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中庸之道:慎獨自修,忠恕寬容,至誠盡性

中庸之道:慎獨自修,忠恕寬容,至誠盡性

恪守中道,堅持原則,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在處理矛盾時善於執兩用中,折中致和,追求中正、中和、穩定、和諧。中庸之道有三條原則: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盡性。

慎獨自修

《中庸》中有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最隱蔽的東西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質,最微小的東西最能看出一個人的靈魂,有道德的人在獨處的時候,也不會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情。

中庸要求人們要慎獨自修,在別人不能看見的時候,慎重行事;在別人不能聽到的時候,保持清醒。不要認為隱藏的過失,就可以去做,而放鬆對自己的要求,當獨自一人時,同樣要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自重自愛,把握住自己。

忠恕寬容

《中庸》中記載:「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詩》云:伐柯柯伐柯,其則不遠。執柯以伐柯,睨而視之,猶以為遠。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中庸的另一原則要求就是忠恕寬容,要求人們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體仁而行。

忠恕寬容的思想源於孔子,曾子將其概括以傳於世。《論語?里仁》記載孔子告誡曾子說:「吾道一以貫之。」別的學生問曾參,這是什麼意思。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為仁之方。說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說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為仁、行仁。孔子說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所謂「能近取譬」就是將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體實施。

忠恕之道在《大學》里被稱作「絜矩之道」。《大學》說:「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不論是忠恕之道還是「絜矩之道」,其實質都是仁慈博愛,都是要求人們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

中庸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學》的絜矩之道,提出「以人治人」,要求人們用愛自己的心去愛他人,用責備他人的心來責備自己,用自己的真誠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堅持忠恕之道,人們就會相安無事、和平共處,人們就會達到素其位而行、無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

至誠盡性

至誠盡性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則。「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只有堅持至誠原則,才能充分發揮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夠充分發揮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發揮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夠發揮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發揮萬物善良的天性;能夠充分發揮萬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參與天地化育萬物。便達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達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並列。這就是堅持至誠盡性原則所達到的理想境界,達到了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間的真正位置。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曾國藩讀書會 的精彩文章:

周國平: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不抱怨父母的無能
紀念王國維:人生三境界
《道德經》中最值得傳承後世的十大哲理

TAG:曾國藩讀書會 |

您可能感興趣

《中庸》之道60句經典教你慎獨自修,至誠盡性!
曾國藩: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
君子的自修之道
為何道士到深山中獨自修行而和尚則在寺院中?原因讓人倍感凄涼
如果能夠悟道,一定要安靜自修,不得不說的時候再去說
大雄為什麼善於經商,最後娶到靜香,難道因為他獨自修鍊過十年?
《博人傳》擅自修改《火影忍者》中的設定,佐良娜成最大受益者!
明星撞衫不可怕,膽小輸給了膽大的,擅自修改禮服的楊冪就是例子
王陽明:人專註於自修,便不畏於詆毀
明星撞衫不可怕,就怕擅自修改禮服,膽小輸給了膽大的,比如楊冪
曾國藩:只在自修處求強,莫在勝人處逞能
天庭如何處理私自修鍊成仙的人?還敢偷渡?不存在的!
心乾淨,自修心
海賊王:路飛獨自修鍊,雷利為什麼提前半年離開,真相讓人落淚
明星撞衫不可怕,就怕擅自修改禮服,膽小輸給了膽大的
他擅自修改周總理的命令,將林彪放走,獄中聽聞主席病逝痛哭不止
讓自己活的明白、有智慧!讀《經典》及自修3步走
《白色強人》朱智賢首次重戲有壓力 要狂背劇本:我想要去自修室
佛法都是靠自修的,佛只能把他的方法告訴你
嚴於自修者自立,奉行合作者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