人合一』,西方人是不懂的。我們可以把房子融入環境里,營造出一種氣場。




說這話的,就是書屋的設計者——清華大學教授李曉東。







以前,外國人總覺得中國人設計出來的建築沒個性。



然而,李曉東就是憑藉這個沒有華麗的玻璃幕牆,室內甚至沒有炫目燈光的作品。




在2014年舉行的首屆森山 RAIC 國際獎頒獎典禮上,成為了該獎項歷史上第一個獲獎者。







事實上,這已是李曉東的第三個書屋公益項目。




最早是在2002年,當時任教於新加坡大學的李曉東來到玉湖村,自掏8萬元,並多方募款,為當地設計建築了一所希望小學——玉湖完小。







七年之後,他又創造性地想到將希望小學建在小橋上,於是福建平和的「橋上書屋」就此誕生了。



並開創了一種所謂「針灸療法」,即以一點帶動全村的方法,為一個衰落的村莊,增加公共空間的同時,創造了旅遊財富。








橋上書屋連接了兩座衰敗的土樓,


集小學、圖書館、商店、戲台為一體,


同時滿足通風、


採光和各部的功能需求。



該作品曾在2009 年,獲得 英國「建築回顧」世界新銳建築獎第一名









籬苑書屋的主體為玻璃與鋼的混搭,


為了使其與周圍環境相融合,


設計師錯落有致地插設了柴火棍,


據說大概有 4.5 萬根之多。






所以,


這裡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個「柴屋」,


外立面密布的這些柴火棍,


是村民從山上砍下來的樹杈,


村裡家家戶戶都堆著這樣的柴棍,


這算是就地取材。





木棍會吸引鳥兒前來做窩,


留下的糞便和泥土混在一起,


就有植物附著生長,


這樣書屋會隨四季更迭,


而發生顏色的變化。





特別是在冬天,


當山上的樹木落光了葉子,


樹榦便會呈現出與建築所用木棍一樣的顏色,


完全地融合在一起。





從混凝土大門洞進入室內時的玄關,


有著整個建築唯一的一處隔斷,


為接下來的主要空間做了「經典」的鋪墊。






走進書屋內部,合成的杉木板成為主要裝飾材料。




主體空間由書架與大型台階構成,書籍隨意地擺在台階下面,成為主要的閱讀空間。







不過,因為沒有水和電,完全依靠自然光線的緣故,日落西山之前,籬苑書屋就會關門。





雖然也意味著沒有暖氣和空調,但平時還是可以通過利用自然的方式來達到一定程度的冬暖夏涼的效果。




因為供暖設備的缺乏,籬苑書屋一般也只會開放到 10 月底,等熬過漫長的冬季之後,才會重新開門迎接讀者。




書屋的入口被置於建築的最低處,靠近湖面。




在夏季時,只要打開入口及接近屋頂上層的窗戶,就可以引導水面的涼氣進入室內,再向上至屋頂從側邊排出將熱氣帶走。








而中間鋪滿柴火棍的雙層玻璃屋頂,除了在夏季時可以遮陽,冬天時也可以將進入之間的熱輻射保存、儲存熱氣。




熱氣下降之後,室內就會變得溫暖。







「將技術融入建築空間是為了讓房屋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自我調節」。




在籬苑書屋的設計上,利用當地的資源來解決當地的問題,是李曉東對於可持續性理念的一種實踐。



書屋免費對外開放,


讀者可以光腳席地而坐,


隨手抽取自己感興趣的書,


任意找到一個舒服的座位坐下,


來享受別緻的閱讀體驗。





這裡還有一條有趣的規則:每個人可以到這裡捐出三本書,離開時便可以攜一本自己喜歡的書走。




李曉東說,這樣不僅圖書館的藏書量可以增加,也帶動了書屋藏書的流動性,成為了一個知識、信息交換的平台。







原本,建書屋只是想服務當地村莊,彌補那裡學校和圖書館的缺失。




讓人出乎意料的是,如今平台輻射範圍完全不受到地域局限,周邊城市的人們經常會在周末驅車來到這裡。




甚至還有老外遊客千里迢迢跑來參觀的。







「這樣看來可以鬆一口氣了,孩子終於有地方讀書,遊客越來越多,我們也可以多做些小生意了」。




建書屋之前,村民們還擔心會破壞到村莊的原始風貌,但現在他們會主動在圖書館做義工。








「酒香不怕巷子深」,


好的建築設計亦是如此,


即使在山溝溝里,


也會釋放出超乎想像的能量。




文章部分圖片來自於公號:


LIGHTHOUSE


攝影師:ERI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人一城 的精彩文章:

他是日本80多歲煮飯仙人的最後一個閉關弟子, 回國打造了中國版的「深夜食堂」
請來外婆家設計師沈雷,她竟偷偷在市中心藏了一處滿眼山色的世外桃源
比起黃磊,他能把西湖邊小森林裡的民宿開成深夜小酒館,這件事更有人情味
薦號|如何低調又不經意地告訴所有人,你很有料
拒絕按部就班,26歲的她用一個美輪美奐的小院,把叛逆活成一種范兒

TAG:一人一城 |

您可能感興趣

它樣子像極「蠶蛹」,曾被當柴火不值錢,如今卻得20元買一斤
它被農民當柴火燒,殊不知價值珍貴,如今20元一斤,別再浪費了
燒柴火留下的灰原來是個寶?它竟還有這些功效,再也不扔了!
農民不懂古畫差點當柴火燒掉,有一幅還是國寶,被徵收後得一千八
此國窮的只剩下錢,路上丟個幾億都沒人撿,當柴火燒都嫌棄
這野草的根莖形似「蠶蛹」,常被農戶當柴火燒,但在城裡6元1斤
從鄉下搬來城裡,婆婆用不慣煤氣,老公在廚房搭了個柴火灶,晒晒
曾經農民把它當柴火燒,如今一根值萬兩黃金,可惜少有人見過
他用名貴的石蠟當柴火煮飯,用錦衣鋪成五十里的路障,窮得只剩下錢了
它長在枯木上,再也不要當柴火燒了,很珍貴
中國最「珍貴」的樹,曾被當地人用來當柴火,現在很難買得到!
崖柏為何從價值萬元一路跌成了柴火價的?
這種樹木,過去常砍來當柴火,殊不知全身是寶,價值極為珍貴
這白樺樹做柴火都沒有人要,做成盆增值不止10倍,致富好路子
這種木材在以前才幾毛一公斤,當地人拿來當柴火燒飯,如今卻漲到9000元一公斤
竹子長這「疙瘩」,以前直接掰掉當柴火,如今70元每斤成山珍了!
山上這種怪樹,農民拿去當柴火燒,卻不知是名貴的「三枝槍」
村裡柴火鐵鍋亂燉狗鴨鵝,兔子著急了,別把我忘了啊
古人拿它當柴火,果實沒人要,如今深受大家喜愛,一斤要賣60元
它長在您的家鄉,請不要當柴火,如今價值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