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在:和您談談放下受害者情結
你看到的世界,
只是你解讀的世界而已。
GIF/1K
你看到的世界,只是你解讀的世界而已……
這個世界很有意思,我們對世界做什麼,
我們就收到世界對我們做什麼。
反過來,我們收到的,
全是之前我們對世界做出的。
來看一看
受害者心態是什麼
有人常說:
不是我的錯!都是那誰害的!
都是誰誰的錯!都是你害的!
……受害者的稻草都長在別人那......
大家身邊都會存在這樣的人,常常抱怨老闆不能慧眼識英才;抱怨伴侶不夠體貼入微;抱怨兒女不夠聽話;抱怨周遭的朋友不耐心聆聽自己的傾訴;抱怨馬路上一輛隨便超過他的車,或是一個看起來不那麼友好的陌生人。
所謂的「受害者」心態,是一種認為「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住在自己的無助感里,整天自怨自憐,將自己的不幸完全歸因於環境、他人或身心癥狀,都是別人的錯,所以我痛苦。
受害者常常會傳遞出雙重信息,既不斷向外尋求幫助,又否定他人給出的任何意見。通常這種心理的特點是將自己所受的傷害轉變為自己的身份認同,無法對自己生命負全責,一般沒有改變現狀的能力,不能採取行動,只能悲傷與自憐。
在這裡提到的受害者心態,不是家庭暴力、職場性騷擾、或是巨大災難的真正受害者的心理狀態,而只是一種不健康的自我防禦機制。
這種將一切不快樂不幸福歸咎於外人的方式,並且通過指責外界,使自己短暫的獲得了同情、安慰甚至照顧,實際上卻是內在自我的匱乏與人生掌控能力的喪失。
因為不是我的責任,我是不公平待遇的受害者,因此我無法做出任何讓自己更好的改變。
「
舉個栗子:
媳婦小A最近很痛苦,婆婆來家裡照顧小孩,她很不喜歡婆婆的做事風格。矛盾鬧久了,她發現丈夫慢慢地站在了婆婆那一邊,兩人對她諸多指責和要求,讓她感覺在家裡被婆婆和丈夫排擠。
剛畢業的小B最近也很痛苦,她畢業一年多,一直沒找到合適的工作,也沒找到靠譜的男朋友。媽媽不斷地在她耳邊念叨:你就是太老實了,太清高了,你這樣子咋能活得下去呀?媽媽逼著她去考教師證,逼著她去相親,還在朋友面前有意無意說她無能……小B覺得,別人的父母都在努力地維護自己的兒女,想辦法為孩子鋪路,自己媽媽卻連理解自己都做不到,只會打擊自己,傷害自己。
女大學生小C最近也很痛苦,她用網戀男友的密碼進去他的QQ,發現他給另一個女網友的空間留言非常親密,而男友之前明明答應她:「從此以後,不會在網上和別的女網友說話。」因為她之前的男友也是一開始說好只對她一人好,後面卻對別的女人動心而分的手,所以小C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為什麼男人都這樣說話不算話?
……
她們的困境各不相同,這裡,我只想說她們共同的一點——「受害者」的感覺。
小A感覺被丈夫和婆婆壓迫傷害,小B感覺被媽媽的言語態度傷害,小C感覺被男友出爾反爾傷害。她們都覺得自己很痛苦,而這種痛苦是別人造成的。所以,她們對自己的痛苦無能為力。
其實,受害者的身份是一個陷阱,正是這個受害的感覺,讓你陷入無助。
追根溯源
受害者背後的支持信念是什麼?
「受害者」支持他的經典信念有四個「限制性信念」:「我是對的」、「應該如此」、「託付心態」、「沒有辦法」。
一、「我是對的」。成為某些人掛在嘴邊的口頭禪。譬如你上班遲到,常見的回答是:我路上堵車了;昨晚加班回去晚;路上意外發生別的事了......解釋了一大堆的客觀理由,意思只有一個:雖然遲到了,是因為……所以,不是我的錯——我是對的!
「我是對的」這個信念,根植於他過去成長的經驗積累。比如,一個人生長在是非對錯善惡分明的家庭中,受到比較多的道德觀的評判,成人後,就很容易落入「我是對的」陷阱,執著於誰是誰非的念頭。
有很多夫婦摩擦,一方強烈的要分個我對你錯,糾纏於對方的「錯」不放,結果對方冒出一句「我承認我錯了你對了,咱們離婚吧!」
在關係的經營里,在爭執於「我對」的同時,你是否還記得「你要的是什麼?」
二、應該如此。比如,我們是朋友,有困難應該相互幫助;你信任我,就應該借錢給我。如果你不幫助我或不借錢給我,我就生氣。
這個信念衍生於中國傳統文化。在國人的眼裡,只要有人際的關係連接,就會產生相對的角色需求,如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責任;朋友有通財之義;夫妻要完全的坦誠相見等等。附載在關係角色上的諸多「要求」,「要求」的背後即是「應該如此」的信念。
一旦某天某人沒有「應該如此」,可能會招致另一方大發雷霆,爾後傷心不已。還不斷的追問自己:他怎麼這樣對我?他為什麼要這樣?
在「應該如此」的信念深處,有一個潛台詞:我不能接受「應該如此」以外的變化。
凡是存在的,便是合理的。接納和接受一切的存在和發生,是生命最大的智慧。
三、託付心態。指的是把自己人生的成功快樂的控制權交付於別人。是一種「受制於人」 而非「操之在我」的狀態。簡單講,就是把自己快樂幸福的遙控器交給他人掌控,由別人決定自己的快樂與否。
「託付心態」普及應用於社會的概率之高,令人驚訝。封建文化要求女人「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喪從子」,從來從去,就是不從「自己」。這一傳統積習, 傳承了幾千年,雖然新時代呼籲女人自強自立,可這種深入靈魂與骨髓的影響,至今還潛移默化的呈現在兩性關係里,不是有女孩找男朋友很在乎對方的「忠誠度」嗎? 結婚前對責任的「承諾」甚至超過了愛情本身。
其實,這些對「忠誠度」和「承諾」的要求,實在是感覺自己的「不夠分量」,是「自我價值」不足的表徵。
人由於在成長過程里,沒有培養出足夠的自我價值感,因而在成年後,容易產生「託付心態」。在家托父母,在外托朋友,在單位托領導,在婚姻托配偶。總覺得自己「不夠好」,「還差一點」,其實是對自己的不信任。
每個人都具備了讓自己成功快樂的資源。有足夠的能力選擇過幸福快樂的生活。無法也無須依賴他人讓自己成功快樂。我們只能暫時「借別人的肩膀靠一靠」,而不可長久的假手於人。因此,信任自己是良好的開端。
四、沒有辦法。經常聽到的一句抱怨是「沒有辦法」。當某人一語既出時,就已向困難投降,再也不願去想新的辦法了。
仔細一想, 「沒有辦法」給了我們二個提示:一、以前用的方法沒有效果;二是目前尚未找到最佳有效的方法。重點是後者,預示了還有辦法解決的「可能」, 而不是身陷絕境、坐已待斃的局面。
世上任何一把難開的鎖,也一定有開啟它的鑰匙。只是你尚未找到那把鑰匙而已。不能輕易的決定它無解,否則就是畫地為牢作繭自縛自取失敗。
假若你想成功,就不要輕易言「NO」,凡事至少有三個辦法,暫時的挫折,不是結果。
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受害者心態會帶來哪些好處?
從差不多還沒有習得語言的時候開始,每個孩子都知道如何通過自己受到的傷害來獲取養育者的關注和補償。
長大以後,我們甚至會替自己創造這種被傷害到想哭的感覺來尋求他人對我們額外的情感付出。
獲得他人的注意力和關心
不必為人生的失敗承擔風險
不必背負心靈成長的重責
獲得始終「我是對的」的感受
這看起來彷彿真的是一件好事。
扮演受害者是常見的心理學現象,扮演人本身其實很享受這個樂趣。
因為這種心態還是會讓當事人感受到一些 「好處」 的:
1. 自我感覺良好。當你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相信是別人做了錯事,而你是對的,這種看法會帶給你一種優越感和自我價值感。作為 「被損害者」,自己已經站在了一個道德制高點上—— 「你看看你把我害的……(都這樣了我也沒有怪你……)」
2. 選擇被動的地位,就不必採取行動,也沒有責任和壓力。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任,是一個非常繁重的工作,必須面臨很多壓力,作出困難的決定,選擇不承擔個人責任是比較容易的。
3.不必承擔風險。有行動就有風險,採取了措施也可能無法解決問題。而「扮演」 一個 「受害者」,就可以不去採取行動改變現狀,因而也就不必承擔被拒絕或失敗的風險。
4.迴避衝突可能。直接溝通提出要求,對方有可能不認可自己,可能會引起衝突,所以迴避溝通;但內心又憤憤不平、無法化解,所以通過肢體語言表現出來,作為一種沒有明顯指向的發泄 —— 「我和你說了也沒有用,但我也不能忍著,我得表現出來,讓你看到我並不滿意,實際上我很生氣!」
5.引起他人的關注和關心。讓他人發現自己受到了損害,處於弱勢的地位,引起他人的同情和關心,進而採取對自己有利的行動;或者希望對方感到內疚自責,然後有所妥協 —— 「你看我都受到傷害了,你得對我好一點,我需要安慰!」
扮演弱者,最容易吸引他人的關心。許多人會儘力幫助一個受害者。但是這種幫助與關心,可能不會持續很久,受害者所需要的關懷是一個無底洞,人們最終會感到厭倦,慢慢地他們都會離開你。
真相呢?
受害者心態是潛意識裡對自己的放棄
受害意味著無需負責,一個帶有受害者心態的人會相信他的人生已經不能被自己的努力改變,他會責怪任何一個人或者「一群人」,只有他自己完全免於責難。
一個人一旦相信自己是受害者,可能一輩子都陷入這種情緒的泥淖中——不負責、不行動,也因此錯失任何讓自己更好的改變。
這種看起來能夠使人獲得更多情感關注的心態,實際上隱含著對人生的全盤放棄。
如果這樣的心態養成了習慣,害處是長遠的:
1.失去面對和解決問題的機會。心理上把自己放在被動地位,被動忍受問題,把解決問題的希望寄托在對方的態度上 。
2.無助、消極的心態,降低自我價值感。長期的 「無能為力」、「被侮辱與被損害」 會使自己產生一種無力感,即使面對自己完全能夠勝任的任務,都會自我懷疑和退縮,更不敢承擔有所挑戰的任務 —— 「做多錯多,遇到問題怎麼辦?不順利怎麼辦?」。
3.影響人際關係。無法通過有效的溝通解決問題,陷入要麼忍受要麼爆發的模式,長期如此會對周邊的人際關係造成傷害,使得新發生的問題更加難以處理,造成惡性循環。「受害者」 會想:「我都忍了好久了,再有一次我絕不原諒他……」 而對方可能覺得:「這個人好奇怪!怎麼情緒變化這麼大,究竟是怎麼了?」
4.影響身體健康。當我們怨恨他人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受盡自己的情緒折磨。我們的健康,也會因為我們長期存在的消極心態與情緒而受損。
擁有受害者情結的人,多少都有一種託付的心態,也就是把自己人生的成功和快樂都託付給別人。
可是,這種自我防禦方式是有害的,將自己的人生拱手交給別人掌控,就會總是尋找別人不值得信任的借口,很難培養起相應的自我價值感。
心理遊戲
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三者都非成人狀態
受害者:我的痛苦是你造成的
受害者的「我很無辜,都是別人的錯」,其背後的潛台詞是:「我現在很痛苦,但錯不在我這裡,而在你那裡,所以,我需要你認識到你自己的錯誤,來終結我的痛苦。」也就是說,我很痛苦,但原因和解決的方法都不在我這裡,而在別人那裡。
受害者還有一個痛苦是「被傷害的預期」,因為處於受害者的弱者位置,所以總感覺自己會被挑剔,被傷害,被忽視,被犧牲,不被理解……因為被傷害的預期,他們較可能採取消極被動的防禦姿式,很容易陷入深深的虛弱、無助、恐懼的感覺里。
加害者:我那麼努力,你卻在拖後腿
加害者傾向於去控制別人,達到自己的想法。加害者的位置能讓人感覺到力量和強大,以避免面對自己內心裡真實的軟弱無能。實際上,很多加害者還很可能自認為優越,追求完美。
很多表面上的「好家長」就是這種類型,他們可能會常常無意識地表演自己對子女教育的用心和努力,至於現實中孩子的煩惱和問題,他們會把問題巧妙地怪罪到別人頭上去。「我努力做好了我作為家長的那一部分,所以,如果孩子還是問題孩子,那都是別人的錯!」
這個別人,要麼是自己的伴侶:「都是孩子他爸,我千辛萬苦要培養孩子某個習慣,孩子他爸不僅不支持,還老和我唱反調,這樣怎麼教育得好孩子嘛?」甚至有可能是孩子本人——我那麼努力地教育他了,他還是學習成績很差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孩子自身智力有問題呀?
有的加害者更倒霉,實在找不到可以怪罪的人,於是他們有可能會迫害自己。你有沒有過在犯錯的時候抽自己幾巴掌呢?你有沒有過因為一些小錯而罵自己笨蛋傻缺呢?這就是你心中的加害者在壓迫你心中的受害者。自責很難受,但它能讓我們避免體會受害者的悲慘。
但加害者也不快樂,他們常生活在憤怒和苛責之中,為什麼世界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個樣子呀?為什麼別人都不配合我呀?特別是,當他們意識到被害者的痛苦後,會擺脫不了自責和挫敗感。
拯救者:我很好我沒事,我還可以幫助別人
拯救者試圖解決爭端,化解矛盾,尋求解決方案。你不再抱怨(受害者),也不再生氣(加害者),你現在最關心的是,如何讓痛苦的場景消失,如何讓我們生活在沒有痛苦沒有問題的理想世界。
最強的拯救者既同情加害者又同情受害者,他體貼雙方的痛苦,努力安慰雙方,並希望憑自己的勸說讓受害者能夠更加堅強,負起自己的責任,加害者能反省自己的嚴苛,平息憤怒和不滿。
次一些的拯救者會選擇寬容:我知道你很柔弱,但我體貼你,包容你。我知道你脾氣大,追求完美,我就讓一下你。我不和你們一般見識。
正是拯救者的安慰和寬容,讓受害者更加委屈和無助,讓加害者更加放縱脾氣。
如果沒有從根本上去著手,和稀泥只會掩蓋問題,而不是解決問題。
拯救的姿態本身就暗示著:我比你強,我比你優越,我很好,我沒事,我很幸福,看!我還可以幫助別人。這樣的態度本身就是一種逃避。又怎麼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呢?
受害者加害者拯救者都不能通向幸福
很多人不會固定地呆在一個位置上,而是會在三個位置之間來迴轉換,然後把身邊的人放進另外兩個相應的位置:當我受傷害時,別人就是加害者;當我想要控制一切時,別人就是受害者;當我想要平息糾紛時,我就是拯救者,別人就是加害者或受害者。
但是,這三個位置怎麼變換,都是一種向外的指責,而不是真正地為自己負責。因為暗含的指責,所以不能通向平等、友好的諒解與解決。
受害者的牢籠
有人把這個三角形叫做「受害者牢籠」,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回到文初的小A小B小C的問題上,她們的受傷的感受本身沒問題,很正常很自然。但需要提醒一點:如果任由這種受傷害的感覺擴散瀰漫,把自己困在「受害者」這個位置上,你就有可能陷入「受害者牢籠」。
真正走向問題解決的途徑是——告訴自己,我沒有權利,也沒有辦法要求別人來為自己的痛苦負責。我的痛苦或快樂,由我自己負責。
小A,你的痛苦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你自己選擇的,你和丈夫的溝通是不是存在問題呢?你有沒有考慮他的感受,而主動關懷婆婆,爭取和婆婆相處呢?
小B,你的痛苦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你自己選擇的,作為一個大學畢業的成人,你有沒有試著不再以仰望的姿態,而是以平等的姿態去體會媽媽呢?媽媽也是和你一樣的普通人,她只是在盡自己的力量在關心你,擔心你,為你好而已。你是繼續選擇兒童式的指望父母,仰望父母呢,還是像個成人一樣努力去達成和媽媽的溝通理解呢?
小C,你的痛苦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是你自己選擇的,你和男友之間,是平等的。他不是爸爸,爸爸答應你的事你可以哭著鬧著要他覆行承諾,但男友不是。他也是和你一樣的,正在學著長大學著戀愛的男孩子,他因為愛你而做的那個承諾,他可能真的辦不到。
凱瑟琳·龐德
當你對另一個人抱有怨恨時,
你必然要與那個人或環境,
保持一種比鋼還要堅實的情感聯繫。
寬恕是消解這種關聯獲得自由的唯一方法。
解決之道
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1.理解「受害者心態」模式。你的思考已習慣聚焦於受害者的角度。你花很多的時間思考與談論別人如何虧待了你,你有多委屈,別人有多壞,或許你也會想到如何去報復和贏過他們。
在開始放下受害者心態的時候,可能覺得有點委屈,因為思考習慣還聚焦於受害者的角度;會覺得不舒服,舊的神經迴路總是非常強大的,但是通過不斷覺知,塑造新的神經迴路並不斷練習它。
現在你必須以新的思路填寫你的生活,你會覺得不舒服,因為它不是你熟悉的思路與生化反應。但是這個步奏非常重要。剛開始比較難,但是會越來越簡單。
2.覺察是改變的開始。當自己陷入 「受害者心態」 模式,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時,就如同當頭棒喝,告訴自己說:「停!」,告訴自己那是重複播放的老光碟和老故事,現在停止按動那個播放鍵,回到當下。
3.聚焦解決問題。遇到問題產生這樣那樣的情緒,都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不必去否認情緒,更不必對抗情緒。需要做的,將精力聚焦於解決問題,找出可行的解決辦法,並將注意力聚焦於可以採取的行動上。
在這個過程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觀照好自己的情緒。如果情緒很強烈,可以利用空椅子,或者找一個墊子代替那個讓你感覺受傷的人,在安靜的環境下,去罵、去打、去哭訴、去質問,讓情緒安全地釋放。不要壓抑,壓抑情緒只會滋生怨恨,而怨恨是餵養受害者情結最好的養料。
4.掌握非暴力的溝通技巧來表達。日常生活中並沒有很多 「大是大非」 問題,即使是利益衝突,也並不會傷筋動骨,並不難於找到雙方共贏的解決方案。為了找到解決方案就要了解雙方的需求,有效、積極地傾聽,通過非暴力溝通表達感受和需要,提成請求,以達到有效溝通來解決問題了。
假使有人無限度的包容你愛你,用心使你快樂,這當然是件美事。如果沒有,也沒什麼可怨恨,愛自己,努力使自己快樂。
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件事負起責任,就算錯在他人也要對自己負責。
負責真正的意思是,並不是要我們逆來順受,而是,修整好你自己,向前進,繼續生活。
即使你是一名受害者,你也必須讓自己永遠不要成為一名受害者。
因為,在你等著某個人來糾正錯誤的時候,人生已經往前滾動,不再等你了。
儘管真相有時鮮血淋漓,敢於面對它,卻使我們充滿力量感的活著。除了我們自己,沒人該對我們心裡被傷害的感覺負責。
許多人會認為我們必須原諒別人。以宇宙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想法24小時不停的創造我們的實相。他人的行為是我們的心態、情緒與聚焦所吸引來的。沒有任何人對我們做了「壞事」或「錯事」。
成為責任者,成為那負責任的人
---------------------------------------------
當你說:老天不公平,為什麼讓我……時,
宿命必然讓你失去自由和選擇權。
當你說:某某某,你為什麼……對我時,
你就把自己的快樂和幸福拱手交給了他人。
當你說:這一切都是我的選擇,
是我的靈魂選擇此生完成的功課時,
你的人生、快樂、幸福、健康、財富……
盡在你自己的選擇和掌握中。
對過去承擔了責任,就沒有受害心態。實際上,就是這麼簡單,沒有別的了。你過去發生的一切,當你重新面對,以一個理性的意識狀態面對以後,那些負能量就消失了。
如果你不相信,那麼試一天看看。只要一天,你為你的想法與行為負全責。你會發現顯著的不同,你有「力量」改變你的現狀。你離開了無力感。
從這天開始,你可以不再依靠他人的關懷、讚譽、認同來反映驗證自我的存在。你內在的力量會帶給你創造快樂無限的燃料。他人對你的言論與行為,不再會對你有任何的影響。
GIF/1K
放下受害者情結,
為自己的人生開啟新的旅程
文、編輯 by 普在
圖 by 網路
轉載請備註以上信息
TAG:益心益行 |
※來談談我們的愛情
※談談我們的愛情觀
※談談你對孤獨的感受
※談談你們追星有哪些感受?
※談談所謂的愛情
※我們來談談情商的問題
※來,我們談談愛情觀
※談談《我不是葯神》,也談談演員的「羞恥心」
※來談談感情問題?
※與你讀書——談談愛情
※談談情說說愛
※談談如何避免訓練中受傷
※我也談談葯神
※《談判官》:和生活談談你是怎麼想的
※時間,我想和你談談
※談談職場,談談家庭,談談中年危機
※談談勇士,談談庫里,談談杜蘭特
※談談我厭惡的以及我相信的
※再談談老爹鞋,再談談趨勢
※談談清明 談談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