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北京丨這裡的故都風味,比故宮長城更接地氣。

北京丨這裡的故都風味,比故宮長城更接地氣。







跟天壇相比,

地壇的知名度要低得多,


雖然它是僅次於天壇的


古都北京五壇中的第二大壇。


很多外地人知道地壇,


是因為史鐵生那篇《我與地壇》:

「在人口密聚的城市裡,


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


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以至於到現在,


仍有文藝青年受其影響,


認為到北京可以不去長城、十三陵,


但一定要去看一看地壇。


而對在北京生活的人來說,


地壇並不像一個旅遊景點,


它更多的時候是一個文化符號——


無關舊王朝的祭地儀式,


也無關史鐵生,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


提到地壇,


人們總會想起另一個詞:


北京的書市可追溯到清朝,


清代李慈銘《越縵堂日記》說,


京師一無是處,

只有「三尚可」:


民國時北京舊書市


也是文化人的流連之所。


而新時期的北京書市,


得從1990年算起,


開頭幾年,


勞動人民文化宮、國圖、首都體育館


都舉辦過書市,


後來才搬到了地壇公園,


每年固定春秋冬三季舉辦

(多時也有一年4次)


從那以後,


書市就和地壇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在購書渠道基本只有書店、

買書幾乎全按原價的90年代,


廣大讀者其實並沒有太多書可讀,


為了買到一本新書,


很多人會在書店門口徹夜排隊,


一本書甚至可以成為新婚夫婦的信物。



品種豐富、定價靈活的


地壇書市橫空出世,


極大地撫慰了充滿求知慾的心靈,


而淘到特價書、絕版書所收穫的滿足感,

甚至能大過閱讀本身。


那幾年是書市的黃金季,


為了在地壇書市求得一席展位,


出版商們拿著小馬扎、啃著乾糧、


推著小三輪連夜排隊報名。


到了展銷的日子,


他們的帳篷一字排開,分列成行,


常常多達千家。


三聯、商務、中華書局、人民文學……


知名的出版社總打出「全場5折」,


吸引著一批又一批如饑似渴的讀者。


逛書市是個特別私人化的體驗:


去之前沒有一點預期,


全憑感覺入場,


然後在某個不經意間,


忽然邂逅一本品相極佳、印數又少,


甚至曾被名家學者收藏過的書,


真有「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之感。



這時還不能喜形於色,


相反要保持冷靜與賣家周旋,


作出一副隨便問問的姿態,


待對方毫無察覺地報出一個低價後,


果斷而不失從容地拿下,


這才算是一場「戰鬥」的勝利。


當然書市逛得多了,


還是能總結出一套攻略:


一是要帶個大容量的雙肩包,


手提絕對是自虐;


二是別看見書就買,


最好先粗逛一遍,貨比三家,


而且一上來就買好幾本書,


那得苦逼地拎一路了。



發燒友還會告訴你一個「內功心法」:


淘書的時間很重要,


開市前一天去,


彼時各攤位基本就緒,讀者又少,


很容易淘到好書,


這叫「掐尖兒」;


書市落幕當天最好也要去,


這天書商會論斤甩賣,


這叫「掃尾」。


除了收穫好書,


在書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你還能遇見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


一張張急切淘書的笑臉。


這是額外的福利,


令人心頭溫暖:




有人還曾分享在書市的艷遇:


這樣的情愫,


現在的年輕人恐怕已無法理解。


只不過,


承載著人們文化記憶的書市,


在走過22個年頭之後,


於2013年春天


與讀者失約,停辦了。


沒有人可以阻擋網上書店、


電子閱讀時代的到來,


地壇書市在運營成本過高的壓力之下,


再也走不下去了。


一年之後,


借著政府的扶持,


書市在朝陽公園「復活」,


人們仍習慣叫它


卻似乎再也找不回原來的感覺。


新華書店展位的宣傳口號


變成了「新華書店,正版玩具」;


書市與公園的遊樂設施相鄰,


挑書的時候,


時不時會被遊客的尖叫、


過山車的轟鳴打斷;


這裡少了一份古意,


更像是遛娃、吃喝玩樂的集市。


更令人感傷的是,


那種淘到一本書如獲至寶、


雖親友不能相讓的珍愛之心不再了,


我們太輕易地買到了太多的書,


又以太忙為借口,


把它們束之高閣。



地壇書市終究是變成了「化石」,


也許它能成為人們的集體回憶已是萬幸,


怎能奢望它的復活?


作家楊早說,


只是那故都風華,


隨著書市的落寞,


又悄無聲息地淡了一些。




以上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點擊閱讀,推薦文章




北京丨張國榮口中的「酸奶」,卻是很多外地人眼裡的餿泔水。



外佣,香港的現代奴隸?



戛納丨從93部金棕櫚獎電影里,我們就能認識這個世界。





加微信號:

nayizuochengg

加入

「那一座城」

讀者會



合作諮詢QQ:

315917873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那一座城 的精彩文章:

東京這家麵包店74年來只賣2種麵包,卻是老食客的必朝聖地。
初夏梅子酒的味道,都不及你的身影令人魂牽夢繞。
日本丨面對地鐵上的騷擾,你會怎麼做?
趕過這個限量版集市的文青,才有資格起范兒!

TAG:那一座城 |

您可能感興趣

兩日玩轉北京,不去故宮長城,只去小眾景點,感受老北京的韻味!
中國真正的長城博物館,不是八達嶺長城,而在這個蒼茫的西北小城
去北京除了故宮、長城、頤和園,這些小眾景點更值得一去!
長城冬天刮刀子風,守城的人怎麼取暖?驚訝:烽火台里有大火炕
越南一「地下長城」,僅容一人的進口,裡面竟是一繁華城市
塞外景,江南風,盡在水長城:京郊獨一無二的人文奇觀!
玉門關景區並非漢長城最西端,漢長城的真正盡頭在哪裡?
角山長城,最值得一游的長城,其魅力在於古樸而滄桑之感
北京的長城從哪裡來?
除了故宮和長城,去北京旅行,你其實最應該去這裡!
萬里長城東入海之地,地勢高峻的老龍頭,都有哪些神奇之處
中國兩大不修長城的王朝,原因都出奇的一致
爬長城不用到北京,到湖北的這個地方來吧!
慕田峪長城:不是最火的,卻是最美的長城
這裡是最南邊的長城,卻也不是長城,這裡是中國人的驕傲,是讓人安心和感動的地方
擠不動了!五一北京旅遊太火爆,長城變人城,天安門鳥巢人頭攢動
隱藏在北京長城腳下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堡,是最冷門的尋古探秘地!
長城背後還有多少風雲故事?從秦朝修建到抗戰,都經歷了什麼
這裡距京城百餘公里,是唯一直接將車開到長城腳下的絕美之地!
巴黎的愛情「長城」,另類的到此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