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地區局勢變動與中國—東盟關係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地區局勢變動與中國—東盟關係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小編寄語

編者按:《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評估》是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的創新工程項目之一,已經連續出版七年。2017年4月,最新版《中國周邊安全形勢評估(2017):大國關係與地區秩序》由社科文獻出版社出版,並得到中國社科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資助。近期,本公眾號將陸續推出該評估報告的總報告與各分報告的導讀,以饗讀者。

2016年,東盟一體化進程及中國-東盟關係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國-東盟關係的發展同時面臨著機遇與挑戰。機遇在於:安全領域,雙方能正視南海紛爭現實,增強戰略互信,尋找合作領域。中國-東盟非傳統安全合作也取得了明顯進展;經濟領域,中國與東盟就加強雙邊發展戰略對接,深化雙邊經貿合作及推進區域化進程達成新的共識並開展務實合作。未來中長期內,東盟一體化進程將繼續加快。中國與東盟及其成員國間的互動及合作有望繼續加強。

但是,南海問題久拖不決,部分東盟成員國國內政局變動和對外關係調整,加之第三方因素的介入和干擾,也使中國與東盟,包括與東盟成員國之間關係面臨更為複雜的挑戰。

緬北衝突的走向和國內民族和解進程,馬來西亞、泰國及柬埔寨國內政局的未來變動以及菲律賓、越南等南海權益聲索國在南海問題上的下一步動作,仍然有可能增加地區安全形勢的不確定性。

美國是影響亞洲安全的決定性力量,特朗普政府的亞太政策對於東南亞的穩定、安全和繁榮至關重要。目前,特朗普的國家安全團隊尚未最後定型,特別是外界普遍認為特朗普的選戰班子中缺乏一個相對成熟、富有經驗的亞洲政策顧問團隊。這一狀況目前並無明顯改觀。因此,現階段尚難以對特朗普任內的亞洲政策(特別是針對東北亞和東南亞的政策)做出準確的預判。東盟國家仍在等待特朗普政府制定出台更為清晰的亞洲政策方案,或者試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美國未來亞洲政策的制定。絕大多數東盟國家注意與中國和美國均保持合適的距離而非選邊站。在美國的亞洲(特別是東南亞)政策正式出台後,東盟國家會相機對自己的對外政策進行調整。

東南亞是美國推進亞太再平衡的第二階段中著力突破的方向之一。在特朗普任內,美國極有可能會進一步鞏固亞太再平衡的既有成果,尋求更有效率和成效地維持與東南亞盟國的關係,進一步拓展與部分東南亞國家間的夥伴關係。

近年來,亞太地區其他大國如日本及印度、中等強國如澳大利亞、韓國對東南亞的關注和戰略資源投入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在亞太地區有著重要利益的歐洲也會繼續加強與東盟及成員國之間的合作。

在美國推行亞太再平衡的進程中,東盟地位的提升表明美國傳統上輕視東盟的情況發生了改變。東盟國家也希望特朗普上任後會繼續強化美國-東盟關係而不是恢復傳統上的忽視。但如果特朗普實質性地延續奧巴馬任內的亞太再平衡,對於東盟及其成員國而言,如何審慎地處理與中國和美國的關係,避免陷入在中美之間選邊站的窘境,繼續開展大國平衡外交並維持地區複雜的戰略平衡,將是未來中長期內面臨的最大考驗。

從根本上講,共同利益驅動、機制保障和文化相通三大因素決定了中國-東盟關係及中國與東盟成員國關係總體上將繼續保持穩步發展勢頭。東盟經濟共同體建設的總體規劃、東盟成員國的發展戰略與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的對接,特別是中國-東盟互聯互通建設的全面推進,符合東盟、東盟成員國及中國的利益。

作者:楊丹志

中國社會科學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地區安全研究

本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地區安全研究中心主辦,深圳共和集團協辦。論壇旨在通過凝聚各界力量,立足周邊研究,聚焦大國、熱點問題,打造專業的學術交流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區安全研究 的精彩文章:

TAG:地區安全研究 |

您可能感興趣

抗日戰爭中各戰區司令長官變動資料大全
中東局勢再生變動,美國將與伊朗談判和解?集中精力對付二號強國
大國紛爭資源之戰,政局變動,黑色的金子將流向何方?
白宮一人事變動或使美國走向戰爭
影響外匯市場變動因素之投機
家樂福中國股權變動影響原有合作?國美:正在積極溝通
變動中的汽車顯示屏競爭格局
如何對抗職業變動中的焦慮
國乒強勢或引發國際乒聯更強力打壓!東京奧運會必有大手筆變動
社交媒體股票:謹觀潛在的大變動
地球周期性「大變動」來臨?北美已經發生變化
台灣地區防務部門人事出現變動 台媒:馮世寬將卸任
《地板鬧鐘的故事》 劉強東回應近期人員變動
熔岩池3次變動,美國火山或將再次噴發,地震活動和地面變形明顯
俄軍也撤了?敘戰局出現新變動,兩重要大國相繼抽身
發展與改革中的收入差別變動
思潮變動與學術轉型:西方政治學引入與晚清社會
三大運營商流量套餐大變動,省內變全國
清朝疆域變動歷史地圖
小米發行 CDR、軟銀高層變動以及中國啟動對三星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