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哲學與人生》慕課稿之四:智慧的反思:哲學不是什麼?——哲學不是工藝技術、智慧不是小聰明

《哲學與人生》慕課稿之四:智慧的反思:哲學不是什麼?——哲學不是工藝技術、智慧不是小聰明

各位同學,各位朋友:大家好!

學生:老師已經論證了「哲學不是客觀知識」、「哲學不是經驗常識」。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提出哪些否定性的命題呢?

老師:如前所述,這樣的命題很多。今天,我想就「哲學不是工藝技術」、「智慧不是小聰明」作一點具體的闡釋。

其一,哲學不是工藝技術。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道:「既然人們研究哲學是為了擺脫無知,那就很明顯,人們追求智慧是為了求知,並不是為了實用。這一點有事實為證。因為只是在生活福利所必需的東西有了保證的時候,人們才開始尋求這類知識。所以很明顯,我們追求這種知識並不是為了什麼別的好處。我們說一個自由的人是為自己活著,不是為伺候別人而活著;哲學也是一樣,它是唯一的一門自由的學問,因為它只是為了它自己而存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編譯《西方哲學原著選讀》上卷,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119頁)

亞里士多德的這段話啟示我們,哲學智慧不是實用的知識,它不可能教給我們某種工藝技術,而使們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如畫家、雕刻家、園藝家、建築家、舞蹈家、音樂家等。哲學作為一門智慧之學,它是一種自由地探討普遍性問題的科學。它雖然不能給我們帶來物質利益,它卻能滿足我們的精神需要。

對於這一點,蘇格拉底和柏拉圖也說過,哲學不可能教給你修橋的技術、建築的技術、看病的技術、種植的技術,甚至連補鞋的技術也不會。在這些方面哲學可以說是百無一用的,因為哲學沒有這樣的功能,這也不是哲學研究的對象。

學生:有一種觀點認為,哲學雖然不能直接教給我們工藝技術,但卻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和掌握這樣的技術。甚至有人認為,無論我們學習什麼,我們都離不開哲學的指導。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又應該如何去看呢?

老師:誠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哲學的道理,所謂「無物不陰陽」、「萬物之中各有一太極」(朱熹《通書·理性命章注》)、「一切事物本身都自在地是矛盾的」(黑格爾《邏輯學》下卷,商務印書館1976年版,第65頁)等講的也是這個意思。凡真正的哲學觀念在一定的意義上都具有其普適的價值。但不等於說,無論做什麼事都非要哲學不可,似乎沒有哲學的參與和指導,人們的一切活動都無法進行。如果把哲學抬高到這樣的程度,就把它的作用推到極端,因而將其庸俗化了。

實際上,哲學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精神方面。它不能滿足我們物質上的需要,也沒有直接的實用價值。學了哲學,不能使我們發家致富,甚至也不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掌握某種實踐技術。例如,農民種田,工人做工,漁夫捕魚,獵人打獵,匠人造物等,他們所從事的活動都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但這些都可以通過經驗的積累和實踐的訓練而獲得,不需要進行專門的哲學學習,也不需要哲學的專門指導。儘管其中也反映了一定的哲學道理,但是,人們即便不懂得這些道理,也不影響其學習和掌握這些技藝。

然而,在精神方面,哲學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卻須臾不可或缺。正如黑格爾曾針對亞里士多德將哲學視為生活非必需「奢侈品」的觀點所指出的:「如果奢侈品是指那個屬於外在必需品的享受或事業而言,就這點看來無疑地哲學不是必需的。但這又要看『必需』是什麼意義。從精神方面來說,我們正可以把哲學當作最主要的東西。」(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教研室編譯《十八世紀—十九世紀初德國哲學》,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54頁)這就是說,哲學不能滿足人的物質需求,但能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因而可以稱之為精神麵包。

可是,我們過去卻強行地把哲學變身為一種工藝技術,驅使哲學去作它力所不能及的事,結果把哲學弄到庸俗化的境地。例如,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們曾提出什麼「種花生的哲學」、「養豬的哲學」、「種地的哲學」、「打乒乓球的哲學」等等。如前所述,在這些活動中,確也滲透著一定的哲學思想。但是,這些個別的特殊的活動都不能成為哲學專門研究的對象,它們至多只能成為哲學應用的一個案例。而且,在這些活動中,哲學也並非不可或缺。

哲學與任何其他的學科一樣,也有其特定的研究對象,這就是它所面對的和所感興趣的是那些具有無限性和終極性特點的對象,是那些還不能對其進行實證研究的對象,是那些非要哲學出場的對象,這就是哲學的不可代替性。一旦哲學所研究的內容能夠被實證了或可代替了,那它就毫不猶豫地將其交付給具體科學,而自己則滿懷情愫地繼續探索那些未可知的不能實證的領域。

學生:人們常說,哲學是使人聰明的學問,這種說法對嗎?

老師:這種說法,嚴格地說是不準確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般所說的聰明,往往是指某人心靈手巧、頭腦靈活,或有心計、有城府、處世圓滑世故等。但哲學的智慧不是指這種小聰明,甚至與這種小聰明相對立。

首先,哲學不是腦筋急轉彎。恰恰相反,哲學是要你沉下來,安靜下來,思考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哲學所要鍛煉的不是你腦筋急轉彎的快速反應能力,而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邏輯推演和哲學思辨的能力。而這種思辨能力看起來是比較遲緩的,這是因為它深沉所以顯得凝滯。有時候,一個哲學問題縈繞在哲學家的頭腦里,一輩子都沒有找到答案。像蘇格拉底,他一生探討什麼是美德,至死都沒有找到答案。但你不能說他的這一輩子沒有意義,他的探討也毫無價值。我們所看重的是他的探討過程,而不是結論,而且哲學也不可能得出一個絕對的結論。所以,哲學的研究對象決定了其不可能運用小聰明對問題迅速作出解答,而是要通過長久的、深層的、緩慢的過程來對問題展開深層的探討。

其次,哲學不是生活技巧。恰恰相反,哲學要你適當地遠離物質生活,去追求一些思想心靈上的東西。正因為如此,哲學家在生活上的表現往往顯得有點笨拙。當然不都是這樣。但確有相當一部分哲學家不會生活,不修邊幅,不追求物質生活,沉醉於自己的心靈世界。古希臘的蘇格拉底,人稱「西方的孔夫子」,他就是一個不講究穿著、不追求生活質量的人。至於古希臘的第歐根尼,那更是如此。他出身高貴,本來可以享受王子般的生活,但是他自己卻願意行乞為生。哲學史上的這些例子是不甚枚舉的。

再次,哲學不是圓滑處世之道。林語堂先生曾經寫過《中國人之聰明》的文章,裡面就批判了老莊教人糊塗處世、圓滑處世的哲學觀點。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不錯,在中國哲學裡,特別是在老莊哲學中,確實有處世哲學的內容,其中就有糊塗學的成分。例如,它教人要大智若愚、外圓內方等。老子說:「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道德經·五十八章》)這裡的所謂「方而不割」,實際上是一個比喻。這就是說,做人要外圓內方,把刺人的稜角磨去。如果內方外也方,就會割傷人。這是教我們在處理問題時要善於把內在的原則性和外在的靈活性結合起來,並非要你完全放棄原則,做一個圓滑處世的人。老莊哲學所提倡的以柔克剛、貴柔守雌的處世之道,並非圓滑奸狡之法,而是啟發我們如何在錯綜複雜、充滿風險的社會生活中保存和發展自己,而不是與醜惡勢力同流合污、與世俯仰。

只要我們考察一下哲學史就可以知道,哲學家在日常生活中非但不聰明,反而顯得有些怪異和愚蠢。因為他們不以追求物質財富和個人名利為務,而是以追求真理和智慧為業。哲學家追求的真理和智慧所關涉的是宇宙人生當中一些大事大非的問題。在常人看來,這些問題是大而無當、大而無用的,但需要人去探討。一個社會需要人去探討具體科學,以解決國計民生問題,但同樣需要人去研究那些看似大而無當、大而無用的東西。那些看似大而無當、大而無用的東西,或許在將來會顯示出它的作用。有的問題儘管沒有確定的答案,但值得人們永遠去研究。所以,那些看似大而無當、大而無用的東西,實則乃無當之大當、無用之大用。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提出不少「哲學不是什麼」的命題,如哲學不是詭辯,哲學不是經院神學,哲學不是科學的科學,哲學不是無所不知、包羅萬象的學問等等。但上述幾點是我們在思考「哲學不是什麼」時所要著重加以把握的。

最後,要再次強調的是,我們探討「哲學不是什麼」,其目的不是要停留在這種否定性的結論上面,恰恰是為了從反面來說明「哲學是什麼」。對於一個事物的認識,只有深入到它的內部,從正反兩個方面來分析其內在矛盾,才能真正把握這個事物的本質屬性。對於哲學本身的認識也是如此。

學生:我想問老師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哲學不是什麼」的問題上,哲學界較易取得一致意見呢?

老師:正如海德格爾所說,我們「無法想當然地一般地確定哲學的任務是什麼以及該從哲學要求什麼。哲學發展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開端都有自己的法則。人可以說的,只有哲學不是什麼,哲學不能是什麼。」(海德格爾.形而上學導論,商務印書館1996,第10-11頁)之所以人們能說「哲學不能是什麼」或「哲學不是什麼」,並且容易取得共識,其原因就在於分辨兩個事物之間的差異特別是其外在的差異是較為簡單的。黑格爾曾談到人們要認識一個事物的內在矛盾必須經過三個階段:一是認識事物之間的差異,其基本表現形式是「萬物莫不相異」,這個階段的認識比較膚淺,還停留在事物間的外在差異之上;二是認識事物之間的同中之異和異中之同,對其本質特徵進行比較,這個階段的認識就較為深刻了,表明其已開始進入到事物的內部聯繫之中;三是認識事物裡面所包含的內在矛盾關係,把握運行和發展的本質規律。對哲學自身的反思也是這樣。在與實證科學的比較中分辨「哲學不是什麼」,相當於認識的前兩個階段,因而相對容易。最難是第三個階段,即對事物之中所包含的內在矛盾進行認識。因為哲學所要研究的一個具有無限性和終極性的對象,而對於這樣的對象的認識幾乎可以從無限多樣的維度展開,並且得出無限多樣的結論,對其進行正面的質的規定性進行界定就難上加難了。

當然,我們說在「哲學不是什麼」的問題上較易取得共識,不等於完全沒有分歧。例如,在「哲學不是客觀知識」、「哲學不是經驗常識」等問題上,學者們仍然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學者就認為,哲學智慧也是一種知識,而且也能取得基本的共識。「一分為二」、「合二而一」、「萬物莫不有對」、「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一切皆流,無物常住」、「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等命題,就基本上得到了人們的普遍公認。特別是至今也還有一些人堅持哲學的結論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的,這也是一種觀點。因此,說在「哲學不是什麼」的問題上較易取得共識,這個判斷也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慧的愉悅 的精彩文章:

TAG:智慧的愉悅 |

您可能感興趣

哲學就是愛智慧
陰陽學不是迷信,是中華文化的哲學思想
《道德經》中的宇宙、人生智慧以及哲學思想之五
《道德經》中的宇宙、人生智慧以及哲學思想,你了解多少?
哲學,是藝術的靈魂!
舍與得,生活的智慧和哲學
《易經》的智慧,古人哲學思維之大成!
李澤厚:儒學是宗教還是哲學?
哲學的思與惑
周國平精華哲理思想語錄,感悟療愈心靈的哲學智慧!
哲學是不是科學?
李澤厚:儒學究竟是哲學還是宗教?
叔本華哲學:認識自己,是智慧的開始
智慧女性的生活哲學
智能哲學:「學習機器」與「機器學習」 ——解讀圖靈思想中的人工智慧
為什麼說宋明理學是偽善虛偽的哲學?
智慧,理性與感性的哲學
解析的哲學與詩性的哲學
王清思:論杜威學說與兒童哲學的關係
《沒有經過哲學性思考的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