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詩級繪本:《登月》

史詩級繪本:《登月》

1970年,尚比亞的修女 Mary Jucunda 給 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副總監 Ernst Stuhlinger 博士寫了一封信。她問道:地球上還有這麼多小孩子吃不上飯,你怎麼能捨得為遠在火星的項目花費數十億美元?(Stuhlinger的回信《為什麼要探索宇宙》附在文後,如有興趣可參閱。)

對孩子來說,這樣的問題或許太深奧了,但你或許可以通過《登月》啟發孩子展開初步的思考。這本繪本集科學、藝術和哲學於一身,使孩子身臨其境地體驗登月的過程,在啟發性方面,不深不淺,恰到好處。

【故事講了什麼】

在本書的環襯部分(就是封面背後和書的第一頁連在一起的那一大張,也叫蝴蝶頁),故事就開始了。1969年5月20日,阿波羅11號飛船被移出裝配大樓,前往39—A發射場。在這個大跨頁里,作者通過精心構圖,將飛船轉運的場景、飛船的機構圖、發射流程、地球和月球的相對位置等大量信息完美地整合在一張圖上,使孩子們先對登月有個全景式的了解,便於他們理解書中講的內容。

比如,看了結構圖,孩子就不會被阿波羅11號、土星五號、鷹號、哥倫比亞號這幾個「號」搞糊塗了。

比如,宇宙飛船不是像飛機那樣飛去再飛回來,而是會被一節節分離、拋棄。

再比如,狹長的地月比對圖能使孩子直觀地體會到阿波羅11號走了怎樣遙遠的一條路。

登月的過程從地球上的爸爸帶著兩個孩子、一條狗仰望夜空展開。扉頁和首頁採用兩個大小相同的圓形取景框形成視角呼應,展現了地球上的人們仰望夜空的心情。

然後,作者牽引我們的視線來到佛羅里達(發射中心所在地)。「咔嗒」一聲戴上沉重的手套,「咔嗒」一聲戴上巨大的頭盔,三個男人穿著奇怪的衣服,將要去一個沒人去過的地方。他們當然就是宇航員啦。

哥倫比亞號座艙內,阿姆斯特朗、柯林斯和奧爾德林三位宇航員面向天空擠坐在一處。「咔嗒」一聲,安全帶系好了。「咔嗒」一聲,艙門關閉了。三人堅定地回答地面控制中心:「點火!」「點火!」「點火!」世界各地的人們一起數著十九八七……火箭升空了!

當地球被甩到身後,三級火箭前端打開,鷹號原地待命,哥倫比亞號從頂端彈出後與鷹號合體。宇航員們乘坐合體後的小飛船奔向黑暗,飛向遙遠、寂靜和而寒冷的月球。

飛行時,人們難免遐思。我猜你一定會「遐思」到,這時宇航員在艙里是怎麼生活的呢?作者恰恰就在下一頁給出了答案!原來,那裡是個萬物漂浮的世界,吃飯(現在大部分嬰兒食品的營養表就是參照宇航食品制定的)、睡覺、上廁所都需要一點技巧。所以,那也是個五味雜陳的世界……

抵達月球後,阿姆斯特朗們就開始緊張地尋找著陸區了。哎呀,鷹號錯過了著陸區!他們只能繼續前行了。還好,在燃料還夠60秒的時候,他們再次發現了著陸區。鷹號的衝擊波在月球表面揚起煙塵像花兒一樣綻放,阿姆斯特朗向地球平靜地報告:「休斯頓,鷹著陸成功。」(據說阿姆斯特朗本人的確是個非常冷靜、謙遜的人)

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連蹦帶跳地行走在寂靜、廣袤的月球上,他們是初到月球的孩子。這時,作者自然地把我們的視線牽向空中——蔚藍的地球點亮暗淡的夜空,那裡有我們的家人、朋友和素未謀面的陌生人。

隨之,作者又自然地把我們的視線由地球引向回歸——登月計劃圓滿完成,哥倫比亞號一頭撲進地球的懷抱,回到了溫暖、明亮的地球。

畫面扣回開篇的爸爸和孩子們,他們在溫暖、明亮的天地間奔跑。

從上面的簡讀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本書有幾個特點:

1.構圖講究,畫面節奏流暢。

整本書讀下來,我們會感到作者手裡好像有條線,牽著我們的視角和心情隨著登月過程而跌宕,令人好奇的艙內生活、引人深思的對地球的想念也恰到好處地揉入其中。

你看,在介紹完全景圖之後,故事就節奏鮮明地展開了:

序幕(父子仰望夜空圖):醞釀情緒

整裝待發:節奏開始起來了

發射:第一次高潮

飛行及艙內生活:平緩期

分離:在平緩期基礎上的深入

著陸月球:第二次高潮

遙思地球:升華期

回歸地球:尾聲式高潮

謝幕(父子奔跑圖):回扣序幕

除了整體節奏外,鏡頭的運用和前後銜接也是精心設計過的。比如,從倒數到升空後這三頁,分別用了組合圖、近景圖、遠景圖表現不同的場景。

在描寫各地人們對發射的緊張心情時,為了突出關心者眾多,採用了組合圖的構圖。

在點火時,為了表現這一時刻的壯觀,採用了極富衝擊力的近景特寫。

在升空時,為了表現遠去的感覺,同時將讀者的視線拉向遠處的夜空,以便於下一頁的夜空場景銜接,則採用了廣闊視角的遠景圖。

這本書是大開本,看實體書時這些畫面真是太過癮了!

2.科學詳實,使人如臨其境。

從書前面的《資料來源》中可以看到,作者在多年前就閱讀了登月相關書籍,又查閱了大量資料,並親赴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和約翰遜航天中心參觀登月計劃所使用的器具。

因此,書中不僅火箭怎樣逐節分離拋棄,小飛船如何對接,如何駕駛之類的技術細節清晰明了,就是登月體驗的細節也很多,讓人如臨其境。

比如,在太空梭中,三個人不是像坐飛機那樣寬寬暢暢地面朝前坐著,而是三人面朝天空擠坐在一起。

比如,升空時,三人感到身體像泥土一樣沉重。

再比如,返航後,並不是成功著陸就萬事大吉了,宇航員要被隔離觀察三周確認無誤後才開始歡慶和遊行。

你看下圖中,真的有個人在窗外探望的樣子呢?

3.文采斐然,富有人文關懷

作為一本科普讀物,作者的文筆可以說是一流的。作者不僅使技術性文字生動有趣,也非常善於渲染氣氛,緊緊抓著讀者的心,使我們也跟著揪心、興奮、悵然、快樂。翻譯得也非常棒。

一開場就不同:「明月高懸,清冷而寂靜,沒有空氣,沒有生命,卻冉冉升起在天空」。真是詩一樣的文字。

比如登月途中幾次出現的「咔嗒」,回歸地球後的「撲通」,生動活潑。

比如,月球是清冷的,地球是溫暖的。

再比如,「那裡有洶湧的大海和翻騰的白雲,那裡有芬芳的田野和搖曳的森林。那裡有我們的家人、朋友和素未謀面的陌生人。」

繪畫則採用了水彩、水墨、丙烯和水粉等方法創作,給高深的航天技術增添了詩情畫意,與文字相得益彰。

4.引人思考,我們為什麼要上太空?

由於作者對登月的主觀體驗進行了渲染,小讀者在書中將不只是學到知識,更是會去思考人類和月球、地球、宇宙,乃至一切存在的關係。

胡塞爾曾說,古希臘哲學首次把世界看作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並非是為了滿足某種實際需要,而是因為受到了認知激情的驅使。具有認知激情,大概也是人類的特點吧。人類有別於動物,在於智慧,人類有別於AI,在於情感。登月,去認知遙遠的宇宙,這是身體的延伸,更是智慧和情感的延伸。

松居直認為,繪本的價值不在於知識學習,而是傳遞情感,使孩子和繪本一起創造一個世界。我想,藝術之區別於技術,也恰恰在於它傳遞了人文精神。從這個角度來說,《兒童圖書中心簡報》認為《登月》是史詩一般的,是有道理的。

【特別提示】

本文所擴展的思考,是給你做選書的參考。孩子如果問起關於宇宙、貧窮之類抽象的問題,你當然可以跟他討論。但如果孩子不問,建議不要上綱上線地向他灌輸所謂高深思考,只把它當一個英雄故事讀讀就可以了。「宇宙、存在、饑饉、資金困境......"是中年人的困惑,不是一個兒童的思索。書好不好,在你替孩子選擇的那一刻已經決定了,無須贅言。即所謂潤物細無聲。

【延伸活動】

1.閱讀或欣賞作者在資料來源中提及的書籍和視頻。

2.閱讀《嫦娥奔月》(神話故事繪本,暫推薦張世明版)、《嫦娥奔月》(章節書,講述我國的「嫦娥1號」奔月,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魯迅的《奔月》(短篇小說,大人讀物,是后羿射日的演化)

3.有機會的話,到休斯頓的約翰航空中心親自看看。

附:Ernst Stuhlinger 博士給Mary Jucunda修女的信《為什麼要探索宇宙》

親愛的Mary Jucunda修女:

每天,我都會收到很多類似的來信,但這封對我的觸動最深,因為它來自一顆慈悲的飽含探求精神的心靈。我會盡自己所能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首先,請允許我向你以及你勇敢的姐妹們表達深深的敬意,你們獻身於人類最崇高的事業:幫助身處困境的同胞。

在來信中,你問我在目前地球上還有兒童由於飢餓面臨死亡威脅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花費數十億美元來進行飛向火星的航行。我清楚你肯定不希望這樣的答案:「哦,我之前不知道還有小孩子快餓死了,好吧,從現在開始,暫停所有的太空項目,直到孩子們都吃上飯再說。」事實上,早在人類的技術水平可以暢想火星之旅之前,我已經對兒童的饑荒問題有所了解。而且,同我很多朋友的看法一樣,我認為此時此刻,我們就應該開始通往月球、火星乃至其他行星的偉大探險。從長遠來看,相對於那些要麼只有年復一年的辯論和爭吵,要麼連妥協之後也遲遲無法落實的各種援助計劃來說,我甚至覺得探索太空的工程給更有助於解決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危機。

在詳細說明我們的太空項目如何幫助解決地面上的危機之前,我想先簡短講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是在400年前,德國某小鎮里有一位伯爵。他是個心地善良的人,他將自己收入的一大部分捐給了鎮子上的窮人。這十分令人欽佩,因為中世紀時窮人很多,而且那時經常爆發席捲全國的瘟疫。一天,伯爵碰到了一個奇怪的人,他家中有一個工作台和一個小實驗室,他白天賣力工作,每天晚上的幾小時的時間專心進行研究。他把小玻璃片研磨成鏡片,然後把研磨好的鏡片裝到鏡筒里,用此來觀察細小的物件。伯爵被這個前所未見的可以把東西放大觀察的小發明迷住了。他邀請這個怪人住到了他的城堡里,作為伯爵的門客,此後他可以專心投入所有的時間來研究這些光學器件。

然而,鎮子上的人得知伯爵在這一個怪人和他那些無用的玩意兒上花費金錢之後,都很生氣。「我們還在受瘟疫的苦,」他們抱怨道,「而他卻為那個閑人和他沒用的愛好亂花錢!」伯爵聽到後不為所動。「我會儘可能地接濟大家,」他表示,「但我會繼續資助這個人和他的工作,我確信終有一天會有回報。」

果不其然,他的工作(以及同時期其他人的努力)贏來了豐厚的回報:顯微鏡。顯微鏡的發明給醫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由此展開的研究及其成果,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地區肆虐的瘟疫和其他一些傳染性疾病。

伯爵為支持這項研究發明所花費的金錢,其最終結果大大減輕了人類所遭受的苦難,這回報遠遠超過單純將這些錢用來救濟那些遭受瘟疫的人。

我們目前面臨類似的問題。美國總統的年度預算共有2000億美元,這些錢將用於醫療、教育、福利、城市建設、高速公路、交通運輸、海外援助、國防、環保、科技、農業以及其他多項國內外的工程。今年,預算中的1.6%將用於探索宇宙,這些花銷將用於阿波羅以計劃、其他一些涵蓋了天體物理學、深空天文學、空間生物學、行星探測工程、地球資源工程的小項目以及空間工程技術。為擔負這些太空項目的支出,平均每個年收入10,000美元的美國納稅人需要支付約30美元給太空,剩下的9,970美元則可用於一般生活開支、休閑娛樂、儲蓄、別的稅項等花銷。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不從納稅人為太空支付的30美元里抽出5美元或3美元或是1美元來救濟飢餓的兒童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需要先簡單解釋一下我們國家的經濟是如何運行的,其他國家也是類似的情形。政府由幾個部門(如內政部、司法部、衛生部與公眾福利部、教育部、運輸部、國防部等)和幾個機構(國家科學基金會、國家航空航天局等)組成,這些部門和機構根據自己的職能制定相應的年度預算,並嚴格執行以應對國務委員會的監督,同時還要應付來自預算部門和總統對於其經濟效益的壓力。當資金最終由國會撥出後,將嚴格用於經算批准的計劃中的項目。

顯然,NASA的預算中所包含的項目都是和航空航天有關的。未經國會批准的預算項目,是不會得到資金支持的,自然也不會被課稅,除非有其他部門的預算涵蓋了該項目,藉此花掉沒有分配給太空項目的資金。由這段簡短的說明可以看出,要想援助飢餓的兒童,或在美國已有的對外援助項目上增加援助金額,需要首先由相關部門提出預算,然後由國會批准才行。

要問是否同意政府實施類似的政策,我個人的意見是絕對贊成。我完全不介意每年多付出一點點稅款來幫助飢餓的兒童,無論他們身在何處。

我相信我的朋友們也會持相同的態度。然而,事情並不是僅靠把去往火星航行的計劃取消就能輕易實現的。相對的,我甚至認為可以通過太空項目,來為緩解乃至最終解決地球上的貧窮和飢餓問題作出貢獻。解決飢餓問題的關鍵有兩部分:食物的生產和食物的發放。食物的生產所涉及的農業、畜牧業、漁業及其他大規模生產活動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區高效高產,而在有的地區則產量嚴重不足。通過高科技手段,如灌溉管理,肥料的使用,天氣預報,產量評估,程序化種植,農田優選,作物的習性與耕作時間選擇,農作物調查及收割計劃,可以顯著提高土地的生產效率。

人造地球衛星無疑是改進這兩個關鍵問題最有力的工具。在遠離地面的運行軌道上,衛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掃描大片的陸地,可以同時觀察計算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多項指標,土壤、旱情、雨雪天氣等等,並且可以將這些信息廣播至地面接收站以便做進一步處理。事實證明,配備有土地資源感測器及相應的農業程序的人造衛星系統,即便是最簡單的型號,也能給農作物的年產量帶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提升。

如何將食品發放給需要的人則是另外一個全新的問題,關鍵不在於輪船的容量,而在於國際間的合作。小國統治者對於來自大國的大量食品的輸入會感到很困擾,他們害怕伴隨著食物一同而來的還有外國勢力對其統治地位的影響。恐怕在國與國之間消除隔閡之前,飢餓問題無法得以高效解決了。我不認為太空計劃能一夜之間創造奇蹟,然而,探索宇宙有助於促使問題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

以最近發生的阿波羅13號事故為例。當宇航員處於關鍵的大氣層再入期時,為了保證通訊暢通,蘇聯關閉了境內與阿波羅飛船所用頻帶相同的所有廣播通信。同時派出艦艇到太平洋和大西洋海域以備第一時間進行搜救工作。如果宇航員的救生艙降落到俄方艦船附近,俄方人員會像對待從太空返回的本國宇航員一樣對他們進行救助。同樣,如果俄方的宇宙飛船遇到了類似的緊急情況,美國也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提供援助。

通過衛星進行監測與分析來提高食品產量,以及通過改善國際關係提高食品發放的效率,只是通過太空項目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兩個方面。下面我想介紹另外兩個重要作用: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提高一代人的科學素養。

登月工程需要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面對如此嚴苛的要求,我們要尋找新材料,新方法;開發出更好的工程系統;用更可靠的製作流程;讓儀器的工作壽命更長久;甚至需要探索全新的自然規律。

這些為登月發明的新技術同樣可以用於地面上的工程項目。每年,都有大概一千項從太空項目中發展出來的新技術被用於日常生活中,這些技術打造出更好的廚房用具和農場設備,更好的縫紉機和收音機,更好的輪船和飛機,更精確的天氣預報和風暴預警,更好的通訊設施,更好的醫療設備,乃至更好的日常小工具。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先設計出宇航員登月艙的維生系統,而不是先為心臟病患者造出遠程體征監測設備呢。答案很簡單:解決工程問題時,重要的技術突破往往並不是按部就班直接得到的,而是來自能夠激發出強大創新精神,能夠燃起的想像力和堅定的行動力,以及能夠整合好所有資源的充滿挑戰的目標。

太空旅行無可置疑地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事業。通往火星的航行並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決饑荒問題。然而,它所帶來大量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可以用在火星項目之外,這將產生數倍於原始花費的收益。

若希望人類生活得越來越好,除了需要新的技術,我們還需要基礎科學不斷有新的進展。包括物理學和化學,生物學和生理學,特別是醫學,用來照看人類的健康,應對飢餓、疾病、食物和水的污染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

我們需要更多的年輕人投入到科學事業中來,我們需要給予那些投身科研事業的有天分的科學家更多的幫助。隨時要有富於挑戰的研究項目,同時要保證對項目給予充分的資源支持。在此我要重申,太空項目是科技進步的催化劑,它為學術研究工作提供了絕佳和實踐機會,包括對月球和其他行星的研究、物理學和天文學、生物學和醫學科學等學科,有它,科學界源源不斷出現令人激動不已研究課題,人類得以窺見宇宙無比瑰麗的景象;為了它,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湧現。

由美國政府控制並提供資金支持的所有活動中,太空項目無疑最引人矚目也最容易引起爭議,儘管其僅佔全部預算的1.6%,不到全民生產總值的千分之三。作為新技術的驅動者和催化劑,太空項目開展了多項基礎科學的研究,它的地位註定不同於其他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以太空項目的對社會的影響,其地位相當於3-4千年前的戰爭活動。

如果國家之間不再比拼轟炸機和遠程導彈,取而代之比拼月球飛船的性能,那將避免多少戰亂之苦!聰慧的勝利者將滿懷希望,失敗者也不用飽嘗痛苦,不再埋下仇恨的種子,不再帶來複仇的戰爭。

儘管我們開展的太空項目研究的東西離地球很遙遠,已經將人類的視野延伸至月亮、至太陽、至星球、直至那遙遠的星辰,但天文學家對地球的關注,超過以上所有天外之物。 太空項目帶來的不僅有那些新技術所提供的生活品質的提升,隨著對宇宙研究的深入,我們對地球,對生命,對人類自身的感激之情將越深。太空探索讓地球更美好。

隨信一塊寄出的這張照片,是1968年聖誕節那天阿波羅8號在環月球軌道上拍攝的地球的景象。太空項目所能帶來的各種結果中,這張照片也許是其中最可貴的一項。它開闊了人類的視野,讓我們如此直觀地感受到地球是廣闊無垠的宇宙中如此美麗而又珍貴的孤島,同時讓我們認識到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離開地球就是荒蕪陰冷的外太空。無論在此之前人們對地球的了解是多麼的有限,對於破壞生態平衡的嚴重後果的認識是多麼的不充分。在這張照片公開發表之後,面對人類目前所面臨的種種嚴峻形勢,如環境污染、飢餓、貧窮、過度城市化、糧食問題、水資源問題、人口問題等等,號召大家正視這些嚴重問題的呼聲越來越多。人們突然表示出對自身問題的關注,不能說和目前正在進行的這些初期太空探索項目,以及它所帶來的對於人類自身家園的全新視角無關。

太空探索不僅僅給人類提供一面審視自己的鏡子,它還能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技術,全新的挑戰和進取精神,以及面對嚴峻現實問題時依然樂觀自信的心態。我相信,人類從宇宙中學到的,充分印證了Albert Schweitzer那句名言:「我憂心忡忡地看待未來,但仍滿懷美好的希望。」

向您和您的孩子們致以我最真摯的敬意!

您誠摯的,

恩斯特·史都林格

科學副總監

1970年5月6日

願我們的孩子具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 強健之體魄、悲憫之情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謙謙悅讀 的精彩文章:

TAG:謙謙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AC:奧德賽》本月新史詩級裝備登場 更新預告片賞!
《阿凡達》導演準備11年!打造《阿麗塔》為史詩級科幻巨著
《蒼穹浩瀚》豆瓣9.6分,劍指史詩級科幻劇!
國產史詩級機甲漫畫,堪稱中國版的《高達》!
推薦2部史詩級災難片:《2012》、《後天》
史詩級的月最佳!欣賞哈登1月的瘋狂表現
韓國2018年史詩級恐怖片——《昆池岩》
本尼自曝《復聯3》將是超乎想像的史詩級故事
官宣19號王者版本更新:盤古即將上線,馬可,宮本史詩級加強。
世界各地14個史詩級圖書館
史詩級《復聯4》幕後掌舵者:羅素兄弟的電影進化史
9.9 分的史詩級紀錄片居然造假?
「光輝形象」崩塌!BBC親口承認:史詩級紀錄片《人類星球》造假
王者榮耀S14賽季峽谷地圖曝光 畫面獲史詩級優化
復仇者聯盟3——史詩級大片
老滾5史詩級獨立運行MOD《恩達瑞爾》喜迎官方中文
9.9版本劍魔獲得史詩級加強 可連續七段E位移
史詩級科幻《三體》,被這檔9.3分的國產綜藝拍出來了
《孤島先鋒》史詩級資料片「聖域獵人」今日開測
八部BBC史詩級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