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民間流傳「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是普遍流行的一種民間俗信。許多地區的人們認為,老人到了七十歲以後,如果到了親戚或朋友家,主家不應該強留其住宿;到了八十歲以後,便不要再強留其吃飯;到了九十以後,如果老人自己想走,便不要再留他多坐。
尊老重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民間俗信看上去似乎與傳統美德相違,但從中國傳統贍養習俗和人的生老規律來看,也是有其一定道理的。
70歲以上的老人因為身體各臟器功能都在逐漸發生退行性改變,容易有突髮狀況。尤其是半夜和清晨,是意外出現的高發時段,一旦此時出事兒,會給陌生環境增加很多處理上的困難。
另外,老人聽力、視力都有所下降,在陌生地方留宿,對環境不熟悉的老人,起夜時很容易被障礙物絆倒,發生意外傷害,所以要盡量避免讓老人在外留宿。
老人最危險的兩個「死亡三聯症」,其中之一就是「冬天、凌晨、掃雪」。
日出東方的時候,人的交感神經興奮性升高,血壓上升,心率加快,代謝加快,血黏度上升,很容易增加心血管系統的負擔,嚴重者甚至猝死。因此,早上6點-11點對老人來說,是全天最危險的時刻,國外學者也稱這段時間為「魔鬼時間」。
當然。這並不代表老人的親戚們對老人沒有親緣感情。這種老人與親戚間的親緣感情交流,在民間遵循著另一敬老尊長秩序,即每逢過年過節晚輩應主動去看望前輩,同輩年輕者主動去看望長者。
80歲以後,各種疾病發生率和嚴重程度更有增加,吃飯也要處處留神,特別是老人在外用餐,情緒激動,加上美味佳肴,容易進食過飽。
上面提及的老人「死亡三聯症」之二,就是「飽餐、酗酒、激動」。
這三方面本身就是老人猝死的誘因,外出就餐,更容易讓三方面聯合在一起,危險更大。據說,英國壽星托馬斯帕爾就是在152歲時,應邀去倫敦,參加王宮盛宴後去世的。
總而言之,對於耄耋老人,尤其是患心腦血管疾病和耳目失聰的老人,最好減少外出機會。如果實在需要外出,最好在兒女陪伴下早去早回。在外就餐要注意節制飲食,細嚼慢咽,控制情緒、限制飲酒,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還要隨身攜帶藥品。
※幾杯酒下肚跑廁所的頻率也多了,酒喝多了為什麼尿也跟著多呢?
※人類為什麼要為難自己搞出個閏年?沒有閏年會怎樣?
※水鑽不是鑽石,碎鑽也不是指切割後的鑽石!快好好看看吧!
※用肉眼就能看穿它們的內在動物:玻璃蛙!
※它是地球上少有的擁有雙生殖器的生物!北方家裡很常見!
TAG:懂不懂常識 |
※為什麼說「七十不留宿, 八十不留飯, 九十不留坐」?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你了解這些民俗嗎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你知道為什麼嗎?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你知道為什麼嗎?
※老人為何三不留: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終於明白了!
※養老文化精粹:六十不勸酒,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
※「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這句老話有何深層含義?
※俗語:「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為什麼這樣說
※農民說「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啥意思?有道理嗎
※寫給上了年紀的老人: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
※農民常說的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飯是什麼意思?
※常言道: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飯,指的是什麼?
※俗語: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七十不留飯,人啊,上年紀早預防
※人過四十,不接三話茬,不留三缺口,說的真好
※臣之劍,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
※老鼠不留隔夜糧,這幾樣食物同樣也不要留到第二天吃!
※唐詩閑讀「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御座黃山剪去十年長發!十載恩仇策馬去,不留青絲不留意,網友:看得我好心疼!
※俗語:「人到六十不勸酒,人到七十不留宿」,老祖宗這話啥道理?
※俗語:「三十不豪、四十不富」,50歲會怎樣?早明白人生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