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實務筆記
第三章 兒童社會工作複習筆記
一、兒童社會工作概述
(一)兒童的概念與界定
1.兒童概念的表述
(1)兒童的含義
兒童是指18 歲以下的任何人。(《兒童權利公約》)
在我國的實際工作中,多將兒童的年齡界定為0~14歲。
(2)兒童概念的內涵
它是人的生命中一個特定階段。
它是作為人生的初始期而受到關注的。
它是人特別需要保護和關愛的階段。
2 .兒童的界定
(1)生理年齡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規定兒童的年齡上限為18 歲,我們通常在工作中使用14歲的標準。這些對兒童界定的方法,均是以其生理上生命存續的時間為依據來辨識兒童的身份。
(2)心智年齡
正如群體中存在個體差異一樣,不同的個體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往往會表現出差異性。正常的偏差可以忽略
不計,但在特殊因素的作用下,心智年齡和生理年齡會產生明顯的差異。
3 .兒童的特點
(1)生理特點
成長性:神經、循環系統、內臟器官、肌肉骨骼組織等全方面發展。
基礎性:為成年打基礎,並可能由於童年的某些經歷,造成其成年後的問題。
(2)心理特點
發展性。兒童的心理與生理一樣處於發展期,人格基本成形,認識和社會化還處於雛形。
依戀性。兒童對其撫養者的依戀,不僅基於情感上的需要,同時也是生存需要的自然反應。
可塑性。兒童的心理成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所處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撫養環境,對這些環境進行調整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兒童的心理成長。
(3)行為特點
探索性。兒童對事物的認知的能力尚有欠缺,其很多行為表現出探索的目的。
模仿性。兒童階段是人的學習階段,兒童的行為經常去重複他所看到的別人的行為。
(二)兒童的需要
1.生存的需要。兒童生存的需要不僅表現在其要獲得足夠的物質以滿足生命延續和身心成長方面,還表現為這些需要的滿足不能靠個體實現,必須尤其家庭和社會來滿足。
2 .愛的需要。愛的需要可以使兒童的情感得以滿足,使他們步入成年後能與別人和諧相處。
3 .學習的需要。兒童需要通過不斷地學習,長時間的積累才能在成人步入社會後更好的適應社會。
4 .遊戲的需要。遊戲在兒童中佔據很多的時光,兒童在遊戲中獲得身體的成長,並通過遊戲與人相處,逐漸的認識、了解社會。
5 .社會化的需要。兒童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學習社會角色,掌握道德規範。
6 .被保護的需要。兒童處於未成年,其自我保護能力弱,需要社會對他們進行特殊保護。
(三)兒童的成長、面臨問題及資源
1.嬰兒期(~1歲)
(1)特徵
新生兒離開母體建立個體生活,但對外界適應能力很差。
(2)任務
完成初期的快速生長發育目標,開始認識身邊的親人和感知環境。
(3)面臨問題
如何避免疾病困擾以及保障生命安全等,主要是生理層面的。
(4)資源
家庭或其他撫養主體提供的物質和照顧,相關法律及政策,可獲得的公共服務等。
2 .幼兒期(1~5歲)
(1)特徵
神經系統快速發育,運動功能大大增強,能夠無障礙地使用語言交流,並簡單地運用文字。
(2)任務
情感培養、心理培育和智力發展與身體成長並列成為這一時期的主要任務。
(3)問題
除了生理髮育方面的問題外,嬰兒期的兒童會有分離焦慮,而處於兒童早期的兒童會出現恐懼:害怕環境中出現陌生物體或新事物或新面孔;害怕黑暗;害怕睡覺。
外界環境影響的作用逐漸顯現,一些個體開始表現出行為及心理偏差。例如,過度依賴、說謊、攻擊性行為等。
(4)資源
父母和家庭是照顧兒童和幫助兒童克服成長面臨的問題的重要資源。
醫療照顧的形態、安全住處的擁有、健全的營養和適當的正式與非正式兒童照顧的安排都是重要的社會結構資源的實例。
3 .學齡期(6~14歲)
(1)特徵
生理機能進一步發育,心理、智力、學習能力不斷增強,需要向全方面發展。
(2)任務
開始學習今後進入社會所需的各方面知識和技能,形成初步的價值觀念,同時保持身心的正常發展。
(3)問題
可能會出現學習性問題,如厭學、焦慮等。幼兒期的行為問題,在學齡期表現得更加明顯,甚至會出現未成年人犯罪等。
(4)資源
兒童自身的生理、心理資源是兒童應對自身發展及其障礙以及人生任務的重要因素。
社會結構資源在這個時期仍然保持著重要性。
家庭、社區環境、學校系統和同輩群體都是兒童極為重要的影響因素。
(四)兒童社會工作定義和特點
1.定義
兒童社會工作是在現有的社會經濟基礎上,在當前的法律、文化背景下,根據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成長、發展的需要,以社會工作專業的價值為指導和科學的理論為基礎,充分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和技巧對兒童開展的助人及自助服務活動。
2 .特點
(1)兒童社會工作的開展,立足於社會的經濟、文化、法律等客觀背景。(2)兒童社會工作的開展是建立在特定對象需要和特點的基礎之上。
(3)兒童社會工作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充分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的價值、理論、方法和技巧。
(4)兒童社會工作是一種助人及自助的服務活動。
(五)中國兒童社會工作的法律基礎
1.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四十六條和四十九條都涉及對兒童權益保護的內容。
2 .兒童權利公約
《兒童權利公約》是由聯合國制定並實施的,《兒童權利公約》旨在建立保護兒童的國際標準,以防止兒童被忽視、受剝削和虐待。
3 .其他有關法律
其他法律還包括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二、兒童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一)兒童社會工作的理論基礎
1.兒童生物學
(1)進化論
霍爾運用復演學說對兒童的心理發展和變化進行了解釋。人的嬰兒期對應原始社會,幼兒期對應狩獵社會,
學齡期對應農業社會,人的成長史就是歷史的復演。
(2 )生長順序和時間理論
兒童的重要性徵的發展是有順序和時間規律的。
(3 )遺傳學說
個體發展是一個規則的自然發展過程,差異是因為DNA 的差異造成的。
2 .兒童心理學
(1)心理分析理論
心理分析理論對兒童社會工作的意義在於,個體早期的經歷對個體的成長具有很大的影響,開展兒童社會工作應該考慮或重視將兒童當前的狀況與過去的成長經歷密切地聯繫起來。
(2)發展心理學
心理的發展是從低級走向高級,從簡單走向複雜;但從具體的發展過程中可以看出,其中也包含有某些因素的消失和新因素的出現。
(3)心理社會發展論
艾里克森認為,人的自我意識發展持續一生。人除了生理性的衝動外,在生長過程中還有一種注意外界並與外界相互作用的需要,而個人的健全人格正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他將人的一生劃分成八個階段,每一階段或多或少均以同一性危機的概念來貫穿:
階段一,學習信任階段(0~1.5歲):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衝突。
階段二,成為自主者的階段(1.5~3歲):自主與羞恥、懷疑的衝突。
階段三,發展主動性階段(3~5歲):主動與內疚的衝突。
階段四,變得勤奮階段(6~12歲):勤奮與自卑的衝突。
階段五,建立個人同一性的階段(12~19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
階段六,承擔社會義務階段 (19~25歲):親密與孤獨的衝突。
階段七,顯示創造力感的階段(25~65歲):生育與自我專註的衝突。
階段八,達到完善的階段(65 歲以上):自我完善與絕望期的衝突。
(4 )行為或學習理論。
以班杜拉為代表的行為主義強調學習起於人與環境的互動,通過與環境的互動,兒童學習不同的行為模式。
行為與學習理論關注的是個體成長與發展的行為指標,以及個體認知與人格發展。
3 .兒童教育學
(1)陶行知的教育理論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體系,最初是以鄉村教育的形式出現的。「社會即學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另一個重要命題其對兒童社會工作的提示作用在於,在開展專業實務的過程中要充分地調動兒童所處環境中的有利因素,轉化其中的不利因素。
(2)多元智能理論
學校在發展學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時,必須留意每一個學生只會在某一兩方面的智能特別突出;而當學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進度時,不要讓學生因此而受到責罰。
(3)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一個重要概念是圖式,圖式的形成和變化是認知發展的實質,認知發展受三個過程的影響:同化、順化和平衡。
建構主義理論在教育學上的實質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
4 .兒童社會學
(1)自我發展理論
G .H.米德認為兒童是通過模仿周圍人的行動,發展成為社會存在的。通過學會站在別人的角色上考慮,獲得一定程度的自我感。再通過他人看待自己的眼光看待自我,發展起自我意識。
(2)認知理論
其認為人類行為是由個人從環境中所獲得的信息中產生的態度塑造而成。根據認知理論的代表人物皮亞傑的說法,兒童經驗所處的環境,然後創造觀念與行為去理解其環境。
5 .兒童文化學
(1)文化人類學理論
瑪格麗特·米德指出多數兒童被環境和文化所綜合決定。
(2)場論
勒溫認為,人是一個場 (field ),人的心理活動是在一種心理場或生活空間里發生的。一個人的行為 (B)取決於個人 (P)和他的環境 (E)的相互作用。場論提示社會工作者,要站在與兒童一致的文化視角去理解兒童的表象,要注意通過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來幫助兒童健康成長。
(二)兒童社會工作的表現形式
1.宏觀層面
(1)推動有關兒童的立法。兒童社會工作的重要任務是積極推動政府在兒童福利、兒
童權益保護方面的立法,敦促政府在兒童營養、衛生保健等方面增加投入,並積極為政府出謀劃策,提出更多關於兒童福利方面的建議和意見。
(2)促進對兒童的養育。兒童社會工作就是要通過多方面的努力,促進對兒童良好的養育。首先是保證對兒童的營養。其次是保證兒童良好的居住環境。
(3)推動兒童教育事業,教育為立國之本,也是兒童社會工作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兒童社會工作推動教育是多方面的。
(4)創造兒童快樂成長的環境。遊戲和娛樂是兒童生活的一部分,兒童社會工作者需要通過多方面的工作為兒童開展好遊戲和娛樂活動提供條件。
(5)加強兒童衛生保健。一是婦嬰保健,即通過多種努力,減少嬰兒死亡率;二是學校衛生工作,促進兒童健康發育成長,減少疾病的發生,全面提高其身體素質。
(6)開展兒童家庭服務。兒童是家庭的重要成員,在家庭層面開展的兒童社會工作,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對家庭中兒童權益的保護;二是針對親子關係和兒童教育方面的服務;三是在社會上建立對個別「問題」兒童的服務機制。
(7)增強兒童權益的保護。通過流浪兒童救助、輟學失學兒童助學、發展偏差兒童矯治、殘疾兒童康復等手段保護兒童合法權益,保護他們的健康成長,教會孩子自我保護。
(8 )提供兒童的信息與資訊。兒童社會工作者需要隨時了解兒童的發展需求,認識兒童問題,為政府決策提供建議和意見。
2 .微觀層面
(1)一般兒童社會工作
一般兒童的社會工作主要是對一般兒童提供教育、衛生保健、營養、托兒、康樂等方面的服務。
(2)特殊兒童社會工作
特殊兒童的社會工作主要是對殘障兒童、問題兒童及特殊身世 (孤兒、棄兒、受虐)的兒童提供救助、教育、醫療及機構照料、家庭補助、寄養和收養等方面的服務。
對特殊兒童的工作可以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支持性服務。通過提高兒童所處環境,強化照料者的能力,以促進兒童的發展。
保護性服務。通過介入外部監督或者強制等方式,防止兒童被虐待、忽視和剝削。
補充性服務。通過專業介入,對兒童境遇中存在的某些薄弱或者缺失環節給以適當地增強。
替代性服務。通過改變兒童生存環境的方法對兒童進行保護。
(三)對兒童有重要影響的社會要素
1.家庭。一個人出生的家庭環境以及兒童所受的熏陶,使兒童今後的生活中很難褪去其家庭的印跡。
2 .學校。學校對兒童來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場所,在某些情況下。其影響作用甚至會超越家庭。
3 .同輩群體。同輩群體是兒童成長中十分特殊的重要因素,它可能因某些原因在一些個體上不存在,但如果其存在,對兒童發展的影響作用是很大的。
4 .大眾傳媒。大眾傳媒對兒童社會化進程的影響深刻,改變了兒童社會化的進程模式。
(四)現階段兒童社會工作的具體機構
1.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
學校里,教師是主體的專業隊伍,他們通過組織教學活動來實現智育、德育、體育等的教學目標。
2 .社會福利機構
社會福利機構收養了絕大多數的社會孤兒和棄兒。對這些孩子來說,機構就是他們成長的家。
3 .社區
社區是兒童生活的場所,在社區中兒童擁有更多的閑暇時間,這也是兒童工作開展的有利條件。
4 .專業性社會工作組織
近年來在政府引導和支持下出現了若干專業性的社會工作組織,它們以實現社會工作價值為機構的目標,為所在地或者周邊的機構提供專業社會工作服務。
TAG:社工MSW考研輔導 |
※潛伏在筆記本中的任務管理器
※中醫讀書筆記
※超實用筆記讀書法
※中韓口譯筆記
※JT中醫基礎理論 筆記
※我的官場筆記
※中醫學習筆記
※中醫系列讀書筆記(4)
※中醫系列讀書筆記(5)
※中韓口譯講課筆記
※《資治通鑒》筆記七中
※《中產階級如何保護自己的財富》讀書筆記
※詭案實錄之失蹤筆記
※《營銷密碼》,頂級市場總監的秘密筆記
※中國繪畫的筆記
※我的設計筆記
※《失蹤筆記》
※游林筆記中獎公示
※《市場營銷學》易考筆記
※診余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