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神龍政變推翻武則天的張柬之,後來怎麼樣了?
張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將,漢族,唐朝襄州襄陽人。唐朝名相,詩人。張柬之中進士後任清源丞。689年以賢良征試,擢為監察御史。後出任合州、蜀州刺史、荊州長史等職。
長安年間,武則天問狄仁傑:「從何處能得到一位奇士使用他?」狄仁傑說「:陛下若求文章、資歷,現宰相李嶠、蘇味道足夠了。難道是文士拘泥小節,不足以共成天下大業嗎?」武則天說:「是的。」狄仁傑說:「荊州長史張柬之雖然年老,卻是宰相之才。用他,他必定為國家盡心竭力。」武則天立即召請張柬之任洛州司馬。
過了一陣,武則天又求才,狄仁傑說:「臣曾舉薦張柬之,您沒用他。」武則天說:「提拔他了。」狄仁傑說「:臣舉薦宰相卻任司馬,這不是用才。」於是張柬之被授官為司刑少卿,遷升秋官侍郎。
其後姚崇出任靈武軍使,即將啟程,武則天詔另舉薦宮外百官中可任宰相的人,
姚崇說:「張柬之深沉穩重有謀略,能決斷大事,他已年老,要趕快任用。」武后當天就召見他,授官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晉陞鳳閣侍郎。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武則天病得非常嚴重,麟台監張易之和春官侍郎張昌宗居宮中執政,張柬之、崔玄暐與中台右丞敬暉、司刑少卿桓彥范以及相王府司馬袁恕己謀劃殺掉張易之和張昌宗。
張柬之問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說:「將軍今日的榮華富貴,是誰給的?」李多祚流著眼淚回答說:「是高宗大帝給的。」張柬之說::「現在大帝的兒子受到張易之和張昌宗這兩個小子的威脅,難道將軍不想報答大帝的恩德嗎!」李多祚回答說:「只要對國家有利,我一切都聽相公安排,不敢顧及自身以及妻兒的安危。」於是自己指天發誓,並且與張柬之、崔玄暐等人一同定下了剷除張易之和張昌宗的計謀。
癸卯(二十二日),張柬之、崔玄暐、桓彥范與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率領左右羽林兵五百餘人來到玄武門,派李多祚、李湛及內直郎、駙馬都尉安陽人王同皎到東宮去迎接李顯。
李顯有所懷疑,沒有出來,王同皎說:「先帝把皇位傳給殿下,殿下無故遭到幽禁廢黜,皇天后土、士民百姓無不義憤填膺,已經有二十三年了。現在上天誘導人心。北門的羽林諸將與南牙朝臣得以同心協力,立志誅滅兇惡的小人,恢復李氏的江山社稷,希望殿下暫時到玄武門去以滿足大家的期望。」李顯回答說:「兇惡的小人的確應該翦除,但是天子聖體欠安,你們這樣做能不使天子受驚嗎!請諸位日後再圖此事。」李諶說:「諸位將帥宰相為了國家不顧身家性命,殿下為什麼非要讓他們面臨鼎鑊的酷刑呢!請殿下親自去制止他們好了。」李顯這才出來。
王同皎將李顯抱到馬上,並陪同李顯來到玄武門,斬斷門栓進入宮中。此時武則天在迎仙宮,張柬之等人在迎仙宮的走廊里將張易之和張昌宗斬首,然後進至武則天居住的長生殿,在她周圍環繞侍衛。武則天吃驚地坐起來,問道:「是誰作亂?」
張柬之回答說:「張易之、張昌宗陰謀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將他們殺掉了,因為擔心可能會走漏消息,所以沒有向您稟告。在皇宮禁地舉兵誅殺逆賊,驚動天子,臣等罪該萬死!」武則天看見李顯也在人群之中,便對他說:「這件事是你讓乾的嗎?這兩個小子已經被誅殺了,你可以回到東宮裡去了。」桓彥范上前說:「太子哪 能還回到東宮裡去呢?當初天皇把心愛的太子託付給陛下,現在他年紀已大,卻一直在東宮當太子,天意民心,早已思念李家。群臣不敢忘懷太宗、天皇的恩德,所以尊奉太子誅滅犯上作亂的逆臣。希望陛下將帝位傳給太子,以順從上天與下民的心愿!」
甲辰(二十三日),武則天頒下制書,決定由李顯代行處理國政,大赦天下。任命袁恕己為鳳閣侍郎、同平章事,派遣十位使者分別攜帶天子的璽書前往各州進行安撫工作。乙巳(二十四日),武則天將帝位傳給李顯。
誅除張易之、張昌宗,張柬之首先設謀。論功提拔為天官尚書、同鳳閣鸞台三品、漢陽郡王,封給實納租稅的食戶五百戶。不到半年,他以漢陽郡王加「特進」銜,免除治理政事。
但是,張柬之等五人的下場並不好。
當初,敬暉和桓彥范等人誅殺張易之兄弟後,洛州長史薛季昶曾經對敬暉說:
「二凶雖除,但呂產、呂祿那樣的人物依然存在,大人們應該借著兵勢誅殺武三思等人,匡正王室,以安天下。」
敬暉多次向張柬之提起,但張柬之都不同意,後來他解釋說:「這應該是皇上的事情。皇上還是英王的時候,以勇烈聞名,我留下武家子弟,是希望皇上能夠親自鋤奸立威。」後來,敬暉也沒有堅持,薛季昶曾感嘆道:「我不知道日後會死在什麼地方了。」
事情的發展果然不出薛季昶所料,武三思勾結韋皇后「內行相事,反易國政」,武氏家族中人及其羽黨仍當權用事,「為天下所患」。後來,張柬之等五人被武三思和韋後譖毀,全部被貶官。
敬暉失掉權柄,受制於武三思後,每每捶床嗟嘆惋惜,直至彈指出血,赴任崖州不久就被殺害。接著,張柬之在新州憂憤病死,崔玄暐在嶺南病死,桓、袁二人則被李顯派遣的使者殺害。 張柬之等人死後,昏庸的唐中宗李顯無法控制處於轉折關頭的唐朝天下,新的政變、新的叛亂又開始在長安城中醞釀。
張柬之失權後,願回襄州養病,便任命他為襄州刺史。啟程前,李顯為他賦詩祭路神,還下詔群臣到定鼎門外給他餞行。到襄州後,他以法紀對待下屬,即使是親朋舊故也不放縱寬免。適逢漢水暴漲侵及外城,張柬之就軍營壁壘築堤,遏制急流怒濤,全境依賴它防洪。他又懇切地辭去王爵,朝廷不準。不久遭貶,併流放到瀧州,憂愁憤懣而死,享年八十二歲。
景雲元年(710年),唐睿宗追贈張柬之為中書令,謚號文貞,授予他一個兒子官職。開元六年,唐玄宗下詔張柬之配享中宗廟庭。唐德宗建中年間又追贈他為司徒。
《新唐書》:「五王提衛兵誅嬖臣,中興唐室,不淹辰,天下晏然,其謀深矣。至謂中宗為英王,不盡誅諸武,使天子藉以為威,何其淺耶?釁牙一啟,為艷后,豎兒所乘,劫持戮辱,若放豚然,何哉?無亦神奪其明,厚韋氏毒,以興先天之業乎?不然,安李之功,賢於漢平、勃遠矣!」
彼時的武周王朝,各地土地矛盾嚴重,府兵制也破壞嚴重,國家的軍事控制力正是空前弱的階段。一個政權嚴重鬆動,火藥桶堆滿的武周王朝,被他以一場政變,看似點燃戰火,其實是快速排險,用逼迫武則天退位的方式,換來的政權平穩交接。
雖然此後唐朝,還會迎來一場短暫的內耗廝殺,然後才是著名的盛唐年代,但是這場過渡里,最危險的時間,就是張柬之親手撐過去!他以晚年一次果斷抉擇,換來了公元八世紀,中國持續半世紀的輝煌年代。
※清末民初複雜的政治格局中,榮祿和袁世凱到底是怎樣的關係?
※清末東南互保是怎麼回事?參加的人有哪些?李鴻章差點做了大總統
※和孫中山並稱孫黃的民國開國元勛黃興,辛亥革命後去了哪裡?
※袁世凱那麼囂張跋扈,慈禧太后為什麼不殺他?
※起源於湖北的黃梅戲,為什麼變成安徽的了?
TAG:三十二 |
※八十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翻了武則天的統治,後來下場如何
※策劃神龍政變,推翻武則天統治的張柬之,後來是什麼下場?
※80歲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推翻武則天統治,最後下場如何?
※80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讓武則天退位,後來下場如何?
※80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後來下場如何?
※李顯再做太子後,武則天已經老邁,為何還要發動神龍政變
※時年八十歲的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將武則天趕下台,他結局如何呢
※李顯已是太子而武則天卻風燭殘年,為何還要發動神龍政變?
※李顯已是太子而武則天卻風燭殘年,為何還要發動神龍政變
※李顯已是太子而武則天卻風燭殘年,為何還要發動神龍政變?這才是關鍵
※明明武則天已經風燭殘年,為何太子李顯還要發動神龍政變?
※80歲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將女皇武則天趕下台,他結局又如何?
※李顯已是太子,武則天卻已風燭殘年,她為何還要發動神龍政變?這一點最關鍵!
※「神龍政變」後武則天讓出帝位,她的晚年是如何度過的?
※神龍政變之後,武則天退位了是太上皇還是亡國之君?
※神龍政變李顯複位後,一代女皇武則天是怎樣度過人生最後一年的?
※李顯已當上太子,武則天也遲暮,神龍政變是多此一舉嗎?
※神龍革命後的武則天,給自己立了一塊無字碑
※李顯為何在武則天風燭殘年時發動神龍政變?這三點大多人都不知道
※宰相姚崇參與神龍政變,為什麼後來見到武則天后卻潸然淚下