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三朝元老、歷史名將,他們誰更具有戰略遠見?
李廣是漢文帝、景帝、武帝的三朝元老,歷史名將;趙充國是漢武帝、昭帝、惠帝的三朝元老,歷史名將。李廣與趙充國同為三朝元老、歷史名將,到底誰更具有戰略遠見呢?
漢景帝時,匈奴入侵上郡,景帝派一宦官同李廣統率軍隊抗擊匈奴。一次,宦官帶騎兵出獵,路遇三名匈奴精銳騎士射鵰手,與其交戰,隨從衛士全被射殺。宦官慌忙逃回報告,李廣於是親率百名騎兵前去追趕,射殺二名、生擒一名匈奴射鵰手,歸來時遇到數千匈奴騎兵。
匈奴騎兵見到李廣的軍隊,以為是漢軍誘敵的疑兵,立刻上山擺開陣勢,卻不敢進攻。而李廣的一百名騎兵也十分害怕,都想掉轉馬頭往回奔。
李廣見狀,說:「吾去大軍數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射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之誘,必不敢擊我。」命令所有騎兵繼續前進,一直走到離匈奴陣地不到二里路的地方才停下來。李廣又下令道:「皆下馬解鞍!」他手下的騎兵說:「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李廣說:「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
匈奴騎兵果真不敢冒險進攻,一名騎白馬的匈奴將領出陣監護他的士兵。李廣立刻上馬射殺了白馬將,然後重回到隊里,卸下馬鞍,又令士兵都放開馬匹,睡卧地上。匈奴騎兵被李廣的舉動嚇唬住了,不敢前來攻擊,半夜時分,悄悄引兵溜走。
上述事件,或許可以勉強看作是李廣具有戰略遠見的佐證。除此之外,我們在史料中很難再看到李廣有戰略遠見的事例了。
這大概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李廣確實沒有值得大書特書的戰略遠見;其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文景時在李廣之上有周亞夫,漢武帝時在李廣之上有衛青,所以,李廣一直未能進入最高決策層,他即便有戰略遠見也無法得到表達。
而史書中,關於李廣缺乏戰略遠見的記載倒是不少。比如漢景帝時,李廣隨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因奪取叛軍帥旗而立功顯名,但由於李廣接受了梁王私自授予的將軍印,從而得罪了漢景帝,未能得到封賞;再如,漢武帝時,李廣隨衛青出征匈奴,因為不服衛青命令而「迷路」,結果貽誤戰機,最終落得自殺身亡。
但趙充國則不同,他是有機會參與上層決策的,所以也就有機會得以表達自己的戰略觀點。
公元前78年,漢朝從歸降的匈奴人口中獲知,匈奴派兵襲擊烏桓。霍光打算髮兵迎擊,詢問趙充國的意見。趙充國認為:蠻夷自相攻擊,對漢朝有利。烏桓多次進犯邊塞,如今匈奴襲擊他們,而我們卻發兵迎戰,不是好計策!
霍光不聽趙充國坐收漁利之策,任命女婿范明友為度遼將軍,率騎兵二萬出塞迎擊匈奴。結果匈奴人得到漢軍出塞的消息,馬上撤退而去。
所幸霍光多了一個心眼,在范明友出發前曾告誡他,大軍不可空手而還,如果追不上匈奴軍隊,就襲擊烏桓。烏桓當時剛剛受到匈奴軍的打擊,范明友於是乘烏桓疲憊之機發動攻擊,斬殺六千餘人,取得烏桓三名首領的人頭,威懾匈奴,總算有所收穫,讓本次勞師動眾有點交代。
漢宣帝時期,先零部落與其他各羌族部首領二百餘人解除相互間怨仇,彼此交換人質,共同盟誓。漢宣帝聽說後,詢問趙充國的看法。
趙充國目光如炬,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關鍵,說:「羌人之所以容易控制,是因為其部落各自有首領,彼此間多次互相攻擊,勢力不統一。近年來,匈奴西部地區受到困擾,我懷疑他們又派使者到羌中與羌人部落聯合。」
據此,趙充國認為,西羌事變恐怕不會就此停止,還會有事變發生,所以漢朝應該提前做好準備。如何提前準備?趙充國的建議有兩條:
一、派辛武賢巡視邊塞防禦情況,預先備好敕令,設法阻止羌人各部落解除仇恨,瓦解他們的聯盟,以揭露他們的陰謀;
二、在金城、湟中地區以低價收購三百萬斛穀物作為儲備物資,以防羌人輕舉妄動。
然而,遺憾的是,趙充國的這兩條建議最終都走樣了,終於導致了羌人部族叛亂。
一方面,趙充國推薦派辛武賢巡視邊寨,而丞相和御史大夫卻推薦義渠安國。義渠安國出巡邊寨,結果就壞了大事。他到達羌中,完全不按趙充國的計策辦事,而是耀武揚威,召集先零部落眾首領前來開會,將其中最為桀驁狡猾者全部殺死,又縱兵襲擊先零人,斬首一千餘級,從而引起各羌人部落的更大憤怒怨恨和叛亂。
另一方面,趙充國建議的三百萬斛儲備糧也被大打折扣,司農中丞耿壽昌請求只購買一百萬斛,而實際上只購買四十萬斛而已。義渠安國出巡邊寨時,這點儲備糧已經用去大半。
趙充國的這兩項計劃都未實現,這才使羌人敢於叛逆。也正因為此,已七十來歲的趙充國才不得不再次挂帥,領兵出征羌人。
趙充國領兵到達邊寨,又上書漢宣帝建議批准在邊寨屯田。在奏書中趙充國說:「蠻夷習俗雖殊於禮義之國。然其欲避害就利,愛親戚,畏死亡,一也。」因此主張對羌人採取恩威並重和分化瓦解的策略,並提出了在邊寨屯田的十二個好處,以順應天時,利用地利,等待戰勝羌人的機會。
依靠這些策略,趙充國不戰而屈人之兵,終於順利平定了羌人之亂,再次體現了他的戰略遠見。
公元前60年,漢朝在金城設置屬國,安置歸降的羌人。漢宣帝下詔命保舉能夠擔任護羌校尉一職的官員,當時趙充國正在生病,丞相等文武大臣共同保舉辛湯。
趙充國聽說後,急忙從病床上起來,給漢宣帝上奏書,指出辛湯酗酒任性,不宜負責蠻夷事務,建議派辛湯的哥哥辛臨眾擔任此職。漢宣帝聽取了趙充國的意見,下令收回辛湯的護羌校尉印信和符節,改任辛臨眾。
後來,辛臨眾因病免職,丞相等文武大臣再次保舉了辛湯。辛湯成為護羌校尉,多次在酒醉之後虐待羌人,使羌人再度反叛,果然與趙充國當初預料的一樣。
從以上對比可見,在歷史上,李廣與趙充國雖然同為三朝元老、歷史名將,但趙充國比李廣要更具戰略遠見。
※比較閱讀:西漢名將李廣與趙充國誰更有軍事才能?
※這女人不簡單:史上默默無聞,靠當保姆換來家族的榮華富貴
※屈原、岳飛、文天祥、鄧世昌和丁汝昌,誰更死得其所?
※治軍嚴明,料事如神:清朝名將年羹堯的軍事才能到底有多牛?
※此人位居史上十大清官之一,最後為何被腰斬?
TAG:至簡歷史 |
※最有遠見卓識的六大星座,相信他們准沒錯!
※你是否有遠見?
※《亮劍》中最具戰略遠見的,不是李雲龍,而是這個人
※漢武帝臨終前賜死一人,人們都說他糊塗了,歷史卻證明他很有遠見
※善良,是一選擇,更是一種遠見
※明清兩朝最有遠見之人,比林則徐更早放眼世界,沒有他清朝要餓死
※心懷謀略,有政治遠見的她,在歷史上卻因為善妒出了名
※「圈子不同,不必強融」,有遠見的人,正在遠離身邊的這三種人!
※聰明的女人,從來都不會只關注眼前,而是對婚姻有遠見
※明朝一個特別牛的將軍:所做簡直太有遠見,還因此造福了一家人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得在這些方面「逼」孩子一把,讓他變得更出色
※有遠見的父母,都懂的這個潛規則
※他才華遠勝諸葛亮,更有遠見,至死也不願出山,最終平凡度過一生
※清朝最後一個有遠見的大臣,遠超過曾國藩,如果不死清朝不會滅亡
※善良,是一種遠見!
※有遠見的父母,都會對孩子做這件事,影響深遠
※女孩有沒有魅力,就看身上是否「存三容」,有遠見的父母早在培養
※善良,是一種遠見
※兒子當上太子她卻面臨死期,他的做法是具有遠見,還是矯枉過正?
※五種富貴多金的男人面相,有主見,有遠見,能吃苦,事業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