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PS里的曲線其實很簡單 如何用它讓照片影調煥然一新

PS里的曲線其實很簡單 如何用它讓照片影調煥然一新

分享最新的時尚資訊,穿搭建議,美妝技巧,發布最前沿,最權威的時尚信息!藍迪時尚是藍迪老師搜集全球時尚資訊,是全球首家定位高端時尚資訊的移動媒體,專註為您在掌上創造最愉快的閱讀體驗。

如果說直方圖是攝影師的「X光片」,那麼曲線工具一定是攝影師的「手術刀」了。

曲線作為重要的影調和色調調整工具,不僅存在於Photoshop中,在ACR,Lightroom甚至其他很多手機P圖軟體中都佔據著顯眼的位置。本篇文章,就將詳細談談什麼是RGB曲線,如何使用提亮壓暗、黑白場、對比度,以及局部調整曲線等基本形態,調整一張照片的影調。

之後會繼續講解如何把各種基本曲線形態組合起來,達到膠片、漂白、日系等等更複雜的影調效果。

曲線工具在哪?

曲線面板在Lightroom和AdobeCamera Raw工具中,都是緊接著基本面板的第二個面板,足以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在Photoshop中,我們一般會使用曲線調整圖層來改變曲線。在PS中圖層面板的右下角,第四個圖標就是「新建調整圖層」選項,點擊後選擇「曲線」,我們就可以新建一個「曲線調整圖層」。

新建調整圖層,而不是在原圖層上直接改變曲線。優點就是可以讓我們方便的撤銷/恢復所做的任意調整。

曲線是什麼?

本文將重點講解RGB通道曲線,它是由紅(R)綠(G)藍(B)三個通道的曲線疊加而成的,可以「近似的」理解成圖片的亮度曲線。

RGB曲線調整的核心其實就是對原圖亮度的變換。

曲線的橫軸是原圖的亮度分布,從左到右依次是0值純黑,1-254的中間灰色值,以及最右邊255的純白最亮值。橫軸上疊加著一個直方圖,顯示出原圖各個亮度上,分別存在著多少像素。

曲線的縱軸是目標圖(調整後)的亮度,從下到上任然是0-255的亮度值。

當中的那根線就是我們的「曲線」。當我們在曲線上任意取一個點,它的「輸入值」就是它橫軸對應的值,即原圖中的亮度,它的「輸出值」就是它縱軸中的數值,也就是調整後它的亮度值。

未調整的情況下,圖像的曲線會是一條對角線,也就是橫軸(原圖)和縱軸(目標圖)的亮度值相等。比如我在曲線上取了一個點,它的輸入和輸出值都是193.

如果我把這個點往上移動,可以看到這個點的輸出值變成了232.這意味著原圖直方圖上那些193亮度的點,都被提亮到了更亮的232。

同時我們可以發現曲線的一個特點,當我們變動一個點的時候,旁邊的點也會跟著一起變化,離調整點越遠的點變化越小。這樣使得曲線調整的圖片,大多數情況都比較的平滑自然。

通過在曲線上添加控制點(錨點),我們就可以把曲線變成各種各樣的形態,從而達到我們想要的影調效果。接下來我就會通過一些基本的曲線形態,來進一步的解釋曲線。

提亮壓暗曲線

提亮和壓暗一張圖片,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對圖片中所有點都加大減小同樣的亮度值。比如下面這個曲線,就是把圖像上所有的點亮度都提高了64。這樣造成了2個不好的結果:

(1)圖片的高光區域直接過曝溢出了

(2)圖片的陰影和黑色區域亮度大大提高,使得圖片黑場不足,嚴重發灰。

所以我們一般提亮圖片都是用如下的曲線,把錨點放在中間調附近往上提。這樣照片主要是中間調的亮度大幅提高。高光區域亮度提高較少,防止了過曝。陰影黑色區域提升也不多,較好的維持了圖像的對比反差程度。

同樣的,我們要壓暗一張圖片,也是用描點下拉圖片的中間調。保護陰影區域不欠曝,讓高光白色區域維持住對比度。

黑白場曲線

我們把照片上最暗的點叫做黑場,最亮的點叫做白場,黑白場的差值決定了一張照片的反差程度。

通過橫移和豎移曲線的左右兩端,就可以加大和減小照片的黑白場差值。

比如下面這張圖片就是一張灰濛濛的低反差圖片,照片最暗的地方也只是亮度高達50多的深灰色,照片最亮的地方也只是200多的淺灰色。照片的黑色和白色區域完全沒有像素。

所以我把曲線最右側橫向左移,此時原來亮度值(輸入值)219的像素,全部被提亮到了255(輸出值)的純白色。照片中終於有了亮白的部分。

同樣我在曲線最左側建立一個錨點,橫向右拉,此時原來亮度值55的深灰色區域,就全部輸出成了亮度為0的純黑區域。照片中又有了深黑色。通過這兩步,我們加大了照片黑白場的差距,照片的反差就大大提高了。

黑白場差值大的圖片一般層次豐富,鮮艷銳利。但是照片的黑白場差值並不是越高越好。一個很大的誤區就是照片的黑場一定要是0,白場必須為255。

實則不然,比如這張照片,照片的黑場是0,照片中有許多深黑區域,顯得反差比較大,可能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效果。

我在曲線最左側建立一個錨點,縱向上拉。這樣輸入值為0的純黑部分,亮度被提高到了38。照片中不再有純黑,最暗的部分(也就是黑場)也是亮度38的深灰色,這樣的照片看起來更加的朦朧淡雅,符合我們想要的氣氛。

對比度曲線

對比度曲線,其實就是攝影里幾乎人人皆知的S型曲線和反S型曲線了。

增強對比度曲線(S型曲線),其實就是在高光處建立錨點並提高,在陰影處建立錨點並降低,拉出一個像英語字母S一樣的曲線。

仔細觀察S曲線,或許我們就能理解到其背後的原理。前面的教程我們提到過,一張照片按亮度從低到高分為黑色,陰影,中間調(曝光度),高光和白色5個部分。

其中中間調區域的過渡與細節最為細膩。可以看到S型曲線中間部分,輸入和輸出值變化很小。所以S曲線在中間調區域的影響並不大,很好的保護了照片細節最豐富的部分。

白色和黑色區域在最兩端,S型曲線對這些亮度區域的改變也不大,有效防止了過曝和欠曝溢出。

S曲線主要是提高了原來照片中高光部分的亮度,降低了陰影部分的亮度,讓照片的影調更加偏向硬調。因此S曲線在保護黑白色與中間調細節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了照片的對比度,幾乎成為了大部分照片必用的一步。

類似的,如果我們降低高光錨點,提高陰影錨點,形成一個反S的形狀。就是降低對比度曲線了。

局部調整曲線

前面三個曲線形態都是作用在照片的全局。但數碼後期的一個核心思路,就是局部調整照片不同的區域,讓每個區域在展現出最好效果的同時不要影響到其他區域。

比如這張圖片,雪山和湖之間的草地一片漆黑,需要提亮。

如果我直接應用提亮曲線,草地倒是變亮了,但雪山(高光部分)和天空(中間調部分)一下子就過曝了。

所以我需要建立兩個錨點,把提亮的高光和中間調部分重新拉回來。這樣這條曲線就只提高了照片陰影部分的亮度。

在局部調整曲線時,有一個非常有用的工具。就是圓圈中那個手一樣的圖標,點擊它之後再把滑鼠移動到圖像裡面,滑鼠就會變成一個吸管,同時在右邊曲線面板里,會實時顯示吸管所在點對應在曲線里的位置。

單擊吸管,吸管所在的點,就會對應成一個錨點記錄在直方圖上,方便我們調整。

比如這張圖,我想降低深色的山體的亮度,同時又保持住白色霧氣的亮度。所以我選擇「手」圖標後,先在紅圈1的山體處點一下,曲線中對應建立了1錨點。再在霧氣的紅圈2處點一下,曲線中就建立了對應的2錨點。

這樣我下壓1錨點,同時保持住2錨點,就只降低了陰影的山體區域,而高光的霧氣則沒有被影響。

總結

其實通過提亮壓暗曲線,黑白場曲線,對比度曲線三種基本形態,以及對他們的局部應用,就可以快速的調整一張照片的影調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迪潮搭美妝達人 的精彩文章:

TAG:藍迪潮搭美妝達人 |

您可能感興趣

拍一張好的照片原來如此簡單!這幾個手機拍照小技巧真的很實用
如何將一張數碼照片PS變成老照片效果!
如何將一張灰濛濛的照片變的清晰
你不會相信這是用手畫出來的,但是這些真不是照片
既是照片也是畫 又都不是
高清照片?不,這是一幅畫—超寫實主義
如何拍一張清楚的照片
駝背與不駝背對比照片 快來看看你是否存在這些問題
一組朝鮮普通女性的純美真實照片,她們從來都不整容!
這兩張照片是一樣的但你的大腦可能不同意
「謎」一樣的照片,不一定都能看得懂
這樣也可以輕鬆掌握照片牆的效果製作!
明星看見自己照片也會情不自禁合影,但像林更新這樣的只有他一個
照片的高調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拍這樣的照片,才是攝影存在的意義
用生命去拍攝的目擊者:這些照片的存在是一種悲哀
利用最簡單的道具卻拍攝出了非同尋常的照片!
這些不可思議的照片,沒有一張是P出來的
照片還可以這樣PS?這創意給跪了
這是一些罕見的舊照片,每一幅後面都有一些不同尋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