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科學不一定是枯燥乏味的

科學不一定是枯燥乏味的

科學不一定是枯燥乏味的,它也可以是生動有趣的;不一定要死記硬背,也可以寓教於樂。科普「接地氣」,普通民眾就會對科學知識感興趣,創新土壤會更加紮實;科普如果故弄玄虛、高高在上,就失去了普及科學知識的作用,只能讓科學失去它應有的吸引力,科學的種子無法播種萌芽,高素質的創新大軍自然難以建立。

日前,中國科學院舉辦了「中國科學院第十三屆公眾科學日」,分布在全國的百餘個研究所再次開門迎客。原本被認為透著「高冷范兒」的研究所和科研人員們,讓「高大上」的科學知識變得特別「接地氣」。參與其中的人們突然發現,科學不一定是枯燥乏味的,也可以是生動有趣的;不一定要死記硬背,也可以寓教於樂。

開門迎客的中國科學院里上演的「科普秀」引發廣大公眾尤其是青少年關注科學、熱愛科學,這恰恰說明,「接地氣」的科普才是受用的科普。

近年來,創新創業不斷掀起熱潮,而科普與創新息息相關。科普「接地氣」,普通民眾就會對科學知識感興趣,創新土壤會更加紮實;科普如果高高在上,本來就讓人覺得晦澀難懂的科學知識就失去了它的吸引力,科學的種子無法播種萌芽,高素質的創新大軍自然難以建立。更何況,眼下我國科普領域的供需存在著不匹配的情況,套用經濟學術語,就是處於買方市場,「用戶」主導。科普的「用戶」是普通的你我他,我們需要「接地氣」、聽得懂的科普。那麼,誰該扛起讓科普「接地氣」的大旗?

首先,科技創新由專業從事科研的科學家承擔,與之同等重要的科學普及也應當由專業人才來做。科學家的工作除了完成學術成果,還要讓科學走進普通人的生活。這樣做的目的不是讓人人都成為科學家,而是讓科學知識更好地服務於人類。只是在我國,由於科普並沒有被納入考核體系,對科學家來說,做科普似乎有些費力不討好,有時間還不如去出席會議、評評職稱。加之,科學家有專業背景,卻未必掌握科普技能,有時候容易出現「科而不普」的情況。要想做好「接地氣」的科普,這些都是必須突破的瓶頸。

其次,媒體特別是新媒體可以發揮重要作用。科普在我國並非沒有受眾,傳統科學媒體上刊發的原創科普文章多次引發關注就很能說明問題。只不過,隨著時間越來越碎片化,人們更願意通過新媒體了解科學,而新媒體讓科普更富活力、更貼近生活。比如,「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微信公眾號推送內容涉及物理學、數學、生物等多個領域,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普通人也能讀懂,建立後吸粉無數。

再次,教育體系也要做好科普。說到科普,人們印象最深的書應該就是《十萬個為什麼》,「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很多問題都可以從這本簡單有趣的「寶典」中找到答案。對教育體系來說,要加大對科普教育的重視和投入,把青少年科普教育擺上應有的位置。

當然,科普更是每一個人的事。各地政府、民間科普機構等都要加入進來,嘗試科普旅行、科普直播等新鮮好玩的形式,使科普既有趣又有料。(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牛 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小小深圳創客「驚艷」高新企業和產業資本
外賣訂單超8成來自白領
變天了,特朗普宣布了個「歷史性撤退」!
「砍山」變「看山」——綠色資源盤活生態經濟
2017中國環境與健康宣傳周在京啟動

TAG:中國經濟網 |

您可能感興趣

總有一些事情,是科學不能解釋的
如何能加大懷孕的概率,這些科學的方法你不一定知道
重視嚼檳榔會致癌的風險,很多人怎麼勸都不聽,這是科學,不是謠言
減脂不是口號,更要科學合理!學會這些你就成功了一半
胃不好喝粥,到底是不是科學的呢?
重要的不是它走進科學,而是它一如既往地簡單粗暴
漫威中有哪些不符合科學的超能力?
嚼檳榔後真的會致癌,很多人不聽勸,這是科學不是謠言
物理學是最早構成的天然科學之一,它是一座知識的浮圖,根底豐富
「迷信」或許是更高科學!科學和神學是否最後的目的都是一致?
風水是否科學,最理性的解釋在這裡
妹子這麼高難度的姿勢都能做到,實在是太不科學了啊
相信科學是不是也是一種信仰?
經研究的減脂新知識,趕快學習,科學高效的健身永遠是第一位
想擁有別人羨慕的好身材,科學健身三要點缺一不可!
哲學是不是科學?
中醫科學不?味,姿勢擺錯了
蟲洞的概念是科幻還是一種理論?科學家的不斷努力終有一天會讓蟲洞變成現實!
科學的減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別不信,這5種老人不適合帶孩子,不是偏見是有科學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