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世人虛構我親媽,我亦自拍一枝花

乾隆:世人虛構我親媽,我亦自拍一枝花

提起乾隆:

愛敗家、亂題字、暴發戶般的審美。

但老實講,乾隆同學,

小可愛中還帶點小可憐。

那就說說他的神秘生母,

和他那浪浪的「異裝癖」吧。

醜女、傻女、調包計

到底誰是朕親媽?

關於乾隆的生母,有人說是漢人,有人說是下人,有人說是醜女,有人說是傻女。

倒也並非空穴來風,皇家記載都出bug,還能怪誰?

《雍正朝漢文諭旨彙編》:「格格錢氏封為熹妃。」

《清世宗(乾隆)實錄》:「格格鈕祜祿氏封為熹妃」。

那到底是錢氏還是鈕祜祿氏?估計乾隆自己也懵逼。

一個熹妃兩個姓,只有以下兩種可能:

1、錢氏、鈕祜祿氏其實是同一個人,清代滿人貴於漢人,子以母貴,為了弘曆的將來,雍正給錢氏改了滿姓。

2、錢氏、鈕祜祿氏是兩個人,錢氏生下了弘曆,雍正讓鈕祜祿氏取而代之。

但不管哪種可能,原因都是雍正嫌錢氏出身低微,改了滿姓可以鍍鍍金。

朕是不是很機智?

但綜合來看,這個理由根本站不住腳。

首先,冊文里說,錢氏「毓質名門」,堂堂大家閨秀,哪裡拿不出手了?

其次,順治立康熙為繼承人時,昭告天下,其生母為漢姓佟氏。雍正他爺爺都沒有嫌棄他奶奶是漢姓,他憑什麼嫌棄他媳婦兒?

第三,乾隆從小就很討康熙喜歡,12歲時被帶入宮中由康熙親自教導。康熙竟難得親自接見了乾隆的生母(當時只是「藩邸格格」,即王府的「侍女」)還誇讚她是「有福之人」!

康熙金口玉言稱讚的人,說改姓就給改姓了?

再說乾隆,給熹妃改姓的時候,乾隆已經12歲了,懂事了也記事了。這麼好的一個兒子,隨隨便便把人家親媽姓改了,真的合適嗎?

而且乾隆本人對於母族漢姓這一點沒有絲毫忌諱。

乾隆的姥姥彭氏,典型漢姓,老太太七十大壽時,乾隆親自寫了個「古稀人瑞」的匾送去。老太太樂得當時就給掛上了,和不和諧?感不感動?

總之,把錢氏改為鈕祜祿氏,對雍正沒有任何益處,反而上得罪爹,下得罪兒子。行事謹慎的雍正帝沒理由這麼做。

雍正畫像

那會不會錢氏和鈕祜祿氏是兩個人呢?

也不會。

如果親媽被「掉包」了,乾隆還是皇子的時候或許不敢違逆雍正,可繼位以後,被乾隆重重封賞的母族(姥爺、舅舅全陞官什麼的),還是鈕祜祿氏。

乾隆還特意誇自己姥爺「篤生聖母」:啊,這個善良的老頭兒啊,多麼可愛,他生下了我的媽媽。

鈕祜祿氏太后辭世前,也在「遺誥"里自誇「誕育帝躬」:我這輩子最大的成就啊,就是生了當今皇上!

如果鈕祜祿氏是個冒牌貨,那這母子倆一個皇上一個太后,光天化日扯著嗓子說瞎話,有必要嗎?

那只有一個解釋:乾隆的親媽本就是鈕祜祿氏。

老太太雖然姓什麼很飄渺,但樣貌還是很慈祥的

那這個所謂「錢氏」又是打哪兒蹦出來的?

額……這是一個誤會,寫錯字了。

不要笑,真是寫錯字了。

我國清史研究專家馮爾康先生就說過,清朝重要文書寫錯字,那都是常事兒。

把「喀喇沁」寫成「科爾沁」什麼的都很隨意。皇家檔案《玉碟》竟能把「清世宗(雍正)」寫成「清世祖(順治)」。

無巧不成書,乾隆生母的姓氏,也錯字了一把。

據《雍正朝起居註冊》記載:

「雍正二年,因誤寫妃姓,將允祹(康熙第二十一子)革去貝子,降為鎮國公。」

抓重點:從記載看,被允祹「誤寫妃姓」的這位,是被冊封為「妃」的。

這就好辦了,雍正元年被冊封的:

年氏是「貴妃」;宋氏、耿氏是「嬪」;只有李氏和錢氏是「妃」。

李氏沒毛病,那就剩下悲催的「錢氏」了。

可「錢氏」和「鈕祜祿氏」寫法差別也太大了吧?這也能寫錯?別欺負我不識字!

其實這類冊封,都是皇帝口授,起草詔書的人速記。滿姓都很長,速記時要簡化處理。比如「傅察氏」簡為「傅」,「富察氏」簡寫「富」,那「鈕祜祿氏」便簡為「鈕」。

「鈕」和「錢」是不是就很像了呢?

允祹畫像

唉,粗心的允祹啊……還好你大侄子弘曆心寬,沒跟你計較,讓你可以七十八歲壽終正寢,成為康熙35皇子中最長壽的一個。

至此,乾隆生母案算是偵破了,但坊間傳說卻根本停不下來。

比如胡適先生在《胡適之日記》中說,民國總理熊希齡從故宮退休的老宮役那兒聽說,乾隆生母是漢族南方人,諢名「傻大姐」。K的呀,還「諢名」,乾隆他媽這是要上梁山啊?!

還有說乾隆的生母是江南陳氏千金,正巧與雍正的鈕祜祿氏格格同時懷孕,一生男一生女,然後就被掉包了……乾隆老是下江南就是找親媽去了。

話說這劇情怎麼跟《梅花烙》這麼像呢,瓊瑤編的還是於正編的?

還有說乾隆生母是個打雜的醜女,有次雍正喝了鹿血,比較亢奮……

清代后妃別說姓氏易寫錯,長得也都差不多啊

唯有異裝自拍才能撫慰朕的寂寞

不知是不是親媽老被編排導致胸中鬱結,乾隆業餘時間就愛玩兒個變裝啊,「自拍」啊什麼的,排解負面情緒。

乾隆的「自拍」跟如今一些美顏app自帶模板的原理相似,但乾隆的模板逼格要高的多,都是傳世名畫。

比如宋徽宗收藏的宋代佚名《人物》冊頁,就被乾隆當成了「自拍模板」:一個乾坤大挪移,主角變成我自己。

宋代佚名《人物》冊頁

《弘曆是一是二圖》亦稱《弘曆鑒古圖》

是不是超像超高仿?

乾隆對這幅畫實在太過鍾愛,「自拍」一次不過癮,直接四連拍!就是讓不同的宮廷畫師畫了4個不同的版本。

這樣的「模板自拍」還有很多,但比較特殊的是丁雲鵬《掃象圖》,主角同樣被替換成乾隆後,成了《弘曆掃象圖》。

但這次的「替換」卻非同尋常,因為被弘曆仿畫的不再是普通文士,而是佛教文殊菩薩(亦有說為普賢菩薩)。

左為文殊菩薩 右為乾隆

效仿文士或許是風雅之舉,而將菩薩替換或許就有些不妥了:不敬佛教、不敬菩薩。

但這次咱們真有些冤枉乾隆了。乾隆此舉反而證明了自己對佛教的尊敬與重視。

殊不知,乾隆正是被藏傳佛教稱為「文殊菩薩大皇帝」的人。

滿清建立政權後,為了籠絡蒙古、西藏的王公貴族,放棄了自己原本信封的薩滿教,改信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

佛教史書《青史》中稱,西藏是觀世音菩薩教化之地,中原是文殊菩薩教化之地,所以中原的皇帝便被看作是文殊菩薩在世間的轉輪聖王。

五世達賴在寫給順治的「請安奏書」的抬頭,便稱順治為「文殊大皇帝」,此後成為慣例被延續。

乾隆cos文殊菩薩,既表達了對藏傳佛教的重視,也是想利用宗教控制蒙、藏,並非腦殘2缺搞事情。

此幅《清人繪普寧寺弘曆佛裝像軸》(局部)為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之一。

畫中乾隆頭戴班智達帽子,身著紅色袈裟,坐於蓮花寶座;左手結說法印,右手持法論,為乾隆老年時期相貌。

cos普賢菩薩肯定是畫師憑腦洞畫的,那穿漢服的那些會不會是對著乾隆本人畫的呢?

呵呵,並不會。

因為乾隆終其一生,都沒能有機會穿一回漢服。

滿清對衣冠制度要求十分嚴格,帝王不得隨意著漢服。

乾隆自己也主張「不敢改焉」「恐得罪祖宗之人」,並以北魏、遼、金、元等少數民族政權為鑒,認為「凡改漢衣冠者,無不一再世而亡」「可不慎乎?!可不戒乎?!」

既然祖制不讓穿漢服,而且cos文士又不像cos菩薩,多少有點政治任務的意思,那何必非要cos漢人文士呢?還一次就玩兒4個版本。

因為朕喜歡!朕憋得慌!

乾隆用比較斯文的說法將其解釋為「丹青遊戲」。

換句話說:我喜歡啊,發自內心的喜歡啊。漢人文士的風雅高潔我心嚮往之,漢人的畫軸、古琴、茶爐、盆花我全都喜歡。

可祖宗不讓我穿漢服,更不能剃漢發,我特么連cosplay爽一會兒都不行!除了讓別人畫幅畫我看著過過乾癮,還能咋的?!

或許,乾隆喜歡到處寫詩、題字,多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將文士的風雅,發揮到極致。

當皇帝,想來,也是不易。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文化 的精彩文章:

踩著高跟鞋,在我的心上跳一場舞
《清明上河圖》里的香鋪子
殺人為何要「擲杯為號」?
乾隆 | 世人虛構我親媽,我亦自拍一枝花
小姐姐,你長得這麼美,一定很辛苦吧

TAG:拾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這些讓人羨慕的丈母娘,你遇到了嗎?網友:她就是我親媽!
我是你親媽,可你為啥,寶寶自有一套「認親」方式
有一種「遺傳」叫關曉彤,看到她媽媽的那刻,網友:確定是親媽!
夫妻帶寶寶拍婚紗照,寶寶不親抱自己的爸爸卻親媽媽,網友:還是媽媽好
父親再婚,我在婚禮當天就叫了繼母一聲媽,網友:親媽是愛你的……
皇帝想給老丈人陞官,此人不肯,皇帝:我樂意,親媽:滾犢子
「我坐月子,你媽每天給你煮兩個雞蛋,要是我親媽,她會這樣嗎」
「復婚吧,你是孩子的親媽,總比別人疼」「我死都不會和你復婚」
這個人,一定不是我親媽
開心一笑:大媽,您這股子不講道理的勁兒,可真像我親媽!
婆婆疼丈夫愛,親媽都說我有福,這樣過了3年我卻想離婚
獼猴媽帶著孩子在水裡玩耍,小獼猴一臉佛系:媽,你是我親媽嗎?
被拐20年我終於找到親媽,人販子一句話我愣住:你媽把你賣給我
這樣做,沒準寶寶會和你不親,即使你是娃的親媽,他都不會買賬!
給媽買衣服後老公說後媽又不是親媽,我怒懟:你媽也不是我親媽
花樣年華的我,突然就當上了外婆……養你還照顧你崽子,我不是你親媽,誰是!
菜市場撿回的流浪狗,媽媽的話觸動了她,女孩:真不愧是我的親媽
「傅先生,你真的認錯人了!我不認識你!」他腹黑一笑,「嘭」地壁咚,「我怎麼會認錯我兒子的親媽!」
一位單親媽媽自訴:孩子,我怎樣講你才會聽?
我月光族怎麼了?我親媽都沒管我,你是婆婆憑什麼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