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紫砂為什麼能賣這麼貴?
這是「多聊茶」的第壹百零叄篇常規文章
宜興紫砂礦,真的沒有了嗎?
紫砂壺的商家,常會和您灌輸這麼一個論調。宜興的紫砂礦,早已經挖完了。礦都沒了,巧婦也難為無米炊呀。所以真正的紫砂壺,也是賣一把少一把了。
很多買家,還就是吃飢餓營銷這個套路。一聽說紫砂礦都沒了,頓時就著急了。衝動之下,又多買了好幾把壺。可以說,壺商的這招是屢試不爽。
那麼宜興紫砂礦,真的沒有了嗎?
事實,並非如此。(看來,我是又要得罪人了。)
宜興制陶六千年
宜興的陶土礦產資源豐富,而且品種繁多。截止到1990年底為止,宜興境內勘察發現各類陶土礦床(點)共102處。其中白泥礦36處,嫩泥礦21處,紫紅泥和小紅泥礦12處,瓷石(土)礦5處,夾泥礦28處。
說句唯心論的話,這也算是上天對於宜興百姓的一種饋贈。這地方要是不發展出出類拔萃的制陶業,那可真有點說不過去了。
宜興人民,也真沒辜負老天爺的偏愛。根據考古發現,宜興陶業已經有6000年歷史了。經過歷代文物普查,宜興的古窯址遍布山區。僅南山北麓連綿1500米的範圍內,就有隋唐、五代窯9處,宋元窯20處,明清窯60多處。
這些古窯址的發現,都證明了宜興制陶業不僅是歷史悠久,而且是綿延不斷。在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裡,專門有一座古代陶瓷展廳。那裡面,介紹的就是宜興6000年的制陶史了。
但要注意,宜興的制陶業並非只做紫砂壺。大到水缸,小到夜壺,都囊括在宜興制陶業之中。所以位於紫砂之都丁蜀鎮上的這座博物館,也就叫「陶瓷博物館」而非「紫砂博物館」。紫砂雖然出名,但也不能以偏概全,埋沒了宜興悠久而豐富的制陶業。
紫砂泥百里挑一
那紫砂泥,在宜興陶土中的含量到底有多少呢?
根據資料記載:目前宜興陶土探明儲量7300餘萬噸。其中,紫砂泥估算探明儲量和保有儲量均為90餘萬噸。也就是說,現在紫砂泥的儲量,大約為宜興陶土總儲量的1%左右。由此,也可見紫砂泥的稀缺性。
紫砂泥,稀缺是事實。但說紫砂泥已經挖完了,那則是無稽之談。保有儲量的數字在哪裡擺著呢,要是真想全挖完了那還需要點愚公移山的精神。
但是,坊間關於紫砂泥的傳聞,也並非空穴來風。
聊起紫砂泥,不得不提一個地方——黃龍山。從宜興動車站下來,奔著丁蜀鎮開的路上就迴路過黃龍山。有人可能會納悶,來丁蜀很多次了怎麼也沒見什麼大山呢?其實,大家是被它的名字唬住了。黃龍山雖說叫「山」,但最高的地方也只有60米左右。所以,其實路旁的那個土坡就是傳說中的黃龍山了。
小宕口變大礦井
中國紫砂產在宜興,宜興紫砂產在丁蜀,而丁蜀的紫砂則就產在黃龍山了。經勘查,黃龍山礦區的紫砂泥儲量最大,品質最優,是名符其實的紫砂泥正產區。當年的工匠,都是先在黃龍山凹處的石底腳處試找「眼口」。由「眼口」引進石隙底部,然後以泥引路,見泥追泥,逐步深入。
一旦走運挖到了紫砂泥,「眼口」就成了「宕口」。這裡的「宕」,就是洞的意思。這挖泥的事聽著簡單,實際操作起來難度很大。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宕口,很可能挖了沒多久就要終止。塌方,是造成宕口廢棄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洞中排水難度大,經常也會來個水淹七軍。過去的宕口經露天開採,如今已經變成了一處7000度平方米的大水池。細細品味,也真有點滄海變桑田的意味了。
20世紀50年代中期,宜興採礦公司成立,接管了黃龍山礦區的15個宕口,統一開採、煉製,供應下屬各陶瓷廠的各種產品用泥。除此之外,還成立了黃龍山礦場,專門開採夾泥和紫砂泥。開採條件逐步改善,結束了明清以來一直沿用的山下小宕口開採,而是採用大礦井開採。先後建了1號斜井、2號斜井、4號斜井和5號斜井。其中,4號井與5號井是紫砂泥的多產井。隨著科技的進步,採掘條件日益改善,開採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封礦廢井護紫砂
後來宜興的情況,有點像海洋捕魚。開始就是比較原始的捕撈辦法,量不會很大。隨著科學的進步,打破了技術對人類慾望的制衡關係。海洋捕撈,開始大肆發展起來。剛開始,捕撈數量激增,可以說人人高興。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發現出了大問題。由於人類無休止的捕撈,近海地區甚至出現了「荒漠化」的現象。人類對海洋,造成了巨大傷害。
宜興,情況也大致如此。隨著大礦井的使用,紫砂泥出產量大幅度上升。
與此同時,紫砂泥,的確是越挖越少了。有人預測,估計照這麼挖下去,紫砂泥的確有挖完的危險。為了管理資源,合理開採,政府對紫砂泥採取了保護措施。
1號、2號、3號、5號井早在80年代就停止開採了。至於4號井,則在90年代中期停止了開採。2004年11月4日,宜興市人民政府專門下發了《關於嚴格控制丁蜀鎮黃龍山紫砂陶土資源保護各類建築的通知》。到了2007年4月1日起,經江蘇省第十屆人大常委會27次會議批准,《無錫市宜興紫砂保護條例》開始實施。
所以,說到這裡問題就清楚了。紫砂泥不是沒有了,而是封存管理。兩者的區別,顯而易見。壺商們,在這個地方又偷換了一個概念而已。
宜興紫砂獨一份
既然丁蜀鎮紫砂泥儲量已經不足,那全國上下還有沒有其他地方可以接棒宜興呢?還真沒有。據中國宜興陶瓷博物館首任館長時順華老先生回憶,這些年遼寧、陝西、山東、廣東、廣西等地也陸陸續續發現了疑似紫砂泥的礦藏。宜興也曾多次派專家組,到各地去鑒定紫砂泥。
有的地方出產的泥巴,外形已經很像紫砂了。但是做出茶具,泡茶真是不好喝。而紫砂最為重要的意義,也就在於它是最佳的茶器材料。既然泡茶不行,那這些泥料也就無法代替紫砂。
與宜興同屬天目山系的浙江長興,也出產紫泥。宜興與長興,一箭之遙。但兩地出產的紫泥,質量可是天壤之別。由此可見,紫砂泥的確是只要宜興一家出產,全國上下別無分號。
既然找不到替代品,又有人準備劍走偏鋒。據時館長介紹,上世紀八十年代日本人曾經考慮人工合成紫砂泥。他們將宜興黃龍山的紫砂泥拿回去化驗,分析出其中的內含物質比例。從而,以人工添加的方式像普通泥中加入各種元素。但最後人工合成泥燒出的所謂紫砂壺,泡茶就別提多難喝了。後來,日本人才算作罷。
便宜紫砂不能買
宜興紫砂,的確具有稀缺性,以及不可替代性。
只是,沒有壺商說的那麼邪乎。
什麼東西一旦值錢了,的確就容易誘惑人鋌而走險。我在雲南臨滄的大雪山,聽聞過盜採保護區普洱古樹茶的事件。在宜興丁蜀鎮,也同樣領教了盜挖紫砂泥的手段。就在當年4號井副井口的位置,我見到了兩個剛被發現不久的盜洞。據說偷泥賊為了掩人耳目,愣是在陰冷潮濕的盜洞里吃住。前後盜挖了一個多星期,這才被人發現。
現如今,一噸上好的紫砂泥價格也要在50萬人民幣上下。這也就怪不得,有人要鋌而走險了。
對待紫砂,我們要保持理性的心態與認知。一方面,紫砂沒有壺商描述的那麼稀缺。紫砂礦也不至於跟紅寶石一樣,成了世間難尋的寶藏。紫砂泥還有相當客觀的儲備量,只是要控制開採合理利用也就是了。有些制壺師傅手中,也還存有當年的老料。所以紫砂壺,仍然在使用茶器的範疇之內,而遠到不了稀缺資源的等級。
戳穿了壺商的忽悠,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承認紫砂的稀缺性。
回歸到日常飲茶生活上,太便宜的紫砂壺最好敬而遠之。就紫砂壺價格的問題,我也曾請教過數位宜興的制壺名家。在不算職稱、工藝、造型等附加值的基礎上,一把紫砂壺的泥料與人工成本起碼也要在600元上下。不可否認,紫砂壺應該算是中檔高材質的茶器。換句話說,超市門口擺攤50塊一把的紫砂壺,就不符合基本邏輯了。
在紫砂鑒定上,有一句話屢試不爽,最後我也與大家一起分享。
昂貴的紫砂不一定就好,但太便宜的紫砂則一定有問題。
往期精華
直接戳字
大口or小口?▎《茶之書》▎誤區
《隨園食單》▎陸羽朋友▎白茶焙火
即可看到相應文章,更多內容未完待續!
「15」「17」「20」「23」
「25」「29」「31」「34」
「36」「38」「41」「44」
「76」「81」「86」「87」
「92」「97」「98」「101」
編輯:碩碩
校對:齊航
攝影:阿昭
做圖:靜平
楊多傑,「多聊茶」創始人,首都師範大學歷史文獻學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城市史地文化及歷代茶文化。「中華茶人聯誼會」特約茶文化講師,多家電視及廣播節目撰稿人、顧問及常駐嘉賓
出版作品:《北京秘境》、《北京秘境2》、《北京深處-地鐵沿線的75個塵封秘境》
曾在《世界博覽》、《時尚旅遊》、《精品購物指南》、《中國國家旅遊》、《中華遺產》、《旅行家》、《社區》、《Timeout》等雜誌撰寫歷史文化類專欄文章
今日頭條:楊多傑(簽約作者)
新浪微博:@楊多傑 @多聊茶
人 人 講:【楊多傑的多聊茶】直播間
廣播電台:北京文藝台FM87.6 《吃喝玩樂大搜索》
喜馬拉雅:旅遊頻道脫口秀《I Love 游》主播
掌上北京:核心撰稿人及名士團成員
荔枝電台:楊多傑電台
本公眾號所有文字、音頻、視頻及聲明過的圖片著作權均歸作者所有
除已簽約的機構和平台外,不接受其他任何形式的轉載、改編、引用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自網路
您泡茶時喜歡用紫砂壺,還是蓋碗?
TAG:多聊茶 |
※紫砂壺為什麼那麼貴?
※一把好的紫砂壺為什麼那麼貴?
※好的紫砂壺為什麼都那麼貴?答案其實很簡單!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愛紫砂壺?
※別傻了,你以為就宜興有紫砂壺?未來它將取代宜興紫砂!
※為什麼他總是能買到好紫砂壺,什麼原因
※紫砂壺買來,泡什麼茶呢?
※為什麼紫砂壺那麼貴,如何淘到物美價廉的壺?
※為什麼有的紫砂壺這麼亮?如何分辨好壞?
※你這有好紫砂壺嗎?
※什麼是假紫砂壺?
※紫砂壺是怎麼利茶的,怎麼這麼受熱愛?
※別說你懂紫砂壺!這種紫砂泥,在宜興很多大師都沒有見過!
※為什麼一把紫砂壺不能泡兩種茶?
※為什麼一定要拿建水紫陶去對比宜興紫砂?
※為什麼說紫砂壺上的茶垢不能留?
※為什麼紫砂光器這麼受茶人的喜歡
※買紫砂壺買什麼?
※盛夏喝茶好處多,但為什麼一定要用紫砂壺來泡呢?
※為什麼說紫砂壺有這樣的「瑕疵」,別人卻說這是真紫砂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