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的功能約略可分為六種
一、讀經是為明心
時時讀經就像是時時用明鏡來照心一樣,煩惱無明就會減少。
二、讀經是為解意
每讀一次經,就會對經典的玄文奧義多一分認識。依據中國的傳統,師父在授經時,通常不解釋意思,而只是要求你不斷地去念。我做小和尚的時候,曾經請教過師父:「經裡面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師父卻說:「多讀呀!多讀幾次就會懂的。別人告訴你的有限,自己熟讀了,自然懂得更多。」當初我頗覺懷疑,現在卻不由得不相信了。如今我把相同的答案告訴弟子,他們也同我當年一樣,無法接受。甚且還會高聲抗議:「為什麼不先解釋一下呢?還不懂得就讀,有什麼用。」
三、讀經是為修定
我教導學生,讀經時要都攝六根,口裡專意念誦,耳朵仔細傾聽念出來的聲音,不必去理會經文的意思。獨自自修的時候,因為別無選擇,只好自念自聽。但是人多的時候,最好是聽別人念出來的聲音;不論是聽群體合念的聲音,或是某一個特定對象比較穩定順暢的聲音都好。聽自己的聲音很不容易得定。可惜凡夫往往執著於自己的聲音。因此,讀經還是跟多數人一起讀比較好。
四、讀經是為弘法
我剛才開頭的時候提到,六祖惠能大師因為聽到人家讀誦《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便於言下豁然開悟。所以,讀經的人自己不開悟沒有關係,能夠讓別人開悟也很好。因此,你在誦經時,說不定真的有人聽了你念經,引發善根。曾有個朋友告訴我,他原本是不信佛的,有一次在旅途中,枯坐船艙百般無聊,心裡異常煩躁;後來,因為一位女士不斷在旁誦經,他聽了覺得受到安撫,一顆躁鬱的心便逐漸安定下來。他自忖:「聽到別人念經都這麼好,自己來讀豈不更佳?」後來就因為這個因緣,他也開始讀經,終於變成了正信的三寶弟子。
五、讀經是為了護法
在大乘經典裡面,多方提及,佛滅度之後,凡是有人受持讀誦佛經,就等於佛住於世,此人居處即得十方諸佛及護法龍天護持。護持佛法僅是將佛經擺著是不夠的,應當進一步受持讀誦。
六、讀經是為超度及祈福
不論大、小乘的佛教徒都相信臨命終時,親友為亡者以做佛事來超度的功德。我們通常以誦經來超度亡者。我們的禪中心有一位西方人,一向只知參禪打坐,結果,他的一位摯友於去年過世了,他就來問我:「師父呀!我的朋友過世了,怎麼辦呢?可以用打坐來幫助他嗎?」我告訴他:「你還是誦經吧!」因為這個關頭,打坐不如誦經來得直接有利。
為亡者誦經的作用是什麼?簡單地說,是運用佛力,將已逝的人召回,讓他來聽經聞法,進而得以解脫。如若亡者已往生他界或已轉生,也無妨。因為在我們誦經時,自己便在修行,即有功德;並且常有許多肉眼不見的無形眾生在旁聽聞,獲得法益。因為這些眾生得到法益,使得亡者有了功德;畢竟「經」是為他誦的。所以《梵網經》提到,如果父母、兄弟、和尚、阿闍梨滅亡之日,及三七日、乃至七七日,亦應讀誦、解說大乘經律。能夠使得死者及無形的眾生同沾法益,發菩提心,將來共成佛道。
誦經可以超度新死亡靈,同樣也可以追薦亡故已久的死者,只是力量小得多。因為死者可能早已轉世了,不能來聽經,但是替他誦經做佛事,幫他結其他眾生的善緣,仍是不無幫助。附帶的,這裡有兩個觀念請大家留意:第一,我們自己平常就要常常聽經聞法,自求多福。不要等到死後才由別人來代勞。第二,經上說「三七日或七七日」,指的是從臨終之日算起至二十一天或四十九天內,要儘快替死者做布施、設供、誦經、念佛號等的佛事,而不是叫你等到那時才做。
總之,誦經既能嘉惠生者,又可資益亡人,可說是冥陽兩利的事。一切眾生,不論天、人、鬼神,乃至有靈的畜牲,凡是未出離三界的,都需要讀經修行。
點擊展開全文
※請問師父,我想當成功人士,住豪宅,買遊艇,可我現在一無所有,怎麼辦?
※煩惱綿綿無盡期,教你消除煩惱的妙法
※6月4日我們與彌陀寺一起誦經可好?
※修福報,消業障,再教你一種好方法
※請問師父,我是做企業管理的,我想當總裁,很想知道佛門智慧如何幫助我成功?
TAG:東台彌陀寺 |
※生薑和韭菜籽哪個功能更強大 分別有什麼功效
※貓咪可能會導致部分人的功能障礙,5種養貓隱患不得不防!
※幹細胞分裂的結構和功能
※中國的地效導彈主要有哪些用途?功能十分強大,可反艦也可反潛
※有人經常喝酒,肝功能也沒變差?這4個技巧他們很少分享
※心理的四種功能
※功能遊戲:不僅限於「正能量」
※常便秘多因大腸功能不好,按揉這個位置可增強大腸功能,解決便秘
※經絡系統的3種功能
※分享遊戲精彩時刻 這個功能真的帥爆了
※從架構特點到功能缺陷,重新認識分析型分散式資料庫
※氨糖功能多,除了修復關節,還有五大功能!
※每年的體檢,您是否忽略了肺功能檢測?
※茶具太多分不清?圖解各種茶具的功能
※原來胎盤最主要的功能是這個,盲目食用不可取
※論稅法分配功能的二元結構
※你只要能念〈大悲咒〉,就有這種的功能
※這九種食材,只要食用得當,便可有效調節我們的免疫功能
※這件衣服,能根據體型做不同變化,十八個功能滿足需求
※月經絮亂或是卵巢功能下降的信號,不要傻傻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