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香港回歸20周年H股收政策大禮包 2000億險資獲監管層鼓勵南下「淘金」

香港回歸20周年H股收政策大禮包 2000億險資獲監管層鼓勵南下「淘金」

[華夏時報網]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胡金華 上海報道

隨著7月1日香港回歸20周年的到來,內地贈給香港的政策大禮包也越來越清晰。

6月28日,《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自滬港通開通以來,內地保險資金進入香港資本市場的規模已經達到近2000億元人民幣,而監管層接下來將會進一步鼓勵保險資金增加對港股的投資力度。

「保監會下一步將加強政策儲備,根據行業需要和市場實際情況,適時推出相關政策,進一步支持保險資金髮揮機構投資者作用,增加港股市場投資。」是日,一位接近監管部門的人士對本報記者透露稱。

值得關注的是, 6月26日香港保險業監理處正式升級為香港保監局。與此前的職能相比,新成立的香港保監局將擴大管理保險公司的範圍,並計劃在兩年內逐步收回香港保險牌照發放權。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內地和香港的保險業未來將實現同步聯動。

H股收穫「大禮包」

H股作為全球最活躍的資本市場,一直是全球各路資金博弈的場所,而自2014年11月滬港通開通以來,在近3年的時間裡,內地保險資金便不斷加大在港股市場的投資額度。

本報記者了解到,就在不久前保監會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國內權威媒體專訪時就表示,目前,保險資金通過滬港通投資港股的規模已達到1743.58億元。其中,直接投資規模為1117.46億元,通過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發起設立的保險資管產品投資規模為626.12億元,兩者合計達到1860億元。保險資金投資滬港通股票的標的大多為大型藍籌股,佔比超過60%。投資行業以金融業為主,成長型、消費型行業也參與較多。

「目前保險業總資產已經超過16萬億的規模,而在港股市場上投資佔比還不到2%,在國內利率不斷下降的趨勢下,如何實現更好的資產匹配困擾著保險行業。滬港通開通以後,保險資金從試探性地進入港股市場到逐漸增加規模,但是步伐還不夠大,這也有待政策的進一步放開,比如明確險資通過滬港通參與H股的比例。假如以5%的上限來計算,就有將近萬億的險資可以投資香港市場,這對於港股無疑是巨大的利好。」6月29日,上海一家大型保險資管機構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

而在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曹德雲看來,保險資金運用香港的國際化優勢與金融中心優勢,逐步走向世界。這既是保險資金境外投資起步的地方,又是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地方,保險資金走出去既充分享受了人民幣國際化的紅利,又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與風險。

「此前由於國家外匯儲備下滑過快的影響,險資的QDII額度相對緊張,滬港通其實給險資境外投資提供了一個有效緩解投資壓力的渠道,近幾個月來國家外匯儲備開始穩定並有回升的跡象,因此險資在境外投資方面的靈活度將會增加。根據以往的投資經驗,險資在H股看中的標的主要有三類,一是優選主營業務收入以美元、港元等升值貨幣結算的公司,如香港本地地產股、公共事業股等;二是特色成長股,如科技股、教育股、博彩股等;三是精選符合內地資金偏好的中小盤績優股,重點挖掘50億港元至200億港元市值的優質中小盤股。」前述保險資管負責人受訪時也稱。

6月29日,香港證券交易分析師張濤則對《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表示,內地保險資金加大投資港股的力度,對於進一步增加H股的機構投資者數量以及穩定市場,有極大的助益,而且也可以帶來更多的交易機會,使得恒生指數有更多潛在的上漲空間。

兩地保險業聯動發展

一面是香港資本市場收穫內地險資加大「入場」的禮包,另一面,內地和香港之間的保險業也隨著香港回歸20周年,呈現越來越緊密的聯繫。

「香港是按照英國法制和金融體系運作的,保險也沿襲這樣的模式實行自律管理。因此,保險牌照發放是由香港保聯、香港專業經紀人協會等保險行業組織審核。近幾年來,內地赴港投保的人數不斷增加,內地客給香港貢獻的保費也曾以幾何級數增長,香港保險業監理處本身並不帶有監管功能,未來在兩地客戶之間的監管服務方面,必然催生一個法理上的監管部門,來有效監管香港和兩地保險業務上的各種事務。「6月30日,復旦大學保險系主任陳冬梅受訪時指出。

本報記者也了解到,就在6月26日香港保監局正式運作之時,香港保監局主席鄭慕智對外表示,香港保監局將致力於建立一個更全面有效的規管制度,促進保險業的可持續發展,並為保單持有人提供更佳保障。另外為配合保險中介人法定發牌制度的推出,保監局亦會制定守則和指引,為從業人員訂立操守準則及專業標準。

香港保監局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3月31日,香港共有160家獲授權保險公司,其中94家經營一般業務,47家經營長期業務,其餘19家則經營綜合業務。而截至今年年6月23日,在香港註冊的在兩地均開展業務的法人保險機構包括農銀國際保險、友邦保險、美亞保險(香港)、中銀集團保險、中國太平洋保險(香港)有限公司、中國平安保險(香港)有限公司、中國太平保險(香港)有限公司、中國太平人壽保險(香港)有限公司、中國人民保險(香港)有限公司、中國人壽(海外)保險有限公司、中再集團(香港)等等。

「香港保監局的成立會繼續加強對香港保險業的監管,亦有助於維持兩地保險業的穩健發展。香港保監局更嚴格的監管有助提升香港保險業在環球市場的競爭力和促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亦有助於保障合規經營有職業操守的保險代理人及經紀公司。作為全球投資者值得信賴的保險金融中心,香港保險業的經營在未來會更有秩序。」6月30日,中國人壽(海外)相關負責人指出。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公眾號:chinatime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夏時報 的精彩文章:

小股東擬「撕票」阿德勒 金力泰反擊求償千萬
易鑫生態化戰略再落一子,「淘車」打造大交易平台
雛鷹農牧集團三獲國際大獎 凸顯供應鏈競爭力
銀監會限額網貸「20萬、100萬」 某些省正制定條例擬突破
無人便利店是資本新風口?好鄰居陶冶擔心打開門是懸崖

TAG:華夏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國鐵塔全球發售431.15億股H股 最高募資681億港元
紅星美凱龍擬購回3.89億股H股股份 涉45.81億港元
申萬宏源發售價確定為每股H股3.63港元 預期4月26日上市
雷軍估值小米2000億美元 或將在A+H股同時上市
申萬宏源H股掛牌首日破發大跌超12%,擬募集90億港元
萬科配發H股新股獲股東大會通過 同意票佔92.85%
野村升萬科H股目標價至44.7元 評級買入
萬科A擬發行、配發不超過公司H股20%新增股份,6月28日開股東大會
中國航空類H股重挫逾5% 較年初歷史高點跌去約50%
富力地產擬發行8.05億新H股 補充本公司資本金
葯明康德旗下上市公司市值已達2644億元,H股上市首日盤中破發
「押注」消費金融、對接101家網貸 江西銀行H股上市遭「嫌棄」
聯想控股:股東聯恆永信向新奧國際出售5409萬股公司H股股份
摩根士丹利中國銀行業評論:金融出清在正道但中美貿易摩擦影響評級 下調H股股價12%到19%
H股8月8日迎年內最大IPO中國鐵塔招股或缺「想像空間」
「平安系」7月以來第8次買入工商銀行H股
大摩:調低廣汽集團收益預期 H股目標價降至8元
萬科擬配發H股新股 不超過已發行H股數量的20%
海爾生物醫療棄H股「改道」科創板 擬融資10億加快產業化
滴滴出行全國下線順風車業務;微醫考慮分拆業務AH股兩地上市;E-PORTS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