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手英特爾,萬達玩的是什麼套路?
國內線下實體經濟領域巨頭萬達,與正在向數據公司轉型的技術大佬英特爾合作,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文 | 孫然
閉門打磨了三年技術後,萬達在選合作夥伴這件事上明顯吸取了教訓。
這次它找了企業級技術服務商英特爾。而飛凡的新目標是做一個「數字化實體商業共享平台」。簡單說,就是通過與英特爾在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和雲計算層面的軟硬結合的技術合作,把萬達商業地產中零售、電影院線、酒店、旅遊、主題公園等業態全部數據化。將這些數據挖掘和分析後,再用它們指導生產,甚至以C2M模式深入到上游的製造環節。
舉個例子,未來當你在商場里溜達,POS機通過微信支付留下了你消費痕迹,深度學習攝像頭記錄著你的年齡、性別和逛街路線反映出的品牌偏好,AR、VR體驗區記錄著你的審美。
你在前端的每個細微舉動,都指導著商家的生產。這些信息流入商家的後台,被解讀出新的含義——你喜歡跟什麼商品交互,哪條生產線能產生收入,哪條反而帶來虧損。而反饋得來的信息,形成了你的消費者畫像,日後甚至會有一個語音助手或機器人,為你做產品推薦。在各種捕捉用戶行為的感測器面前,你以這種方式扮演著商家的「上帝」。
這場宏遠能否實現還不好說,但看上去至少比飛凡在2014年那場「騰百萬」聯盟要靠譜的多。那場涵蓋了BAT中兩極,和中國最大商業地產集團的「吸睛」合作,在消息宣布後不久,就尷尬地戛然而止。
一位萬達內部人士對36氪透露,「後來百度和騰訊對這事缺乏興趣,三方和平分手,飛凡就自己踏踏實實摸索。」
與其跟另外兩家「各懷心事」的互聯網巨頭,進行一場權益分割過於複雜的合謀,倒不如選擇一家彼此互存希冀,又不存在競爭關係的技術巨頭。英特爾出技術,萬達出流量和場景。
當然,正在轉型為數據公司的老牌技術外企英特爾,也有自己的訴求,「我們要在新的生態環境下尋找各種各樣的合作夥伴,給這些中小零售廠商賦能」。英特爾行業解決方案集團中國區總經理梁雅莉說。
但對於英特爾這類純B端(企業級)技術服務商,在中國做生意最大的尷尬,就是缺乏直接觸及C端普通用戶的大流量入口和數據。
阿里和騰訊在中國引導出的閉環玩法,讓中小型商戶對B端技術服務商的訴求,變成了你能給我帶來客戶流量,我就認可你的價值,只提供工具我可不滿足。正如無論張小龍怎麼強調小程序就是個工具,開發者仍對導流熱望不減。
所以,英特爾需要具備線下流量的萬達,作為接觸中小型零售商和用戶的橋樑。因此英特爾在早期階段的策略,是先選擇自身具備海量數據和場景的行業龍頭合作,積累足夠的場景經驗後,再反哺中小企業,不會一步就邁進阿里和騰訊盯住的中小型零售商市場。
對比如今的情形,就很容易理解,為何當年百度和騰訊對線下零售數據化反應冷淡。
一方面,2014年百度忙著做外賣投入O2O競爭,騰訊忙著做微信支付和生態,投身與支付寶的大戰。
另一層原因,萬達當時要做的線下雖然有前景,但很明顯是砸錢砸不出來的苦活。特別在2014年的時間節點。支付寶和微信紅包大戰砸了幾十億,才把線上消費的用戶習慣和商戶對大數據信任培養起來。而線下即使有銀泰、蘇寧與阿里通過資本層面的強綁定關係,催化程度也無法與線上的資本競爭比肩。
另外,從物聯網基礎設施上看,光是用於採集線下數據的感測器,鋪設就十分有限。同期,雲計算的普及也在爬坡。
「無論to B或to C,大家的目的都是構建360度的消費者的畫像,做到這個第一是需要能夠採集到這些數據,這需要技術支撐。二是有方法去處理這些數據,三是有專業人員去構建自己的模型,提升這些數據的價值。讓大家的嘗試變成實際的回報需要時間。」英特爾行業解決方案集團中國區總經理梁雅莉告訴36氪。
這也是為什麼在過去兩年,許多便利店、商鋪數據化運營的痕迹,還停留在POS機層面。
更關鍵的是,線下企業的數據化,困難程度遠遠難於線上。當你面對著依賴線下渠道幾十年的中小企業老闆,在對他們的系統進行信息化改造、投資人力和資金搭建基礎設施之前,說服並扭轉他們的固有思維,就是個難題。
沒有比「糾結」更貼切的詞,來形容傳統企業在引進大數據運營技術上的真實心態。
今年2月,經濟學人智庫對350位來自零售、醫療、金融企業的高管進行調研後發現——36%的傳統企業高管依舊認為企業的重點在新業務模式貨新市場的開拓,沒什麼必要引入新技術。
顯然,內需不足是傳統企業技術升級中最大的挑戰。這也讓大數據技術公司頭疼,該怎麼撬開前者的錢袋子。
但沒必要花錢,並不等同於不花錢。傳統企業引入技術的壓力切實存在,至於理由,五花八門:
零售:
零售行業的壓力來自於線上電商的衝擊。儘管很多企業老闆認為線下渠道依然奏效,但身邊的同行一窩蜂進行技術改造,跟風花錢最少也能買個心理安慰。特別是這兩年行業里已經有了成功案例,就更不能錯過這班車。願意花錢投入的公司,如今普遍在做線上線下和供應鏈集成解決方案。
醫療:
醫療行業技術升級的壓力來自於政府。醫療本不是個對新技術落地態度激進的行業,但由於醫療是行政強管制的領域,如今政策號召改善就醫體驗,醫療機構採購創新技術就成了種硬性要求。換句話說,這錢不得不花。對於他們而言,利潤和成本倒不是首要考慮因素,當務之急是建立患者資料庫並實現跨醫院共享。
金融:
在金融行業,在線支付的發展突飛猛進。分散、品類眾多的小型理財產品上,在線金融公司眼睛搶佔了傳統銀行的市場,類似京東金融、螞蟻金服、東方財富,幾乎壟斷了共同基金交易。受線上競品刺激,傳統金融機構一方面急於採用新技術,另一方面又礙於監管不敢放開手腳。
那麼萬達和英特爾那台巨大而精密的數據商業平台是如何運作的?
基礎原料首先是數據。迄今為止,通過網路金融方面的信貸、理財,萬達財富,徵信、快錢、零售、旅遊、電音娛樂等業務板塊,萬達積累了2.6億用戶,3萬個品牌的數據。
另外萬達也在通過投資獲取數據。譬如,2015年至2016年間,智慧停車的互聯網公司ETCP總共拿到來自萬達飛凡的20億元融資,這家公司覆蓋了500萬註冊用戶。以及覆蓋十多個機場Wi-Fi的邁外迪,做零售ERP的解決方案的海鼎,都跟萬達經由資本合作達成數據共享。
採集數據的是一張巨大的物聯網網路。每家萬達廣場里,有成千上萬個你注意不到的感測器,感知並控制著溫度、濕度、背景音樂、噪音、亮度等元素。萬達在進一步發展一個名為「藍海計劃」的項目,希望未來在每家門店中放置一個智能盒子,將標籤、攝像機等信息都集中在盒子里,為商戶提供數據。
但數據採集終歸是件複雜的事,現階段依舊擺脫不了堆人力的重模式。萬達的設想是讓商場里的6.4萬名導購手動錄入數據,給每個人開微店和網店,把產品3D化,對顏色、紋路等元素做上標記。
由硬體設備採集的數據被送入雲端後,會通過模型描繪用戶畫像、預測爆款、精準推薦、優化物流,加上競拍引擎可支持C2M模式。
萬達首先在上海寶山、青浦、西安和柳州開設了四家實體門店,實驗全新數字化的零售模式。萬達網路科技集團總裁助理兼大數據中心總經理蔡棟透露,現有的合作品牌商和工廠有意在全國再開設100家這類門店以拓展自有品牌。
在內部跑通技術後,萬達也想輸出解決方案。比如Wi-Fi、Beacon、POS機,還有智能樓宇,慧雲這類解決方案,萬達正在向3000個飛凡商業聯盟廣場輸出。
過去兩年間,支付寶和微信一直在鼓吹給中小型商家「賦能」的概念,淘寶甚至走得更遠,通過「中國質造」板塊直接把製造業工廠提到台前。這種玩法給萬達提了個醒,話語權就意味著錢。光靠商業地產賺錢,不如也把觸角伸向供應鏈,以產業鏈資源聚合者的角色制定C2M的遊戲規則。
為了區分於此前行業盛行的「互聯網+」的概念,萬達給自己的模式起名叫「實體經濟+互聯網」,從前萬達只跟品牌和商鋪打交道,現在它想用用區塊鏈的方式去掉「專業品牌、自有品牌、工廠、代理商、批發商、實體店」整條產業鏈里的中間環節,改為用競拍的模式做共享經濟平台。
甚至,萬達已經想好了利益劃分模式:用區塊鏈做數字錢包賬戶,在消費者付錢的時候立刻用智能合約分帳,做成三方或四方的區塊鏈的智能合約。
本質上,這是終端形態的平台向產業鏈前端獲取話語權的過程,萬達想重新制定遊戲規則。然而對於上游製造商,C2M模式需要對供應鏈進行改造,這意味著投入。要讓產業鏈中的各方角色,特別是商戶,來自己的平台拜山頭,萬達得先讓他們實實在在地看見數據「賦能」的效果。
點擊展開全文
※對人工智慧,你們或許都理解錯了;只需三步,找到你的產品方向;「入駐企業家」又是什麼?
※賣速食麵是個好生意嗎?「3min」想打造3分鐘健康飲食生活
※辦一場太空葬禮,讓骨灰繞地球飛兩年,你會付費嗎?
※知識那麼多,到底「什麼值得學」?
※騰訊+戛納創意節:技術和創意的最佳拍檔
TAG:36氪 |
※馬自達玩大了,新款SUV配6座空間讓漢蘭達失色,賣15萬懂車的搶著買!
※戲味旅途#自北向南,佛羅里達玩什麼?
※還原度極高!賽爾達玩家自製隆隆牛奶瓶
※帶二哈去萬達玩,二哈卻躺地上撒潑不願走,走近一看把人給笑死!
※金毛出去溜達玩出一身泥,鏟屎官認不出狗狗不準進門
※結合吉卜力畫風與塞爾達玩法,《Baldo》將登陸主機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