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大片票房慘竟因倭寇都是中國人?日本人真要笑哭了!
最近一部關於抗擊倭寇的電影《蕩寇風雲》成為了大家討論的熱點,這部展現明朝嘉靖時期戚繼光抗擊倭寇的電影並沒有取得理想的票房成績,上映一個多星期僅僅斬獲5000多萬的票房,甚至連某男女不分小鮮肉一億多片酬的一半都不到,這確實相當諷刺。
這裡我們拿與戚繼光抗倭發生在同一個世紀的鳴梁海戰來說事兒,後者由韓國拍成電影后「戰果」可謂誇大了無數倍,但還是引起了韓國人的觀影熱潮,在本土創造了1761萬的觀影人次,而韓國總人口也不過5000萬而已。
這兩部分別展現中韓抗擊日軍的電影一個遇冷,一個火爆,但在日本人看來卻都能笑出聲來。中國的電影中的戚繼光戰績雖然牛氣,但是沒人買賬;而韓國雖然火爆,但卻是吹出來的戰績,反倒成了日本人的笑談。
熊熊看了不少評論,大家也沒說不支持抗倭的《蕩寇風雲》,只是反映一是在宣傳上沒怎麼聽說過;二是影院排片太少,想看都沒法去;當然對於電影本身的劇情,有些人也有自己的看法。
不過另一些人提出的理由就很有意思了:什麼愛國的沒人看,講英雄的沒人看,談抗日的爛大街更是沒人看。
這就很可笑了,中國人能去看歐美的主旋律大片就不能看自己的了?那《戰狼》和《湄公河行動》是怎麼回事兒?而且抗倭時代跟抗日神劇也不是在一個維度上的吧!
甚至不少被矇騙的人說了,「專家」不是說了嘛,那時候倭寇大部分都是中國人,日本人只佔一成。
這裡熊熊需要給大家講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明朝的海禁政策確實使得沿海私人經商受到很大限制,一些中國人的確成為了海盜性質的海商,這些人與日本浪人、東南亞人甚至西洋人集合為了一個複雜的海盜集團。
你告訴我這都是中國人假扮的?
在16世紀的倭亂前期一些中國人確實掌握過這種海盜集團,但後期王直等人被殺後,日本破落武士組成的武裝集團開始上升為主流,到這時就不能說所謂的倭寇還是以中國沿海居民為主了,因為後者一不會對同胞下手那麼狠;二沒有受過正規軍事化訓練,戰鬥力不會那麼強。
所以到了戚家軍抗倭,恰恰是這支中國最精銳部隊與日本真倭交鋒的時代,而戚家軍所斬殺的也絕不會大部分都是中國人。
如果倭寇中大部分都是中國沿海居民組成的海盜,一般的明軍部隊就能對付,但現實卻是不能。而且要注意的是戚家軍的鴛鴦陣法很大程度上是抵消日本刀的威力,試想中國沿海海盜如何有研習日本刀術的興趣和時間。
對於那些頻繁出現的「翻案風」,熊熊告訴大家一個詞和一句話很多人就能了解了,一個詞是:公知;一句話是: 欲滅其國,先滅其史,欲滅其史,先亂人心。公知的屁股站在那裡想必大家也都清楚。
回頭來說《蕩寇風雲》,應該說劇情邏輯還是有問題的,但比較難辦的是就這樣還有人說是神化戚繼光了,不過真要按照史實來看,戚家軍的戰績更神:最大傷亡不過79人。所以之後此類影片,劇情如何合理安排其實是應該好好考慮的,未來期待能出現票房口碑雙豐收的中國好片。
※中國野牛氣墊船是傻大個兒?這艘萬噸巨艦讓質疑者顏面無存
※8萬噸航母大爆炸燒穿甲板,炸死上百軍人,有人卻急著拍照
※向解放軍學習!這些小孩的舉動讓國人很放心,讓老外很眼紅
※一場戰爭幹掉百分之五美國人口!沒想到美國人內鬥起來這麼狠
※離開外國發動機,中國空軍飛不起來?這一刻將徹底結束!
TAG:熊熊點兵 |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票房大爆,上映首日就回本了,投資人嘴都笑歪了
※不能忍!中國神作竟被韓國人毀了,票房冠軍我也要罵
※要不是因為中國人 它已經是印度電影的票房冠軍了
※張晉終挑大樑,《狂獸》表現驚人卻票房慘淡,國產動作片怎麼了?
※《戰狼3》除了彭于晏,竟然還有他們倆,這次票房又要大突破了!
※中國人必看的抗日戰爭片,為什麼票房只低不高少得可憐?
※票房狂轟9億繼續領跑日票房,投資人嘴都笑歪了,網友:真正好萊塢大片來了!
※妖貓傳日本票房表現無驚喜,果然在日本最叫座的中國電影還是它!
※《我說的都是真的》實時日票房跌至第十,商業喜劇票房再次撲街
※劉若英《後來的我們》票房瘋了,而原因只有兩個
※《女兒國》為什麼票房慘敗?因為它犯了4個錯誤!
※生日成了忌日,忌日又生,這部北美票房冠軍中國觀眾終於能看到了
※《後來的我們》一天破億票房,劉若英哭了,他卻笑High了
※《我不是葯神》票房單日回本,賈躍亭哭了
※《妖貓傳》在國內票房不佳,在日本爆紅,這真的只是意外?
※贏了票房卻失去了人心?44歲的吳京生日沒人祝福,原因很是讓人扎心
※為什麼日本電影在國內上映票房很難爆?背後的這些真相你知道嗎?
※不懼暑期檔,日本真人電影內地票房冠軍誕生了!
※票房慘淡,為何這部日本超級大IP電影在中國如此撲街?
※《美人魚2》男主竟是他?票房會怎樣?網友:如果是他就不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