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壽山教授治療胃病心得分享
肝氣犯胃主症為胃脘脹痛。氣沖胸脅,噫氣矢氣則舒,舌苔白薄,脈弦。臨床上常見於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病。胃神經症,膽囊炎,胰腺炎等疾患。治以舒肝和胃,理氣止痛,方用柴胡、白芍、枳殼、香附、鬱金、甘草。本方系《傷寒論》中的四逆散加香附、鬱金所組成。香附乃疏肝理氣常用藥,為氣中之血葯,氣行血活其痛自止;鬱金為利膽解郁之常用藥,乃血中之氣葯,活血暢氣止痛效佳。諸葯合用疏肝解郁,利膽解郁,行氣活血止痛之功,治肝氣犯胃有良效。
若氣鬱化火,灼熱嘈雜,上沖胸咽,口苦苔黃,加炒梔子、丹皮等;若火郁傷陰,灼痛似飢,口乾不欲飲,舌紅少津,脈細,減柴胡、香附,加沙參、麥冬等,若氣鬱兼停飲,胸脘痞滿不舒,泛惡欲吐,苔膩脈滑者,去白芍、香附,加姜半夏、茯苓等,若氣滯濕阻,郁久化熱,痛勢急迫,上沖脅背,得食尤甚,尿赤便結,甚至發冷熱,加大黃、茵陳;若寒熱互結,脘腹劇痛,牽及脅背,大便不暢者,加大黃、炮附子、芒硝等;若久痛入絡,氣滯血瘀,胃脘刺痛不移,舌質暗赤或有瘀點,舌下絡脈淡紫粗長者加五靈脂、蒲黃、降香等,有黑便者加三七、烏賊骨等。
脾胃虛寒主症為胃脘隱痛綿綿不已,喜溫喜按,得食稍減,多食又痛,背部脘部覺涼,大便不調或溏或燥,脈沉舌淡苔滑,臨床上常見於消化性潰瘍病、慢性胃炎、胃神經症等疾患。治以溫中健胃,祛寒降逆。方用:党參,白朮,公丁香,降香,陳皮,甘草
本方系《傷寒論》中的理中湯方去乾薑加公丁香、降香、陳皮,所組成。去辛熱之乾薑以防燥傷胃陰,加公丁香,溫中降逆,性柔而不燥,且能芳香開胃,其功優於乾薑;加降香祛瘀止痛,且有止血之效,蓋久痛入絡多瘀,用之合宜;加陳皮理氣化痰和胃,中焦虛寒易生痰濕故用之,此亦補虛理氣五味異功散之變法,諸葯合湊溫中祛寒,理氣化痰,祛瘀止痛,芳化健胃之良法。兼停飲者,胃脘痞滿,泛惡欲吐,胃有振水音,加姜半夏、茯苓、生薑;兼氣滯不暢者,脘腹脹甚,噫氣矢氣加佛手、廣木香,夾血瘀者,胃脘刺痛不移加五靈脂,蒲黃等;兼血虛者,心悸少寐,面色不華,加當歸、丹參;若氣虛不能攝血者,大便色黑如漆去白朮、公丁香,倍党參、加三七、烏賊骨等。
蛔蟲擾痛主症為突然劇烈的上脘部痛疼,如鑽如頂,時痛時緩,劇者四肢厥冷而成蛔厥。脈或弦或緊,時大時小,舌診多無變化,觀其下唇內可有白色小結節或面有蟲斑,平日可有便蛔蟲史。治以安蛔止痛,通腑殺蟲。方用:烏梅,川椒,黃連,肉桂,大黃,檳榔本方系《傷寒論》中的烏梅湯化裁,其中烏梅、川椒、黃連、肉桂、酸、苦、辛合用,能調和臟腑之寒熱,安蛔止痛。蓋蛔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故加大黃、檳榔二葯以通腹氣,且有殺蟲驅蛔之效,較烏梅湯原方有新意,臨床用之多效。
若偏寒者,脈微細,四肢逆冷加炮附子、乾薑,痛劇加元胡,廣木香,嘔吐劇者,加姜半夏,兼濕發黃者加茵陳,痛止而蛔蟲未下者另加服炒使君子仁。
友情提示: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中醫智庫」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保留膽囊治療結石病,中醫是首選!
※中醫學:論病機層次和要素
※朱進忠:這九種治療哮喘的方法存在嚴重錯誤
※洗澡後吹涼風,竟也能癱瘓
※中醫治療胃扭轉經驗分享,二則醫案非常經典
TAG:神黃中醫智庫 |
※伍炳彩教授活用「溫膽」治「胃病」
※養胃護胃 胃炎疼痛反酸噁心 專家教你如何治療胃病
※妙用山藥治胃病
※疾病科普——胃炎胃病胃潰瘍如何治療
※治療腸胃病最好的湯藥
※食療治療胃炎胃病的方法
※養胃護胃好幫手!如何治療老胃病
※胃炎胃病胃潰瘍的治療與食療方法!
※老胃病胃炎為何久治不愈?
※胃炎胃病胃潰瘍的痛苦——分享治療胃炎的最實用經歷
※胃病糜爛性胃炎能根治嗎?專家教你如何治療改善
※胃癌當成普通胃病治 錯失治療良機!
※胃炎、胃病的最佳治療方式
※南懷瑾老師治療胃病的方法
※穴位治病—胃病!
※乾貨!國醫大師弟子母連錦「半夏瀉心湯治療脾胃病」
※老中醫治療胃病經驗集合
※慢性胃炎、腸胃炎等「老胃病」,怎麼調理?中醫西醫怎麼治療?
※慢性胃炎、胃潰瘍,認準病根兒治胃病
※胃病胃炎「三分治七分養」,且看「胃病一族」如何養胃護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