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有聊無聊】鬥茶

【有聊無聊】鬥茶

立夏那天聽說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兩位茶藝老師下班後約起,找了一家茶樓鬥茶。我很好奇,問:「既是鬥茶,有沒有評委呢?」沒有,兩個人自泡自喝,據說喝了七、八個回合也沒有分出高下。

鬥茶起於唐朝,流行於宋朝,兩人或兩人以上擺起各種茶具,煮水點茶,看誰的茶葉、茶水出眾,茶藝更高超。

由於宋朝全民喝茶,留給了後人一句話: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定格了中國人最淳樸、本真的生活方式;由於宋朝對茶藝的極致追求,創造了「活火分茶」的絕技,後傳入日本,成為日本茶道的源頭;由於宋朝的僧人們視茶為「不發」之葯,能「解與塵心消百事」,便有了「茶禪一味」的說法。

如此風雅之事,怎能不與大家分享?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建議兩位茶藝老師廣發英雄帖,邀請三五好友,再來一次端午鬥茶。

把鬥茶做成一次沙龍活動,需要準備的事情就比較多了。在討論的過程中,關於茶怎麼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有人認為鬥茶應尊重傳統,力求還原鬥茶這一傳統文化的內涵;有人認為鬥茶應體現鬥趣,以茶為媒介喚醒人們內心對生活品質的追求;

有人認為鬥茶要關注創新,讓茶藝與茶禮相結合,發揮茶在社交中的獨特魅力。

最後聚焦到一個問題:我們不夠專業,要是在活動中遇到一個懂茶的內行或鬥茶行家,說我們不行,那該怎麼辦?這個問題還真是難回答。

我問自己:關於茶,怎樣才算專業?是要喝上十年八年?還是要拿個茶學博士?是否獲得了國家大賽的認證,我們才會有足夠的專業自信?

宋朝有位茶學家叫蔡襄,與蘇東坡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們相約鬥茶,蔡襄是茶葉鑒別專家,所帶之茶為精品,烹茶之水取自著名的惠山泉,蘇東坡的茶葉略次,但他帶的水是大山中斷竹梢內一滴一滴淌下的竹瀝水。兩人將茶煎好,互相品茗,結果蘇東坡獲勝。

兩人都深諳煎茶用水之道,蘇東坡卻不辭勞苦,深入大山,取竹瀝水鬥茶,意在以水之奇補茶之次。

由這個故事想到我們兩位年輕的茶藝老師,學茶不過一年半載,為了搞清楚「鳳凰單樅」的幾種香氣,查資料,問老師,甚至通宵不眠與茶葉產地的淘寶商家聊天,將所獲得的信息一一整理,力求知識的完整準確,讓初學者一聽就懂;

為了更好地呈現茶台的表現力,提升茶巾的特色,自己學習繡花;為了實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惜自費參加全國的茶葉博覽會,甚至深入福建武夷山區,只為一睹老茶樹的風采。從他們身上,我理解專業是一種態度,源於熱愛,樂於探索,勇於實踐,貴在堅持。

我再問自己,鬥茶是斗什麼?從古至今,茶門風雲,派系林立,各有所長,各執一詞,高下之爭,從未間斷,可這些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對於教學相長而言,鬥茶是不爭之爭,不鬥之斗,爭的是智慧,斗的是心魔;

對於教學相長而言,遇到直言不諱或指責刁難的人是平常事,算是遇到了貴人,至於如何與這樣的貴人相處,老祖宗也給出了不少的提點,比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比如:泛愛眾,而親仁;對於教學相長而言,快樂自信很重要,而內心的猶豫、疑惑、害怕更值得關注,只有面對、擁抱這些負面的情緒,才能真正和每一刻的自己握手言和。

擁茶而坐,侃侃而聊,時間飛逝,天色已晚。臉雖有倦意,緊促的眉頭已然舒展,心中對端午鬥茶充滿了期待。

文:皮暉

編輯:盧瀚文

湖南民族職業學院旅遊航空系

投稿郵箱:lvyouhangkongxi@qq.com

微信公眾號總編輯:盧瀚文

公眾號二維碼

素質育人 形象立系

盧瀚文老師微信二維碼

賞個讚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6種紅茶讓你意想不到的好處
還在排隊買奶蓋茶?潮人們已經在喝無添加的中式茶
黑茶不是一夜暴富,而是一席頓悟
常喝決明子茶好嗎?決明子茶的副作用
中國茶具的歷史,古人如何使用的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