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對這個鄰居的地緣結構,你究竟了解多少?

對這個鄰居的地緣結構,你究竟了解多少?



最近中國和印度在邊界問題上又起了糾紛,咱們的外交部和國防部發言人都發言了,想必很多朋友也都知道了。但今天坐觀君不是要談這個話題,畢竟太敏感。而是要兌現之前文章中提到的承諾,來和大家分享印度的地緣結構分析。



關於印度,我此前分享過一些文章,很受歡迎。鏈接如下,點擊可跳轉閱讀:




印度究竟是個怎樣的國家?一切可能都與這個地理上的漏洞密切相關。



你知道的印度比這篇多嗎?(上)



你知道的印度比這篇多嗎?(下)




特別是第一篇,也是在分析印度的地緣及其給印度帶來的影響,但那篇相對集中在一個角度。今天我們來比較全面的分析印度的地緣結構。相信通過這篇文章能讓大家對我們身邊的這個鄰居有一個更為深入的了解。





作者:溫駿軒


原載:地緣看世界(diyuankanshijie)


編輯:坐觀君


圖片源於網路










1






即使在普通行政地圖上,我們也很容易看出南亞次大陸的範圍。而如果從地形的角度來為之劃分邊界的話,

蘇萊曼——基爾塔爾山脈、喜馬拉雅山脈、諾開--那加山脈,就是這片大陸的三條邊。

這三條山脈分別將南亞次大陸與伊朗高原——興都庫什山脈、青藏高原,以及中南半島分割開來,使這個半島形的地理單元,更加有機會自成體系。





(點擊圖片後可放大查看)




通常情況下,南亞次大陸的地緣標籤就是「印度」。

對於那些試圖到東方尋找財富西方人來說,印度的概念更多是一個地緣板塊,而不是一個政治意義上統一的國家。

就象他們理解當中的「中國」,其實所指的是只是長城以南的東亞核心農業區(直到今天,這種認知也很有市場)。




鑒於中國、印度兩國都是現實存在於國際體系中的重要國家,這種認知當然是不能出現在官方語言當中的。不過,如果僅僅是無關現實政治的技術研究,這種認知也不無道理。就象我一向不認為,按照現有版圖,一定要將國境線內的所有領土,界定為某個古典王朝時期「中國」的一部分是合乎邏輯的一樣。只是為了避免與現實政治發生交集,並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將地緣意義的古典中國,稱之為「中央之國」會更為妥當。至於「印度」這個地緣標籤,解讀起來倒是不用這麼瞻前顧後了。




除非特別聲明,以後行文中所指的「印度」,所指向的就是南亞次大陸上這片擁有獨特地緣結構的土地。






2






單從內部地理結構來看,印度形成共同文化背景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儘管在各式地圖上,印度的南部一般都會很明顯的標明「德干高原」字樣。但其實這片高原和與之相鄰的其它所謂「高原」,其海拔高度都與我們之前所解讀過的「波特瓦爾高原」類似。其5、600米的海拔,並無法使得這些所謂的「高原」成為一個封閉的地理單元。不過,卻也的確有機會讓它與北部的平原地帶,產生一些地緣差異。

這種「和而不同,斗而不破」的地緣結構,反映在具體的「人」身上,就是整個印度南、北方在宗教文化上,都隸屬雅利安——印度教體系。而在種族上,則呈現「北白南黑」的走勢。

也就是說,北部最為肥沃的區域,主要被那些雅利安民族後裔所覆蓋;而原始土著的後裔則更多被擠壓、沉澱於高地之中了。




對於雅利安人和其他向印度滲透的民族來說,如果想成為整個次大陸的主人,在滲透的大方向上,一定是遵循著西北——東南的走勢的。

對於他們來說,跨過波特瓦爾高原之後,馬上就能面對印度最為平坦、肥沃的土地:

印度河——恆河平原

,應該說也是一種幸運。只不過,此時的他們,需要在戰略方向上做出一個選擇,到底是向南還是向東?




與中亞、中東,包括東亞的「兩河」有所不同,印度半島的這兩條河流並非是平行而是「八」字形走向。其中西側的印度河,由北向南流向了半島西側的「阿拉伯海」;北側的恆河則由西向東,注入了半島東側的孟加拉灣。而這兩片平原的距離是如此的接近,以至於如果不看河流走向的話,我們甚至無法確知雙方的地理分割點在哪裡。








從入侵者的角度來看,他們最有可能先做的,是先征服印度河流域。畢竟他們入侵印度的主通道——喀布爾河谷,本身就屬於印度河流域的一部分。而在入主犍陀羅地區之後,即使想以東入恆河平原,也必須經過印度河上游平原(上印度河平原)。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先征服眼前的印度河平原,再向東擴張應該是最為合理的。




探究到底是先征服印度河平原,還是恆河平原,似乎並沒有太大意義。畢竟在我們看來,那些騎馬而來的北方民族,在這種一馬平川的平原上攻伐,應該沒有太大難度。不管先征服這片新月形平原的哪一部分,都很有機會建立一個覆蓋印度北部的王國的。也就是說,印度河——恆河流域統一在一起的可能性,應該要高於它們各自與南方那些高地結合在一起。然而從現實的地緣政治結構來看,恆河流域(下流三角流以外)則是與半島南部那些高地在一起,組成了現在的「印度」。而大部分的印度河平原,則成為了巴基斯坦的核心區。






3







按照我們幾十年來的思維邏輯來看,印巴分治這筆帳顯然是要算在帝國主義的英國身上的。正是這個居心叵測的老大帝國,不甘心退出這顆「英國女王王冠上最耀眼的寶石」,才會造成今日印、巴對峙的局面。

然而回顧當年和現實的地緣結構,我們會發現這種設計其實只是在順應英屬印度原有的格局。因為此時的印度河流域,已經在地緣文化上發生了第二次質變:伊斯蘭化(雅利安——印度教體系的建立,是印度的第一次質變)。




雖然在很多國家,都會有一定範圍的穆斯林聚集區。但很難想像,在這樣一個人口過億,擁有獨立地理單元,且背靠穆斯林國家的區域,會不產生分離思想。即使沒有英國人當年從中主持,分裂的情況就不會發生了嗎?假設歷史,更多的是拓展一下思維。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是,為什麼印度河流域會出現伊斯蘭化的現象。




從地理角度來看,這似乎並不難理解,因為整個印度河流域,本身完全處於伊朗高原——興都庫什山脈側面。無論是同時從開伯爾、波倫山口滲透,還是先佔據了上印度河平原,再順流而下控制下印度河平原,在整個中亞、中東都已經穆斯林化的情況下,那些入侵者將會一次又一次地將伊斯蘭文化帶入與之地理接近印度河流域。只不過,僅僅是地理接近而導致印度河流域伊斯蘭化的理由,似乎過於簡單。




以我們在東亞的經驗來看,一片土地是不是能夠被華夏文化所覆蓋,應該與它本身的地理環境有直接關係。氣候、地勢能否支撐大規模農業生產,是其中最重要的標準。不過這一標準,在印度半島似乎卻並不適用。

因為無論是印度河流域、恆河流域,還是地勢略高的南部高地,大部分土地都很適合發展種植業(現代印度的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60%)。

不過當我們再仔細分析三大板塊的氣候時,就會發現一條與現代巴基斯坦、印度國境線高度吻合的氣候分割線。而這條分割線,才是造成陸地滲透的伊斯蘭文化,止步於印度河流域的根本原因。




這條分割線我們可以稱之為

「季風線」

(參見《南亞次大陸地緣結構圖》)。季風線以東部分,除了也被劃入「南亞」板塊的喜馬拉雅山脈南坡地帶,屬於特殊的「高原——高山氣候區」以外,整個恆河流域以及南部地都屬於降水充沛的熱帶季風區;而印度河流域,則屬於降水稀少的「熱帶草原——沙漠氣候區」。








關於季風區的概念,我們在以前的內容中已經多次涉及過了。簡單來說,季風「以年為周期的,風向隨季節變化顯著大範圍對流現象」。其實特點就是夏季由海洋向大陸輸送濕潤水氣,而冬季氣流則是由大陸往海洋方向運動。對於身處太平洋季風區的我們來說,理解這點並不難。夏季溫潤的東南風,和冬季乾冷的西北風,周而復始的伴隨著四季的輪迴。至於印度半島,為它帶來大面積降水的季風,則是來自西南方向,被稱之為西南季風;相對應的,冬季由陸至海的季風,則為東北季風。




對於東亞來說,這種「雨熱同期」的規律恰到好處,能夠讓同時需要光照和淡水補給的農作物,魚和熊掌兼得。至於在緯度已經完全處於亞熱帶、熱帶的區間,幾乎沒有霜期的印度來說,對雨熱同期的要求倒並不十分在意(所以全境耕地基本都能一年兩熟甚至三熟)。




然而對於生活在印度半島的族群來說,在生活和農業生產中,是否有大規模降水的「雨季」,其地緣影響卻非常大。

在人類的遷徙過程中,與自己原居地氣候類似的區域,總是會更容易吸引他們的腳步的。試想一下,那些從亞洲中、西部滲透而來的民族,在從伊朗高原、興都庫什山脈下來之後,已經適應了乾旱氣候的他們,在環境上並不會感覺到不適。而當他們希望進一步滲透恆河平原、德干高原等地理單元時,這種環境上的不適就會對自己的生活習慣造成很大影響了。從個人甚至族群的角度來看,你當然可以選擇改變,去適應新的環境。不過也意味著「人」的地緣屬性發生的根本變化。

隨著時間的推移。無論是否佔據印度河、恆河流域的族群,在種族上是否相似,二則之間截然不同的氣候環境,都有可能使得兩地的居民,產生族群認同分化。




如果沒有外部強勢影響,印度內部環境差異影響所產生的結果,可能只是會停留在類似中國的所謂南方人、北方人之分的級別上(畢竟在生產方式上,印度河、恆河流域都還同是農耕區)。不幸的是,

在伊斯蘭文化全面覆蓋亞洲西部、非洲北部降水稀少的乾旱地區之後,南亞次大陸西側這塊同樣乾燥的區域,不僅一如既往地成為北方入侵者最容易滲透的區域,在文化上也同樣不再具有同化對方的優勢了(這種情況在中央之國也同樣發生)。最終體現在地緣政治中,就是伊斯蘭化的巴基斯坦,從「印度」的概念中分裂出來。






4






既然印度河流域,在氣候上是如此的乾燥,幾乎沒有從印度洋季風中得到任何好處。

那麼這片土地又是怎麼養活了將近2億人口,又是如何在雅利安人到來之前,就成就了燦爛的印度河文明的呢?




這個星球上最早進行大規模農業開發的地區是兩河流域,已經成為一種共識了。

這個結果更多是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考證出來的。不過,純粹從地緣角度來看,這個結果也是可信的。儘管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需要為水資源日趨緊張的現狀而煩惱,但對於上古時期的人來說,一片土地上的自然降水太多卻並不是好事。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出來的人工河道,必須考慮到雙重功能:導洪和灌溉。而這種複雜性也勢必會遲緩大規模農業開發的進度。




當生活在東亞季風區的華夏先人,正在因每年必至的洪水問題,而苦惱無法利用河流下游那些面積龐大、土壤肥沃的沖積平原時(所以才會有大禹出現),亞洲西部那些無法被季風照顧到的地區,反而因為乾旱的氣候獲得了先發優勢。

稀少的降水,使得生活在兩河流域的居民們,在洪水問題上所要面臨的壓力要小的多。整體環境的乾旱,又讓他們有足夠多的土地,來調節那些高原來水。在這種客觀環境影響下,人類悟到利用灌溉技術來發展農業要容易的多。與此同時,比東亞、西歐這種高緯度地區更多的光照時間,也使得類似兩河平原這樣的低緯度地區,在發展農業技術上擁有更高的效率。因為在高緯度地區,你今年犯的錯誤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夠改進;而低緯度地區發展種植業,卻可以在同樣的時間裡做更多的嘗試。




當兩河流域發展出來的灌溉技術開始向外傳播時,那些與之地理接近、氣候相似的地區就會最有機會做第二個吃螃蟹的人。當然,這些試圖複製兩河經驗的地區,也同樣必須與高地相鄰,能夠有河流將那些高地之水帶入這些本來應該草原化或者沙漠化的土地上來。基於這些條件,有衣索比亞高原補給的尼羅河下游地區以及背靠青藏高原的印度河流域,很快也發展出了農業文明。




如果沒有青藏高原之水,憑藉季風所帶來的雨水,恆河流域也還是有機會成為農業興盛之地的。但如果沒有上游來水,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印度河平原,就應該是一片荒漠之地了。不足250毫米的年降水,最多只能幫助這片土地滋生一些脆弱的草場。

然而,青藏高原的存在卻改變了這一切。這座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高原,只是對印度河流域開放了部分集水區,就已經足以提供兩倍於尼羅河,三倍於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水的水量了

(所以巴基斯坦人口比埃及+伊拉克還要多)。幾乎完全依靠上游高地補水的現狀,也使得印度河平原出現了與季風區截然相反的結構,那就是上游的河灌溉平原的面積要大於下游平原。那些緊鄰山麓的沖積扇地區,才是整個流域當中最具開發潛力的地區。




最先接收上游來水的印度河平原,我們稱之為「上印度河平原」,或者「印度河上游平原」。相對應的,下游地區就是「下印度河平原」或者「印度河下游平原」了。與其它山麓沖積扇地區一樣,上印度河平原實際也是由多條河流共同積刷而成的。只不過,這些河流最終都會彙集到一起,我們又會選取其中最長、最大的一條,認定為幹流罷了。以這個標準來認定,整個沖積扇水系中最靠西側那條,也就是在犍陀羅地區接受喀布爾河補給的這條河流,就是印度河幹流了。而上印度河平原與下印度河平原的分割點,自然就是印度河與它左岸支流的會合點了。








這些呈扇形分布,直接確定上印度河平原範圍的河流中,體量較大的大約有五條。因此上入主印度河流域的雅利安人,也將上印度河平原叫作「五河之地」。至於這五河到底指向哪五條河流,我們就不考證了(因為河流的結構在變,現在跟三千年前會略有不同),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到地圖上去找。不過相比「上印度河平原」、「五河之地」這兩個指向地理結構的標籤,「旁遮普」這個地緣標籤的名氣要大的多(旁遮普在印地語中就是五河之意)。因為無論對於印度還是巴基斯坦來說,旁遮普都是農業最發達的地區。這也就是說,在印巴分治時,巴基斯坦其實並沒有得到所有的上印度河平原。以至於今天,在兩國的行政版圖中,都有叫「旁遮普」的行政區。只不過巴基斯坦境內的叫「旁遮普省」,印度境內的叫「旁庶普邦」罷了。






5






從印巴分治的表面標準來看,印度得到部分旁遮普地區的領土,是因為在旁遮普的東部生活著一個介於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民族——

錫克人




其實從地緣角度來看,錫克教的產生,正是南亞土著的印度教,與中、西亞滲透而來的伊斯蘭碰撞的結果。對於身處兩大宗教結合部的土著居民來說,他們當中的大多數要麼選擇堅守印度教信仰,要麼被動或主動歸化於伊斯蘭教。然而也會有一些人,既對印度教將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種姓制度感到反感,又對伊斯蘭教缺乏包容性的思維方式嗤之以鼻(兩教的不足,又恰是對方的優點)。並因此而試圖創立出一種兼具二者優點的宗教。這個宗教就是「錫克教」,信仰這個宗教的人就是「錫克人」了。




要想在兩大宗教之間自立門戶(尤其是具有侵略性的伊斯蘭教),錫克人能夠生存下來,並堅守住自己的信仰,軍事化是在所難免的。

這一點,也被後來的英國殖民者認識到。對於殖民地遍布全球的大英帝國來說,尚武而又忠誠的錫克人,是他們在印度最喜歡徵召的民族。而近代中國對於印度的印象,其實也很大程度源自於這個獨特民族。那些在租界中執勤的錫克警察,讓當年的中國人誤以為所有的印度人都長的很高大、蓄著大鬍子,包著紅色的頭巾(所以才有「紅頭阿三」之稱)。








從地緣結構來看,錫克人在上印度河平原東部的強勢存在,無疑在客觀上成為了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緩衝者。

只不過,基於他們的地緣位置以及有限的數量(現在大約2000萬人吧),獨立建立政權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此在英國退出南亞,準備以宗教為標準分割「印度」時,並沒有為錫克人設計一個獨立國家。而如果必須在印、巴之間作出選擇的話,留在態度更為包容的印度教國家,會是更明智的選擇(在錫克教創立、延續的過程中,與當時統治印度的穆斯林不知道進行過多少戰爭)。而這種選擇,最終也讓印度得以將觸角,伸入了富庶的上印度河平原。




其實就上印度河平原與恆河平原幾乎無縫對接的結構來說,一定要遵循分水嶺原則在印、巴之間划出一條合乎地理邏輯的國境線來,本身就比較難。即使沒有錫克人的存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在這一區域也同樣會呈現犬牙交錯的情況。相比之下,下印度河平原的地緣結構就要顯得簡單的多了。因為這片地勢平坦之地,並非全部都是富庶的種積平原。那些從北部山地匯流而下的河水,到了下游地區已經呈強弩之末了。在整體乾旱少雨的環境下,一旦上游來水受到自然或者人為(上游的灌溉用水)影響,印度河下游的灌溉區就會減少。那些無法被印度河水滋養的土地也就有可能荒漠化了。




如果印度河註定無法滋養全部的下游平原,那麼最有可能荒漠化的,就是印度河的右岸地區了(左岸還可以從基爾塔爾山脈補水)。而在現在下印度河平原,與印度半島南部高原之間(具體的是馬爾瓦高原),也的確生成了一片將近60萬平方公里的荒漠——印度大沙漠(塔爾沙漠)。我們很難明確,印度大沙漠到底是什麼時代形成的。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隨著人類對印度河流域的開發,最終能夠滋養這片低地的水資源總體是呈減少的趨勢。

也就是說,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印度大沙漠地區,比之古典時期要更大,環境更惡劣。







儘管印度大沙漠的存在和擴大,讓南亞次大陸少了一塊面積不小的產糧區。但它也天然成為了印、巴兩國,或者說印、伊兩教之間的緩衝地。在這樣一片荒漠之中,即使是以幾何原則拉出一條直線做國境線,所需承擔的風險也要遠小於印度河、恆河平原無縫對接的北部地區。








當然,如果有一天印度大沙漠獲得了充足的補水,成為了一片富庶的產糧區。也許印巴兩國的南部邊境,也將成為地緣博弈的焦點。不過對於這兩個國家來說,現在肯定還不會想到那麼遠。對於他們來說,五河之源才是地緣博弈的重點。在技術不發達的古典時期,你當然可以放心地經營河流下游的沖積平原,而在工業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僅僅掌握下游平原,而放任上游高地集水區落入領國所產生的地緣風險,相信已經有N多教訓供我們參考了。




對於印、巴兩國來說,共享上印度河平原的結果就是,任何一方都不會輕易放棄印度河上游集水高地的。至於這片高地所處的位置,其實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它就是「克什米爾」。

然而,目前並不是解讀克什米爾的好時機。




坐觀君:印度的地緣分析還會繼續,角度有所不同,且會涉及與中國的地緣對比。





長按下面二維碼關注我


共同學習







還想了解我?點「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井觀天 的精彩文章:

「胡煥庸線」究竟有多牛?
順流而下還是逆勢而上?從地理角度看中國文化興衰。
中國大西南的重要性體現在哪裡?
中美俄之間的「鬥地主」遊戲
它們何以成為中國歷史上的軍事重鎮?

TAG:坐井觀天 |

您可能感興趣

愛美的你,對皮膚結構你了解多少?
硬筆的結構法,看完這個都懂了!
知道這些榫卯結構的很多,但知道他們用在哪個部位卻很少!
我對著這個天對著這個地,對著匡威這款「結構拼接」發誓,愛上了
除了結構光,人臉識別還有哪些方案?
血珀的結構一點就破,你知道多少?
看完此文後,對歐楷結構一點也不糾結了!
能救命,又累人。這把「雙刃劍」你真的了解嗎?鈦尺結構講解
筆畫結構搭對了,字就是這麼美!
很多人覺得OV不就是做了一個升降結構么?為什麼會被吹捧
蓋房別用磚混結構,過時了!如今流行這樣建,好處太多了
結構柱怎麼判斷?看到業主家砸成這樣,鄰居們都說頭都大了
蟲洞很神秘嗎?只要你了解了宇宙結構就不會這麼想,未來人類甚至有可能打出人造蟲洞
「結構です」,這個萬能詞到底是肯定還是否定?
我的世界:這些絕版的結構,你見過么?即使老玩家也不一定見過
你的結構膠用對了嗎?
壁虎是怎麼做到在垂直的牆面上爬行自如的?原來這一結構很關鍵
楷書結構過關難?那是你對結構不清晰
你真的懂腹肌嗎?了解腹肌的結構,兩個動作就能讓你練出腹肌
素描造型總畫不對,那是你沒好好了解結構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