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納瑟里安,快跑……

納瑟里安,快跑……

柯首映第27部首映短片

《嫁女》

文 | 不確定性增加

生而為人,何為自由?

面對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可以說「不」,這是自由!

自由對於馬賽族女孩納瑟里安來說,是一件非常奢侈的東西,她不想輟學,但她不能說不;她不想嫁人,她也不能說不。不但不能拒絕,甚至連開口講話的資格都沒有!自由太奢侈,亞瑟里安得不到自由,就連生而為人的「人」的資格,都要受盡現實無情的操縱,這就是The Black Head Cow的命運,當一個人不能拒絕而完全被一種巨大的社會力量在主宰的時候,那悲劇就不再屬於她個人,悲劇是社會的悲劇。

所有這一切,為什麼會這樣?

鮑勃.迪倫思考的時候,抱著吉他彈唱「答案在風裡飄.......」這是歌唱者反思的方式,幾個坦尚尼亞的中學生思考的時候,鼓搗出一部The Black Head Cow,這是中學生的反思。

短片題目The Black Head Cow,直譯為「黑頭髮婆娘」,黑髮代表年輕,cow除了有「母牛」「大型牲畜」的意思外還有一個意思,就是一種「對女性蔑視的稱呼」,應該對應漢語里諸如「娘們兒」「婆娘」之類不尊重的叫法。而事實上,坦尚尼亞,這個被稱為古人類發源地之一的非洲國家,也是聯合國宣布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從傳統上來說,他們的母牛倒比女兒更有價值。在很多農村居民眼裡,牲畜就是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牲畜是財富的象徵,它還可以充當彩禮,十來頭的「cow」(牛)就可以換一個「cow」(婆姨)。短片中有雙方家長見面的提親場景,在短片中雖沒有直接展示雙方家長討價還價,為彩禮的牛頭數商討的場景,但現實生活中,男方娶個cow老婆,是要拿cow牛來交換的,情景堪比市場上討價還價的小販,勢利卻又無比現實。

雙方談妥條件,女性充當等價物,男方一高興,額外給老丈人贈送兩頭小黑羊也是有的。在這場本應愛情是主角的舞台上,女人像商品一樣被男性待價而沽,徹底沒有任何主動權。了解了這樣的背景再去理解短片中的情節,就很容易明白了。只是導演的意圖只想表達一個被標籤化的被迫輟學早婚的這樣一個故事,為了完整講述這個故事,或者說導演還沒有深度挖掘故事背後更多內容的自覺,當然作為短片也不易承載過多的東西,總之短片相親場景就像故事流水線上的一個節點,順著故事過程往前走,不波不漪,但好歹在雙方對話的過程中,我們有機會獲得了另外的信息。那就是除了女性地位低下,買賣婚姻,早婚外,我們聽到了一個更真實的坦尚尼亞農村社會生活狀況描述。

有飢餓、乾旱還有疾病,這些其實都是貧困,整個短片無數的小細節讓我們捕捉到各種各樣窘困的生活:操場上(如果那算得上是的話)沒有鞋子穿的光腳丫,毛衣上形狀大小部位不一的破洞,甚至有一個孩子穿成了真正的「毛線衣」(毛線不是經緯的編織而是全緯線的狀態)等等,太多不一一列舉,上鏡的學生和學校其實已經是經過挑選的了,從另外的一些旅遊圖片和資料里看,貧困遠超人們想像。中國老話里貧賤夫妻尚且百事哀,況乎一個國家一個社會?貧瘠的土壤里開不出溫情的花,生存的挑戰如此赤裸。

生存來挑戰受教育情況,作為亞瑟里安來說,cow的命運就是她們生活的常態,cow的生活根本不需要女性接受教育。1948年,世界各國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宣告:「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世界各國有的減低學費,給最貧困地區的孩子受教育的機會,到2015年止,坦尚尼亞的全民教育目標仍不能實現。「而接受過教育的女孩在談婚論嫁的彩禮談判中並不佔上風,受過教育的女孩遇事更有主見更不甘被奴役,反而不受歡迎,她們最多只能換回5頭牛」,這是一名記者在國際觀察報上的報道中描述的。越窮越不想接受教育,越不接受教育越窮,這個壞循環就是思維的短視嗎?

生存來挑戰童婚,全國有超過1/3的女孩在18歲以前結婚,11歲被逼婚的童婚現象並不鮮見, 由此也才有了舉世聞名的十一二三歲小女孩的童婚現象,BBC曾拍過紀錄片《童婚》,講的是印度的童婚,反映的卻是世界性的問題。至少今天在非洲美洲和亞洲的很多地方還是屢禁不止。該片導演提到,童婚現象就發生在身邊,看得見摸得著,離中學生們如此之近。

柯林頓基金會的報告中說:「儘管有許多因素促使童婚的流行,但法律規定的最低婚齡起到了基礎性的作用,極大影響了社會規範和社會期待。」2016年6月坦尚尼亞最高法院規定結婚年齡從14歲提高到18歲,違規的男子將被處最高30年監禁。但執行的過程中卻又受到家長們的抵制,雖然早婚易導致早產死亡、婦科癌症、艾滋病高發,但與出得起十頭牛的男人相比,牛至少能夠讓生活維持下去。生存是文明的第一要義,生下來如何活下去是無比殘酷的一件事,與「窮人思維」理論相比較,這又是能讓莎翁撓頭的「生還是死?這是個問題」的問題!

短片是坦尚尼亞奧克斯瓦(orkeeswa)中學的學生拍攝的,關於學校,無從了解更多,但是從短片的質量看得出來孩子們的努力與用心,雖然有些粗糙簡陋,但絲毫不影響孩子們的良知思索與正義表達,完全感受的到孩子們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擔當。

短片雖小,可是反映的內容卻很大:關於人權之教育權,關於女童女性的社會地位,關於屢禁不止的童婚,這些都是貧窮國家需直面的現實,甚至貧困、疾病、飢餓以及乾旱的問題在雙方議親的過程中都提到,樁樁件件都是令聯合國都頭疼的大事。畢竟只是中學生,畢竟資源和條件所限,你不能抱怨短片深度挖掘不夠,拍攝毫無手法技巧可言,孩子們將短片與個人經驗、地域背景、生存環境和傳統之根相聯繫,用樸實無華的藝術敘述,喚起積澱於人們內心深處的平民主義和對弱勢者的同情,用獨特的民族風情特徵迎合了人們的觀賞期待,同時又以憐憫之心關注了苦難,對於中學生尤其最不發達國家的中學生來講,難能可貴,作品的社會意義遠大於作品本身。

生存一次次被挑戰,所以當一個品學兼優渴望受教育的女孩在現實生活中卻如市場里的一頭小母牛(cow),被手拄「馬賽棍」、身披「束卡」、缺兩顆下牙的老男人挑選交易選婆姨(cow)時,她分明帶有反抗地囁嚅:「學校里怎麼辦?」「我想去上學」,當然反抗被父輩不容置辯地鎮壓,強大現實面前納瑟里安無助無奈的眼神讓人的心都碎了,不由嘆出一口氣。導演如果再乘勝追擊,接著刻畫出父輩們在傳統與親情,在活命與生存之間的情感衝突就更勝一籌。提這個建議,不僅只是為升華主題,畢竟類似於短片反映出的問題其實在國際社會與世界媒體上是很常見的內容,常登上英國BBC與美國VOA的版面,要怎樣才能收到如小導演所希望的「擲地有聲」?而現實社會與媒體報道往往還會是完全不同的倆個世界。

世界很複雜,,人性更是難以捉摸,各種矛盾與問題被裹在不同的利益與糾葛中,反而讓從現實世界總結出的理論再返回現實世界驗照時,徒增各樣尷尬。當餓著肚子為下一頓飯發愁的時候,當掙扎在渺渺茫茫的生死線上,無論多麼高大上的法律啊文明啊文化啊傳統啊,在生存面前都是無力的!而短片若能提升到這樣的高度,再去讓人們思考,讓大家在爭論中思辨而不是掉幾滴同情的眼淚,發幾句感概的言論,那將會更完美。

當然也許這算苛求,不同國度不同文化之間的人們,生活在倆個世界,面臨的將會是多麼堅厚的壁壘啊,即使解決了生存問題,同樣人類也會面臨文明的衝突。每一個政策,從制定到落實,每一項措施,從廟堂到蒼生,只有透過冰冷無情的數字,胸懷韜略的政治家,要敬畏數字背後那是有溫度的生命,文字的一處小變動,關乎生死線上眾蒼生,而操縱世界的手,當更有溫度與力度。當精英主義封閉於一隅,不聞遠方他人的苦難與哀啼,當狹隘私利擠堆在一處,哪管世界的洪水漫滔天時,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部短片所有製作成員,鐵肩擔道義,值得收穫人們的尊重和掌聲。

短片的最後其實是做了理想化處理,殘酷無奈的現實總得讓人看到點希望。媽媽掩護納瑟里安逃婚,黑暗中要叫醒睡著的女兒,妹妹懂事的瞪著一雙大眼睛,雖然一句話都沒說,聽著爸爸惱怒地發作,她望著姐姐,窮人家的孩子早懂事,她明白一切,無聲的眼神里其實就是堅定地站向了姐姐一邊,雖然她算不好算術,可是她選擇了向父輩的權威與傳統說不。媽媽的語言我們聽不懂,可是那慈祥的語調我們多熟悉,媽媽發出「niu,niu」的音節,就像媽媽喊我們起床時的「妞妞,妞妞!」媽媽的愛總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 鏡頭慢慢給出丁點光,照著母親慈祥的側面,母親繁複的耳環如往常一樣向下墜扯著耳朵,許多族人都被扯出碩大的耳洞,這是安賽族的代代相傳的習俗,母親也在習俗的枷鎖中被控,可母親卻要為女兒打開枷鎖-----幫她逃跑。

女兒終於置身光亮中,向著每天上下學的必經之地狂奔-----那一片枯死的玉米地,在鏡頭裡竟然非常美麗,飽滿成熟的黃色映襯著納瑟里安的憂傷回眸,遠處,畫外音升起一片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每天的這個時候,是納瑟里安在學校里最美好的時光,畫面消失,只有孩子們的嬉鬧,多麼留戀,多麼美好,別了,一切!

後記:

按照安賽族習俗,逃婚的女孩為千夫所指萬人痛罵,家族也要背上輿論的指責(習俗傳統)

坦尚尼亞北部草原上時有有猛獸出沒(自然環境)

沒有吃和穿(基本生存)

沒有完整的教育(社會規則)

背負著這麼多枷鎖,你以為納瑟里安能跑多遠?

枷鎖的打破需要政策的保護,救援的幫扶,觀念的轉變,經濟的發展,自身的努力,甚至還有時間的等待等等,每個人,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動,也就是小導演們得以慰藉的了。

作者簡介|柯首映粉絲 全職媽媽

@柯斌坦尚尼亞是一個嚴重依賴種植業的落後非洲國家,在尚未實現基礎的民主和現代化的前提下,部落就是政治權力。世世代代積累下來的生存智慧內化成每個部落成員的一種傳統和日常需要遵守的禮節習俗。短片中女孩納瑟里安在母親的帶領下去見包括自己父親在內的男性年長者時,她必須向每個長輩行被摸頭禮。當父親提出將她嫁給外來的男性年長者時,鏡頭對準了她略感局促和不情願的臉部表情。然而父輩在部落中掌握著重要的政治話語權。對於年幼的納瑟里安而言,她是沒有絲毫辯駁的機會。如果她不知道這種禮,就成為了撒野,沒有規矩,簡直就是個道德問題。而這種通過社會繼替所形成的部落權力是要求所有成員都同意的,否則就會通過教化的方式來強制執行。表面接受但骨子裡拒絕的納瑟里安面對同學的呼喚以及課堂上如饑似渴的求知清醒地明白自己是不會去趟早婚的渾水。而結尾那個突然的反轉似乎有些出乎意料。納瑟里安的母親幫助女兒躲避了這次近在咫尺的危險,但現實生活中的坦尚尼亞有千千萬萬類似的年輕女孩估計沒有這樣被導演刻意安排的美好結局。但願導演的良苦用心真能拯救更多過早被剝奪受教育的靈魂。

@JILL若心裡沒有接受就會有許多貌似崇高的借口,其實如朝聖一般,知道要走的路一步步走下去也能平靜安穩,可在學堂,看到的已經不是那一條路,怎麼能走下去。聰明的女子逃走,帶領我們義無反顧,走吧。

@維尼這就是《摔跤吧!爸爸》的社會背景吧。 努力摔跤就是為了不想未來嫁為人妻備受凌辱。 人生中最怕的就是沒有選擇的生活, 可是她們好像從出生便喪失選擇的權利。

@無常談到苦厄我們談虎色變,遇到苦厄他們表情茫然。

歡迎大家在留言板留下觀影短評

柯首映正在發掘有潛力的影評人

JIASCREEN

本文為「柯首映」原創

轉載/品牌合作/商務合作

柯首映常年徵集優秀電影短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柯首映 的精彩文章:

TAG:柯首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