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變異引發的大腦結構變化導致精神分裂症的發生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歡迎分享,轉載須授權!
最近來自UCLA的研究者們第一次發現患精神分裂症以及自閉症的患者的大腦結構的差異。這一發現能夠幫助解釋這些神經紊亂疾病背後的生物學機制。
相關結果發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Neuroscience》雜誌上,該研究揭示了遺傳物質的過載或缺乏對於神經發育的影響。
(圖片摘自www.pixabay.com)
"我們發現的相反的解剖結構的特徵對於大腦進行社交活動十分重要",該文章的第一作者,來自UCLA臨床心理學系的Carrie Bearden教授說道:"這些結果為我們了解精神分裂症或自閉症患者的大腦發育差異提供了線索"。
Bearden早期重點研究了22號染色體22q11.2位置存在缺失突變的兒童群體。這一突變導致患者出現發育障礙,心臟缺陷以及面部特徵奇特等癥狀。同時該突變還伴隨著精神分裂症的出現。
之後,她發現22q的異常複製會導致學習能力的障礙以及自閉症的發生,但精神分裂症的發病風險相比大部分人反而較低。換句話說,該區域遺傳物質的複製能夠保護個體免受精神分裂症的困擾。
在最近的這一研究中,Bearden等人對143名參與者進行了大腦MRI掃描檢測,其中66人具有22q缺失突變,21存在異常複製,56人沒有任何突變。
結果顯示,存在22q缺失突變的患者存在精神分裂癥狀,同時他們大腦灰質區域明顯較厚,但大腦表面區域則相對較少;22q異常複製的群體則存在自閉癥狀,他們的大腦結構則明顯相反:灰質區域很薄,而大腦的表面區域則相對要大得多。"下一個問題是大腦的解剖結構是如何影響心理的", Bearden說道:"我們目前正在進行後續的研究,希望能夠找到一些標誌物"。
根據作者們的說法,大腦的這些差異不是唯一決定了精神分裂症或自閉症的發生的原因。Bearden稱他們將與其它和作者們在動物模型中進一步研究大腦的結構差異以及細胞水平的差異。
原始出處:Amy Lin et al, Mapping 22q11.2 Gene Dosage Effects on Brain Morphometry,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17).DOI:10.1523/JNEUROSCI.3759-16.2017
點擊【閱讀原文】成為生物谷會議創始人,享受榮譽會員價,低至700元起,更有專家面對面權威解答。
※基因編輯會議召開在即——指點如何避免脫靶效應
※5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點研究
※科技部新公布13項重點專項立項清單
※Nature:愛情?一條神經環路作祟罷了
TAG:生物谷 |
※複發性重度抑鬱症患者的大腦皮質變化
※大腦修復蛋白可能導致新的多發性硬化症藥物
※精神分裂:身體出現這些變化,小心大腦生病了
※《自然》:細思極恐!科學家首次發現,腦外腫瘤竟會神秘地「吸走」大腦中的神經幹細胞,促進腫瘤的生長和轉移丨科學大發現
※鍛煉如何增強大腦功能 預防多種精神疾病的發生
※童年受虐待會改變大腦結構,而這些改變會導致抑鬱症複發和更糟糕的結果
※人類大腦的演化變異或是精神疾病的成因
※大腦發育與功能發展
※人類大腦被完全開發後,會發生什麼變化?
※精神分裂症:大腦複雜進化的副產品?
※經常被凶的孩子,大腦結構發生了可怕的變化!
※嚴重脫水可能導致大腦損傷、中風、癌症等一系列疾病發生!
※管不住嘴也怪父母?科學家發現肥胖悄然改變了大腦的結構,而且這種改變還能遺傳|科學大發現
※【研究】用腦過度可導致鼻尖發涼 攝鹽多引發大腦功能缺陷
※缺乏脂肪酸會導致不孕、婦科疾病,影響胎兒大腦發育
※研究顯示,抑鬱症實際上可能會使你的大腦發生長期變化
※新的研究發現維生素D缺乏會影響一種大腦的神經元
※新研究顯示錳引發大腦蛋白質誤摺疊,進而可能導致帕金森樣癥狀
※腦外腫瘤會導致大腦中的神經幹細胞流失
※研究發現,青春期大腦殼核體積異常和精神疾病風險顯著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