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的科研價值
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是很多人童年時最早接觸的小說之一。神話故事都是虛構的,《西遊記》中的精彩玄幻演藝,或讓人拍案叫絕,或讓人笑掉大牙,殊不知,其實書中的不少似是荒誕的神話設定,細細看來,竟然有一定的科學道理!
神話小說,就是藉助神話的表現形式,以神話傳說為題材、內容的小說,其中的玄幻細節、人物往往來自於作者的想像或古人的口頭相傳,是上古時期科學技術領域空白的社會藝術體現。然而獨樹一幟的《西遊記》中隱藏的科學屬性,卻讓人大跌眼鏡!
芭蕉扇真能颳起大風?
細數西遊記中能呼風喚雨的人物,著實不少。而其中黃風怪和鐵扇公主這兩位風力學大師,算得上「氣象學家」了。
黃風怪可以算半個學院派,畢竟他曾「師從」小須彌山靈吉菩薩,在那偷喝燈油得道,此行為相當於在大學裡蹭課,可謂是一名用功的學霸「勵志哥」。而另一位人物的「學歷」雖不高,但在技術上的造詣卻不小,只因為她有一個令人垂涎的法寶,她便是孫悟空的嫂子、牛魔王之妻——鐵扇公主。
鐵扇公主又名羅剎女,她擁有一把叫做芭蕉扇的寶貝,此扇只需一扇,可立即颳起陣陣大風,威力足以撲滅火焰山的烈焰,甚至帶來傾盆大雨!唐僧師徒為了跟鐵扇公主借這個寶貝,可謂費盡周折。小說中對這一段故事的精彩描述讓人拍手稱絕,同時大家也知道天底下沒這等寶貝,就當熱鬧看看罷了。
天底下當然沒有芭蕉扇這等寶貝,然而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一扇子颳起大風卻並非天方夜譚!這種現象涉及到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提出的「蝴蝶效應」理論,而假如這位科學家知道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國有這麼一位美女同行,恐怕他會認為用「扇子效應」來命名這項發現更為貼切。
那麼扇動芭蕉扇,真能引起巨大風暴嗎?理論上是有此可能的,因為火焰山位於新疆吐魯番盆地的北部邊緣,是中外馳名的大風口,即便是在風力相對不大的夏天,也經常出現八九級大風。在這個地方拿把扇子扇下去,根據「蝴蝶效應」理論,可能引發的風暴非同小可,當然,受災的地區也稍遠了些,而不會像小說中那樣就在眼前。
真的有瞌睡蟲嗎?
瞌睡蟲可以算是孫大聖最簡單實效,同時又最無害的法寶了。只見猴王拔下幾根毫毛,念句簡短的咒語,幾隻瞌睡蟲就撲人臉而去,不一會兒,被撲者便會安詳睡去。這種法術並不會對被施法者造成任何傷害,相反,似乎還很受失眠患者歡迎呢!瞌睡蟲術看似很像如今的麻醉藥,卻比打麻醉舒服多了。
那麼,現實中有沒有瞌睡蟲的存在呢?當然有,而且這種真實存在的瞌睡蟲,可比孫大聖的催眠小玩意兒兇殘多了!
現實中的瞌睡蟲又叫錐蟲,它的催眠套路是,先讓人累,再讓人睡,當然,睡著後很可能就再也醒不過來了。錐蟲主要分布於非洲的甘比亞和辛巴威,雖說有個蟲字,但其實它們的體型比沙粒還小,肉眼根本看不到。那麼,這麼微小的物種,是如何進入人體並「催眠」人類的呢?
原來,這種可怕的瞌睡蟲單靠自己是無法入侵人體的,它得藉助一種載具——采采蠅。采采蠅是一種靠吸食動物血液生存的昆蟲,而錐蟲就寄居在采采蠅身上到處旅行,這樣一來,采采蠅就可以像蚊子傳播瘧疾一樣,在人和動物之間傳播錐蟲病了。
如今,這種瞌睡蟲依然在非洲流行,每年奪去幾萬人生命……相比之,我們的斗戰勝佛真是大慈大悲。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據《西遊記》或其他中國古代神話傳說所述,在玉皇大帝和神仙們居住的天宮裡待上一天,人間就過去了一年。這個換演算法,似乎成了撰寫神話傳說必須參考的定律之一。日子不順的時候,還真是羨慕神仙們,假如能到天宮裡游個一兩天,嘗盡人間沒有的美食,賞盡地上沒有的風光,還能把生活中難熬的這幾年給「快進」了,豈不美哉?
然而長大後才恍然大悟,原來,「天上一日,地上一年」這一看似荒唐搞笑的神話設定,是完全可能存在的!
間接證明了這一離奇設定的人,就是物理學家愛因斯坦。1905年,愛因斯坦發表了 《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一文,首次提出了狹義相對論這一平直時空理論。而100多年過去了,儘管有無數人試圖挑戰這一「反人類、反直覺」的理論,卻均已失敗告終,進一步暗示著這一觀點真實存在的可能性。
根據狹義相對論,當一個物體高速運行至接近光速時,從我們的角度觀察它,會發現這一物體經歷的時間流逝正在變慢;而當這一物體的運行速度超過光速時,它將經歷時光的倒流,回到過去。
由此,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假設天宮在神仙們的操縱下運行得夠快,接近於光速,那麼對於地上的凡人來說,天宮裡的一天就真可能是地上的一年了。
緊箍咒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孫行者,一看到師傅念緊箍咒,立馬投降,為什麼?這都得歸功於觀音菩薩戴到大聖頭上的金箍兒。
金箍兒,是菩薩為了限制孫悟空的行為所制的飾品。而要讓金箍兒發揮作用,勒緊猴頭,得配合唐長老的咒語。
事實上,金箍兒就是一個裝飾性很強的金屬圈,其直徑可以變大變小,類似一種「智能可穿戴設備」。以如今的科學技術,假如要復原這個金箍兒,比較簡單的方案是用電動馬達驅動絲杠傳動系統,調節被刻上螺紋的金屬圈的直徑。但如果這麼做的話,整個裝置在外觀上會不夠美觀,運作起來也會有雜訊,因此,還有一個更高大上的方案,就是採用記憶合金打造金箍兒。記憶合金可以在不同的溫度下呈現不同的形狀。
「金箍兒」造出來,「咒語」要實現起來就更簡單了。語音識別和聲紋識別技術,早已應用在電子產品領域。當年觀音菩薩授予唐僧緊箍咒,其實就相當於在「金箍兒」這一「電子產品」中錄入了唐僧的聲紋。此後,「金箍兒」便只能識別唐僧的聲音。
金箍棒是由什麼材質製造的?
《西遊記》中有一個上古神器,那就是原先由太上老君用神鐵鍛造出來,後被大禹借去治水並遺留在東海底的「定海神針」——如意金箍棒。
金箍棒被天生神力的大聖當作稱心武器使用,有碗口粗細,二丈長短,一萬三千五百斤重。按當時的度量換算,金箍棒直徑約10厘米,長3米多,重達8000千克,由此可算出,它的密度大約是水的107倍!
現實中,假如真要打造這樣一根如意金箍棒,有可能找到所需的材料「神鐵」嗎?答案是肯定的,「神鐵」就來自我們腳下6000公里深處的地核。
地核主要由鐵和鎳構成,這個深度地區的壓力超過300萬大氣壓,溫度超過5000℃,在這樣的環境下,鐵的形態變得非常奇怪,既是結晶體,又是流體,密度是水的100多倍。密度如此之大的物體,被其碰到,當然就是非死即傷了。
而金箍棒能大能小,變到最小的情況下,跟繡花針差不多,猴哥能把它藏在耳朵里。假如金箍棒縮到這麼小,其密度將是水的200萬倍!
這種密度的物質在宇宙中還真有,那就是白矮星。白矮星是很多恆星的老年狀態,60億年以後,太陽也可能變成白矮星,那個時候,去太陽上鑿出一顆繡花針大小的鐵棍,那就是最小狀態下的金箍棒了。
原來,在先輩看來無異於天方夜譚的事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真有可能成為現實。那麼如今在我們看來毫無可能性的幻想,未來或許也有被實現的一天。
TAG:奧秘 |
※【講座回顧】張哲俊 | 跨學科研究:《史記》『箜篌瑟』的校勘
※教師「斗海報」 科研新探索
※隕石的科研、收藏價值之大!
※青蛙的科研之旅
※中科院南美天文研究中心本塔龍峰項目科研辦公室揭牌
※音樂劇《袁隆平》北京上演 再現科研求索路
※公共科研資助的價值評估
※超強文獻筆記術,3 步搞定科研文獻閱讀
※專訪猛獅科技科研管理中心劉丹
※阜外醫院科研管理團隊博鰲爭光:共獲5個證書和2個獎盃,「蛛軌圖」科研績效評價方法入選「十大價值案例」
※教育觀察:科研評價新政優化創新生態
※生物醫學、天文宇宙、科研實驗……《環球科學》三大冬令營帶你探索科學世界的精彩
※中國科研玫瑰
※屠呦呦團隊宣布「青蒿素抗藥性」等研究獲新突破,傳統中醫藥科研論著有望首次納入《牛津醫學教科書》
※港媒:旅遊熱潮正損害中國在南極科考站的科研?
※瘋狂的微生物(一)科研熱土、資本戰場
※《自然》發布全球科研論文調研報告:合理界定科研人員實際貢獻
※石鐵隕石為何極具科研價值與收藏價值
※中央軍委科技委首發《科研誠信倡議書》
※《轉》訪復旦大學於文強教授:從表觀遺傳學研究中談科研創新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