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國外工作幾年後再回國上班是種怎樣的體驗?

在國外工作幾年後再回國上班是種怎樣的體驗?

國內VS國外

在國外工作六七年之後回國工作是怎樣的體驗?

問題沒有導向性

希望正面的反面的都來說一說

籠子里的人拚命想出去

外面的人卻掙扎著要回來

GIF/816K

1

國外工作7年,回國照樣被穿小鞋

@鄧妍

我在英國工作了七年,上次假期在國內和一個國內企業有小小小小項目合作。老闆是我在英國的朋友的朋友,也是在英國待了好幾年的。一切都很順利,大家也互相尊重。

直到出了點小問題,對方員工被他們老闆施壓了。對方一員工人前態度很好,人後嘛,私下微信發語音給我,態度很不好,埋怨我沒有與他們溝通,給我施壓。

其實這沒什麼啊,有誤會就解開誤會嘛。可笑的是她以為我和她一樣是不能與她老闆平等對話的下級……

我直接回復:你要是有難處不能完成任務那我替你跟你老闆說說吧。正巧這時候問題解決了。若非如此,我倒想知道她會怎麼回復我。

她和很多人一樣錯以為我就是個剛畢業給她老闆打工的。(我長得顯小,又從事他們不了解的領域)。

人前一套,人後一套。以貌取人,目光短淺。

國外沒有這樣的人嗎?有。但在國外,你可以直接指出來,不得罪人。在國內,你就只能選擇別的方法,比如忍,或碾壓,穿小鞋或者威脅給別人穿小鞋。就是沒法公事公辦。

我寧願被老油條老狐狸騙,這樣我還能學點東西,對吧。但為這種特別沒水平的事情進行額外精力消耗,毫無智慧可言,對事業沒有任何幫助。

以後國內項目得多收錢來彌補心靈創傷。

2

因為工作過程、方式各種差異常被嘲笑

@王Hugo

雖然只在法國工作過一年,然而轉眼在上海工作也一年了,一年對一年吧。

效率 VS 過程

這是一個什麼都想要的年紀,卻什麼也給不起。在法國工作時,從來都不知道什麼叫效率,好像這是個完全不用關心的問題。 作為有百年歷史的國際大公司,每一步都有良好的process, 而我們也堅信,只要完整地Follow process, 就一定會得到正確的結果。

譬如:不管是內部還是外部,開會都會提前預約好,會議前會做好議題總結,會後會按照模板發出會議記錄,項目中有各種各樣的工具,每一步都有Issue discription - analyse - proposition - Pros&Cons- decison 要填寫。 對於數據,文檔等等的管理從內容到格式都有一套標準化的措施,並且是嚴格遵守的。

然而在國內,雖然是同一個公司,但Process上也是弱化了很多的。常常是只要問題可以解決了,神馬process都可以忽略。所以現在在國內,每次嚴格按照流程辦事都會被嘲笑。

電話 VS 郵件

我在法國工作的第一天,上司就跟我說: Hugo, 你要記得,能寫郵件的情況下一定不要講電話,即使電話上說清楚了,達成一致了,也一定要寫郵件讓各方確認好。實際工作中往往也是這樣子的,由於對效率不是很苛求,大家基本都是以郵件來溝通工作。

然而把這個習慣帶回國之後,卻常常被老闆罵。。。國內公司不僅更傾向於非常頻繁地用電話而非郵件,甚至會用微信來交流工作。。。

甲方 VS 乙方

雖然汽車行業往往是甲方比較強勢,但在法國這一點好像並不是很明顯。主機廠和供應商的交流往往也是很平等客氣尊重的,大部分供應商的研發主力也都在歐洲,所以對主機廠的支持力度也不錯,交流起來是很順暢的。 一切排好時間計劃,按部就班。

在國內,第一周就吃驚了,聽到同事講電話,不禁感慨:原來可以這樣對供應商說話!很多譏諷責問的語氣在歐洲是蠻難想像的,畢竟歐洲的聖母婊們在面子上還是要保持的溫文爾雅。這一點上,Local OEM更甚,甚至出口成臟也是蠻司空見慣的。

3

在國外就是打工的命你說是不是

@神將三國

兩邊都工作了不少年。工作都是金融法律相關,一個在紐約,一個在上海,都算行業領袖吧。

感覺的話如果回國去國企就算了,你會感覺自己很傻叉的。對人不對事,重大項目都是為了完成政治任務,投資決策跟著領導出訪國家。總之,很鬱悶。

去外企會感覺中國的外企是中西結合吧,斗人不會少,加班非常多。

終於發現了,創業絕對國內有機會。在國外就是打工的命你說是不是,反正我們這行是,資源都在白人手裡,有idea也沒人投你。國內就完全是另一幅景象了。

還有一點,在國外工作過的我們其實真的只是螺絲釘,做神馬10年以上也就是小中層,所以千萬太把自己當回事兒。我們抱怨別人溝通成本高,人家還覺得我們是格格不入的怪胎呢。畢竟我們回來是搶資源來的,你說是吧。

4

一切取決於你想不想往上爬

@Jonna Zho

我自己只在美國工作過半年,也只是做低級的office assistant;現在在國內深圳國企工作,主要做國際業務,接觸的是挪威、新加坡、荷蘭、美國的公司,和這些公司深入合作,共同投資。所以我理解題主說的國外是指「發達國家」;回國,指的是「一線城市」。

人情世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你會接觸多少人情世故,取決於你有多想往上爬,取決於你要的資源的競爭激烈程度,和國內國外沒太大關係。

如果只是想安心做好自己的崗,不想那麼多往上升,我想國內國外都是一樣,上班上班,下班回家,誰愛爭什麼就是什麼。

如果想做的事情,資源是有限的,爭搶的人是多的,擦鞋別人是願意的,矛盾是難免的。當然,國內資源更有限,爭的人更多,所以更要小心。

我當時在美國辦公室,就一個晚會請誰的哪個客戶,都會爭執個不休;我一個叔叔在美國市政府工作,做技術崗,也就是冷眼看別人拉幫結派。看看Margin Call這部電影吧,我認為是描寫華爾街最真實的電影了。裡面只是描述了一天一夜的權力鬥爭,就讓你覺得,生活在哪都是殘酷的,只要你想要的別人也想要,你還不幸/幸運站在別人前進的路上。

在國內工作則更多,那個在領導跟前鞍前馬後的A,那個愛猜忌懷疑散布謠言的B,那個動不動就以權壓人的C——有時候真的累,咱們不能就事論事,就談項目嗎?但是你想想一個項目背後的Bonus,你知道為啥的~~

工作強度

Again,這取決於你有多想往上爬,是否有平台讓你高工作強度。

我悄悄的看著在國外閑得掉眼淚,出國幾年廚藝大增,釣魚裏手,紅酒專家,鋼琴過級的朋友們,你們是不是也覺得,國外的很多崗位職責是定死的,升職渠道是固定的,個人特別是華人個人的發揮空間是有限的?

而我接觸的客戶,因為都是Top Management,項目能不能做成和自己Bonus關係太大,所以不管是挪威人荷蘭人美國人法國人,都是黑著眼眶紅著眼眶熬著夜~~談項目的最後一個月,搞談判的都知道,基本上談判到最後就是拼體力了,不管你是哪國人,deadline在那,你就一路狂奔吧。

特別是我們請的律所在倫敦的律師,一個小時千把美元,把你凌晨一個電話叫起來,那是讓你賺錢啦!

當然,如果在國外只是一般職員,那工作時間確實是更受尊重,按點上下班那是你自己的權利,領導耽誤你了那得跟你說「SORRY」,耽誤多了加班工資條就上來啦。在挪威時我和他們大老闆都在開會熬到晚上八九點,看到挪威前台技術人員秘書都3點就走了。。。。我當然是覺得——Different Missions...

但在國內,按點上下班是福利,不管你有沒有活。但如果不是在華為或者這樣推崇狼性文化的公司,還是可以保障自己的個人生活的;當然如果你住在西五環,你在國貿上班,上班交通成本就那麼高。。。我覺得咱還是得多努力努力,爭取在雙井勁松租個小點的房子?

總的而言,要往上爬,工作強度都很大;如果做小職員,國外閑到哭,國內有點累,但也可以接受。

工作方式

這個必須說了,人家資本主義國家這麼發達,平均工作小時能多賺咱們那麼多錢(不過現在差距在縮小),還是有道理的。

工作方式確認比較規範、比較先進,比較有效率。

開會前先會Agenda確認;開會後Minutes跟蹤;建立網上文檔體系,如果修改合同則雙方所有修改痕迹網上保留;做事情流程化,特別是財務系統,大部分可電子留痕,電子追蹤;文檔管理一流,存檔及時;不遲到;郵件回復及時有交代。

就算是我們這樣團隊里都是留學回來的人,號稱自己都是工作狂的人,也必須承認,人家的工作習慣,那是杠杠的。而且國內的企業,更喜歡寫報告、寫申請(其實報告還是有用的,對於理清自己思路);特別是政府類企業,開大會、開小會,講口號(不過越來越少)。

但我認為,這些是可學的,我們自己團隊成長自不用說,我看到國內我們的合作機構,特別是做國際業務的律所、會計師事務所,也正在越來越規範化,效率也正在提高。

上升路徑

如果不是創業公司,國外的上升路徑更加規範,更有「熬年頭」的感覺,當然你也可以說「職業規劃更加明晰」。國內因為很多產業都是新的,都是靠拼的,所以運氣+努力的成分更多。我想很多人抱怨的也是這個吧。但對於一些人來說,也是機會,對嗎?

種族天花板就不說了,這個中國在海外的企業,也都是華人老大啦。

衣著

我覺得這個不值得吐槽。工作不是穿衣吃飯,我自己除非見客戶,我就愛自己做中餐,就愛穿休閑裝。和客戶混熟了也都穿得休閑,項目裡面見真章。

關心私生活

國外不能明著問(呵呵,他們愛Gossip的程度不比國內低,就是比較有禮貌);國內就是愛問,一個客戶第一次見面就可以敞開了問你。

不過我其實覺得和工作關係不大。而且就算他們問,你可以不說的/打哈哈的。我這個人容忍能力比較高,就覺得該問就問,單身就單身,我覺得單身挺好,比湊合著過好,您不覺得?沒事,我保留意見。

5

不同文化特質影響下的感知反差

@Deng Andy

講點突出的感受。

其實無論是發達國家的白人文化圈,東亞的儒家文化圈,還是拉丁美洲,或者普遍樂天享受的非洲文化圈,本身不同的文化特質就帶來了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

以人類發展指數和生活水平最高的歐美和東亞文化圈來看,普遍的共性還是有的。

在國外也工作了兩年多,現在國內工作。除了上面各位提到的各種原因之外,感觸最深的就是效率和組織。

本身工作的本質應該就是把事情做好。同樣的事情,需要幾個人來完成,deadline怎麼制定,各個milestone的總結,需要哪些部門或同事配合,需要調動什麼資源,等等,架構清晰,目標明確,剩下的就只是執行。Plan,Do,Check,again。如同世界盃上的德國戰車,目標明確,組織架構清晰,team work,這樣的效率和團隊能輾壓一切。

在這種情況下,可能你到了公司,馬上就融入這個工作流程,知道自己幹什麼,雖然大部分員工都是螺絲釘,但上班時間不會浪費,大家只專註在能創造價值的事情,而不是聊天,網購,參與各種稀奇古怪的會議。

同樣的,政府的政策也有引導性。某東南亞華人國家,彈丸小國,政府細緻到對引入外國人才的每一年的工資漲幅都有要求,甚至直接引誘本國國民參加各種職業培訓和就業計劃,事無巨細的提升整體社會運行效率和老百姓的效率意識,逼著大家上進。

反觀國內,可能我們努力工作,常常加班,但是運用在實際工作的時間和創造的價值,可能就被浪費在各種會議各種內耗和領導的朝三暮四了。

不過國內企業慢慢已經越來越靠譜了,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一切已績效和創造的價值為標準:大騰訊的一個十幾個員工的team,或許創造的效益和產生的成就,已遠遠高於大移動幾百上千人做出來的產品。

6

講講回國的motivation

@匿名用戶

生活方面

離父母近。

所謂國外好山好水好寂寞,國內好擠好亂好快活。這是很多留學生,即使拿到US/UK offer之後仍然回國的motivation。對於學術實力和家庭經濟實力均OK的這部分留學黨來說,國內生活精彩、有歸屬感。這一點對於很多活躍分子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收入方面

就本人經歷而言(本人UK G5大學通信工程MSc畢業)在UK一個剛畢業的碼農的薪水分布很集中,在一年在32k GBP左右。在國內好一些的可以拿到200kRMB+。考慮到UK這一檔的MTR達到40%,且國內的消費水平要遠小於UK,所以就購買力而言,國內較強的畢業生並不一定遜於UK畢業生;拿到手的薪水,在中國也不見得比在UK差得太多。當然,各行各業有差別,像四大這樣的公司,國內國外就差很多很多。

如果你打算長期混跡職場

如果你打算長期混跡職場,並且畢業後選擇在國外工作的話:

很多中國人在國外會遭遇所謂的天花板效應。

我有一些在UK、US的學長本來均打算國外工作三四年就回國去。可是這幾年在國外閑適的工作經歷讓他們較難適應國內激烈、高壓的生活環境,遂對回國工作產生排斥、恐懼感。

如果你有創業的打算

從宏觀角度上來說中國仍然是一塊start up的樂土。機會很多。雖然大家都在提「新常態」這個詞,不過,中國相比較於歐美而言仍然是一個快速膨脹,且略微顯得無序的一個經濟體。如果想創業,國內機會要比國外多很多。

在國外工作太久會讓人不接地氣,而這是創業所較為忌諱的。

一些私人原因

比如一些有家底的留學生,畢業後回國可以幫家裡管理投資或者運營生產,也有一些留學生的BF/GF在國內,所以他們回國了。這些都是回國的motivation。

以上都是說的拿到國外offer仍然回國的motivation,所以通篇都在說國內工作好好好。當然,國外工作有著自己很多優點,比如閑適、規範化、穩定、空氣清新等等。

6

但也有回國不能接受的那些事兒

@知乎用戶

國外10年,回國不能接受的是:

很多工作上的數據,結論,表達都極度有水分,任何東西都要搞的高大上,不是一般的make up,簡直就是在搞詐騙......

公司領導和員工的關係簡直是能畫餅就畫餅,能欺騙就欺騙,你相信你傻X,不哭鬧不搭理。沒有任何規則可言。

極度沒有隱私可言。領導同事都要加上微信便於聯繫;父母情況,婚戀情況根本不能隱瞞,各種要回答。

加班沒有任何效率,通常都是等領導,等報告,等開會.......之中度過。

@匿名用戶

因為工作關係,最近兩年一直在國內工作。也見識了國內的紅與黑,談談個人感受。

吃拿卡要回扣酒席KTV會所諸如此類無關工作本身的事太多,過分耗費精力。

違法亂紀暗箱操作非常普遍,整體缺乏正義正直的大環境。

國內的工程人員中部分人員技術水平不高,缺乏正義感,缺乏職業素養。

做事毫無章法亂七八糟,幹活都得靠上壓下,大罵小。

瞧不起現場人員,等級觀念深重,唯上是從。

部分職位屬於高危職位,花花腸子太多,心思不好好放在工作上。

愛說別人的閑話,大嘴巴很多。

Linda Jiang

在英國工作過7年, 剛回來的時候覺得非常大的culture shock! 花了挺長時間才適應。

效率

在國內的效率整體比國外底。 例如在英國大家開會之前有明確的agenda, 會後有明確的action。 在國內很多時候開會就是為了聊聊, 沒有明確的目標, 很多事後沒有明確的結論。

Connection

國內是要交朋友, 有關係,然後才有可能有商業機會。 但國外是先做事, 在合作的過程中長久了就變成了朋友。 所以在國內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在行業里social, 要認識足夠多的人,足夠多的connection, 然後才好辦事。

計劃

國內很多事情是沒有計劃的, 或者計劃是可以隨時改的。早晨10:00 會接到一個合作夥伴的電話, 說他中午過來找你。想提前2周約人一版都不可能, 因為大部分時候都是不能確定2周後的計劃的。 但在國外,appointment 很重要, 大家的時間都排的很慢, 很多計劃都是幾周前就定好了。 不能說是哪個方式好, 但的確挺不適應的。

Work & Life Balance

在國外工作是工作, 生活是生活。 在國內很少是能分開的。

我是花了不少時間來適應,文化的不同決定了工作方式的不同, 思維的不同。 不知道將來回了英國是否又需要經歷又一輪的culture shock!

7

我是誰?我在哪?我再做什麼?

@匿名用戶

國內的公司好務實啊,好少的形式主義啊!

我真心沒開玩笑。

知乎用戶,Fighting

夏天回國,第一天上班,著裝西裝革履;下班後,立馬去隔壁「優衣庫」買了幾件短袖polo衫。

@匿名用戶

填各種沒用的表格,申請,寫日報,周報,月報,季度報,年報,各種出差總結…

感覺幹這種事佔了上班大半精力…最奇怪的是竟然還是比國外清閑。

@泰閑

為什麼領導夾菜的時候,我總在轉盤子!!!

@Kai Liu

懶,一種懶得體面,一種懶得苟延饞喘

@shining cheetah

圈子嚴重,對人不對事,低一級各種壓,有話不直說,領導無自理能力。

@捲毛肉鬆

飯局上同事們都會抓領導講話的間隙起來敬酒,我好像抓不住這個tempo...有次領導逗我,問外國人喜歡喝哪種酒?我一時語塞,說愛喝啥喝啥,汽水也行。領導開始講《一次不能沒有白酒的旅行》...

價值觀正常的會成為少數派,少數派很難活下去。好吃的都吃到了!只是,吃得很提心弔膽...

8

只要心中有海,身邊有沙

哪裡都是馬爾地夫!

@千岍

跟你去哪個國家做什麼事有關

如果是去非洲啊什麼的地方援建。。。你會發現非洲人比國人懶一萬倍。。。而且會有各種理由比如齋月啊什麼節啊可以停工不幹活,一到點就禱告,根本不管你這邊是不是水泥剛開包再不攪拌就凝了,任你中方急到跳腳都沒轍,然後回國後的感覺就是我們真強大!各種順眼自豪感滿滿

但是如果你去日本啊英國啊美國啊什麼的,那就。。。當然在國外可能又會想念國內各種熱熱鬧鬧的夜宵攤啊美食啊跟老闆聊開心了還多送你一紮啤酒什麼的,其實沒有哪裡是天堂(什麼都好),但有一個地方叫故鄉(就算什麼都不好也是我家)。

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聽見後邊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間

其實沒有哪裡是天堂(什麼都好),但有一個地方叫故鄉(即使不夠完美,那也是我們的家)。

聽你說

留學幾年後回國生活一段時間,

是種怎樣的體驗?

GIF/889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頓ACCA 的精彩文章:

有一個excel用戶超羨慕的功能:聚光燈

TAG:高頓ACCA |

您可能感興趣

出國最難的不是剛來的幾年,而是回國後…
出國最難的不是剛來的那幾年,而是回國後…
喊了兩年的「下周回國」後,這次賈躍亭是真的要回國配合調查了?
二戰結束後日本人的回國路到底是什麼樣的?看完替他們感到心酸!
印度出差半個月,每天吃這樣的「工作餐」,回國後身材大走樣!
二戰結束後日本人的回國路到底是什麼樣的?看完後真替他們感到心酸!
盤點那些嫁到國外遭退貨後回國走穴撈金的女星,你知道幾個?
當年叛逃的大陸飛行員,過得怎麼樣了?拿著美國的賞金表示想回國
她在中國生活了一年,回國之後表示中國就像是天堂一樣
留學幾年,回國工作都找不到?
不敢回國的國寶,在外流浪十幾年,到了中國再也不想回去了!
外國人來到中國吃到這幾道美食後,回國後就食不知味了
中國流失在日本的五大國寶,每件都是巧奪天工,可惜很難回國了
79%的留學生都回國了?他們回國後年薪怎樣,最新調查數據出爐……
二戰結束之後,日軍回國之後過得怎麼樣?和你想的絕對不一樣
回國還是不回國,這是一個問題
有國外當過兵的人,退役後還能夠回國嗎?跟你想的不一樣
回國,還是不回國,這是一個問題
為何外國人來中國後不想回國?一位來華4年的老外終於講出了真話
外國人在中國只呆了三天,就要回國再也不來了,到底發生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