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關鍵詞帶你認識今年上海電影節評委會主席—克里斯蒂安·蒙吉
「我對亞洲電影滿懷尊敬,對即將看到的電影充滿期待。但我深切的明白,比獎項更重要的是,電影節為電影與人生的交流和探討,提供了不可忽視的好機會。」
——克里斯蒂安·蒙吉
昨日,上影節進行金爵獎頒獎典禮與紅毯活動,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波蘭等14個國家的電影進行了金爵獎的角逐。最終,在金爵獎評委會主席——蒙吉的帶領下,評委會將金爵獎最佳影片頒給了菲律賓的《三輪浮生》。
蒙吉到底是誰?這位屢獲戛納大獎的東歐導演是什麼來頭?他有哪些作品,他的作品又有什麼獨到之處?跟著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克里斯蒂安·蒙吉吧。
1、戛納學霸
縱觀往年,應邀出任金爵獎評委會主席的電影藝術家不乏鞏俐、王家衛、湯姆·霍伯、讓·雅克·阿諾、吳宇森、丹尼·博伊爾、呂克·貝松、安德烈·薩金塞夫、埃米爾·庫斯圖裡卡等重量級大咖,他們的到來,讓「金爵」更添魅力。
而今年為主競賽單元掌舵的,是羅馬尼亞「新浪潮大師」克里斯蒂安·蒙吉。熟悉歐洲電影的觀眾,一定對他的名字不陌生。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過,如果說多蘭是戛納的「親兒子」,那麼蒙吉就是戛納的「學霸」。自從2002年,他的首部長片《幸福在西方》入選戛納電影節後,就開始了戛納開掛之旅:
2007年,第二部作品《四月三周兩天》獲得金棕櫚大獎;
2012年,《山之外》奪得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等多項大獎;
2016年,《畢業會考》獲得最佳導演獎。
蒙吉的作品不多,但只要出手,就不會失手。
2、記者轉導演
手握N多大獎的蒙吉,其實最初的專業是雅西大學的英美文學專業,之後又進入了布加勒斯特的電影專科學校,在30歲時才進入電影行業。成為電影導演之前,曾做過記者和教師。這一從業經歷無疑對蒙吉後來的創作有著不小的影響:
作為老師,他非常關注報紙上的新聞,並從中思考它的社會意義。這個習慣,讓他的影片中充滿了對人性的關懷和冷靜的思考;
而他的影片風格又像他當記者的職業要求一樣:客觀呈現事件本身,不站在道德高地評判是非。所以,觀眾經常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克制力十足的旁觀鏡頭。
3、立足社會 批判現實
這位來自羅馬尼亞的導演,影片劇作極其紮實,忽視立場和階級,可以說赤裸裸的揭示了羅馬尼亞的社會生活。他依靠人物關係構建出一幅社會權力機構的話語體系,用長鏡頭揭示羅馬尼亞人壓抑的生存現狀,展現社會陣痛中的迷失身份的個人吶喊。
雖然蒙吉影片的主題大多立足於對社會現實的批判,但在平淡縝密的文本之下,卻擁有極強的衝突和戲劇感。看似波瀾不驚,實則驚心動魄。更可貴的是,這種戲劇感並非來自於故事本身的結構,而是一步步為觀眾揭示生活的絕望,令角色的絕望感走進觀眾的內心。
4、羅馬尼亞新浪潮的踐行者
2000年,羅馬尼亞電影工業跌入低谷,一些青年導演在國家電影基金的支持下開始拍攝自己的長片作品。這些作品語言風格比較接近,題材大多有關羅馬尼亞後社會主義現實或齊奧賽斯庫統治下的紅色歷史,因而獲得了「新浪潮」之名(一說當事人並不認可這一稱謂)。
拉杜·蒙泰安,《聖誕節後的星期二》
(入圍2010年戛納電影節)
蒙吉的片子幾乎是把素材呈現給觀眾,只用情境創造情緒,不使用其他附加方法。他堅持不使用配樂,長鏡頭、手持攝影更是他的標配。
再一步觀察可以發現,這一批導演發源於戛納,也可以說是被國際電影節自身的需求所建構的。這一批影片均有著明顯的「自我東歐化」的特徵,無論是歷史觀抑或是政治態度的書寫,均較為符合外界的某種期待和想像。
5、東歐電影領軍人
身為東歐電影的領軍人物,蒙吉非常關注羅馬尼亞當下的電影市場,以及電影對大眾的意義。如《山之外》探討了宗教對於外來者的態度,《四月三周兩天》是講秘密墮胎的過程,《畢業會考》則是作弊與否的艱難選擇。
蒙吉表示:「電影發明的初衷並不只是娛樂大眾,它還可以做很多別的事情。這就是我對電影的態度。就讓我們盡量保有我們對電影最本源的態度吧。」
這些影片有的來自報告文學,有的是轟動一時的社會新聞,有的來自導演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事件。這些無一不是對現實主義的實踐。
6、聚焦凡人的道德困境
蒙吉的電影中沒有善惡的明確界限,多是一些感情的灰色地帶,人們被迫做著沒有選擇的選擇。瑣碎的生活,形形色色各種職業的人們按照自己想法去生存,電影中所呈現的看似「值得批判」的行為,換個角度想也在情理之中。
《山之外》中阿麗娜企圖揭發撒旦的信仰騙局,最後卻在神父修女為她強行做的禱告中死去。所有人都是出於善意去幫助他人,最後反而招來惡果。
《四月三周兩天》,Otilia為準備墮胎的室友Gabita找到一位地下醫生。醫生同意手術的要求居然是讓Otilia獻身自己。事後Otilia問男友,如果她懷孕他會怎麼辦,男友模稜兩可的態度讓她極為寒心。雖然墮胎成功,但她們卻遭受來自社會的惡意。
《畢業會考》中的父親,女兒因為被性侵,手臂受傷,為了女兒的前途去行賄老師。但是他卻是個可以為女兒奉獻一切的「好爸爸」,甚至有時還以「受害者」的姿態出現在影片中。
7、崇洋媚外?
蒙吉的影片到達高潮時,劇中的人物也到達情感爆發點,並引發一個永恆的命題:是否要離開?是否要離開羅馬尼亞?
《幸福在西方》,一位年輕人的未婚妻劈腿外國人;
《山之外》, 阿麗娜愛維克琪雅,但維克琪雅愛上帝更多。愛而不得讓阿麗娜試圖將神父拽下神壇,維克琪雅也開始質疑自己的信仰,喪失信仰;
《畢業會考》,父親對自己的國家感到悲觀,希望女兒可以通過高考離開這個國家。
人們看似迫切的希望離開家鄉,實則是希望離開這套既定的社會體系。在大環境下的個人話語被壓制,想改變卻不能,充斥著無力的宿命感。
8、對信任的探討
離開與否,是個艱難的抉擇。「信任」更是促使他們完成某個決定的催化劑:
《四月三周兩天》,想要墮胎的少女室友買通一位地下醫生,幫其墮胎(本片背景為1987年的羅馬尼亞,在當時墮胎是違法行為),卻又怕被醫生告發,醫生說,「信任是最重要的」;
《畢業會考》,通過物物交換,賄賂官員買通閱卷老師,面對猶豫不決的父親,對方的回答是「這事要靠信任才能辦成」;
往往是這些「信任」,令人性貪婪、罪惡的一面逐漸浮現。
是妥協還是反抗?選擇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兩個選擇都是錯誤的。
蒙吉很聰明,他向你拋出問題,卻從不給出答案。
9、蒙吉電影清單
《幸福在西方》
West
導演: 克里斯蒂安·蒙吉
主演: Dorel Visan / 科卡·布盧斯 /蓋布瑞·斯巴修
類型: 喜劇
《四月三周兩天》
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
導演: 克里斯蒂安·蒙吉
主演: 主演: 安娜瑪麗亞·瑪琳卡 / 勞拉·瓦西里 / 弗拉德·伊凡諾夫
類型: 劇情
《山之外》
Beyond the Hills
導演: 克里斯蒂安·蒙吉
主演: 米娜·斯特拉坦 / 克里斯蒂娜·弗羅托 / Dana Tapalaga / 克特莉娜·哈拉
類型: 劇情
《畢業會考》
Graduation
導演: 克里斯蒂安·蒙吉
主演: 阿德里安·蒂蒂耶尼 / 瑪麗亞·維多利亞·德拉格斯 / 拉雷什·安德瑞斯
類型: 劇情 /家庭
※破銅爛鐵「尬打」了150分鐘!
※《閃光少女》獨中五獎,成最大贏家!
※SIFF日記:本屆電影節最大驚喜,原來是這部!
※我們又拿獎啦,《蕎麥瘋長》獲頒上海電影節創投單元大獎!
TAG:藤井樹觀影團 |
※吉爾莫·德爾·托羅將任本屆威尼斯電影節評委主席
※世悠聯·奧斯卡微電影主題年會
※世嘉美國將與派拉蒙合作拍攝索尼克主題電影
※「復聯」導演羅素兄弟被授予斯蘭丹斯電影節「奠基人獎」
※迪斯尼電影系列!
※秘戀超一年!泰勒·斯威夫特與李安電影男主——喬·阿爾文低調戀愛
※迪士尼新維尼熊電影「羅賓」曝海報
※尼古拉斯凱奇電影推薦
※丹尼爾作為奧斯卡影帝息影備受關注 將會宣傳完最後一部電影
※還原頓涅茨克機場戰役:烏克蘭愛國主義電影《鋼骨》熱映
※斯坦·李發布漫威電影宇宙復古海報 邁克爾傑克遜版《銀河護衛隊》你看過嗎?
※黑曼巴帶走本屆奧斯卡大獎!盤點NBA球員拍攝的經典電影!喬丹雷阿倫均上榜
※迪麗熱巴主演電影《21克拉》,陳赫發文宣傳
※北京國際電影節:認識了蔡琴,卡梅隆
※萊昂納多迪卡布里奧和布拉德皮特攜手 加盟大導演昆汀新電影
※奧斯卡頒獎季必看電影推薦
※韋斯·安德森攜《犬之島》為柏林電影節開幕
※兩大帥哥萊昂納多·迪卡布里奧和布拉德·皮特攜手 加盟大導演昆汀新電影
※大衛·S·高耶不會執導《宇宙巨人希曼》電影
※《使命召喚》電影男主人選曝光 克里斯派恩和湯姆哈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