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探秘:太監的那些事

歷史探秘:太監的那些事

讀歷史,不可避免經常碰到關於太監的話題。在初夏的一天,我突然來了興緻,抽了點時間,翻閱了一些資料,對太監這個話題做了點小「研究」,研究成果,就是這篇小文。

太監的由來

現在我們所說的太監,在清代以前叫做「宦官」。而宦官全部用所謂的「閹人」,則是從東漢開始的。東漢之前的宦官,有「閹人」(也就是現在所謂的太監),也有正常普通人。比如秦朝最有名的宦官,那個「指鹿為馬」的趙高,一直被後世認為是太監,很可能就是一個誤傳。

自東漢開始,宦官就全部是閹人了,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毀於宦官專權的朝代,也就是東漢。東漢末年,宦官集團把持朝政,陷害忠良,最終民不聊生,釀成了歷史上有名的黃巾軍起義,緊接著就進入了我們耳熟能詳的魏蜀吳三國演義的時代。

(小皇帝背後的太監們)

太監,不都是壞人

當然,即便在東漢,宦官也不都是壞人。比如說有位叫做曹騰,就是歷史上公認的漢室忠良。曹騰有個養子,叫做曹嵩,曹嵩有個世人皆知的兒子,叫做曹操。我們都知道,曹操的兒子曹丕稱帝,建立魏國。而曹丕的兒子曹睿,某天一高興,下了一道聖旨,追認了自己的太爺爺為「高皇帝」,於是,曹騰就成為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有皇帝稱號的太監。

東漢還有一位宦官,他的名字很少人提起,我卻認為他是中國歷史上最牛的太監,遠勝過七下西洋的鄭和,他就是發明造紙術的蔡倫。中國的四大發明中,位列首位的,我個人認為就當是造紙術,真真切切地推動了世界文明進程。

美國人麥克·哈特的暢銷書《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將蔡倫列在第七位,比馬克思、列寧、愛因斯坦,還有諸多的偉大領袖等都要靠前。

太監,不只是中國特色

據古希臘人的記載,大約公元前六世紀,波斯就有了閹人做後宮官吏的制度。因為波斯對太監的需求量很大,古希臘人經常會誘騙長相清秀的少年,加以閹割後販賣給波斯人。

羅馬帝國時期,宮廷內也有太監。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東羅馬帝國延續了這一傳統。之後,位於中東的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都有太監。

倒是西歐,在羅馬帝國覆滅後,似乎就沒有了太監製度。據說,是因為信奉了基督教,實行一夫一妻制,沒有了後宮三千佳麗,所以也就沒有必要使用太監了。我猜想,可能閹割手術本身,在基督教里也是禁止的吧。

太監之國

在中國歷史上,曾有一個小國,上至宰相下至縣令,全部是太監。

唐朝滅亡後,中國歷史進入了最為混亂的五代十國時期。在現在的廣州,嶺南清海軍節度使劉隱之弟劉岩於公元917年稱帝,史稱為「南漢」。

南漢有個皇帝劉繼興,史稱「後主」,他剛一登基,就發出這樣一則通告:「至其群臣有欲用者,皆閹然後用。」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凡想做官,請先自宮!據說這位皇帝認為朝臣有家眷就有私慾,有私慾就不能傾力效命;若官員都是太監,必會大公無私地盡忠皇帝。

於是一個面積不到40萬平方公里的嶺南小國,竟然有2萬多名太監。公元971年,北宋進攻後漢,據說劉繼興(已改名劉鋹)挑選十幾艘船,滿載金銀財寶,準備逃亡;還沒出發,宦官與衛兵就盜取船舶逃走,劉鋹只好投降,南漢滅亡。可見,即便做了太監,私慾照樣是有的,很可能啊,比普通人還更勝一籌呢。

太監多自宮

可能多數人不知道,太監們有許多是「自宮」的。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笑傲江湖》里,有一種絕世武功叫葵花寶典,江湖中人,「欲練神功必先自宮」。

而在古代真實世界裡,則是無數人為了出人頭地,選擇了自宮。(這裡的自宮,是指未經官服許可,私自請人閹割。)

自宮風氣最濃的,在歷史上莫過於明朝了。而最有趣的,則是明朝皇帝偏愛三令五申,禁止自宮。明成祖就曾下詔書曰「凡民間自宮者以不孝論」,他還曾下令「嚴自宮之禁,犯者皆充軍」。可是,自宮之風,偏偏屢禁不止。

皇帝要真想杜絕自宮,其實很簡單,不錄用自宮者,甚至取消太監就行了嘛。可惜,這是不可能的。非但不取消,明朝的皇帝還特別喜歡太監。比如明朝著名特務機構東廠,主要由太監組成,而創設東廠的,就是這位三令五申禁止自宮的明成祖。另外,委派太監鄭和率領巨型船隊七下西洋的,也是這位明成祖。此外,歷史上知名的權臣太監魏忠賢、劉瑾、王振、汪直等,都出自明朝。

後來,明朝廷乾脆一面下令禁止自宮,一面公開錄用自宮者。明武宗曾一次錄用3640名自宮者,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在位18年,共錄用了三批自宮者,總人數過萬。據清史記載,明末的時候,一共有太監10萬左右,總人數為中國歷史之最。(中國人對數字不求精確,這個數字很可能不準)

即便自宮了,也需要經過選拔,才有機會進宮做太監。做太監的好處越多,自宮的人必然越多,那落選的人數自然也就多。落選的怎麼辦呢?不要緊,明朝的王爺多,王爺們也是妻妾成群,府內同樣需要閹人。如果進不了王爺府,一些達官貴人家裡,據說也喜歡用自宮者。強大的需求刺激之下,自宮在明朝蔚然成風,也就不奇怪了。

凈身是個技術活

所謂自宮,其實就是私自請凈身師為自己動手術。

在古代,沒有現代的麻醉藥,消炎藥,止血藥等,閹割(文雅一點說,叫凈身)手術,弄不好是要死人的。據有人猜測,古時候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各國中,唯獨日本沒有太監,很可能是因為日本人沒有掌握凈身之術。

(據說是故宮裡的凈身房)

據一位末代太監回憶,在他那個盛產太監的老家,凈身師這個職業都是世襲的,技術機密父子相傳,不為外人知曉。要想凈身,不僅需要交手術費,還需要帶禮物,立字據。凈身有兩種價格,保活是一個價,管閹不保活的,又是一個價。

當然,也確實有一些人,是自己揮刀自宮的,這種人,大多數都一命嗚呼了。據說,明朝時候權傾一時的九千歲魏忠賢,就是揮刀自宮的倖存者,能夠對自己下如此狠手,又能大難不死,難怪能成為一代梟雄。

太監之鄉

在河北廊坊市下面,有個鮮為人知的中國太監之鄉——大城縣。據估計,在明清朝以來,這個縣一共出了四五百名太監,包括清末權傾朝野的大太監李蓮英,小德張等。李蓮英大家都知道,是慈禧的心腹。而小德張呢,則深受末代太后裕隆信任,據說,為了讓清帝退位,袁世凱給小德張行賄了300萬兩白銀,由他去說服裕隆太后。

(雖是太監,有錢有權了,照樣可以娶妻。小德張不僅娶妻,姨太太都有好幾個呢。)

據說,大城成為太監之鄉,是因為土地貧瘠,為窮所困,出於無奈。也許吧,就好像有些地方出小偷,有些地方出土匪,有些地方盛產騙子一樣,總是有些難處才會這樣吧。

按中國的傳統文化,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需要格外愛護。而太監呢,或因貧困所迫,或為追求更好的未來,毀了身上的零件,不能傳宗接代,心中的苦悶想必是很大。做出如此犧牲,在宮中還得做牛做馬伺候主子。如此不易,趁著機會撈點個人好處,也許他們覺得是理所應當的吧。

自從溥儀退位,太監製度在中國這塊土地上就正式取消了。不過呢,幾千年的文化傳統,要想一下子消失則是很難的。生理上的太監沒了,精神上的就未必了。比如我看到下面這本書的書名時,就有一種怪怪的感覺。

還沒有關注曉明雜談的,抓緊關注吧! 喜歡此文的,幫忙轉發吧!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明說史 的精彩文章:

今天,全世界都在罵美國政府
據說這是世界文明進程中影響力最被低估的一場戰爭
一群初中生竟然拒絕和國家領導人合影
聽說《軟埋》這本小說被很多人罵,嚇得我趕緊一口氣看完了
端午節老話題:韓國人用「端午」申請了世界遺產,是搶中國人的端午節嗎?

TAG:曉明說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歷史上的華北事變是怎樣的呢?
太原那些歷史悠久的古寺廟!
印度歷史:你不會知道,泰姬陵背後的秘密故事
揭秘歷史上的常勝將軍趙雲是怎麼死的?看看正史野史怎麼說
官渡之戰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明朝中興之臣徐階的歷史結局是怎麼樣的?
曾經的歷史故事
唐朝的小歷史故事都有什麼呢?
中國古代歷史上,太監是極其特殊的職業,而歷史上有沒有假太監?
扒一扒歷史上那些你不知道的神秘事件
一些罕見的歷史老照片
歷史怎麼評價汪精衛?他都做了那些事?
歷史故事:真實的衛青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
歷史上的北宋是怎樣的呢?
歷史故事:一個連殺幾個皇帝的太監,趙高都不能與之相提並論!
關於古代歷史的6個罕見未解之謎,你知道這些事嗎?
皇宮裡的女太監是怎樣煉成的?簡直慘不忍睹|知言歷史
珞巴族的歷史文化是怎樣的?
春哥說歷史之大宋朝那些事:父重病在榻又遇揚州危難,太祖如何盡忠孝兩全?
劉秀的那些歷史故事21:王莽,是歷史上第一個展示政治極端冷酷無親情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