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設計 > 投稿|創作就是從內向外的突破-田凱

投稿|創作就是從內向外的突破-田凱




我叫

田凱

是16年畢業的藝術專業本科生,目前在重慶謀生。




我一直都偏愛繪畫。直到在幾年前,對於繪畫的追求都是寫實為上,這一點現在雖然隨著我的認識而漸漸發生改變,但是長久以來的繪畫習慣讓我難以抗拒。所以目前也在探索我的能力邊界。




我的自畫







我的家鄉酒泉是大西北戈壁灘上的一片綠洲,那裡的山川、天空和大地的景色對我的場景偏好上有很深的影響。大學在大連的海邊,同樣的海闊天空。在大學裡我才可以說開了竅,有意識的去思索自己和繪畫,以及自己偏好的繪畫和它們的內在聯繫。對於我來說這是好長好長的一條道路,現在想一想,很開心自己這一路走來所見識過的風景。




朝天門





化龍浮世繪





化龍浮世繪(

局部












化龍天地





練習稿







十八梯





刨去為藝術類高考而畫完的那些素描紙,不算大學裡那些打基礎所畫費的紙張,我現在認為自己真正開始畫畫的時候,其實是在2014年3月底的一個下午。我和一位同學在我們的據點教室里埋頭畫畫,那天的天氣並不好。長久以來對於所學和自我的思考和困惑,在大學這樣的環境里可能更加容易發酵,我很幸運的在那一天通過筆下的一幅畫而從中解脫出來。在那個下午莫名其妙的有幾個白色的小鬼從一棵參天大樹後探出身子來觀望這個世界,觀望我。當時我那些具體的困惑和內心的糾結到現在也沒有可以付諸文字的答案,後來我覺悟到,如果有些問題可以靠文字解決,那還要繪畫做什麼呢?我已經通過繪畫找到了自己,哪還需要那許多呢。




所以我以《小白人》為一個主題開始長時間的探索。一開始是自我感覺頗有些靈氣的畫面不斷出現,後面這樣的感覺漸漸淡去,於是我開始把小白人和一些名畫結合,讓小白人漫步在一個又一個奇詭的場景中,盡我當時所能的去玩一些形式上的創新。在這個過程中,我了解到了一個創意從靈氣非凡到漸漸平庸的生命路徑。這對我意義重大。




小白人













在整個小白人主題的繪畫過程中,我開始不喜歡學校的遊戲美術專業,因為內心的抗拒,所以對於畫漂亮的大波妹子和英俊的帥氣男子我越來越沒有感覺,因為當時的眼界和知識所限,我對於網上的主流遊戲美術的嫌棄讓我得以一個勁的在自己的路上狂奔,也讓我錯過了不少。可是這一時段里我畫出來的一些畫可能我這輩子都不會再畫的出來,所以我現在倒也並不後悔。







萬幸的是,我這樣與我的專業不融洽的大學時光到最後並沒有落到一個無處可葬的境地,在去年的這個時候,我正在重慶漸漸到來的夏天裡完成了我的畢業設計,為重慶本地的一個大型影像展覽畫一幅表現上個世紀的重慶工業浮世繪。這是我這一生頭一次在a4和4k的紙張規格以外來創作圖畫,當時的策展人要求畫幅為3.2米長、1.6米寬,我用72張a4紙拼出了畫布。現在想起來當時自己整個的創作過程中腦袋都像是high的一樣,再讓我來一次我肯定會搖頭吧。最後這樣的畢設很得學校老師的喜歡,好像是一個 happy ending。




大學創作




















現在一下子畢業就一年了,這一年裡我的嘗試也沒有停止,而且也找到了新的偏好和新的方向。不論是傳統文化還是舊日時光,過往的東西往往是新造物的力量之源,而新的事物又可以構築新的樊籠,我的創作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從內向外突破的同心圓。我希望可以多多的分享自己的小世界。






投稿 請聯繫 微信 xdinghuix




-END-




點擊

寫留言

說說你的看法


點擊

閱讀原文

進入

豆腐絲

微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豆腐絲 的精彩文章:

空間|木與綠 自然健康的感覺
包裝|父親女兒 兩種聲音
品牌|胖胖的小金人
攝影|愛海的人
繪畫|愛貓 畫貓

TAG:豆腐絲 |

您可能感興趣

如何從臨摹走向創作
大劉匠道劉澤-從製作走向創作
對他來說失明是創作的開始
他的電影,馮小剛說是我今後的創作方向
新媒體創作者在未來如何持續的保持原創和在原創上進行創新
創作科幻小說的秘密,就在這裡
泰瑞·米拉:創作就是一次神秘而真實的環行
創作之源——我與奧德曼的故事
專訪趙冬苓:創作就像得病,鼓勵現實主義創作需要統一標準
梁啟超:從臨摹到創作的妙法
張藝興「三胎」歌曲暴露,拍戲期間創作音樂,還被于和偉投訴
《紅樓夢》對後人創作的影響
「我的創作,既是工作也是遊戲」
柯比意-建築創作的根本
蘋果加速原創內容的創作!並計劃推出6部原創電影
霉霉創作的那些歌曲,背後的故事是什麼?
《鋼鐵俠》背後的故事:沒有資金沒有劇本,原來是靠他創作的奇蹟
獨特的珠綉包袋,不僅在於形式的變化,更在於將故事與傳承融入創作之中
書法創作:從「讀」開始
專訪吳毅:突破創新精雕細琢,金牌製片人的創作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