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鄧小平建言恢復高考:當年只是說了幾句真話
原標題:他向鄧小平建言恢復高考:當年只是說了幾句真話
查全性教授近影。此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1977年,參加高考的考生們走進考場時的情景。資料圖片
電影《高考1977》劇照。資料圖片
長沙晚報記者范亞湘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青年學子們即將走進考場。但很多青年學子或許並不清楚40年前的情形:1977年8月7日的一份《科教工作座談會簡報》成為千萬人心目中最珍貴的文件,甚至成為全國思想解放的先導。這份文件意味著,中斷了11年的高考制度正式恢復,也迎來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春天。
教授大膽建言,「恢復高考!」
小平同志一錘定音
「每到高考季,我就會情不自禁地想到1977年參加高考時的情景。」1977年12月,著名作家韓少功通過考試,被當時的湖南師範學院(湖南師範大學前身)中文系錄取,「我參加過1973年的高考,據說那次被視為『資產階級教育回潮』,所有考試成績事後被宣布作廢……」在那個講究家庭成分的年代,韓少功本來對進大學讀書不再抱有什麼希望,沒想到時隔4年後,他卻有機會再次參加高考,而且「一考即中」。
記者採訪和韓少功一樣參加1977年高考的人,他們會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人,那就是被稱為「恢復高考第一人」的查全性。
5月31日,記者的電話打進了住在武漢的中國電化學泰斗、中國科學院院士查全性教授家,他的家人告訴記者,這幾天要求採訪查老的記者特別多,由於查老已是92歲高齡了,家人都會替他婉拒採訪。「查老多次跟我們家人說過,當年他只是說了幾句真話,真正決定恢復高考的人是小平同志!」
1977年8月2日,由鄧小平親自主持的科教座談會在人民大會堂四川廳召開。就在會議即將結束的前一天,最年輕的與會者、武漢大學化學系副教授查全性面對鄧小平慷慨陳詞:「招生是保證大學教育質量的第一關,它的作用,就像工廠原材料的檢驗一樣,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不可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當前新生的質量沒有保證,部分原因是中小學的教育質量不高,而主要矛盾還是招生制度。大學不是沒有合格的人才可以招收,而是現行制度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如果我們改進招生制度,每年從600多萬高中畢業生和大量的知識青年、青年工人、農民中招收20多萬合格的大學生是完全可能的。現行招生制度的弊端首先是埋沒人才,一些熱愛科學、熱愛文化、有前途的青年選不上來,一些不想讀書、文化程度又不高的人反而佔據了招生名額。」
全國1160萬人參加考試,迄今為止世界考試史上人數最多、規模最大
時任教育部黨組成員兼高教司司長、著名教育家劉道玉當時在會議的秘書組,據他回憶, 查全性的話一出,坐在沙發上的鄧小平被查全性的一席發言感動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煙,探出半個身子,示意查全性往下說,「查教授,你說,你繼續說下去……你們大家都注意聽聽他的意見,這個建議很重要哩!」
查全性越說越激動,痛陳當時的招生制度有四大弊端:一是埋沒了人才;二是卡了工農兵子弟;三是助長了不正之風;四是嚴重影響了中小學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今年的招生工作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有人在請客、送禮、走後門。甚至小學生都知道,如今上大學不需要學文化,只要有個好爸爸。」這時有人發現鄧小平不時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查全性建議:「入學招生名額不要下放到基層,改成由省、市、自治區掌握。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統一考試,並要嚴防泄露試題。考試要從實際出發,重點考語文和數學,其次是物理,化學和外文則可以暫時要求低一點。從語文和數學的成績,可以看出學生文化程度和抽象思維能力。另外,要真正做到廣大青年有機會報考和自願選擇專業。應屆高中畢業生、社會青年,沒有上過高中但實際達到高中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報考。」
查全性一言既出,舉座驚訝。沒想到,鄧小平聽完後,向查全性點點頭,然後環視四座問:「大家對這件事還有什麼意見?」查全性的發言得到了大家的響應,人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補充著他的發言,心情也越來越激動。
鄧小平又問時任教育部部長的劉西堯,還來不來得及?劉西堯說,還來得及。鄧小平略一沉吟,一錘定音:「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過來,今年就恢復高考!」
查全性的大膽建言,使中國的知識分子特別是廣大學子們重新感受到了曙光的照耀。數百萬遍布在城鄉各個角落的知識青年,或從報紙或從收音機裡面獲得了準確的信息,「高考」這個已經陌生了11年的語詞,奔走相告。恢復高考的冬夏兩季,全國有1160萬人參加考試,那也是迄今為止世界考試史上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一次考試。當年全國共需招40.1萬名大學生,實際錄取比例是29比1。
來源:長沙晚報
※英國一夜遭受6萬閃電襲擊 超級風暴肆虐帶來奇異景象 盤點令人驚嘆的自然景觀
※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在滬舉行 發布家庭控煙動漫形象
※中法文化交流共融 例外之夜盛情開啟
※湖南2名幹部遭斷崖式降級 參與決策違規發放津補貼等被從正處級被降為普通科員
※多倫多舉辦開放日迎接加拿大150周年國慶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