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為政第二」

論語「為政第二」

前 言

「望子成龍」,天下父母之心。

龍者,人上人,有治國安邦之德才。若非學富五車,滿腹經綸之士,如何擔當得起經世治國之責任!

《論語》--中華文化之精髓,人際關係之聖經。春秋戰國,天下紛爭,民不安生。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乃使天下安定,國祚長久。故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

做事先做人,國人之共識。做人需先修德,以德為先。

而今之父母教子,重才者多,重德者少。豈不是與龍之德相悖也。

湯氏教育,專心研習國學經典--大學、論語、孟子、中庸。每日解讀一章,潛移默化,助您修身養性,修齊治平。

【原文】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注釋】

攻:致力研究。一說攻伐。今從前說。

異端:指各種雜學、技藝等。

【直譯】

孔子說:「致力於雜學技藝,這是有害的呀。」

【切磋琢磨】

儒家不同意其他各家的學問和做法的,認為對治國安民,實現和諧社會無益。比如道家的隱逸是不負責任,墨家的兼愛是不切實際,等等。儒家還反對各種耍權弄術之人,認為這樣的人,心裡不誠實。

《法言》曰:《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捶提仁、義,絕滅禮、學,吾無取焉耳。

(譯文:《老子》關於道、德的言論,我是贊成的;至於他攻擊仁義,廢除禮儀,拋棄學問的主張,我是不贊成的。)

《孟子·滕文公下》篇曰:「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piao3,同殍piao3,餓死,餓死的人),此率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吾為此懼,閑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不得作。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聖人復起,不易吾言矣。」

(譯文:孟子說:「(如今)聖王不出現,諸侯放縱恣肆,隱居不仕的人橫發議論,楊朱、墨翟的言論充塞天下。天下的言論,不是歸向楊朱派,就是歸向墨翟一派。楊朱宣揚一切為自己,這是心目申沒有君王;墨翟宣揚對人一樣地愛,這是心中沒有父母。心目中無父無君,這就成了禽獸。」公明儀說:『廚房裡有肥肉,馬圈裡有肥馬,但百姓面有飢色,野外有餓死的人,這簡直像野獸吃人啊!』楊朱、墨翟的學說不停止(傳播),孔子的學說不發揚光大,這樣,邪惡的言論就蒙蔽了百姓,阻塞了仁義。我對此很憂慮,才出來捍衛先聖之道,反對楊朱、墨翟的學說,批判荒唐的言論,使那些邪惡的言論無法傳播。邪惡的言論從內心產生,就會有害行事;對行事有害,就擾亂政治。即使聖人再次降生,也不會改變我的觀點。)

《論語·子路》篇曰:子路從而後,遇丈人(道家之徒),以杖荷蓧(diao4,竹編的耘田農具)。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譯文:子路跟隨孔子出行,落在了後面,遇到一個老丈,用拐杖挑著除草的工具。子路問道:「你看到我的老師嗎?」老丈說:「四體不夠勤快,五穀分不清楚,這是什麼老師?」說完,便扶著拐杖去除草。子路拱著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殺了雞,做了小米飯給他吃,又叫兩個兒子出來與子路見面。第二天,子路趕上孔子,把這件事向他作了報告。孔子說:「這是個隱士呀。」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裡,老丈已經走了。子路說:「不做官是不對的。長幼間的關係尚不可能廢棄,君臣間的大義關係怎麼能廢棄呢?想要自身清白,卻破壞了更大的倫理關係。君子做官,是為了實行道義的。至於道為何行不通,(看到這樣的人)我就知道了。」)

把精力用在這些「異端」上,要麼無益於國,要麼無益於身。(如耍權弄術者,最終也必被此類所害,正如商鞅被其政所害。)

謀者,必被謀害;術者,必被術害;殘者,必被殘害;暴者,必被暴害;利者,必被利害;奸者,必被奸害;詐者,必被詐害。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無害於身。

對於一般人,其異端還有:比如怪力亂神,比如嘩眾取寵,獵奇獵艷之事,,還有由於逐利而製造的各種「理論」,皆為異端,皆不能使人靜心養性,不能使人走向正道。攻於此,也將害人害己。

之異端,何其多也!攻乎異端者,亦何其多也,竟而不自知!而攻乎聖人之道者,微矣!

對於正道的修鍊,本身就是難於持守的,需要堅定的志向,持之以恆的意志,需要心無旁騖,排除外物的干擾。否則,很容易改變初衷的。詩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此之謂也。

《孟子.告子上》篇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譯文:學問之道沒有別的什麼,不過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來罷了。)

這一章有人解釋為:「攻擊異端邪說,是會受到傷害的。」意思是你攻擊他們了,他們是要報復你的,甚至會不擇手段的報復,自己是會受到傷害的。所以不要攻擊異端邪說。(這種解釋是臆測吧)

【問一得三】

楊朱:楊朱是戰國時期魏國人,是道家楊朱學派的創始人,反對儒墨,主張貴生,重己,他的見解散見於《莊子》 、《孟子》、《韓非子》 、《呂氏春秋》等書。

墨翟(di2):墨子(約前468年—前376),名翟,春秋末戰國初魯國人。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較能代表墨子學說和思想的有《尚賢》、《兼愛》、《非攻》。學說思想主要包括:兼愛,非攻,天志明鬼,尚同尚賢,節用,生活上奉行「以自苦為極」。墨家在戰國時是一個重要的學派,與儒家並稱「顯學」。

異端邪說:漢語辭彙。指和正統思想不同的有害學說。

素隱行怪:成語。求索隱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隱逸的地方,行為怪異,以求名聲。

【他山之石】

《禮記·中庸》篇曰:子曰:素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為之矣。

《孟子.告子上》篇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論語.述而》篇曰:子不語怪力亂神。

《論語.子罕》篇曰: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論語.憲問》篇曰: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註:原壤是道家之徒,母喪而歌。類莊子喪妻,鼓盆而歌者。)

《法言》曰:《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捶提仁、義,絕滅禮、學,吾無取焉耳。

《孟子·滕文公下》篇曰:「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吾為此懼,閑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不得作。作於其心,害於其事;作於其事,害於其政。聖人復起,不易吾言矣。」

《論語·子路》篇曰:子路從而後,遇丈人(道家之徒),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想你是真的 回不去也是真的
南極的幸運天使
巴塞羅那之高迪主題系列(4)——古埃爾公園與清晨的追憶
《傷寒論》中「白虎湯證」疑案淺析
讓科幻電影走進現實!看看那些電影里被實現甚至被廣泛應用的「黑科技」

TAG:公眾號 |

您可能感興趣

《論語·為政第二》2·2
顏淵第十二《論語》
論語·為政篇·第一章 為政以德
佟老師講《論語》——《論語·庸也第六》第三小節
琴論語·為政(九)
《論語》淺述‖里仁第四
佟老師講《論語》——《論語·里仁第四》第十五小節
佟老師講《論語》 ——《論語·里仁第四》第十一小節
論語為政第二(音頻+原文+譯文)
《論語·學而第一》
《論語·為政第二》2·10
蝸牛拆書之《論語》:為政篇第二1-4
《經典研讀》第66期 論語八佾篇第二十六
論語堯曰篇第二十 02
《經典研讀》第71期 論語里仁篇第五
論語顏淵第十二(音頻+原文+譯文)
《經典研讀》第69期 論語里仁篇第三
《論語?學而第一》淺解
「誦讀論語五百遍」討論集錦(五)
《論語正義》為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