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粵北低風速風電場的故事

一個粵北低風速風電場的故事

南雄,位於廣東省東北部,自古就是嶺南通往中原的要道,素有「枕楚跨粵,為南北咽喉」之稱。雖然地理位置優越,但受制于山地較多,南雄的經濟在省內一直排名靠後,長期難以摘掉「廣東省山區貧困縣」的帽子。

近年來,當地政府積極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項目開發則是其中的重點。隨著2016年12月19日南雄首座風電場——中國能建犁牛坪風電場(簡稱「犁牛坪風電場」)落成,風電正在為這個「中央蘇區縣」的紅色大地注入一股強勁的綠色發展動力。

日前,本刊組織的「最美風電場」活動採訪組走訪了這座風電場,尋找背後「最美」的人和事。

「我們仍然看好廣東省的風電發展」

4月底,北方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遠在南國的南雄則開啟了雨季模式,煙雨朦朧,略顯濕熱。

當採訪組一行來到犁牛坪風電場時,恰好遇到了來此檢查生產工作的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能建投」)工程管理部項目經理高文輝。

他向本刊記者介紹,這個總裝機10萬千瓦的風電場是中能建投在廣東的第一個落地項目,分兩期建設,總投資額10億元。「一期的建設還創造了『中國能建速度』,僅用了350天。這主要得益於我們此前參與過眾多風電項目的建設,積累了豐富施工經驗。」

自全部機組併網發電以來,一期項目的整場表現大大超出了預期。

記者拿到的數據顯示,在平均風速不到5米/秒的情況下,截至4月27日,犁牛坪風電場的累計發電量已經突破4300萬千瓦時。僅4月的27天,就發電1000萬千瓦時以上。據此估算,全年發電量有望達到1.2億千瓦時,而可研報告設計的年發電量只有9900萬千瓦時,這意味著實際發電量將比設計值高出20%。

「1—4月還不完全屬於這裡的大風季,在進入大風季後,效益還會更好,全年的實際發電量很可能會高於預估值。」中國能源建設集團韶關電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古偉華樂觀地說。

然而,回溯開發過程就會發現,能交出今日這份成績單實屬不易。

公開資料顯示,犁牛坪風電場於2013年被列入「十二五」第三批風電項目核准計劃,但直到2015年才獲得廣東省發展改革委的核准。

之所以持續如此長的時間,關鍵的阻礙因素是用地審批。古偉華透露,「涉及到風電場投資的管理部門比較多,每一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紅線區,這些信息又不公開。前期審批時,必須花時間逐個找這些部門,手續比較繁複。」

這不僅拉長了投資周期,還會導致意外情況的發生,增加建設成本。

目前,廣東還在進一步收緊風電的環評,這勢必將對開發產生不利影響。

對此,高文輝認為,只要把前期規劃做細緻,制定周密的環保方案,是能夠避開上述不利因素的。並且廣東地區的風電消納較好,補貼發放及時。「所以,雖然存在困難,但根據一期投運後的情況,我們依然看好未來廣東的風電發展。」

這一點也體現在了中能建投的中長期發展戰略里。

據悉,該公司制定的整體目標是,深耕南雄,挖潛韶關,立足廣東,輻射華南,計劃5年內在廣東投資200億元,用於風電、光伏發電、抽水蓄能、海上風電等項目的開發。僅韶關地區,目前就有總裝機容量50萬千瓦的風電項目正處於規劃中或者已經投運。

「要用就用經得起市場考驗的機組」

從對項目收益影響大小的角度而言,風電機組無疑是最核心的要素,在犁牛坪風電場這類複雜地形山地低風速風電項目中更是如此。

據了解,犁牛坪風電場吊裝了25台中船重工(重慶)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簡稱「海裝風電」)生產的HZ120—2.0MW低風速機組。

古偉華表示,之所以選擇這款機型,首先是基於中國能建集團劃定的選型標準:要採用市場排名靠前的企業生產、經得起市場考驗的機組。在此基礎上,再考慮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的高低。

HZ120—2.0MW機型沒有辜負中能建投的期望,投運後表現出了出色的整體性能,除了發電量遠超預期,平均可利用率也達到98%以上。

良好的運行表現讓業主對海裝風電機組產生了高度的信任感,一個細節佐證了這一點。在此次生產檢查中,運行人員通過對比發現,單台機組的累計發電量存在較大差距,最好的能達到200萬千瓦時以上,最差的只有100多萬千瓦時。

當記者問及原因時,古偉華否定了由機組導致的可能性。「肯定不是設備的問題,可能更多的是和微觀選址或者施工有關,我們正在想辦法分析具體原因。」

事實上,中能建投並非唯一被海裝風電2.0MW系列機組征服的業主。

據海裝風電犁牛坪風電場項目經理張震介紹,海裝風電是國內最早一批研製2.0MW機組的整機商,2007年就推出了該機型。它是按照中國風資源情況設計的兆瓦級大功率風電機組,可適應積雪、結冰、沙塵和低濃度鹽霧等惡劣環境。

商業化應用後,2.0MW機型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也贏得了五大電力開發商以及國外開發商等眾多業主的青睞。截至目前,已簽約的合同量達到3700餘台,實際吊裝的則有2000餘台,機組平均可利用率保持在98%以上。

海裝風電還根據市場反饋,持續改進2.0MW機型,相繼研發出了多種適用於不同細分市場的型號。HZ120—2.0MW機組則是專門面向低風速風電市場。

張震告訴記者,考慮到低風速地區風速低、風向多變,該機型應用了更大的風輪直徑和更高的塔筒,並配備海裝風電自主研發的智能化控制系統,大大提升機組的捕風能力,使其可以應對複雜的風況條件。

此外,為了提高機組的可靠性和壽命,HZ120—2.0MW機組的傳動鏈採用雙軸承支撐結構,機艙則採用主體部件與熱交換器隔離開的雙空間結構,使散熱氣流從單獨設計的風道流通,而機艙主體空間則採取密封結構,避免了水霧潮氣對機械轉動部件和電氣設備的侵蝕。

「應該說,正是在這些設計的有力支撐下,才成就了HZ120—2.0MW機組在犁牛坪風電場的高效表現。」張震說,「當然,每個風電場的情況都不一樣,肯定會遇到新問題,後續我們還會進行相應的技改。」

「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已是大勢所趨」

圍繞犁牛坪風電場,中能建投與海裝風電結緣於機組採購,卻不僅限於此。

「實際上,我們扮演著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角色,深度參與了整個開發過程。這也是行業發展的大趨勢。」海裝風電副總經理肖帥表示。

他向記者解釋,過去,在制定開發方案時,往往更關注各個環節的最優,缺少全生命周期的通盤考量。但隨著風電發展的重心向山地低風速地區轉移,影響收益的因素將會更複雜。此時,只有從發電量、道路、基礎投資、塔筒投資、征地費用、交付難度、運維等多個維度對項目做出全方位評估和優化,才能夠使全生命周期收益最大化。「基於此,我們正在致力於向『據整體解決方案需求,按照模塊化設計理念,以最佳內部收益率為目標』的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

具體到犁牛坪風電場,海裝風電從測風環節就全面介入項目開發,與業主、設計院等單位展開密切配合,通過軟體模擬、現場踏勘、多次複核等手段,不斷優化布機和道路建設、輸電線路架設方案。

進入到建設環節,海裝風電積極配合施工單位,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多渠道提高建設效率。

比如,由於進場道路蜿蜒崎嶇,加上HZ120—2.0MW機型的葉片長達58.6米,運輸時稍有馬虎,就可能造成重大損失。海裝風電的技術人員根據地形特點,採用山地運輸車輛進行葉片二次倒運,並派人全程跟車,通過控制車速,調整葉片方向,避開各種障礙物,最終將設備完整無損運達機位點。調試過程中,售後團隊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合理配備人員,僅用時6天便就完成了25台機組的調試工作。

「驗收是項目正式投運前的最後一關,要求極為苛刻:同一故障複位不得超過3次、上塔處理直接叫停。」張震提到,「我們的人員以高度的自信投入到240小時預驗收中,期間還放棄了農曆新年與人團聚的機會,留守一線。1月30日,經過各項數據指標考核,所有機組圓滿通過預驗收。」

目前,犁牛坪風電場已經進入質保期。為了提升運維效率,在依託周例會、月例會以及微信群等方式加強與業主方溝通交流的同時,運維團隊還藉助大數據技術提前研判機組運行狀態,實現預防性運維。

這些努力得到業主的高度認可。「一路走來,海裝風電的團隊展示出了很強的業務能力。相信質保期內,雙方的合作將是愉快的。將機組交給他們,我們很放心。」古偉華表示。

肖帥則認為,這是對客戶負責應有的態度,「海裝風電的企業理念就是『立一颱風機,樹一個標杆,建一座風場,做一個示範』。可以說,我們的團隊很好地秉承了這一理念,堅持金牌運維,高質量完成了H120—2.0MW機型在犁牛坪風電場的吊裝、調試等工作,為今後該機型的不斷完善積累了寶貴經驗。」

「造福一方才是風電場的最美之處」

當被問及這個風電場的最美之處在哪裡時,高文輝給出的答案是,用綠色方式帶動當地經濟發展,造福一方,這多少讓記者感到有些意外。

他坦言,「作為企業,我們當然也追求經濟效益。但中國能建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央企,肩負振興中國經濟的崇高使命。這就要求我們有大局觀,響應國家綠色發展號召,通過投資行為拉動南雄等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因此,只要項目的收益率能達到集團的保底要求,我們就會去開發。」

這種理念貫穿於犁牛坪風電場的開發全過程。除了在建設中大量僱用當地老百姓外,中能建投還想方設法將項目的社會效益輻射到當地。

記者在走訪中注意到,與很多同類型項目相比,犁牛坪風電場的交通狀況要好很多,一條平坦的混凝土路直通升壓站。

據古偉華介紹,這條路全長20公里,總投資2400萬元。之所以在道路修建上投入如此大的財力,既是為了便於大部件運輸和運維,還有為當地村民提供便利以及為後續旅遊項目開發做鋪墊的考慮。

「國家現在提倡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這個地方是粵北比較貧困的地區,我們希望把路修好一點,方便村民出行。」他表示,「現在來看,已經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有村支書告訴我們,以前當地每年只能從山上挖200斤冬筍運到外面去賣,現在則能夠達到1000斤。這也部分兌現了我們最初向當地政府做出的承諾。」

這裡的「承諾」,指的是將犁牛坪風電場打造成集清潔能源、科普教育、觀光旅遊於一體的南雄新能源產業示範基地。

為此,中能建投十分重視環保和水保覆綠工作。

記者了解到,為了最大限度減少對當地環境的影響,道路投資中的一半資金,即1200萬元被用在了路旁的水保覆綠上。目前,這項工作還在進行中,主要是通過噴播車,對開挖較多的邊坡,採用掛網噴播的方式加速植被恢復。

古偉華透露,中能建投還有意將進場的B線線路打造成觀光旅遊線路,已經修建了專門的觀景平台,從上可以看到風電場全景。道路的兩旁則種植了幾千株紅梅樹。早春時節,站在遍地盛開的紅梅叢中,極目遠眺滿山翠綠中的25台緩緩轉動的風電機組,動靜之間,美不勝收。

「在生活區,還有一些員工宿舍空著,裡面條件不錯。我們計劃把這些閑置資產租給來這裡旅遊的人,讓風電場的員工利用閑暇時間當導遊,賺點外快。」他笑著說。

在高文輝看來,這一切都是央企的責任和擔當使然。「犁牛坪風電場的成功投運,無疑將推動綠色南雄、生態南雄的建設,很好地展示了『共贏致和、行穩致遠』的能建精神,充分詮釋了『世界能源、中國能建』的組織使命。」

來源:《風能》雜誌 2017年第5期

風電資訊 · 技術動態 · 行業報告 · 統計數據 · 大數據 · 雲計算

中國風電新聞網 | 一個傳播風電正能量的平台

投稿 & 廣告

點擊右下角「 寫留言 」,分享你的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風電頭條 的精彩文章:

視頻 柔性鋼塔風電機組真的損失發電量嗎?
RAD扭矩系統 風電行業螺栓緊固明智之選

TAG:風電頭條 |

您可能感興趣

風電場變電站進站道路設計要點
中國在建海上風電場計劃產能40萬千瓦 亞洲加速轉向風能和其它清潔能源發電
厲害了!我市將建7個風電場,風力發電總量將達到40萬千瓦
如何使風電場更有效率
福能股份:莆田頂岩山風電場建成投產
11條高速路3個機場1條鐵路、醫院、劇院、風電場…,文山要迎來新1輪的飛速發展了!遍布8個縣市!
三峽新能源永安貢川風電場項目計劃年底具備首批投產條件
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收購歐洲最大單體陸上風電場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風電場,面積相當20000個足球場大
大數據與風電場運維:歐洲業者在討論什麼?
首部海上風電場國家標準將於10月1日起實施
Google與芬蘭三家風電場簽訂10年購電合約
Google和DeepMind 運用人工智慧預測風電場的能源輸出
Google 和 DeepMind 運用人工智慧預測風電場的能源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