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35用上蘇聯隱身黑科技,卻沒能阻擋這技術走向消亡

蘇35用上蘇聯隱身黑科技,卻沒能阻擋這技術走向消亡

等離子隱身一度是蘇聯眾多軍事科技「神話」中最耀眼的明星,可最終等離子並未真的在武器裝備中大量使用,更多的是活在PPT里,這自然就讓曾經的「神話」成了「笑柄」。

其實等離子隱身的優勢和局限都非常明顯,等離子隱身的研發與隕落不能一棍子打死。今天,北國防務(微信ID:sinorusdef)特約撰稿人楊政衛就從技術和歷史的角度說說這事。

俄羅斯的3M25導彈被確認使用了等離子隱身技術

俄羅斯搞等飛機等離子隱身系統的脈絡其實比較清晰,研製單位是克爾德什研究中心,該中心的主業是搞火箭。那搞等離子幹啥?應該是用來改變火箭外圍等離子的性質,解決通信等問題。

至於飛機隱身,最早公開的信息應該是1999年院長科羅基夫對俄塔社透露的,當時的系統是重約100千克,耗電5~50千瓦的電子束裝置。不過,科羅基夫表示,大約在2015年研究中心內已經沒有人從事等離子與雷達反射截面積的研究的團隊。

雖然俄羅斯飛機整體等離子隱身的研發早在十幾年前就停止了,但局部應用應該還是有的,T-50的雷達罩(蘇-35應該也有)的等離子屏蔽裝置就是克爾德什研究中心的產品,而且也是科羅基夫院士主持的。這個裝置是在天線周圍,或是蓋住天線的透波容器內產生等離子,由於是在密死循環境下,因此可以嚴格的設定好裡面的氣體條件,這樣就可以較省電,任何高度均適用,而且可以嚴格的選擇你要的功能。例如不開等離子時屏蔽是透波的,等離子打開時,可以擁有讓完全彈開雷達波,或是吸收雷達波等。

T-50和蘇-35的雷達罩內可能使用了局部等離子隱身技術

至於為什麼全機的等離子隱形已經不用了?我們可以從技術層面與歷史層面去看:

首先看技術層面,等離子隱形與傳統的「外形+塗料」有什麼差別。等離子系統是用電子束將飛機周圍變成等離子態,等離子會跟電磁波有交互作用,因此這點有點像隱身塗料,差別在於隱身塗料有壽命問題,等離子是源源不絕再生,而電子束又是很成熟的機電裝置。

不過在有限的功率下,等離子的性質會跟周圍大氣情況有關。為了產生並維持一樣多的等離子,越低空會越耗電。因此,可想而知必須在一定的高度以上會比較適合。包括科羅基夫的專利在內的一些文獻指出,在要在10000米高以上效果較好。

等離子隱身最初是為MFI計劃飛機研製的

除此之外,等離子的耗電量大約會跟要針對的頻率的平方成正比。例如頻率如果變成10倍,耗電會增為100倍。以5~50kW的功率,以及10000米高空來算,要對L波段或更低頻的隱形的等離子都沒問題,而對5厘米的X波段勉強可以包覆全身,3厘米的X波段就只能局部包覆,而如果是毫米波,基本上就不可能了。這點跟傳統隱身剛好相反,傳統隱身對X波段很好,L波段或更低頻效果就開始變差。

很多人抓著5千瓦~50千瓦的耗電量,以及100千克重量來抨擊說等離子隱身不可行,因為要用電,油很快就燒完了,因為要100千克,是無用的死重。其實用同樣標準甚是傳統隱身,一樣是以重量跟能量為代價的。

等離子隱身不影響氣動,而傳統形狀隱身多少要破壞氣動性能,以20~30噸的飛機,用最經濟的方式巡航,也要消耗數百萬瓦的能量,也就是只要增加1%的阻力,就會多損耗幾萬瓦。因此5~50千瓦就能量損耗來說可能還比隱身外型少。

美國研製YF-22/23的時候,蘇聯在隱身飛機的設計上與其想去甚遠,等離子可以說是劍走偏鋒的選擇,但並不怎麼靠譜

就重量論,以一種俄羅斯較新的塗料來看,如果要塗全機,也要增種數十上百公斤,更何況是20年前的塗料。

因此傳統隱身也是要消耗能量跟增加重量的,而且消耗的能量與增加的重量其實與克爾德什研究中心的等離子系統同級。因此重量與能耗並不是等離子不好用的理由。

用現在的眼光來看,蘇霍伊捨棄等離子隱身,改追求傳統隱身,主要的原因應該在於等離子隱身的效果不易掌握,隨高度而異,再加上傳統隱身技術也已經追上。關於這點,就必須從歷史角度來看。

當初等離子隱身是搭配MFI計劃的,要知道如果蘇聯沒有解體,那麼F-22應該要在90年代服役,與之對應的MFI也不能太晚,換言之,當時的F-22與MFI都是基於1980年代後期的技術打造的。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蘇聯沒有設計像F-22那樣能兼顧氣動與隱身的外形的能力與經驗(設計計算機系統就差很多),而且當時的吸波塗料很重而且耐候性不佳,針對的頻率範圍又較窄。而根據現在解密的資料可知道,蘇聯當時對於等離子與大氣的關係、與電磁波的關係,已經有掌握且有實際應用。因此在MFI上運用等離子來取代嚴格的形狀+塗料,並不能說是錯的,特別是比起當時的窄頻吸波塗料,等離子可針對的頻率範圍較廣,是其優勢。

和隱身外形相反,等離子面對 低頻段效果反而更

等離子對X波段或更高頻的隱身效果不夠好,因為電力可能不夠。但對L、S波段或更低頻就很好。2006年一個具體的等離子隱身產品的說明上,就具體地指出約10000米高空條件對10~20厘米能降低20dB的RCS。應注意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也就是MFI與ATF本來應該活躍的年代,遠程探測雷達幾乎都是L、S波段,X波段只是當最後的火控用途。因此MFI如果能針對敵方遠程預警體系隱形,用遠程空對空導彈打掉預警機,搭配自己的預警機就有機會獲得優勢,而不是跟F-22在空中盲目地互相搜索,比誰先發現誰先發射。

等離子隱身應該有10000米的高度界線,在這以上效果較好,以下效果變差。這看起來是缺點,但以當時的時代背景仍可接受:隱身空優戰機本來就是在高空最佳,甚至會在15000~20000米值勤,都比10000米高得多。這裡也可以看點歷史典故,飛機飛行高度的演化:二戰後流行高空,因為飛越高,敵人就打不到。後來防空導彈問世,飛再高也打得到,所以開始流行低空突防,接著下視下射技術問世,低空嘗不到甜頭,這時乾脆回到高空,飛得有效率一點,然後靠隱身來提升生存性。因此只能在10000米以上有效,就當時空中作戰來說不能說是缺點。

T-50研製的時代,冷戰時期技術上的不可能已經變成可能

只是隨著蘇聯解體,整個空防環境有了重大變遷,變動程度大到連F-22都常被嫌不符合時代需要。而PAK-FA在2001年啟動,比ATF、MFI晚了15年,可說是晚了一代,因此作戰想定已經不完全一樣。

首先,比起1980~1990年代的雷達技術,2000年代的雷達技術中,高精度的X波段已經可以遠程探測。俄羅斯自己發展S-400所以很清楚,他的X波段與L波段雷達探測距離基本上相同,已經沒有誰探測誰接戰的分別,反而是互補。此外現代網路中心戰越來越成為主流,藉由網路共享,大量的前線X波段甚至更高頻的探測信息就可以成為第一手探測數據,這時候等離子隱身就可能會吃鱉。

再者,現代戰機的攻擊能力越來越重要,而在實施對地對海攻擊時,往往要飛到10000米以下,畢竟許多對地攻擊武器的投放高度上限就是只有幾千米。這時傳統隱身再低空都有效,而等離子隱身卻是越低空效果越差,不符合現實之需。

而且在PAK-FA發展時,商用計算機跟軟體已經可以拿來設計隱身飛機,塗料技術也更好,更輕、更耐久的塗料都已問世,而且還可以多頻譜。因此在新的作戰環境下,等離子隱身顯得不合用,加上傳統隱身已不難追趕,因此等離子隱身應被捨棄,但這是時代的問題,不能說蘇聯時代選擇它是錯誤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貞觀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俄軍巡航導彈在敘利亞大殺四方,研製時卻要看魚雷眼色
中國買的蘇35竟是半成品?俄將領稱飛機年底才試驗完
S300防空導彈神了?解放軍用它反艦,俄軍用它反坦克
醜陋A10正式宣告重生,美軍自己打臉F35萬能論?
逆天了?蘇34服役僅3年,俄軍竟然接收了超100架

TAG:貞觀工作室 |

您可能感興趣

髓內釘手術中阻擋釘技術兩大功能
史上最強黑科技,披上這件防晒衣,50倍阻擋紫外線,讓你想黑都難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
史上最強黑科技,穿上這件防晒衣,50倍阻擋紫外線,讓你想黑都難
斯科拉里:肌肉傷勢不會阻擋C羅 他是獨一無二的
馬云:沒有人能夠阻擋全球化的浪潮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一顆燃燒的復仇胸膛
炸彈氣旋也不能阻擋紐約人民愛藝術
壁紙來襲!沒有什麼能夠阻擋
雖然諸葛亮智慧無雙,可上方谷一戰卻沒贏,未能阻擋曹魏統一
壁池丨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球鞋的嚮往!
沒什麼能夠阻擋這些星座對遊戲的嚮往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 本哈對自由的嚮往
這支獲獎無數的專利牙膏,竟能把幽門螺旋桿菌阻擋在口腔,還能預防胃病
沒有什麼能阻擋吃貨對食物的嚮往,包括生死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對自由的嚮往
俄也無力阻擋,以色列空軍戰機為何在敘利亞上空如入無人之境
「全頭燙」髮型9款,魅力無法阻擋
詹姆斯已經做到極致卻無奈輸球 還有誰能阻擋勇士四巨頭?
木棍當杠鈴,煙酒全戒掉,沒有什麼困難能阻擋我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