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國人眼中的清國老朋友:談笑風生,極有分寸

英國人眼中的清國老朋友:談笑風生,極有分寸

中英江寧條約簽字儀式

英法聯軍佔領廣州後,查抄總督、巡撫與其他衙門的檔案,看到一分辦理「夷務」的密奏,發現有個中國老朋友一直在忽悠他們,於是,當英國代表與清廷在天津談判,看到這位老朋友腆顏出現在會場,不由大怒,拒絕與他交談,並聲明他若在場,將中止談判。清方代表無奈,只得奏請這位同僚回京,以保全和局。

這位狡猾的中國老朋友,就是耆英(1873-1858)。他出身於世代簪纓之家(宗室正藍旗,其父祿康為東閣大學士),自已也官運亨通(道光二十八年,擢文淵閣大學士,賜紫禁城乘輿),當鴉片戰爭期間,先後以欽差大臣總督兩江與兩廣,協辦大學士,是中國近代史開場演出的重要角色。

在兩廣任上,耆英與英國人相處可以稱得上「融洽」二字。1840年代末期,幾名英國商人從中國購買一艘平底帆船——其實是清朝的軍艦——駛往倫敦,這艘船被命名為「耆英號」(Keying);即此可知耆大人在中英友好關係里的地位。而在1843年夏天訪問剛剛被割讓給英國的香港時,耆英的風度給英國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耆英號

港督徳庇時與駐港英軍司令為他舉辦了盛大宴會,耆英在會上說:「我以清朝武士的信仰發誓,只要對中國外交還有發言權,兩國的和平繁榮將永遠是我最大的願望」。經過連續幾天的觀察,英國記者發現清朝官員並非都是呆板、愚昧與不苟言笑的人,他們還有另一面:「耆英和藹可親,富有幽默感,高超的外交技巧與良好的教養,幾乎無人出其右。他在宴會上談笑風生,但又極有分寸」。

耆英特別喜歡在宴會上唱歌。駐港英軍海軍司令官請他吃飯,退席前,他「主動唱了一首充滿激情的滿文歌曲」。次日,耆英設宴答謝英國朋友,「每喝掉一杯酒,他都會敲打手鏈,大喊一聲好」,當雙方起立「為英國女王和中國皇帝乾杯」完畢,「耆英邀請香港總督唱一首歌,其條件就是他自己也唱一首。後來他果然一展歌喉,而且唱得還真不錯,並跟大家一起鼓掌,以示謝意」。不能不為耆大人的熱情所感染,接下來,除了香港總督,包括司令、大法官在內的多名英方友人「也都表演了歌唱」。

耆英油畫肖像

只是,十幾年後,英國人發現在檔案里的耆英,仍然只是一個保守、強硬乃至惡毒的清朝官員。他們並不奢望他在奏摺里為英國說好話,然而發現他在奏摺里傳達的英方信息或是有意誤導,或是隱匿不報,而憑空添出不少對英方人士的人身攻擊,尤其要命的是,關於允許外國人進入廣州一事,他曾當面對英方承諾了日期,而在給皇帝的報告里他卻一字不提。

咸豐八年五月,眼看再不清算耆英的舊賬,則談判進行不下去,英國人不僅佔領廣州,還要攻打天津,清文宗乃下旨賜耆英自盡,暫且安慰他那些受到傷害的英國朋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飲 的精彩文章:

天下第一愚人:江西劉庸夫
第一位對外國人說出Happy New Year的中國外交官
世間美人 有隻可靜觀而不能讓她開口者
晚清湖南第一妓——江若蘭
狀元夫人應是女人,而在清代,另有一類狀元夫人卻是男人

TAG:牛飲 |

您可能感興趣

傳教士是如何比較晚清國人與美國人的?
姐姐為了清國,弟弟為了中國
相比大多數西方國家,為什麼美國在晚清國人的心目中印象尚佳?
看看工業浪潮中的德國,才知道大清國和歐美強國的差距
這人被李鴻章稱為大清國庫,英國報紙說他是世界上最富的人
當年大清國人眼中的美國總統選舉
西方人眼中的晚清國人是什麼樣子的呢?
這個「清國鄉巴佬」,張口震住英國貴婦,水手說:他是海軍副司令
慈禧只是一個普通的女人,在她眼中大清國是她們家的,也是她一個人的
世界上支付戰爭賠款最多的國家不是大清國而是這個國家
一塊被遺忘的大清國在英國的飛地
民國初政府派人倒騰滿清國庫,數目讓人意外,這樣的國家豈會不亡
如果慈禧害了大清國,為什麼國外的人又稱讚慈禧是女強人呢?
大清國給大英國的國書,國書上寫著滿文,英國大皇帝看得懂嗎?
披著大清國旗自殺的北洋海軍竟是個美國人,為大清而戰卻不被理解
老照片,清朝末年的上海窮人,可有人想過大清國運?
外國人畫筆下的大清國
清緬戰爭中,國力強盛的大清國為何收拾不了小小的緬甸
這個美國人為中國而戰,最後含恨自盡,臨終要求蓋上大清國旗
所有西方人都是不看好晚清國人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