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首次近距離「追日」探測器2018年發射

首次近距離「追日」探測器2018年發射

太空探索無止境,這次鎖定太陽。

美國宇航局6月1日宣布,明年夏季將發射一個太陽探測器,這將是人類首次近距離接近太陽的探測器。

這個探測器名叫帕克太陽探測器,英文名Solar Probe Plus。顧名思義,是以帕克命名的探測器。帕克何許人也?堪得如此榮耀?

現年90歲的帕克(Eugene N. Parker),是美國天文學家,芝加哥大學榮譽退休教授。作為太陽風科學的先驅人物,他早在1958年就預測到太陽風的存在,當時天文學界還普遍認為,太陽系行星之間都是真空的,但今天我們已經知道,太陽風能夠橫掃整個太陽系。因此,以帕克教授命名太陽風探測器,名至實歸。順便說一下,這也是NASA首次以在世人物命名飛船。

這個探測器的主要科學目標是什麼?NASA公布稱,帕克太陽探測器主要任務是探測太陽風。

有國內媒體聲稱:這是NASA第一個飛入日冕層的探測器。我認為這是最雷人的民科臆想。要知道,日冕雖然是太陽大氣的最外層,但溫度極高,高達200萬攝氏度。200萬°C!人類至今還造不出經得起這般考驗的探測器。所以嚴謹點說,帕克太陽探測器接近太陽日冕層,觀測太陽風。

問題來了,為什麼要重點關注太陽風呢?

可以這麼說,太陽風的發現,堪稱20世紀太空探測最重要的發現之一。所謂太陽風,僅僅是一種想像的說法,並不是由氣體組成的,其實由質子、電子形成的帶電粒子流。基本上每個恆星都會產生,所以又叫恆星風。

太陽風分為兩種:

一種是存在太陽表面,不斷向外噴發,速度慢,到達地球時,每秒450公里,每立方厘米質子不超過10個,對地球沒什麼影響。

另一種則是狂暴模式的太陽風,刮起來的的猛烈程度遠遠勝過地球上的颶風,這種太陽風是地球颶風風速的上萬倍。這麼恐怖的太陽風對我們人類有啥影響?可以說,太陽一打噴嚏,地球就得吃藥。比如說,太陽風會造成人造衛星短路,造成衛星通信系統中斷,氣象衛星失靈,軍事衛星失聯,GPS失效。

萬幸的是,人類擁有自己的救命保護傘——地球磁場,當太陽風肆虐、撲向地球的時候,絕大部分都會被地球磁場推開,殘餘的部分會進入大氣層,產生絕美的極光和無聲的磁暴。

有人覺得由此可以高枕無憂了,有地球磁場罩著人類,我們怕啥太陽風!這麼想你就輸了。要知道,地球磁場可沒有快遞包裹那麼嚴實。早在2008年NASA就發現,地球高空的磁圈出現過一個大洞,比地球直徑還寬4倍。

更後怕的是,目前科學家們還沒搞懂這種磁場時開時合的原因和規律。要是磁場大開,正趕上太陽風襲來,整個地球生命就會遭受難以想像的煉獄。

叫人提心弔膽的是,經過長期研究,至今人類仍沒搞清楚,太陽風是怎樣形成的,颳風的規律是什麼?在地球磁場和太陽風這兩方面都沒搞清楚的情況下,人類還能高枕無憂?所以呢,杞人憂天是對的,NASA責無旁貸,明年發射帕克太陽探測器,就是沖著太陽風去的。

既然擔此重任,這個奔向太陽的探測器裝備如何?才敢近距離追日呢?

NASA設計的帕克太陽探測器,身穿厚度11.43厘米的耐高溫碳複合材料外衣,能夠承受1377°C的熱輻射。

未來7年,將以每小時70萬公里的速度,在距離太陽表面650萬公里的太陽軌道上,繞行24圈。這將比以往任何探測器都要接近太陽。更是水星距離太陽的1/10。

對於太陽物理學來說,發射帕克太陽探測器,可以說堪比哈勃太空望遠鏡級別的任務。

發射窗口期:2018年7月31日~8月19日,任務結束時間:2025年6月。當然,對於這個追日探測器來說,這是趟一去不復往的單程之旅,最終的命運是,擁抱探測對象,真的追日而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體引力波 的精彩文章:

2018年發射史上最接近太陽的人造探測器
人造黑洞?竟然被世界最強悍的X射線激光器造出來!
宇宙密度最大最強悍的中子星到底咋形成的?
史上最強大X射線居然意外造出黑洞!
厲害了!中國即將發射超級太空望遠鏡,能力媲美錢德拉望遠鏡

TAG:三體引力波 |

您可能感興趣

嫦娥五號2019年底發射月球 2020年首次火星探測
2006年1月19日 「新地平線」探測器發射成功
2019年我國將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
我國火星探測器計劃2020年發射 「發射窗口」每26個月才會出現一次
全球航天發射近30年首次破百 全年預計將發射115次
一文讀懂歐日首次發射水星探測器:2025年才能抵達
1994年1月25日 「克萊門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2018年4月26日12時40分前後發射的長征十一號火箭飛行軌跡圖
2019年3月25日,當年今日,「神舟」三號飛船發射成功
印度計劃2023年發射金星探測器
2019年2月6日,當年今日,重型獵鷹發射成功
如何評價藍箭航天2018年10月27日朱雀一號運載火箭的首次發射?
嫦娥五號今年年底左右發射!中國2020年前後探測火星
印度計劃2030年發射空間站
印度「月船2號」探測器又一次推遲,預計7月22日再次發射
在 2024 年之前,發射 4425 顆小衛星,2018年2月21號先發射2顆
2018年我國將首次海上發射運載火箭
NASA:未來10年實現37次太空發射 2028年建月球基地
引力波探測中國亮出利器,2019年12月發射首顆試驗衛星
6個月,18次發射全勝!這才是2018年「超級航天年」的打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